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重卡战车在末世 >

第175部分

重卡战车在末世-第175部分

小说: 重卡战车在末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沈聪这个级别的实力,都无法获得绝对的自由。

    地处两大绿洲相交区域,郯城县的植被茂盛,很多十几米、几十米高的大树,比不上绿洲的原始丛林景象,也至少是大型林场的视觉效果。

    沈聪将车停在一片树林中,先是无人机侦查,决定大体的落脚点范围。再骑上四脚龙,开始对整个郯城县进行细致的考察。郯城县盘踞着不少金兽,鸟、虫、走兽都有,不过见到四脚龙后,全都溜之大吉。

    一个沈聪超三天赋lv1时代的威压,一个四脚龙的威压,双管齐下,说不定连重量级金兽见到,都会避开,何况一般的金兽。

    寻寻觅觅最终找到了高册乡,决定在高册乡废墟,营造落脚点。

    高册乡紧挨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往西边两公里是京沪高速,周围植被高大茂密,隐蔽性和便利性都比较符合沈聪的心意。

    “小四,干活,把周边的金兽都给清扫干净!”沈聪交代四脚龙去清理周围的金兽,随即打开车门,对黑头吩咐,“黑头,下来寻找地方做你们金刚蚁的巢穴,以后金刚蚁就暂时住在这里。”

    大金刚已经无法容纳下越来越庞大的金刚蚁群。

    不如放在这个落脚点守家,毕竟暂时金刚蚁无法给沈聪提供太大的助力。

    沈聪自己则开始平整废墟地面,先把周围碍事的大树砍伐拖走,再驾驶大金刚,放下人字铲,将地面凹凸不平的地方给铲掉。

    造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地盘。

    这时候黑头也已经带领金刚蚁小分队,挑选好了做巢的地点,位于足球场偏北的角落里,那个地方的土壤比较干燥。金刚蚁小分队都已经学会使用活性却切割东西,所以挖掘的速度超快。

    一晃眼功夫,沈聪就看到了巢穴周围,已经搬上来一大堆土堆,以及碎石堆。

    金刚蚁以极快的速度在洞穴里进进出出,建造出一个有两米直径的洞穴,洞穴还不是很深,带着一点儿螺旋状。

    沈聪对蚂蚁巢穴研究过,看过科普纪录片,有位昆虫学家,最喜欢研究蚁穴。他用石膏朝蚁穴灌注进去,凝固后再进行考古发掘,最终获得了完整的蚁穴模型,甚至于把石膏打碎,还能数一数一窝蚂蚁有多少只。

    后来他又改用液态铝去灌注模型,因为石膏易碎,铝制品蚁穴可以保存很久。

    铝制品蚁穴完整而又清晰的呈现了蚁穴的样子。

    靠近地表的蚁穴,是一种辐射带状,很多扁平房室互相联通,好像是一栋大楼,可以从各个入口、出口通行。这里的通道宽阔,就像是高速公路一样,越繁忙的路段越宽阔。而深入地下还有巢穴,这些巢穴非常深。

    用螺旋状的通道,把一个一个房室从上到下联系起来,这些房室密度比靠近地表的蚁穴要稀少。

    当然这是普通蚂蚁的巢穴,很小型。

    有一些非洲的蚂蚁,8米深巢穴可能需要4吨水泥灌注,挖掘出来后,就像是巨型豆科植物的根部,上面挂着一个一个根瘤菌。

    “金刚蚁的巢穴肯定要更大,我都能进去。”沈聪也是突发奇想,让黑头带领手下闪开,他要进去参观金刚蚁穴。

    洞口很宽阔,洞壁也很结实,沈聪大概攀爬了五米,就看到了第一个岔路口,岔路口通向一个房室。

    房室有两米五高度,真的跟一间房子差不多。

    “贴上瓷砖和防水层,再把洞口倒u型设计,地下巢穴就完美了。”沈聪心道,随即离开了蚁穴,让黑头继续带小弟干活。

    站在地面上看着蚁穴洞口,沈聪觉得应该把洞穴入口设计成停车场,让大金刚停在洞穴上方,这样的话,方便隐蔽蚁穴。也方便金刚蚁小分队,随时上车,带着它们的精英部队去战斗。

