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毒妇不从良 >

第168部分

毒妇不从良-第168部分

小说: 毒妇不从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娘这才忆起每年到了冬日里,楚王都会借着腿疾去温泉庄子上住上一段时间,今年恐怕也是不能例外的,毕竟该做的戏还是得做。想起那庄子上的温泉和梅林,九娘到底是起了一些兴致,脸上露出几分兴味来。
  “这几日你生病,还有一事没与你说,你那好友阮灵儿和太子圆房了。”
  九娘一愣,有些不明白楚王为何会说这个,“她嫁进东宫那么久了,不是早该……”
  很快她便意识到不对,楚王从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既然会说起这个,肯定是有其原因的。
  她望了一旁的莲芳小翠一眼,挥挥手让她们都下去,莲芳和小翠两人轻手轻脚的收捡了药碗,便鱼贯退下了。
  “殿下,你的意思是阮灵儿嫁入东宫这么久,其实一直没和太子殿下圆房?”
  “不光是她,其他几个也是。”
  九娘面露沉吟之色,大脑快速转动着。
  为何会如此呢?
  要知道承元帝的打算可是世人皆知,巴不得东宫能生出个小皇孙来,借着众皇子大婚给东宫进人,且是赶在几位皇子大婚前头,便能感觉出他的急切和刻意。
  可为何那几个新人入门,太子竟然一直没和她们圆房,这不是与承元帝的想法背道而驰?
  难道太子是故意不听承元帝的?
  不会不会,太子和承元帝父子情深,两辈子都是如此,且太子恐怕也明白自己处境,有承元帝这个靠山在前面铺路,他不过是生个儿子的事罢了,怎可能会不去听从。
  那就是太子不能人道了?
  其实这个想法上辈子九娘便隐隐有些猜测,只是从楚王的表现来看并不是如此,似乎真就是生不出来。
  上辈子九娘对东宫的事所知甚少,除了太子妃王嫣儿,太子东宫还有没有其他姬妾,她并不得知,她只知道从始至终太子都没能生出一个孩子来,若不然最后承元帝也不会心死将皇位传给楚王。
  只是那皇位真是承元帝心甘情愿传给楚王的吗?上辈子九娘早早便离开了楚王,嫁人去过自己安宁的日子。对于外间的一切事务,她俱刻意去回避了,只知道长安城内似乎经过了一场大乱,之后楚王便登基了。当时大家都说是逆王谋反,至于楚王在其中有没有做什么,虽然九娘并不知晓,但她肯定楚王在其间定是做了什么。
  九娘不禁感觉有些头疼起来,为何她上辈子竟然没有关注这些事情,若不然此时也不会完全没有思路。
  九娘的思绪已经完全飘离了本来应该的方向,楚王看着她的脸色,眸光闪了闪,仿若未觉道:“太子由于身体原因,一直不能人道,不过太医院那些太医也不是摆设,倒是将这个问题暂时解决了。”
  暂时?
  九娘瞥了楚王一眼,问:“有弊端?”
  “这是肯定的,强行逆转必然会付出一些代价。”
  “这也是为何太子身体会越来越差的原因?”
  楚王点点头。
  到目前为止,九娘见过太子三次,初回长安是一次,选妃宴上又是一次,再然后就是她嫁进门进宫面圣那一次了。一次比一次让九娘觉得触目惊心,若是她第一次见到太子,太子只是一个面带病色的消瘦男子,后面这两次就完全成了一个久卧病床的病秧子了,尤其前些日子那次,太子几乎瘦成了皮包骨头,让人看了惊心不已。
  九娘不禁感觉到一阵不寒而栗。
  太子的身子本就差,却还要下狼虎之药,那不是拿着太子的小命在换那个莫须有的小皇孙吗?承元帝他明白这项事实吗?还是这件事本就是他所主导……
  那可是太子,是承元帝一直放在心尖尖上的太子,不是赵王楚王这几个承元帝从来没有放在眼中的儿子,他怎么舍得?!
  “只是这与他和阮灵儿圆房有什么关系?”
  这块田种不出来粮食,换块儿田种不是正常想法吗?
  楚王窒了窒,将太子的心结以及东宫那边的境况,俱都给九娘讲诉了一遍。九娘听完,倒是对太子的心性颇为赞赏,能做到这一切的男子,世间又有几个?他能坚持这么久,已属极难。只是她依旧没想出来,这和楚王特意提起阮灵儿之事有什么关系。
  九娘突然脑海里灵光一现,眼眸瞠大,瞳孔却是紧缩。
  这夫妻两个人在一起,生不出来孩子,可不一定就是男人的问题。尤其在当下,成婚多年未孕,一般都会被归咎于女子的问题。九娘之所以没想到这点,也是因为她被太子身子不好、不能人道,这些想法给带歪了,既然承元帝敢舀着太子的身体做赌注,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不说十成十,至少有五六分。
  谁能说不是太子妃的原因呢?要知道东宫那处万众瞩目,私底下不想让东宫诞子的人不知几许,楚王府这边已经够不招人眼了,却还是不停的有人想插手进来害她,东宫那边怎么可能会没有?
  也许王嫣儿早就遭了暗手,只是别人都不知道罢了,这里头可能是赵王一系下手,也可能是成王,说不定也有楚王。
  九娘忍不住看了楚王一眼。
  论储位之争,其实最大的拦路虎便是太子,太子如今这种情况想要继承大统是不可能了,若太子不能诞子,那么未来继承大统的即位人只会是在赵王成王楚王之中选一。
  所以说不光赵王成王不想看见东宫诞子,恐怕楚王也是不愿意的,即使明面上太子与楚王两者的关系一向很好。
  那么他对她提起这件事的原因是?
  九娘深深的吸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ps:谢谢各位亲的关心,面面离生还早呢,还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样子呢。
  好久没求收藏了,求个专栏收藏啊,开文更文早知道——
  求戳求包养

