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 >

第98部分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第98部分

小说: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河漫不经心地打开了纸扇又合拢,完全是风流倜傥的郎君作派,淡道:“我倒是知晓,金陵打年头至年尾,祭典竟是无有上千也有数百。”
    王霏拈着身上环绕的轻绡罗带,轻轻拂了拂,浅笑道:“照鸢飞公子所说,我竟是孤陋寡闻了。”
    “怎敢有如此念头,霏娘切莫会错了意。”晏河也是一脸的笑容,说:“我只是怜惜霏娘在那清冷道观之中独居数载,想起了这金陵当中,日日繁华,月月盛景,越发怜惜。不若我回头便为霏娘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宴会,请尽金陵城中俊彦娇娘,乐上一日?”
    “承蒙鸢飞公子厚爱,霏娘竟是消受不住。”
    这两位美人对视了一眼,笑容都美得很。
    华苓默默地往后缩了缩,一山不容二虎!
    她偷偷摸摸地看一眼诸清延,微微叹气。
    游学两年回来,并不只是大郎得到了极大的磨练,现在十九岁的诸清延越发是多了成熟男人的气息,越发吸引人。
    王霏和晏河别扭着,气氛冷淡,郎君们的心都是望美人身上偏的,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暖场。
    诸清延却是敏锐地注意到了华苓的视线,温声朝她笑道:“原来谢九在此。又颇有些数月不见,谢九似是又长高了。正好我还不曾来过你们家,不若谢九为我指点几处景致瞧瞧?校场是瞧过了,还听阿邵说过,丞公府当中有‘十二花’、‘十二叶’可赏,我竟是向往得很。”
    大郎也有点松了口气的意思,揉揉华苓的头笑道:“阿延你也算是问对人了,小九在赏景上竟是个十分有巧思的,她的视角一向与别不同些,便与阿延说说罢。”
    王霏拉住七娘的手,笑道:“校场也确实无甚好耍的,七娘,九娘,我们便到他处看一看罢?”
    晏河狠狠地剜了华苓一眼,好么,这里就她一个势单力薄的。
    谢家娘子们都是看着华苓笑,也就是她适合在这时候出来说话了,两边的人都比较喜欢她,年纪小就算说错话儿也不算什么。
    “……那么,我们这便移步到别处去看看罢。”华苓叹了口气,为什么要把事儿引到她身上来呢?她一点儿也不想成为视线的焦点,这许多视线能把她烤熟咯。卫羿盯着诸大郎看了一眼,调整了一下位置,稳稳地立在华苓身边。
    于是也不知道怎么的,也许是因为华苓口齿伶俐,也许是因为华苓脾气好,耐调笑,总之这相亲宴的后半日,她就被推出来成了个导游儿,领着浩浩荡荡的客人大军将府里开放的地方都逛游了一遍。
    陪笑,介绍景色,聆听,说了无数的话,到夜晚将客人们一一送走之后,华苓简直热泪盈眶,家里这些个兄弟姐妹简直拿她当小工用啊,累死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这时间很*

  ☆、第110章 三娘亲事

110
    宴席次日;华苓醒来的时候依然觉得浑身都累,只不过生物钟已经定时,五更一过就还是醒了。坐在帐子里发了好一会儿的呆,她听到卧房外间金瓯轻声的提醒:“娘子;娘子,五更过了;该起身了。”
    “起了。”
    华苓提高点音调应了一声,掀开浅碧色的薄纱帐子,汲着鞋起身,大小丫鬟们顺次捧着热水软巾之类的东西走进来;按照每天的流程帮着华苓洗漱着衣。
    辛嬷嬷喜得很;说:“娘子,嬷嬷看到了卫五郎君送来的玉;都是极好的东西。卫五郎君时时念着我们娘子呢,是好郎君。”
    卫五给的礼物她还来不及看,不过,这就是好郎君了?
    华苓刷好了牙,吐掉漱口水,失笑道:“嬷嬷很高兴呢。”
    辛嬷嬷笑得见牙不见眼地连连点头:“自然是高兴的,郎君待我们娘子好,日子就好。只是这回娘子勿要轻易将郎君送来的礼物分送了,”辛嬷嬷一脸心疼地撮了撮牙花子,“嬷嬷看着,这竟是郎君为娘子备的嫁妆。若是日后娘子出嫁时,这些玉不在单子上,也不知郎君会否发怒。”
    “为甚要发怒?”华苓觉得她简直没有理解辛嬷嬷的意思:“既然送给了我,就是我的所有物了呀,我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才对。”
    辛嬷嬷一听华苓这意思就像是准备要把好东西又到处分一轮,格外地着急起来:“可是,娘子,卫五郎君送与你的礼物价值极高……”
    华苓挑挑眉:“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拿来与我了,嬷嬷你勿忧。”
    辛嬷嬷搓着手,着急得不知怎么劝华苓才好。
    金瓯看着好笑,这一老一少光在这里缠夹不清了。她微笑道:“郎君的礼物,婢子也看了一眼,郎君真真是待娘子极好的。娘子昨日疲累歇得早不及看,不若用早食的时候取来予娘子瞧一瞧?”
