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门贵女种田忙 >

第106部分

农门贵女种田忙-第106部分

小说: 农门贵女种田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大娘抿着嘴笑了,“这样最好啦,小姐你随时都可以过来看。过几天还有小鸭子和小鹅出生,也都很好玩儿呢。”

    雪花的眼睛又亮了,“它们也会像小鸡仔一样可爱么?”

    “当然啦,也都是黄黄嫩嫩的!”

    雪花这回高兴了,满怀期待,“太好啦!”

    等到晚饭点儿,雪花蹦跳着回来了,兴奋地像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和大家讲小鸡如何可爱,小鸡睡着时扁乎乎的多有趣,吃食时唧唧叫都热闹。

    大家听她讲的这么有趣,也都来了兴趣,纷纷嚷着说明天也要去看看。他们这些鹿鸣村土生土长的人,还真就没见过刚刚出生的小鸡仔呢。

    即便是偶尔在集市上见到的别人出售的小鸡,也都是出生很多天的硬实了的。虽然也挺可爱的,但是绝对没有雪花说的那么招人稀罕。

    第二天,家里不忙的人全都呼啦啦去了孙大娘住的屋子,见到了传说中的小萌鸡,瞬间全都被迷住了。

    一群绒嘟嘟的小东西,把大家伙的魂儿都快要给勾去了。

    孟晞好笑地看着众人痴迷的模样,心里却是暖烘烘的。生活好了,大家才会有这闲情逸致。幸福其实也很简单嘛,吃穿不愁心情愉悦,这就是幸福!

    可惜,孟晞的小幸福没过几天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打破了!

    


第201章水稻长虫



    

    第201章水稻长虫

    孟晞早起的时候按照惯例去田地里转悠一圈,看到玉米大豆长势良好,心中非常满足。可是等到了水田地里,却被稻苗的状况给吓了一大跳!

    只见水稻的叶子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很多小虫子,仿佛一夜之间从天而降似得。

    孟晞这心里登时就咯噔了一下,这下可麻烦了。

    看样子,这些虫子应该是稻飞虱,水稻势必得遭受损失了。

    前世的时候,人们种田为了图省事儿,都是化肥农药一喷了事,各种作物生长的倒是挺繁茂的,可是各种化学物质残留导致粮食的营养价值所剩无几。生态环境也被人类给祸害的不成样子。

    所以这一世,孟晞格外珍惜和享受这天蓝水碧的环境。然后一不小心给忘记了,环境好了却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了,种田时依然会发生病虫害啊!

    这段时间一直都注重给水稻施肥灌溉了,还真就忽略了病虫害的防治。结果这稻飞虱就突然爆发了,该怎么办呢?

    孟晞蹲在田边,有些犯愁了。

    这时,田间传来几声呱呱叫,打断了她的愁绪,却也同时令她眼前一亮。

    “对呀,青蛙是害虫的天敌,只要田里的青蛙数量足够多,何愁消灭不了这些稻飞虱呢!”

    孟晞使劲一拍大腿,然后噌的站起来,朝着家里飞奔而去。

    “大家快出来,有紧急任务!”孟晞站在院子里高声喊到。

    大家被她的喊声给惊得连忙都跑了出来,即便是手中也活儿的也都暂时放下了。

    这几日大家就只是轮流做豆腐,倒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活儿,所以现在除了大壮和铁柱去镇上送豆腐去了之外,其他人都在。

    孟晞看着院子里的十几号人,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到:“稻田里生虫子了,咱们现在马上去各处捉些青蛙回来,放到田里吃虫子!”

    话音刚落,大家伙就懵了。

    庄稼生虫子是大事儿,也是农人最害怕的事情。

    因为这个时空,种田完全就是靠天吃饭。老天爷给多少雨水,是旱是涝,有没有虫灾,都是看它心情的。身为百姓,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法子。

    往年,也都有过庄稼长虫子的情况发生,可是大家只能祈祷老天爷不要让虫子吃的太多,给他们多留一些。

    但是,现在孟晞竟然在水稻生了虫子之后,不仅不担忧,反倒是让他们去捉青蛙,这是什么道理啊?

    孟晞见到大家一脸发懵的样子,就解释到:“青蛙能够吃水稻田里的害虫,所以只要多捉一些青蛙放进去,肯定能够让虫子减少不少。剩下一点儿,对粮食产量也就不会造太大的损害了。”

    “额,小晞啊,这法子能管用么?”李柳氏忍不住问到。

    因为他们谁都没有种过水稻,所以对青蛙吃虫这件事儿也是基本不懂的。

    在他们看来,青蛙就是河沟里面的一种动物而已,却从未想过它竟还能治理水稻田里的虫害。所以一时之间难以相信。

    孟晞重重地点头,“干娘,你就相信吧,保准没错!”