☆、第139章

  ==第137章==
  她曾经担忧过的事,终于发生了。
  因着早就有心理准备,九娘虽心情有些复杂,倒是没有太多惊讶。
  只是——
  九娘忍不住顺了顺手下的被面,抬头问:“殿下是想让我做什么吗?”
  楚王的面色依旧如昔,只是眼神有些复杂,听到这话,他瞥了九娘一眼,道:“本王并不需要你做什么,只是给你提个醒罢了。”
  也是,以楚王的手段又怎么可能会用得着她去出手。他所谓的提醒大概是这其中的关窍点给自己,让自己以后酌量与阮灵儿的交往。
  九娘松了一口气,同时心情也更为苦涩,左不过已经回不到从前,幸好她还有一个程雯婧。
  “我懂。”九娘点点头。
  喝了药,九娘很快困意就上来了,见九娘睡下后,楚王才离了这处。
  去了内书房,楚王先看了几封下面送上了的密信,突然抬头对常顺道:“太子和那阮灵儿的事,不要在王妃面前说漏了嘴。”
  常顺一愣,很快便点了点头。
  对于东宫那处,楚王其实一直没有放松过。里面所发生的大小事,俱都事无巨细的报了上来。所以对阮灵儿之前的一些行举,楚王是了然在心的。
  只是当时看着不显,且九娘那时候虽没有嫁过来,但名分上已经是楚王妃了,所以楚王一直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直到这一次,那个貌似怯弱实则也颇有心计的女人又一次拿着九娘当筏子,去接近太子,且如愿让太子与她圆房,楚王心里潜藏了许久的疙瘩才终于浮上来。
  太子是什么时候对九娘上心的呢?是在那次承元帝提出要将萧九娘立为太子侧妃之时?楚王心里分外不是滋味。原来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又有一人对他怀中的小人儿动了心。
  可楚王又觉得不是,他觉得太子没有理由会对九娘动什么心思,两人才不过寥寥见了数面,见面之时也未曾表现出任何异样来,可他为何会对九娘的事情如此上心?难道真是只想听故事吗?
  楚王自认算无遗漏,有时候也挺摸不清这个皇兄的怪异心思。
  *
  东宫发生了这么一件大事,宫里表面上似乎一派安然,实则内里机锋只有那有些人才知道。
  不管怎么说,现如今大家的目光俱是聚集在了东宫,这阵子暗里斗得不亦乐乎的赵王和成王,终于消停下来,包括萧皇后和刘贵妃,私下里也收敛了各自的小动作,大抵是报着暂且休战一致对外的心思。
  就在这当头,楚王因为腿疾要去温泉庄子上修养一阵子,同行的还有楚王妃,倒是没有搀和进来。对这个儿子的识趣,承元帝表示非常满意,同时看赵王和成王两人的目光也更加冷厉。
  在温泉庄子上的日子,十分悠闲。
  每日九娘什么都不用管,只用睡觉睡到自然醒,醒来之后操心今日吃什么就行了。楚王也一派悠闲的意味,但九娘知晓楚王其实并不闲,每日都有各路密信公文送过来,楚王虽是出了长安城,但对长安城里的一切并没有放松。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进入了腊月,离开了长安城一个多月,也是时候该回府了。
  慢慢悠悠的收捡行装,终于赶在腊八这一日之前,楚王夫妇二人回到了楚王府。接下来的时间便全是忙碌了,临近年关,府中有许多事务都要处理,虽说下面有孙一几个看着,但九娘这边也是不能放松的。