    “就如此呗。”华苓耸耸肩,也懒得说什么,漱净口,接过拧得干湿恰好的布巾细细揩了脸,干净清爽地坐到妆案前,慢条斯理地让金瓯帮着挽了发,换上骑服。
    辛嬷嬷领着两个侍婢将卫五送来的箱子抬进来之后,华苓才明白嬷嬷为什么这么紧张。她也实在有些惊讶,卫羿说了这回路途不急,于是带回来的原玉大大小小、各种色泽的都有,堆了整整一个木箱,目测至少也有三四十斤的份量。又都已经细细磨去了石皮,每一块都看得清剔透莹润的玉色,一块等级稍低的都没有。
    “这是批发啊……”华苓噗哧一笑,评价道:“卫五这人糙得很。”换个金陵人,说不定就给她准备一小块玉,然后请好玉匠雕个好东西罢了,他却是连皮带骨将这么一大箩筐的糙石就送了过来。
    不过……也真是卫五才会有的做法,卫五就是这么个实实在在的人,没有那么多花巧心思。
    金瓯以冷静而专业的眼光估算了一阵,笑道:“娘子,婢子估算着这些玉当价五千银。金陵不产玉,婢子不知郎君从西域购置这些玉石花费几何,但在金陵,未琢的好玉石市价总在十两银一两玉上下,郎君这些质地都是极好的。”
    侍婢们和辛嬷嬷都倒抽了一口气,五千银!
    这是什么概念,二娘、三娘往下,到她们九娘子出嫁的时候,府里给的压箱银也就是三千银而已,其他部分的嫁妆,价值在八千银上下。
    所以,卫五郎君一送就送了半副嫁妆给九娘子!
    于是,竹园的侍婢们对卫羿的称呼彻底固定成了十分敬重又表达着亲近的‘郎君’二字,侍婢们心里简直像过年一样,有爆竹在噼噼啪啪地盛放!
    ——郎君,那是郎君,那是卫五郎君!
    那是,卫家的五郎君!
    那是,她们娘子的郎君!
    那是,对她们娘子最好的郎君!
    那是,将来她们娘子要嫁的郎君!
    真真是极好的了!
    大小侍婢们各个眉花眼笑,人一辈子求个什么呀,不就求一个‘过得好’?虽然成了侍婢,但遇着了个待人极好的九娘子,现下娘子的未来夫君对九娘子又是极好的,她们跟着娘子肯定也不会差!
    华苓瞥一眼这群侍婢,也就金瓯和金瓶看着依然淡定,不由笑着摇头。
    辛嬷嬷再次喜得眉花眼笑,连声说道:“九娘子你瞧,嬷嬷就说了,卫五郎君是好郎君,对我们娘子是极好的。”辛嬷嬷很小心眼儿地又叮嘱道:“娘子,我的娘子哟,这可是郎君千里迢迢带回予娘子的好东西,勿要手轻轻就散出去了。”
    “知道了嬷嬷。”华苓好笑,想了想,她回到卧室里,打开红木妆奁的下层。
    这单独的一层只放了些几样东西,与那把匕首并排的,是轻软绸布妥帖包裹起来的一双透雕黄玉五蝠平安佩,玉如凝脂,雕工精雅。系着玉佩的绳结为画眉褐色的平安结,是她亲自跟金瓶学了打的。
    下回见了卫羿就把这个送出去吧……愿君平安。
    价值并不对等,但是至少心意上,她和卫羿始终是对等的。
    ……
    致远堂里,平嬷嬷坐在脚踏子上,跟牟氏说道:“太太,太太,卫家那五郎君送来了一整箱物事。大郎君报备与我们致远堂时只说是玉石玩物,但我叫小丫鬟看着了,那箱子竟是极重的,价值怎会寻常。——太太,那卫家五郎怎地如此看重九娘子,倒似是被狐媚子迷得神魂颠倒一般……”
    “眼皮子也忒浅。”
    “是,是,老奴眼界是太小了,追随了太太许久竟也没有长进,给太太丢脸了,真真是该死!”
