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东野先生 >

第2部分

东野先生-第2部分

小说: 东野先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店来,问柜上说:“方才上船的那位姓卓的客人和一位太太在那间房住?”伙计
以为他是卓先生的仆人,便告诉他卓先生和卓太太在四楼。又说本酒店没有仆人住
的房间,教他到中国客栈找地方住去。梦鹿说:“不要紧,请你先领我上楼去。那
位是我的太太,不是卓太太。”伙计们上下打量了他几次,楞了一回。他们心里说:
穿一件破蓝布大褂,来住这样的酒店,没见过!
  楼上一对远客正对坐着,一个含着烟,一个弄着茶碗,各自无言。梦鹿一进来,
便对妻子说:“他们当我做佣人,几乎不教我上来!”
  妻子说:“城市的人都是这般眼浅,谁教你不穿得光鲜一点?也不是置不起。”
卓先生也忙应酬着说:“请坐,用一碗茶罢,你一定累了。”他随即站起来,说:
“我也得到我房间去检点一下,回头再来看你们。”一面说,一面开门出去了。
  他坐下,只管喝茶,妻子的心神倒象被什么事情牵挂住似地,她的愁容被丈夫
理会了。
  “你整天嘿嘿地,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莫不是方才我在船上得罪了你么?”

  妻子一时倒想不出话来敷衍丈夫,她本不是纳闷方才丈夫不拥抱她的事,因为
这时她什么都忘了。她的心事虽不能告诉丈夫,但是一问起来,她总得回答。她说:
“不,我心里喜欢极了,倒没的可说,我非常喜欢你来接我。”
  “喜欢么?那我更喜欢了。为你,使我告了这三天的假,这是自我当教员以来
第一次告假,第一次为自己耽误学生的功课。”
  “很抱歉,又很感激你为我告的第一次假。”
  “你说的话简直象外国人说中国话的气味。不要紧的,我已经请一位同事去替
我了,我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了才出来的,即如延禧的晚膳,我也没有忽略了。”

  “哪一个延禧?”
  “你忘了么?我不曾在信中向你说过我收养了一个孩子么?他就是延禧。”
  追忆往事,妻子才想起延禧是十几年前梦鹿收养的一个孤儿。在往来的函件中,
他只向妻子提过一两次,怪不得她忘却了。他们的通信很少,梦鹿几乎是一年一封,
信里也不说家常,只说他在学校的工作。
  “是呀,我想起来了。你不是说他是什么人带来给你的么?你在信中总没有说
得明白,我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延禧到的是个什么样子,你是要当他做养子么?”
  “不,我待遇他如侄儿一样,因为那送他来的人教我当他做侄儿。”
  “什么意思,我不明白。”妻子注目看着他。
  “你当然不明白。”停一会,他接着说:“就是我自己也不明白,到现在我还
不明白他的来历咧。”
  “那么,你从前是怎样收他的?”
  “并没有什么原故。不过他父亲既把他交给我,教我以侄儿的名份待遇他,我
只得照办罢了。我想这事的原委,我已写信告诉你了,你怎么健忘到这步田地?”

