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如意佳婿 >

第35部分

如意佳婿-第35部分

小说: 如意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刘青他们馋的,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出门去了。
    不过刘大爷他们还没回来,刘青先给家里拉了一笔生意。
    也不算是拉,是昨天村长家那场喜宴上,刘大爷他们宣传得好,刘青她师傅今儿都拉着她问了。
    “青青,你们家那个鸡蛋还换吗?过几日大花她外公六十大寿,她舅舅们商量了这回要大办,我想着这鸡蛋好吃,以前是因为太贵了,我也不好意思叫你们家给我降价,现在既然能用鸡蛋换,倒不如多花点鸡蛋,带过去给他们尝尝鲜。”
    刘青一听这话,还以为她师傅就想带一些过去娘家的人尝呢,数量应该不会太大。虽然他们决定数量少的一律不换,但她师傅不算外人,她都主动开口了,不答应说不过去,刘青当下点头,“可以啊,不知师傅要换多少个鸡蛋?”
    她师傅想也没想的道:“换一百个罢,听着寓意也好。”
    刘青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当然也没有就此慌了神,只点头道:“行,我回去问问奶他们,师傅几十要?”
    “再过五日,便是大花她外公的寿辰,我们会提前一日过去。”
    刘青在心里算了下,既然第五日才是寿辰,肯定是当天才吃的,他们只要第四日做好,给师傅一道带过去便是了。
    她师傅又问道:“这鸡蛋是怎么个换法?”
    “我也不清楚,都是爷奶他们决定的。”刘青脆生生的道,“不过师傅这是您送过去的贺礼,还是帮那边问的?”
    她师傅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笑道:“是我自己送的,你回去同你奶他们说,不必给我特例,别人家是怎么换的,咱们还怎么来,免得以后不好做。”
    蒋氏知道隔壁大花姐预订了一百个茶叶蛋,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搓着手盘算道:“又能省下一笔买鸡蛋的钱了,这要是多来两家换鸡蛋的,咱们家下次赶集都不用花钱买鸡蛋了。”
    刘青笑道:“这还只是刚开始呢,以后来咱们家换鸡蛋的肯定越来越多。”
    蒋氏点点头,眼底的喜意还没有褪去,又想到还在镇上的刘大爷他们,不免半喜半忧的道:“也不知道鸡蛋卖得怎么样了,这回比以前多了一百个,可不好卖……”
    事实证明,对刘大爷他们来说,多一百个茶叶蛋,也不过就是多站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到他们收摊的时候,还有来晚了没买到茶叶蛋的人问他们下次集会还来不来,记得多带些来卖。刘大爷乐呵呵的应了,招呼孙子们挑着桶跟在他身后。
    称了整整四斤猪肉,李氏又给几个孩子们买了他们想吃的零嘴,还以为要回家去,却没想到刘大爷仍旧乐呵呵的往里头走。
    李氏虽然好奇,在大街上却不好与公公说太多话,怕被人乱传话,便忍着没问,好在几个侄子也好奇,小六拎着一包饴糖跟在刘大爷身后,忍不住问:“爷,咱们不回家吗?”
    刘大爷乐呵呵的道:“不急,咱们去找先生给你大哥写封信。”
    李氏听到公公要给儿子写信,眼睛一亮,哪还有半点迟疑,脚步轻快的跟在刘大爷身后,这会儿也顾不上避嫌了,李氏低声道:“爹,上回青青同我说,想学几个字,不当睁眼瞎,我什么都不懂,也拿不定注意,不然您帮我在信里问问延宁的意思?”
    李氏知道,就算她愿意教女儿识字,这事断然越不过公婆去,关起门来她悄悄的教,公婆未必会发现端倪,可女儿识字这事早晚瞒不住,到时候被公婆知道反倒更不好。
    说到底,李氏是传统又谨慎的女人,以前听爹娘的,后来听丈夫的,现在丈夫死了,便听公婆和儿子的,他们中但凡有人不同意,她便不敢自作主张。
    刘大爷正好觉得他这个孙女,以后说不准也有大造化的,此时听见李氏说刘青想识字,只要不花钱,哪还有不准的?刘大爷笑呵呵的点头道:“正好你识字,平日教教她也无妨,姑娘家涨点见识也好。这事不用特意写信给延宁,我正打算过几日进城去看他,当面问便是。”
    因为近来钱赚得多了,久久等不到可信任的人进城,又怕刘延宁久等,刘大爷才决定索性自己进城一回。
    一是如今地里不忙,家里干活的人够多,像他除了赶集,平日干坐着不干活都无事,进城一趟并不耽误什么;二是自家现在还不缺那几个钱,万一孙子久等不到他们的信,心里挂念,无法好好念书,反而更是耽误。
    当然刘大爷好几个月没见宝贝孙子,也想得紧,能进城去瞧瞧他近来如何,当然最好了。
    刘青要识字的事,几个孩子听了都没什么感觉,反倒是听到刘大爷要进城,他们瞬间来劲了,追着刘大爷问他几时进城,能不能带他们去。
    刘大爷断然拒绝了孩子们的要求:“我去城里是有正事,带你们作甚?”
    还在家里陪着蒋氏望眼欲穿,等他们回家的刘青绝对想不到,陪同进城的这等好事,家里的堂哥堂弟们都得不到,却竟然会落在她头上。

