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如意佳婿 >

第159部分

如意佳婿-第159部分

小说: 如意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席姑娘都算是“大龄剩女”了,那刘延宁就是正宗的“大龄剩男”。席大人家里着急把女儿嫁出去,刘青他们家也不见得轻松。刘延林比刘延宁还小,孩子都能跑能跳了,刘延根也厉害,媳妇刚接到京里,就被诊出了有孕在身,算算日子,应该是他们刚回老家那会儿就怀上了。刘延宁再不抓紧,估计刘延林都要准备生二胎了。
    两家都着急,正好一拍即合,婚期就定在了十一月底。
    所以刘青这阵子除了学规矩,没事还帮她娘就聘礼问题出谋划策,还要布置新房。
    刘延宁定亲的消息送回了老家,刘大爷也给了准信,成亲前他们肯定赶到京里来。
    想想到时候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三进的院子也有些窄了,刚好刘大爷回信的时候,又托人带了几张银票过来,这些钱办聘礼是绰绰有余了,李氏便和刘延宁商量后,请了工人把院子往外扩一扩。
    院子大的好处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外围在动工,刘青他们住得一点影响都没有,连噪音都没听见多少。
    接近四个月的忙碌,刘延宁成亲的日子终于来了,这是整个刘家的大事,刘大爷和蒋氏领着几个小孙子,在刘三叔的护送下来了京里,他们预计要在这边过了年才回去,所以把孩子们都带上了。
    江景行是比刘大爷他们晚了几日才回京的,虽然他前几个月里已经过了院试,成了正经的秀才公,人却还留在苏州没有回来,刘青也是后面才想通的,江景行非要回祖籍考试,应该是为了结交人脉,江南才子的名号不是虚的,朝中文臣里,至少有一大半出身江南。江景行成了江南考生,结交起来就方便许多了。
    不过刘青也只是瞎猜,这件事牵扯的不是江景行一个人,甚至可能不只是江宁侯府的打算,她也就没有问这么多。
    江景行原本好像要过年才回来,现在刘延宁要成亲了,江景行作为好友兼未来妹婿,自然不能错过这杯喜酒。江景行回京的第二天,就来刘家拜访了,刘大爷和蒋氏见他过来,比见了亲孙子还高兴些,一直到把人送走,脸上的笑容都没断过。
    刘大爷难掩自豪的对大家感叹:“自从延宁中了状元,咱们家的喜事是一件接一件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刘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但也不能说十全十美,比如刘延宁都成亲将近一年了,他媳妇肚子还没有半点动静; 这就足够让刘家上下都揪着心了。
  刘延宁是长房长子,虽然刘延林和刘延根都生了儿子; 但是长房曾孙没有出来,刘大爷他们就一天没办法安下心来。
  远在江州的蒋氏急了,满世界的打听生子偏方,一听到什么法子就立刻托人送到京里来,李氏就更着急了; 隔三差五的吃斋念佛,只求佛祖给她个孙子。席夫人那边也没闲着,因为就在京里,两家走动得勤,席夫人时不时派人送来补身子的药材; 也没少往香火盛的庙里跪拜。
  席氏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其实在刘青看来,她哥才二十出头,嫂子二十都不到,都这么年轻,根本不用着急; 没消息可能是缘分还不到,这种事着急也没用,还不如放宽心,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可惜在这种大事上; 刘青没什么发言权,她只能看着她们病急乱投医。
  在刘青上辈子,想要孩子的夫妻早就上医院做检查去了,再不行还可以做试管,到了这边,女子嫁人一年无所出,就要准备纳妾了。
  刘延宁成亲一年多,席氏心里怎么想的,刘青不知道,她娘李氏是有点意动了。
  随着刘延宁高中状元,入翰林院当值,后来又与席家结亲,李氏在京里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应酬圈子,大多是刘延宁同僚家的女眷。