  “也许是忘记了。”
  “因为他父亲的功劳,我培养他,说来也很应当。你既然忘记,我当为你重说
一遍,省得明天相见时惹起你的错谔。”
  “你记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么?那时你还在不鲁舍路,记得么?在事前几天,
我忘了是二十五或二十六晚上,有一个人来敲我的门。我见了他,开口就和我说东
洋话。他问我:‘预备好了没有?’我当时不明白他的意思,只回问他我应当预备
什么?他象知道我是冈山的毕业生,对我说:‘我们一部分的人都已经来到了,怎
么你还装呆?你是汉家子孙,能为同胞出力的地方,应当尽力地帮助。’我说,我
以为若是事情来得太仓促,一定会失败的。那人说,‘凡革命都是在仓促间成功的。
如果有个全盘计划,那就是政治行为,不是革命行动了。’我说,我就不喜欢这种
没计划的行动。他很忿怒地说:‘你怕死么?’我随即回答说,我有时怕,有时不
怕,一个好汉自然知道怎样‘舍生取义’,何必你来苦苦相劝?他没言语就走了。
一会儿他又回来,说:‘你是义人,我信得你不把大事泄漏了。’我听了,有一点
气,说:‘废话少说,好好办你的事去。若信不过我,可以立刻把我杀死。’”
  “二十八晚上,那人抱了一个婴孩来。他说那是他的儿子,要寄给我保养,当
他做侄儿看待,等他的大事办完,才来领回去。我至终没有问他的姓名,就让他走
了,我只认得他左边的耳壳是没有了的,二十九下午以后,过了三天,他的同志们
被杀戮的,到现在都成黄花岗的烈士了。但他的尸首过了好几天才从状元桥一家米
店的楼上被找出来。那地方本来离我们的家不远,一听见,我就赶紧去看他,我认
得他。他象是中伤后从屋顶爬下来躲在那里的。他那围着白毛巾的右手里还捏着一
把手枪,可是子弹都没有了。我对着尸首说,壮士,我当为你看顾小侄儿。米店的
人怕惹横祸,扬说是店里的伙伴,把他臂上的白毛巾除下,模模糊糊掩埋了。他虽
不葬在黄花岗,但可算为第七十三个烈士。
  “他的儿子是个很可造就的孩子。他到底姓什么,谁也不知道。我又不配将我
的姓给他,所以他在学校里,人人只叫他做延禧。”
  这下午,足谈了半天梦鹿所喜欢谈的事。他的妻子只是听着,并没提出什么材
料来助谈。晚间卓先生邀他们俩同去玩台球。他在娱乐的事上本来就很缺乏知识和
兴趣,他教志能同卓先生去,自己在屋里看他的书。
  第二天船入珠江了。卓先生在船上与他们两人告辞便向西关去了。妻子和梦鹿
下了船,同坐在一辆车里。梦鹿问她那位卓先生来广州干什么事?妻子只是含糊地
回答。其实那卓先生也是负着一种革命的使命来的,他不愿意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不一会,来到家里,孩子延禧在里头跳出来,现出很亲切的样子,梦鹿命他给婶婶
鞠躬。妻子见了他,也很赞美他是个很好看的孩子。
  妻子进屋里,第一件刺激她的,便是满地的瓶子。她问:“你做了什么买卖来
么?哪里来的这些瓶子?”
  “哈哈!在西洋十几年,连牛奶瓶子也不懂得?中国的牛奶瓶和外国的牛奶瓶
岂是两样?”梦鹿笑了一回,接着说:“这些都是我们两人用过的旧瓶子,你不懂
么?”
  妻子心里自问:为什么喝牛奶连瓶子买回来?她看见满屋的“瓶子家具”,不
免自己也失笑了,她暗笑丈夫过的穷生活。她仰头看四围的壁上满贴了大小不等的
画。孩子说:“这些都是叔叔自己画的。”她看了,勉强对丈夫说:“很好的,你
既然喜欢轮船、火车,我给你带一个摄影器回来,有工夫可以到处去照,省得画。”