    ……

    忙忙碌碌,很快就下午了。

    沈聪算算时间,如果现在赶去建湖县实验室,大概需要四个小时,正好晚八点,实验室的员工下班。

    跟人类打交道,他喜欢在天黑的时候。

    “黑头,你们继续建设巢穴,好好守好新家,我在入口插了‘不得入内’牌子,但有入侵者,都给咬死……注意我教给你的,战斗,要么抢得先机,要么暗中偷袭。”沈聪临行前交代黑头。

    黑头的智商不高,但是跟着沈聪时间久了,很多套路,都已经磨练熟练。

    昨天的经验,就是今天的智慧。

    “誓死保卫新家!”黑头率队列阵,十几只一米多长的金刚蚁一起抬头,用上颚夹了夹空气,表示决心。

    “good…boy!”

    沈聪踢了一脚黑头,转身上车。

    轰鸣声响起,大金刚车后跟着四脚龙,向着回去的路出发。(未完待续。)

第307章 载具之谜(为貔筱貅打赏加更)

    “叫一声佛祖,回头无岸。”

    “跪一人为师,生死无关。”

    “善恶浮世真假界,尘缘散聚不分明。”

    “难断!”

    中控台的音响里,一首《悟空》唱响,驾驶着大金刚的老司机沈聪,单手开车,另一只手拿着一根棒棒糖,充当话筒,跟着引吭高歌。

    打开外层护甲,半开的车窗外,四脚蛇正在撒脚丫子奔跑,奔跑时还扭头看着车窗里的沈聪,仿佛也在跟着唱歌:“咕噜咕噜,叽哩咕噜,噜咕噜咕,噜咕哩叽……”

    沈聪忽然用手指了指前面。

    四脚龙歪着脑袋,瞅着沈聪的手指,不明所以。

    然后,一棵大树出现在它前进的道路上,四脚龙一头撞到了大树上。两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都被撞要断了,四脚龙当即摔倒在地,疼得哇哇大叫。伸出爪子,咔嚓咔嚓,把大树给拦腰切断,切成一截一截。

    一通脾气发作完,看到大金刚已经开出一里路外,顿时快速追赶过去。

    车里的沈聪摇了摇头,舔一口不知道过期没有的棒棒糖,继续引吭高歌:“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我有这变化又如何。”

    唱歌跑调,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但是感情很投入,充沛淋漓可以加几分:“还是不安,还是氐惆,金箍当头,欲说还休。”

    这末世的景色烟雾缭绕,看不清方向心生迷惘,常常让沈聪有种走在悬崖边上的危机感。但是这不妨碍他,尽情享受着每一天呼吸空气的恬淡。这样的新世界里,有足够让他忘记过去的新鲜刺激,有足够新奇的未来,让他期待并翘首以盼。

    为了不可测的未来,为了进化强大,孜孜不倦的奋斗。

    感觉到末世这大半年时间,是他人生中,除了少年时,最充实的一段。

    “世恶道险,终究难逃。”

    “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

    结尾的轻柔拖长了颤音“灭”字,沈聪自我感觉唱得良好,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四脚龙又跟上来。

    一声难听的“叽里咕噜”,破坏了美感。

    ……

    路过淮安市的时候,再次遭受了电台询问。

    沈聪趁机让对方帮忙联系了赵伟亮,随后在高速路上见了面,作为十一常委之一,赵伟亮分配了一位铁人司机。

    铁人司机开车前头带路,沈聪驾驶大金刚随后跟上。

    一前一后赶在八点之前到达了建湖县。

    建湖县是盐城市下辖的县,现在则是仅次于淮安市的第二大聚居地,境内金兽稀少,危险很小,常住人口七万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普通人。这里也是东部战区最大的科研、生产、农业基地。

    带着四脚龙,沈聪无法入城。

    有赵伟亮帮忙引荐,很快就在建湖县周边的一处农场,见到了建湖县实验室的南国华主任。

    “你就是胡歌同志吗,非常高兴能见到图腾的发明者,这是了不起的创意,早就想要见你一面了。”南国华主任年纪大概五十岁,是个普通人,头发微秃,戴着一副塑料边老花镜,很有学者气息。

    见面客套之后,立刻就盯着沈聪的战甲,看个不停,显然他看出来沈聪战甲有问题。

    果不其然,落座之后,南国华没等沈聪问他问题,就开始询问沈聪:“胡歌,你的这套盔甲,应该是用铁具制成的吧?”