  翰林院是个庞大的机构,刘青也是她哥入了翰林院才知道,修撰、编修这些官职居然没有规定数目。庶吉士无定员很好理解,这里属于人才储备库,每次三年一次的馆选,都会挑选一批新科进士入翰林院,这些庶吉士相当于“进修”,三年后,成绩优异者继续在翰林院当职,其余任各部主事,或者外任县官。所以庶吉士的数量一定不会少。
  修撰、编修和检讨无定员,刘青就很惊讶了,原来这三个官职,不一定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才能胜任,庶吉士考核合格后也能被授予修撰等职位,而且人事变动是每三年一次,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升迁,说不定与刘延宁同为修撰的同僚中,就有早他好几届的前辈。
  这样一来,刘延宁光是翰林院的同僚就挺多了,他是新科状元,风头无限,少不了上门拜访的人,他们的女眷也来得勤,一来二去,李氏的交际圈子就打开了,偶尔也会应邀出门。
  刘延宁是支潜力股,他现在有了明媒正娶的妻子,也影响不了他受欢迎的程度,刘延宁有了妻子还可以纳妾,他们送过去的姑娘若能给刘家生下一儿半女,往后也能当正经亲家走动。只是碍于席氏的父亲五品御史,不好得罪,心思活动的人家也没有一上来就给添堵。
  如今席氏久无所出,刚好给了他们机会,李氏这段日子出去交际,听了不少别人的家事,生不出孙子就让纳妾,最后子孙满堂这些话,耳根子软的李氏终于也心动了。
  还好李氏不仅耳根子软,性子也软,听了再多“母亲给儿子纳妾是天经地义”的鼓励,她一个人也拿不定主意,还是习惯性的先同刘青商量了。
  她娘要给她哥纳妾生儿子……刘青想扶额,反问道:“大夫说了嫂子不能生吗?”
  “也不是。”李氏没少请那些据说擅长妇科的大夫来给儿媳看身子,她也在旁边听了大夫的诊断,“大夫说你嫂子没太大毛病,养一养就好了。”
  刘青放心了下来,开了个小玩笑:“嫂子没毛病,那就哥哥不能生了,纳妾也没……”
  话还没说完,刘青被她娘拧了一下,“打死你个没良心的,你哥白对你好了!”
  刘青捂着胳膊往后退了一步,喊冤道:“嫂子不是不能生,又不是哥哥的毛病,那他们怎么还没消息呢?”
  李氏急着为儿子辩解,想也不想的道:“你哥成亲才一年多,早年在咱们镇子上,成亲三四年才生孩子的人家也不是没有,子女缘还没到而已,你急着编排你哥做什么?”
  刘青这时才上前,挽着她娘的胳膊笑道:“你也说哥哥他们的缘分还没到,急着纳妾做什么?嫂子那样端庄舒雅的大家闺秀,她生的儿女肯定也是聪慧机灵的,就像娘一样。那些愿意当姨娘的姑娘,能有什么好性子,你就不怕她们掐尖要强,到时候把你孙子孙女也带坏了”
  听闺女这么一说,李氏就想到了她的妯娌王氏,早些年她就吃过妯娌的苦,连带着她家青青也被王氏的女儿雅琴欺负,李氏的心思顿时歇了一大半。她琢磨着,闺女的话也没说错,都是刘家的子孙,有公婆看着,王氏她们的孩子虽然不至于长歪,但是整个家里,谁也没有她的这双儿女出众,连公公都说了,主要是因为她爹是秀才,把她教养的好,她的儿女才能好,公公现在找孙媳妇,至少都是要能读能写的姑娘。
  延宁不容易娶了个大家闺秀的妻子,真要抬几个姨娘回来,能跟席氏比吗?
  不过李氏心里还有些不甘心,转头问刘青:“万一你哥和你嫂子也是这么想的呢?”
  怎么想的,纳妾?刘青抿了抿唇,心想她哥踏入官场后,成长的不是一点点,他现在的心思连她都不太看得透,不过她嫂子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千金小姐哪能没一点傲气啊?可她嫂子自从嫁进来后,姿态摆得却不是一般的低,不仅对她和她娘好到没脾气,就是面对生活习性不太讲究的妯娌孙氏和小林氏,她都能谈笑风生,看不出一点嫌弃的样子。而且过年时刘大爷和蒋氏在这边住了两个月,席氏在两老面前也是孝顺有加,百依百顺。家里头都说刘延宁这个媳妇娶得好,大家闺秀就是比旁的姑娘强,刘青却觉得她嫂子好得过分了,明明是低嫁,却弄得跟自己高攀一样,好像一点情绪都不敢有。
  后来,刘青和她嫂子接触的多,关系还算融洽,也常聊起她哥以前的事,刘青就发现她嫂子对这个话题异常的感兴趣,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一提到她哥,她嫂子的眼里就跟亮起了小灯泡似的,刘青不知道,别人看她提起江景行是不是也这样的感觉,但她嫂子对她哥的确称得上是迷恋了,恋爱中的女人哪能没一点占有欲?