  丈夫还没回答,孩子便说:“这些画得不好么?他还用来赏学生们呢。我还得
着他一张,是上月小考赏的。”他由抽屉拿出一张来,递给志能看。丈夫在旁边象
很得意,得意他妻子没有嫌他画得不好,他说:“这些轮子不是很可爱很要紧的么?
我想我们各人都短了几个轮子。若有了轮子,什么事情都好办了。”这也是他很常
说的话。他在学校里,赏给学生一两张自己画的轮船和火车,就象一个王者颁赐勋
章给他的臣僚一般地郑重。
  这样简单的生活,妻子自然过不惯。她把丈夫和小孩搬到芳草街。那里离学校
稍微远一点,可是不象从前那么逼仄了。芳草街的住宅本是志能的旧家,因为她母
亲于前年去世,留下许多产业给他们两夫妇。梦鹿不好高贵的生活,所以没搬到岳
母给她留下的房子去住。这次因为妻子的相强,也就依从了。其实他应当早就搬到
这里来。这屋很大,梦鹿有时自己就在书房里睡,客厅的后房就是孩子住,楼上是
志能和老妈子住。
  梦鹿自从东洋回国以来,总没有穿过洋服,连皮鞋也要等下雨时节才穿的。有
一次妻子鼓励他去做两身时式的洋服,他反大发起议论,说中华民国政府定什么
“大礼服”、“小礼服”的不对。用外国的“燕尾服”为大礼服,简直是自己藐视
自己,因为堂堂的古国,连章身的衣服也要跟随别人,岂不太笑话了!不但如此,
一切礼节都要跟随别人,见面拉手,兵舰下水掷瓶子,用女孩子升旗之类,都是无
意义地模仿人家的礼节。外人用武力来要土地,或经济侵略,只是物质的被征服;
若自己去采用别人的衣冠和礼仪,便是自己在精神上屈服了人家,这还成一个民族
吗?话说归根,当然中国人应当说中国话,吃中国饭,穿中国衣服。但妻子以为文
明是没有国界的,在生活上有好的利便的事物,就得跟随人家。她反问他:“你为
什么又跟着外国人学剪发?”他也就没话可回答了。他只说:“是故恶乎佞者!你
以为穿外国衣服就是文明的表示么?”他好辩论,几乎每一谈就辩起来。他至终为
要讨妻子的喜欢,便到洋服店去定了一身衣服,又买了一双黄皮鞋,一顶中摺毡帽。
帽子即不入时,鞋子又小,衣服又穿得不舒服,倒不如他本来的蓝布大褂自由。
  志能这位小姐实在不是一个主持中馈的能手,连轻可的茶汤也弄得浓淡不适宜。
志能的娘家姓陈,原是广西人,在广州落户。她从小就与东野订婚,订婚后还当过
他的学生。她母亲是个老寡妇,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家里的资财很富裕,恐怕没人
承继,因为梦鹿的人品好,老太太早就有意将一切交付与他。梦鹿留学日本时,她
便在一个法国天主教会的学堂念书。到他毕业回国,才举行婚礼,不久,她又到欧
洲去。因为从小就被娇养惯,而且她又常在交际场上出头面,家里的事不得不雇人
帮忙。
  她正在等着丈夫回来吃午饭,所有的都排列在膳堂的桌上,自己呆呆地只看着
时计,孩子也急得了不得。门环响时,孩子赶着出去开门,果然是他回来了。妻子
也迎出来,见他的面色有点不高兴,知道他又受委曲了。她上下端详地观察丈夫的
衣服、鞋、帽。
  “你不高兴,是因你的鞋破了么?”妻子问。
  “鞋破了么?不。那是我自己割开的。因为这双鞋把我的脚趾挟得很痛,所以
我把鞋头的皮割开了。现在穿起来,很觉得舒服。”
  “咦,大哥,你真是有一点疯气!鞋子太窄,可以送到鞋匠那里请他给你挣一
下;再不然,也可以另买一双,现在弄得把袜子都露出来,象个什么样子?”
  “好妻子,就是你一个人第一次说我是疯子。你怎么不会想鞋子岂是永远不破
的?就是拿到鞋匠那里,难保他不给挣裂了。早晚是破,我又何必费许多工夫?我
自己带着脚去配鞋子,还配错了,可怨谁来?所以无论如何,我得自己穿上。至于
另买的话,那笔款项还没上我的预算哪。”其实他的预算也和别人的两样,因为他
用自己的钱从没记在帐本上。但他有一样好处,就是经理别人的或公共的款项,丝
毫也不苟且。
  孩子对于他的不乐另有一番想象。他发言道:“我知道了,今天是教员会,莫
不是叔叔又和黄先生辩论了?”
  “我何尝为辩论而生气?”他回过脸去向着妻子,“我只不高兴校长忽然在教
员会里,提起要给我加薪俸。我每月一百块钱本自够用了,他说我什么办事认真,
什么教导有方,所以要给我长薪水。然而这两件事是我的本务,何必再加四十元钱
来奖励我?你说这校长岂不是太看不起我么?”说着把他脚下的破而新的皮鞋脱下,
换了一双布鞋,然后同妻子到饭厅去。
  他坐下对妻子说:“一个人所得的薪水,无论做的是什么事,应当量他的需要
给才对。若是他得了他所需的,他就该尽其所能去做,不该再有什么奖励。用金钱
奖励人是最下等的,想不到校长会用这方法来待遇我!”
  妻子说:“不受就罢了,值得生那无益的气。我们有的是钱,正不必靠着那些
束修。此后一百块定是不够你用的,因为此地离学校远了,风雨时节总得费些车钱。
我看你从前的生活,所得的除书籍伙食以外,别的一点也不整置,弄得衣、帽、鞋、
袜,一塌糊涂,自然这些应当都是妻子管的。好罢,以后你的薪水可以尽量用,其
余需要的,我可以为你预备。”
  丈夫用很惊异的眼睛望着她,回答说:“又来了,又来了!我说过一百块钱准
够我和延禧的费用。既然辞掉学校给我加的,难道回头来领受你的‘补助费’不成?
连你也看不起我了!”他带着气瞧了妻子一眼,拿起饭碗来狠狠地扒饭,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