  ☆、第43章

刘大爷他们今儿回得晚了些,于是望眼欲穿的不仅仅是蒋氏,干活回来的其他人,这会儿见刘大爷他们还没回家,也都开始担心起来了,就怕他们是因为鸡蛋煮多了卖不出去,才到现在还没回来的。
    这个时候,刘青知道自己怎么劝都没用,索性不浪费口舌,接过了蒋氏灶上的活计,好给留出蒋氏去村口等人的空闲。
    除了林氏和安氏,陪着刘青在灶房里忙活,刘家其他人都跑去村口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林氏和安氏一面切菜洗菜,也一边忍不住总往外头瞧,生怕错过了丝毫动静。
    一直等她们炒完最后一个菜,才隐隐约约听到外边的动静,依稀传入耳里的还有蒋氏的笑声,林氏和安氏心底这才松了口气,明明都急着去外边瞧,却还是对刘青道:“青青,你出去看看罢,剩下的我们来就行了。”
    刘青也不客气,一边端了最后一碗菜出去,一边道:“那这里就麻烦三婶和四婶了。”
    安氏朝她摆了摆手,笑道:“就收拾下灶房,你跟我们客气个啥。”
    刘青把菜端进了堂屋,不急不躁的出了院子。
    而前边,刘大爷和李氏他们,正被刘家人拥簇着回来。
    见到这回的鸡蛋也全都卖出去了,蒋氏心里头十分高兴,说话的嗓门都比平时高了一度,她眼尖的瞧见刘青出来,便朝刘青扬了扬手,手中提着的野兔晃了两下,笑道:“青青,看你爷给你们买了啥?”
    刘青乍一看还没看清,定睛一看才知道是兔子,在这个缺衣少食的时代,如今刘青看到兔子的第一反应是好吃,而不是萌萌哒了。
    虽然在刘青的努力下,刘家的生活已经彻底得到了改善,隔三差五吃得到肉,可是想想刘家那么多人,就算每日都能炒一盘肉,分到刘青嘴里的也不过是两三块——这还是看在她功劳大的份上,才能有的待遇,像李氏林氏她们,有肉沫吃就不错了。
    更何况刘家也不是天天能吃肉的。
    当然刘青觉得,就算天天吃猪肉,也是要吃腻的,人生应该有点别的追求,换换口味是必须的。
    可是永州这边没有养羊的习惯,而牛又是种田的好帮手,养了牛的人家都把牛看得比自个儿子还重要,金贵得很,哪里舍得宰了去卖。
    种种原因之下,牛羊肉的价格直逼天价,刘青现在还不敢肖想那些。
    因此,好不容易见到刘大爷他们提着野兔回来,刘青几乎是眼冒金光,脑子一闪而过各种吃法,煎炸蒸煮,红烧味,香辣味……想得她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回过神来,刘青才发现自己节操已碎。
    还能不能好好当软妹子了?!
    不过刘青反省归反省,野兔的做法她已经决定了,看在兔叽这么萌萌哒的份上,明儿就做香辣兔丁——摸着野兔油光水滑的毛的刘青如是想。
    许是刘青的眼神太过痴汉,蒋氏看不过去了,伸手戳了戳刘青的额头,笑骂道:“瞧你这出息,家里是短了你肉吃还是啥?不过是一只野兔,又没几块肉,也值得你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倒是刘大爷乐呵呵的笑着:“回来的时候看到那猎户就剩一只野兔没卖完,在那里吆喝便宜卖,我想着青青喜欢琢磨新鲜吃食,就买了回来,看来还没买错。”
    刘青连连点头:“还是爷有眼光,野味做好了,比猪肉还香呢!”
    蒋氏撇嘴道:“就这身上没几块肉的野兔,也就你觉得它比猪肉好。”
    刘大爷笑道:“这野兔留着后日再弄,最近天气凉快,放两天不会坏。到时候想怎么做,先让你奶扒了皮处理了,吃新鲜的。”
    刘青不明白刘大爷为何特意交代后天再做这个菜,却仍是乖巧的点了头,蒋氏也见怪不怪,道:“让你娘挂到屋檐下去罢。”