    “铁具?”沈聪不解。

    南国华道:“铁具,铁人、铁兽的器具,还有一部分是天然的铁具,你的这套盔甲,和我研究过的天然铁具很相似,我们实验室有两套铁具,负责定制生产一些特殊的实验仪器,我研究很多次。”

    对方认出来,沈聪不再掩饰,道:“南主任可否说一下,你们对铁具有多少研究?”

    “你是军委的委员对吧,高级领导,这些东西你可以知道。”南国华当下没有保留的把铁具,也就是沈聪定义的载具,详细说了一遍。

    载具、铁具,是铁人和铁兽生命一体化的器具,也包括一些特殊的失败金属生命体,和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研究发现,突变的发生,与金属的辐射有很大关联,而铁具是最不可思议的一种突变,把生命体与金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变化,可能涉及到了生物磁场与辐射之间的纠缠。”

    生物磁场,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末日之前人类对生物磁场,以及其中的人体磁场,研究并不深。

    只知道生物都有自身的磁场,并且自然环境也是一个大磁场,磁场与身体是有着联系的。

    尤其是地球磁场,对生物影响很大。

    譬如螃蟹,依靠磁场判断方向,因为地球磁场不但经常改变方向,甚至还倒转。为此螃蟹不得不横着走,这样不管磁场怎么转,它一样能判断方向——并非本性霸道,实乃世界变化太快。

    而南国华领导的科研组,在研究了载具之后,判断出来,载具与本体的生命一体化,可能涉及到生物磁场与活性辐射之间的纠缠。

    铁人和载具之间,往往都是长期接触,会把自己的生物磁场残留在载具之上。

    而载具必然会是一种具有大型动力工作的机器,这样可以产生稳定的机械场,与生物磁场互相纠缠。譬如一台电脑,因为动力太弱,即便辐射很大,但依然难以产生稳定的机械场,纠缠生物磁场。

    所以,基本上没有见到过有铁人的载具会是一台电脑,或者一台手机。

    相反,具备发动机的汽车,能够产生稳定的机械场,加上常年与人体接触,易于产生磁场纠缠。遇到活性辐射之后,是成为载具最多的机械设备,而且原始金属部分,往往都是发动机及其周围金属框架。

    “南主任,按照你的说法,那么大型机械设备更容易成为载具,像是辽宁号?”生物磁场让沈聪觉得有道理,但是他并未见过什么大型设备成为载具。

    南国华解释说:“这就涉及到平衡了,正如手机不能成为载具,但是人的磁场如果太弱,对于大型设备来说,一样没有建立稳定纠缠的可能性。战区最大的一个载具,就是鲍文辉的载具,原本是一辆大型自卸车,后来改装成了领导专车。”

    顿了顿,南国华又道:“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我们现在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太少,知道的太少,也许辽宁号那么多人,就变成哪位战士的载具了……我希望是这样。”(未完待续。)

第308章 不是进化是污染(一千八百月票加更)

    辽宁号是否变成载具,难以确定,从实验室研究的理论来判断,这种可能性很微弱。

    而且沈聪觉得,陆地的金兽都这么恐怖了,如果是海里的金兽,广阔无边的海洋,又会诞生多少恐怖的金兽。

    辽宁号一旦被金属锈蚀,无法续航,面临的危险,将是陆地上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设想了一下那种场面。

    沈聪随即将这个思绪甩出去,辽宁号是沉还是没沉,跟他没什么关系:“自然类铁具,又是怎么形成的?”

    “数据不足,难说。战区发现的自然铁具,一共只有十件左右。目前我们只有一个推测,那就是自然铁具在与生物建立联系的时候,产生了未知的变故,可能是生物体死了,导致纠缠没办法完成。”

    载具与铁人的生物磁场纠缠,导致了生命一体化的诞生,但一方死亡,纠缠就不再完整,无法维持住活性,最终流失活性而死。

    自然载具可能是在纠缠完成一半的时候,生物体死去,所以就会有“不活”的活性。

    对于这个解释,沈聪不认可:“我发现的自然类铁具,并不是机械设备。”

    南国华主任推了推眼镜:“战区也有这种铁具,就是一坨铁疙瘩,说实话信息太少,无法去论证什么。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特殊的生物磁场导致,大自然里太多奥秘我们无法解释了。”

    载具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