  不过刘青也没有明说,她只是笑道:“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无论是哥哥,还是嫂子有这个意思,他们自己肯定能商量好,娘就别插手了。”
  李氏仔细一想,觉得也是,儿媳妇是通情达理的人,延宁更是主意大了,他们要觉得不行了,总会自个儿想办法,既然是成家立业了,她确实不好总插手儿子屋里的事。
  不过李氏还是颇有些怨念瞥了刘青一眼,“你站哪边的,怎么这么帮着你嫂子,连你哥都不顾了?”
  “我当然是为娘和哥哥好了,万一他们都没这个意思,娘却硬要给哥哥纳妾,不仅破坏了哥哥和嫂子感情,也怕嫂子她怨上你,又让哥哥夹在中间难做。”刘青笑盈盈的,“而且哥哥不纳妾才好呢,他带个好头,往后江大哥也跟哥哥学习。”
  换位思考下,李氏的脸色也变得慎重起来了,她刚想说话,刘延宁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他们家没那么多规矩,刘延宁直接踏进了刘青的闺房,先同李氏见了礼:“原来娘也在青青这儿。”
  李氏和刘青一同站了起来,说闲话被当事人抓个正着,总会有些尴尬的,偏偏刘延宁一脸轻笑,看不出半点问题,也不知道他到底听见了多少。
  随便扯了几句,外边下人有事禀报,李氏就先过去了,刘延宁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刘青:“中午去师傅那儿,景行托我给你的。”
  自从订了亲,刘延宁早就阻止不了江景行接近他妹妹了,不过因为江景行在准备明年的会试,也不能天天往未婚妻家里跑,遇上刘延宁去侯府给师傅请安,让他顺便捎封信,或者带点小礼物,刘延宁还真不能端着脸拒绝。
  见不了面,能写信也是好的,刘青脸上顿时就挂上了笑容。
  刘延宁看了她一眼,又道:“师妹也要定亲了,师傅叫你到时候也过去。”
  刘青还紧紧捏着她的信,闻言惊讶道:“怎么曼桢没跟我说?”
  “师妹哪像你这么大胆妄为。”刘延宁终于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她的额头,戳得刘青跟不倒翁似的晃了两下,他才收回了力道,解释道,“婚事是师母去世前口头定下的,跟师妹她外祖家的表哥,平日里没人提起,师妹大概也没想起来吧。”
  刘青点点头,表哥表妹在这儿是官配,她也不好说什么近亲遗传,小伙伴的外祖家对她算很不错了,隔三差五把人接过去住,听她奶娘说,她在那儿还有自己的院子,过去就像住自己家一样,而不是客人。这样一来,至少小伙伴嫁过去不用担心受欺负。
  “那我想想给她送什么礼物。”当初刘青和江景行定亲,侯府的姑娘们知道后,又请她聚了一次,送上了贺礼,不过最重的还是江曼桢送的,是她娘遗物中的一套首饰,刘青自从定亲后,偶尔也有应酬,至少侯府那边,就时不时接她过去见客人。小伙伴送的首饰,还真给刘青撑了两次场面。
  好在刘青现在也不缺好东西,她嫂子的,江景行送的,还有老夫人赏的,她要考虑的是送什么东西,小伙伴才用得上。
  “不行的话,让你嫂子帮你准备。”
  刘青听他这么说,又想起之前和她娘的聊天内容,也不知道她哥听见了没有,难免盯着他打量了一阵。
  刘延宁弯了下嘴角,伸手揉着她的头发,笑道:“放心吧,哥哥不纳妾,好给景行做个榜样。”
  他本来就不好女色,对妻子也没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勉强。
  刘青笑弯了眼睛,她当时只是随便那么一说,江景行以后要不要纳妾,跟她哥有没有纳妾没关系,同理,她哥要是想纳妾,也不会因为她而放弃。但是听到她哥这么说,刘青依然很开心,被偏爱总是让人感觉幸福的。
  

  ☆、第一百六十章

  
  刘延宁确实说到做到; 之后家里再没有人提起过纳妾一事,就连刘大爷他们来信询问,刘延宁也说是他的问题; 他太忙,没多少时间陪伴妻子。他这么说了; 刘大爷也没有继续追问。
  丈夫这么温柔,替自己把所有责任揽过去了,席氏感动之余,也投桃报李,对刘青他们越来越好; 连为刘青准备嫁妆一事,她都主动接过去了。
  席氏虽然不知道刘青帮她打消了婆婆要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