    发现牟氏又开始了阴晴不定中的‘阴’,平嬷嬷陪着笑,自己大蒲扇巴掌左右开弓,结结实实地赏了自己两下,啪啪作响。
    大寒等丫鬟静静侍候着牟氏梳妆,规行矩步,屏声静气。这几个月里,三郎病了两回,侍候三郎的侍婢被牟氏杖毙了两个。侍候明明还是一般侍候着,那两个丫鬟怎敢、怎会对三郎不上心。
    银镜当中是一张苍老、遍布皱纹的容颜,银镜格外清晰,眉眼间的情绪却是模糊的。许是不论丫鬟们如何巧手梳成,都不能恢复年轻时的美貌了。年轻时的诸般念头,如今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迹。
    “眼看着那是个草鸡,但这二三年看下来,竟似个要一飞冲天的。”牟氏说:“便叫我瞧一瞧,她能飞多高,多远,勿要倒栽葱,摔得粉身碎骨才好。”
    ……
    在校场里被柳教授操练了足足一个时辰,华苓放下弓箭,揉揉勒磨出了些许薄茧子的手掌,让仆役将白袜子牵走。
    五娘和六娘在围着三娘说话,三娘的脸颊绯红,身着骑装,也掩不去那一份娇羞。七娘跑过去问了什么,然后三娘跺了躲脚,摇了摇头。
    华苓好奇了起来,走过去问:“姐姐在说什么呢?”
    五娘张口就要说话,三娘拧着汗巾子低斥道:“不许乱说。”
    五娘转了转眼睛,笑着不说话了,只是跟华苓使眼色。华苓一头雾水,也没看懂五娘的意思。七娘十分率直:“若是有心仪的人,怎能不与父亲说。若是父亲和母亲为你定了别的郎君,如何是好。”
    三娘咬了咬嘴唇,犹豫半晌,才低声说道:“我也只是见过一二面,实际,实际并不知晓那是何等样的人……”
    五娘立刻抢道:“那更加要与爹爹和太太说呀,叫长辈与你打量清楚了才是正理。”
    七娘和六娘连连点头。
    华苓来了精神,凑到三娘跟前问她:“原来三姐昨日里看中了那家的郎君!”
    “莫要如此高声喧哗!”三娘急得一跺脚,恨恨地顶了顶华苓的额角,低声道:“都说了,只是见过一二面。”
    “是谁?”华苓睁大眼。她其实还真没有想到,三娘平素安安静静的,竟也有这么勇敢的时候。
    五六七九一起看住了三娘,八只眼睛亮闪闪的。
    三娘左右看看,方圆三十步内都没有人,于是一横心说了:“是将作监,武少监家的大郎。”
    “……”五六七九一头雾水,彼此看看,压根没有想起这么号人来。
    所以是一位,武大郎?
    华苓咳嗽一声,手握拳掩了掩嘴边的笑意,说道:“不若这样吧,三姐姐,我们先不与爹爹说,叫大哥低调地查一查看武大郎是怎样的人,外貌、品行、家境、前途种种,也不需多少时日就能知晓了。大哥总不会坑三姐的罢?若是大哥也认为那人不错,三姐再向爹爹和太太说,如何?”
    既然都说了出来,三娘倒是越发干脆了些,捂了捂热热的脸颊,然后认真地点了点头。
    ……
    澜园里,年后谢丞公就专辟出了一间偏屋,作为大郎独自处置事务所用。
    “武家的记载都在此。”大郎坐在他的桌案后面,将一叠纸递给华苓。“将作监少监之长子……”大郎挑了挑眉,朝华苓微笑了一下:“三娘眼光不错。”
    “怎么说?”华苓朝大郎看了两眼,忽然发觉,这个大哥好像和丞公爹越来越像了。
    大郎目露询问,她摇了摇头,坐下来细细翻看。
    这叠资料里包括了武家上下四代的信息。
    将作监是六部下一个颇大的机构,专门掌管官府土木营造、手工诸业,由将作大匠掌管。而少监就是将作大匠的副手,分左右二人,是从四品的职位。
    掌管营造手工诸业,这个机构完全归属于谢丞公的掌管范围,所以澜园书房里就有将作监诸位大小官员的备案,详尽到官员的家中的子女数目,还有上三代的来历。
    “武家传承之屋宇楼阁建造之技乃是当代顶尖,数十载前,曾在宫室楼阁建造当中建功,是以武家在我大丹匠人当中地位颇高。只不过时人重文武、轻工农商诸事,是以此类人家名声不显。武大郎为人踏实守信,与其父如出一辙,如今年十七,比三娘稍大,却是正好。加之武家人口简单,武少监仅有大郎、二郎两个孩儿,武夫人亦是温谦有礼之性,三娘入此人家,生活不会差。唯一只是。”
    华苓扬起眉,“唯一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