    李氏闻言连忙走上前,从刘青手里接过野兔。而蒋氏吩咐完便没在意,已经转头同刘大爷说起隔壁刘青师傅家预订茶叶蛋的事了。
    用过午饭,众人各回各屋,李氏一踏进屋子,便低声同刘青道:“我同你爷说了你要识字的事,你爷并未反对,不过他过几日会去城里看你大哥,得问问你大哥的意见,最后才能决定下来。”
    虽然李氏同大儿子不甚亲近,但大概是母子连心,李氏是知道大儿子心里挂念自己,也关心着他唯一的亲妹妹,若不是心中惦记,上次女儿大病一场,儿子也不至于匆匆回家了。
    因此,李氏觉得,连公公都赞同让女儿学认字,到儿子那里就更没问题了,几乎是十拿九稳,也不在意提前告知刘青。
    刘青还真没想到她娘不声不响的,行动力却如此之迅速。起初听到李氏说征求了刘大爷同意的话,她还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事的确瞒不开刘大爷和蒋氏,征得他们的同意是必须的。
    不过她娘第一反应都那么反对她识字,刘大爷怎么就如此爽快的同意了?难道是因为她娘选的时机好,刘大爷今天卖完所有茶叶蛋,心里头高兴,就变得好说话了?
    但刘青有一点同李氏达成共识的是,刘延宁不太可能会反对。
    想到这里,刘青高兴起来,挽着李氏的胳膊撒娇道:“我就知道娘最好了。”
    “现在给我灌**汤还为时过早。”李氏嘴角微扬,明明很受用,却伸手把刘青靠在自己肩上的头推远了,一副不近人情的样子,“你哥要是也同意了,你可要好好学,要是表现不好,娘是要打手板心的。”
    “娘只管放心,你女儿肯定过目不忘的。”刘青对此毫无压力,反倒是对刘大爷进城的事更感兴趣,她恍然大悟的道,“难怪爷要我后日再把那野兔炒了,是想到时候带进城给大哥吃的罢?”
    李氏点点头,道:“如今咱们家条件好了,隔三差五吃得到肉,你大哥在书院还不知节省成什么样,他手头有点钱都想托人带回来给咱们,恐怕舍不得吃肉,下回你爷进城带点吃食去,一来给他补补身子,二来也好让他知道,咱们家条件确实好了,不是故意哄他放心,你大哥没有后顾之忧,在书院自然能顾好自己了。”
    自从刘青那回发作王氏,李氏这么多年沉积于心底的怨气,也借机发泄了出来,如今外人看着她仍是谨小慎微的模样,刘青却知道李氏变了许多,至少以往就算在她跟前,李氏都不会说这么多话,更无法分析得这般透彻。
    大概是心底的压力减轻了,李氏看事情也越发清醒起来。
    听李氏说得头头是道,刘青点头笑道:“若要大哥没有后顾之忧,那我可得跟着爷进城一次,毕竟大哥最放心不下我了,得让他亲眼瞧瞧我如今白白嫩嫩的模样。”
    “不害臊,你就是个野丫头,哪来的白嫩了。”李氏掐了掐刘青嫩生生的脸颊,笑骂道,“再说了,你个鬼精灵的丫头,可不值得你大哥放心不下。”
    刘青还真的挺想进城的,她穿越过来也有三五个月了,一直在落水村这一亩三分地上待着,最远的一次出门还是去镇上,走路都只半个时辰的路程,可想而知其距离之短。如今,好不容易刘大爷要进城去了,她要是跟着去长长见识多好!
    因此,刘青颇为正经的道:“可我放心不下大哥啊,他明年就要考科举了,学知识固然重要,身子也不能忽略了啊,要是像那些老书生,考到后面被人抬出来,那就不好看了。”
    李氏眼底也闪过一丝担心,她去世的爹以前就是个秀才,她哪里不知道考试过程的难熬?可是儿子大了,早有自己的主张,又常年不在身边,她顶多只能叮嘱几声,儿子到底有没有放在心上,她也不清楚,反正瞧着他那消瘦的身形,她是挺放心不下的。
    不过李氏就算放心不下,也知道让刘青跟着刘大爷去城里不现实,便淡淡的道:“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