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第113部分

八十年代翻身记-第113部分

小说: 八十年代翻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闺女刚生下来,媳妇身体也还在养着,他正犹豫着要不干脆自己领儿子回去得了,姜宁就主动提了出来。
  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媳妇儿果然与他心意相通,赵向东笑着点头,“能的。”
  当然能休假,他这批军官学员毕业后没假期,正好过年给安排长一些,部队也并非不近人情的。
  姜宁圈住他精瘦的健腰,冲他一笑:“那咱们把乐乐留在家里,让妈帮着带,然后咱们领安安回去?”
  乐乐这么小,当然不能带出门的,好在这丫头平时吃习惯了奶粉,也不认人带,姜宁离开一段时间也成。
  舍不得肯定有的,闺女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安安都两岁了,一家人确实很应该回老家一趟。
  “嗯,乐乐当然不能去。”
  赵向东喜悦过后,是对闺女的不舍和对媳妇儿的关切,他忙不迭询问:“那你呢,你的身体咋样?”
  “我好着呢,你瞅瞅?”
  姜宁眨眨眼睛,她面色红润,养得极好。


第143章 
  两口子商定了回老家的事,赵向东情绪明显亢奋; 搂着媳妇儿说了很久的话。
  爸妈有没有变老; 都两年多了?
  他有些惆怅; 不过转念一想; 又高兴起来; 爸妈见了小孙子,肯定很欢喜的。
  姜宁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枕着他的手臂听着,不时附和并宽慰几句。
  这般听着听着; 她就睡了过去; 黑暗中,赵向东低头,亲了亲她的脸。
  既然决定了回老家; 那肯定要和家里人说的; 姜宁等次日丈夫下班回家,在饭桌上才提起这件事。
  “是要回去的。”姜父率先点头。
  要是闺女女婿今天没说; 他也打算提这事了; 都是当爸妈的人,他十分能体恤亲家的心情。
  之前两年实在不凑合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既然今天能腾出空来,那肯定得回家一趟的。
  姜母也说:“乐乐就不回了,这么小一点不好出远门,妈给你们带着。”
  “辛苦你了妈。”
  说话的是赵向东,这两年照顾怀孕媳妇和两个孩子; 岳家劳心劳力,他确实很感激。
  姜母笑道:“和妈还说啥客气话,妈给你们带孩子高兴着呢。”
  “等安安壮壮和乐乐长大了,刚好红兵的娃能接上茬。”
  带完外孙带亲孙子,家里热热闹闹,这种生活她想想都身心愉快。
  姜母瞅了一眼二儿子,姜红兵嘀咕:“妈你也想得太远了吧。”
  孙甜甜还有一年多才毕业呢,他结婚起码两年后的事。
  不过亲妈一瞪眼,姜红兵嘿嘿笑两声赶紧转移话题,问赵向东:“东子,你们开车回去,还是坐火车。”
  “坐火车。”
  这年头外面继续乱着,本省中部大山小山连绵不绝,杨市和林县恰好一北一南,自己开车回去并不是一个十分好的选择。
  赵向东固然身手极佳,但他只有一个人,还带着妻儿,一点儿险也不愿意冒。
  相反绿皮火车虽然环境差点,扒手啥的还多,但它安全系数要高太多了。赵向东现在买卧铺票就打个电话的事,他还能先挑铺位,到时候门一关,里头就清静了。
  姜红兵点了点头,“坐火车确实比开车回去好。”
  就是有个缺点,到了火车站以后,回老家那段路比较麻烦,“你们确实了时间后,我再给以前的同事打个电话,让他们载你们一程。”
  姜红兵忙碌,加上距离远,和以前的同事联系少了,但到底关系仍在,人家到杨市出差来找他他很欢迎,反过来他开口让帮点小忙,对方也乐意。
  赵向东应了,这样最好不过,姜宁和安安连最后一段路也不用太颠簸。
  回老家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不过启程还没这么快,春节是二月十二,距离现在还有大半个月,赵向东休假还早着呢。
  趁着这段时间,姜宁正好整理一下回家该带的礼物和行礼,以及处理好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工作。
  积攒下来的工作不少,她还得劳逸结合,采购礼物这事她是腾不出手亲自办了,于是斟酌着写了单子,再让陈安出门采买。
  陈安办事很利索,开车出门一趟,满载而归,连家里的年货也顺道给买好了。
  赵向东的假期有二十天,从一月末到二月十六,年初七回部队销假。
  他和许卫国是搭档,两人得协调着休假,总不能他把一个年都休完了,不给人留点。
  许卫国家就在杨市,工作不影响团聚,而且他年后要结婚了,正打算过年少休,然后把假期攒起来,婚假长点。
  安安听说爸妈要带他出门,十分兴奋,天天和哥哥弟弟炫耀,小嘴儿嘚啵嘚啵,壮壮听不大懂,姜明杰却十分羡慕。
  他嚷嚷着要跟着去,他也想去弟弟的老家。
  一家人啼笑皆非,姜宁捏着他的小脸,笑道:“你老家和弟弟老家是一个地方。”
  就是隔壁村,十来里地的事儿。
  姜明杰眼前一亮,那就更好了,他和弟弟一起来老家!