  毕竟这是她嫁进来所过的第一个新年,府中上下的打赏,裁制新衣,各处送来的账目归拢,以及府上属官幕僚护卫统领等一干人的年礼,这些俱都需要九娘去操心。毕竟别人干了一年到头,作为主子的总要表示,怎么表示,表示多少,这里面都是一门学问。东西可能看起来并不重,但这里头代表着楚王的一份器重。收买人心,在任何时候都是少不了的。
  同时,也有一车车年礼从各处往楚王府送来,有长安城里的,也有其他各地的,作为最上册的顶尖所在,楚王这些年所培养出来的门人与附庸从来不少。
  这还是九娘第一次见到如此大张旗鼓的送礼,说是送年礼,但里面除了各地特产,更多却是一些金银珍奇等物。孙一几个抽调了一大批人手负责这些,一箱箱一筐筐的东西往楚王府里抬着,九娘即是愕然又有些惊恐。
  最后还是在楚王的点拨下才明白,作为承元帝为太子准备的一把刀,自然越锋利越好。一个没有‘未来’的残废,日里兢兢业业为承元帝为朝廷办事,他图得是什么?不是女色,自然就是奢靡富贵流金滴翠的日子,亦或说是财也可。
  而且,先不提楚王也有自己的封地,虽是不之官,但封地那边地方官员少不了日里送来孝敬,更何况是年节这当头,如此好的机会,不把握住才是傻子。这些都是众所皆知,另外几位皇子府上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至于门人属下乃至附庸的孝敬,那是另算在外的,只不过楚王这边尤其惹眼罢了,可谁叫楚王得势呢。也许赵王和成王还得顾忌朝中风闻,自身的品格,楚王却是完全不需要顾忌这些。
  九娘明白这其中的关窍,收礼收得更加顺手了,楚王府的内外库房俱是塞得满满当当。无奈,九娘只能命人将一些价值不菲的物件挪至她位于正院的私人库房,也算是给自己增添一些私房钱了。
  临着年关这热闹当头,朝堂之上也分外热闹。
  如同去年乃至前年一样,上奏弹劾楚王的折子纷纷而至,落在了承元帝的龙案上。弹劾的内容自然是老一套,例如大肆敛财、卖官粥爵、纵容门下行凶之类等等。这种折子从来不少,每日都有那么一两封,不过逢年过节之时最多,但承元帝一般都是留中不发。
  见此,那些弹劾楚王的大臣们除了暗骂承元帝果然袒护楚王,别的其他也不敢再多说。
  *
  到了除夕这一日,承元帝在宫中设下家宴。
  这是近多年来皇宫举办最隆重的一次家宴,因为承元帝膝下的几名皇子俱都大婚了,今年的家宴可不若往日那般清冷,因为皇家添了好几个儿媳妇。
  家宴设在麟德殿中,首位的龙座上自是坐着承元帝,靠右侧略下方一点的是萧皇后的鸾座,萧皇后下首处是刘贵妃。承元帝左手侧比萧皇后略上方一点的是太子,太子下首是太子妃以及阮灵儿,至于东宫那几位良娣良媛,则是位在斜后方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按理她们是不能参加这次家宴的,之所以能来也是承元帝看了太子的面子。
  靠左侧一溜排下来的是赵王几个成年皇子及其正妃侧妃,未成年的梁王也在。而对面右侧一排为首的是昌平公主及其驸马李驸马,往下是宫中妃位以上以及有生养之功的嫔妃,承元帝的几个公主也在,已经出嫁了的身边自是跟着自己的驸马,没有出嫁的则是单人一席。
  不过这几个公主在宫里俱都是小透明的存在,也是能够想到的,对于自己的亲儿子,承元帝都不是很上心,又何况是女儿呢。承元帝心里所有的温度,大约都耗费在了孝贤慧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