  姜母无奈,哄他,“咱们今年先不回,下次要回肯定带你,不过你得先把作业写好了。”
  姜明杰小朋友太调皮了,他爸认为该让老师教一教,于是让他上幼儿园去了,作业很少但还是有的。
  他一个字没写,于是被哄着走了。
  姜宁笑着摇摇头,抱住活蹦乱跳的大儿子,揉揉他的小脑袋,她只希望好天气能一直持续下去。
  这年头出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带小孩子,安安才两岁,遇上雨夹雪的天气就够呛的。
  她顺利如愿了,到了出门那一天,温度虽然有点低,但天气确实很好。
  一家人都起了一个大早,吃了早饭,赵向东和姜宁轮流抱了乐乐,很舍不得她。
  “乐乐要乖,在家听阿婆的话,爸爸妈妈和哥哥很快就回来了。”
  小女婴今儿醒得早,也不哭,睁着一双黑琉璃般的眼睛,定定瞅着母亲。
  姜宁心中不舍愈发浓厚,她亲亲闺女的小脸蛋,赶紧将襁褓递给她妈,“走吧。”
  再不走,该舍不得走了。
  “走咯,走咯!”
  安安穿了一件黑色的羽绒服,他妈特地给他设计的,帅气得很,衬得一张胖脸格外白皙。
  他冲出去院子,往门口蹦跶,大黑大黄追着他摇尾巴,他咯咯笑着,非常兴奋。
  等上了车以后,他坐在他爸怀里,“妹妹?我妹妹呢?”
  他小妹妹哪儿去了?
  小家伙一脸困惑,东张西望,又扒在前座椅背上,往舅舅和外公怀里瞅了又瞅。
  姜母和刘慧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送他们的是姜父和姜红兵兄弟,刚好一车坐了,安安当然找不见妹妹。
  姜宁把儿子抱过来,温声哄道:“妹妹还小,这回出门不带她了,她留在家里阿婆带着呢。”
  妹妹不去,安安不是很乐意,好在他人小,比较好哄。等进了火车站看见人头涌涌,还有绿色长长的火车,他目不暇接,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忘记那茬了。
  一家人两年多没回去,行礼虽然一再精简,但依然装了满满两大箱子,还收拾出一个大背包。
  这三样都挺重的,好在不管是赵向东还是送人的姜家父子,力气都有的是,很轻松就搬上了车。
  赵向东在前面开路,姜宁抱着儿子跟着,她爸和她哥在后面护着,很顺利按票找到卧铺车厢。
  这年头的卧铺车厢比较简陋,狭小的车厢内左右各三个铺,赵向东定的是两个下铺。
  他如果一个人睡哪都无所谓,但媳妇孩子都在,他必须盯着才安心。
  姜宁做好了心理准备,这环境她觉得还成,虽然寝具有些旧,但有窗有门,都活动自如不影响开关。
  姜父和姜建设兄弟轮流叮嘱了好些话,两口子仔细听了,等车厢再有其他乘客到位,他们不走显得拥挤,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姜宁这位置能看见站台,她和儿子凑在窗前等了一阵子,姜家父子下了火车,往这边眺望,母子俩赶紧挥手。
  安安扯着小嗓门喊:“阿公!舅舅!”
  离得不近,这声音被风吹散了,不过姜父那边手挥得更欢了。
  “妈妈,阿公舅舅?”
  姜宁摸摸儿子的小胖脸,无奈哄道:“安安乖哈,阿公和舅舅也不去呢。”
  安安十分失望,撅着小嘴伸着脖子往窗外探,姜宁只好使点儿劲把他按住。
  又等了十来分钟,汽笛长鸣,火车“况嗤况嗤”由慢到快,缓缓驰出车站。


第144章 
  这是姜宁这辈子第二次坐的火车,比上回好过多了; 小小的车厢虽然简陋; 但最起码不会人挤人; 气味也没有太混杂难闻。
  不过也仅此而已; 绿皮火车噪声大; 也不甚平稳,要说多舒坦是没有的。
  安安一开始很兴奋,在铺位上蹦跶,又要他爸抱着去窗边瞅风景。
  等旅途过了小半; 新鲜感消褪; 小胖墩就焉巴了,爸妈说不能出门,他只能恹恹趴在母亲怀里。
  “安安睡吧; 妈妈抱你睡。”
  只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 姜宁也没躺下,只竖着枕头靠坐在窄小的铺位上。她伸直腿; 让儿子坐在自己的大腿趴在自己怀里睡觉。
  “你睡一觉咱们就到了; 到时候妈妈叫你好不好?”
  “好。”
  安安揉揉眼睛,打了个小哈欠闭上眼睛。
  铺位挺窄的; 赵向东身材高大健硕,要是挨过去坐恐怕挤得姜宁的腿难受,他就坐在对面下铺。
  等安安睡着后,他就把儿子接过来自己抱着,对媳妇儿说:“你眯会儿吧; 今儿起得早。”
  赵向东说着,就解开自己的军大衣,将儿子裹进怀里。这车厢冷得跟冰罐子似的,孩子穿得厚实醒的时候没啥,但睡着了总需要更暖和一些。
  这个恋人之间的经典动作,现在一对父子做出来,看着却格外暖心,姜宁不禁微笑:“我不困,不睡了。”
  火车上也睡不好,她懒得折腾了,车厢里有其他旅客也不好说太亲密的话,她冲丈夫一笑,翻出课本扬扬,“我学习。”
  她开学就考试了,还是翻翻书吧。
  “况嗤况嗤”的声音十分有节奏,到了下午两点,火车终于到站了。赵向东一手提一个大箱子,身后背着背包,护着妻儿挤下车。
  姜宁本来提出由她来背背包的,但赵向东没同意,只让她抱着孩子。
  这背包对于他来说不沉,但媳妇儿背着肯定吃力,姜宁生了小闺女那虚弱状态犹在眼前,他哪里乐意让她劳动。
  姜宁没法子,好在两个箱子是拉杆式的,下了车后就能拉着走了,她也就不争了。
  顺着人潮出了火车站,赵向东先买了几个热腾腾的鲜肉大包子,递到媳妇和刚睡醒的儿子手里。在车上他不放心娘俩单独待在,想着旅途不长,于是就没有挤去前头餐厅买午饭,一家三口就保温壶里的温水吃了些饼干巧克力。
  他自己没所谓,就惦记着媳妇孩子没吃好。
  和姜红兵老同事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停下来去路边小店吃东西也不合适,他们买了包子就上了公交车,往市纺织厂赶去。
  这货车上颠簸了快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林县,不要说安安,就连姜宁也露出疲态。
  赵向东很心疼,但没办法,谁让回家就得走这些路程呢?
  好在现在林县客车站外头有不少拉客的,挑夫,人力车,畜力车都有。他询问过姜红兵的老同事,一家三口就在客车站附近下了车。
  赵向东挑了辆看着最干净的驴车,让媳妇和孩子先坐上去,然后把行礼也给扔了上去。他就不上了,他不累,驴车也并不比他走路快。
  “坐稳咯!”
  车主是个五旬出头的庄户人家老翁,虽有些年纪,但精神头和身体都很好,吆喝一声后一挥鞭子,大公驴“咴咴”两声,撒开四蹄。
  县城外的黄土路坑坑洼洼,驴车其实挺颠簸的,好在那车主是个细心,车上铺了厚厚的稻草和一层旧棉被,姜宁虽然感觉不大舒坦,但还能接受。
  果然欲想富,还是得先修路啊!
  不然说啥都白搭。
  姜宁一边感慨,一边细心给怀里的儿子调整个更舒适的姿势。
  安安自打出生以来,就没这么折腾过,小胖墩恹恹地趴在他妈怀里,没啥精神,但好在也未见不适。
  “安安告诉爸爸,有没有不舒服?”
  儿子遭罪,当爹妈的肯定心疼得很,赵向东俯身给儿子压压帽檐,掖了掖围巾。
  安安仰脸瞅了瞅他爸,摇了摇头。
  “那你要是有不舒服,一定告诉要爸爸妈妈,知道不?”
  安安“嗯”地应了一声,赵向东抚了抚他的小脑袋,又给姜宁掖了掖身上的军大衣。
  早在上驴车的时候,他就把军大衣解下来,密密罩在娘俩身上。
  “小伙子,领你媳妇孩子回家过年吧?”
  老人家是个爽朗健谈的,赵向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