    前世的时候,孟晞种植生态农场的时候,水稻田是综合利用的。上面种植水稻,水里面有泥鳅、鲤鱼和螃蟹,那时候虽然偶尔也会有病虫害造成减产情况,但是却绝对不会导致颗粒无收的。

    这一世,孟晞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发现它的茎秆比前世时候那些改良后的水稻品种都要特殊。更加坚硬,而且遍布绒毛。

    她不由得想起来前世时候,曾经有人说过,古代的水稻是能够天然抵抗病虫害的。当时,她由于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水稻,而且这本身就是试验田,所以也就按照最原始的法子来种植了,想要观察看看它的优缺点都在哪里。

    现在见到水稻生虫子了,孟晞知道了,即便是这种水稻的抗虫能力比那些改良品种要强一些,但是也绝对不是不招虫的。

    明年再种的时候,就得注意防虫了!

    孟晞没有把这些事都对大家讲,只是简单地吩咐道:“大家现在就出发,沿着附近的小河沟寻找,争取多抓一些青蛙回来。多耽搁一天,水稻田的损失就会多一些的!”

    说完她就想要奔出去找青蛙,可是却被雪花给叫住了。

    “哎,小晞姐姐等等啊,青蛙在岸上蹦的话我们还有可能逮到,可是在水里的时候,我们怎么捉啊?”

    雪花是个小淘气,经常和小伙伴上山下河的,所以对于青蛙一点儿不陌生,自然也是逮过的,是以知道那东西捉起来很费事。

    即使是在地上蹦跳的时候,捉起来也是不容易的。小孩子淘气可以跟着满地蹦着捉,可是那些大人呢?

    雪花想到这里,忍不住看了几眼那些人高马大的护卫。

    一想到平素里不苟言笑的护卫们蹲在地上跳着抓青蛙,雪花就觉得那场景肯定好笑极了。

    孟晞经她这么一提醒也想起来了,可不是嘛,青蛙是两栖动物,弹跳能力又特别好,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捉的。

    这可怎么办呢?捉不到更多青蛙的话,她的稻田可就遭殃了啊!

    孟晞挠着脑袋想着,突然,她眼前一亮,有了!

    “哈哈,我有法子了!”孟晞高兴地大叫。

    大家连忙问是什么法子。

    孟晞说:“我们可以用网捕捉啊!”

    网?

    大家不懂!

    所谓靠水吃水靠山吃山,鹿鸣村地处大山深处,自然是极少与水打交道的,连钓鱼的都很少,就更别提用网捕鱼了。

    所以大家根本就没见过渔网,能用来捕捉青蛙的网就更是听都没听过了。

    就连那十个护卫,加上历冰历霜,饶是见多识广,也都不知道这捕青蛙的网该是个啥样子。

    孟晞想了下,家里确实没有渔网之类的,那该怎么做呢?

    


第202章捉青蛙去



    

    第202章捉青蛙去

    孟晞在家里一通翻找,总算是找到了一些厚实的纱布,虽然比不上渔网的透水性和结实,不过却也能够勉强替代了。

    又砍了一些柳条,弯成圆形,把纱布缝成口袋固定在了上面,然后找一根木杆绑在柳条根部做把,一个简易的捕蛙网就做好了。

    大家看的啧啧称奇,想不到孟晞还有这等手艺,纷纷夸赞。

    孟晞有点害羞地说:“行啦,都别夸我啦,赶紧照这样多做一些,一人拿一个去捉青蛙去,田里的害虫可不等人啊!”

    护卫们忙着去做网,孟晞又带着大家缝了一些布口袋,到时候好装捕来的青蛙。

    不长时间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鹿鸣村周边的河沟并不多,大家沿着每一条河沟认真地搜索着,就像是在寻宝一样。

    有些村民见到了,觉得好奇,就问他们在干什么。在得知是要捉青蛙除害虫时,也都纷纷主动提出要帮忙。

    虽然没有网,可是多一些人帮忙寻找也是好的,于是孟晞也没有拒绝大家的好意。

    一时间鹿鸣村周边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在捉青蛙的人。

    到了中午的时候,大家的收获还真就不少,大大小小的青蛙一共逮到了一百多只,乐的孟晞合不拢嘴。

    “哈哈,这回水稻田可有救了,看那些稻飞虱还能活不!”

    孟晞乐颠颠地指挥着大家把青蛙放到了水稻田正中间,为了防止它们跑到其他地方去,大家伙又用柳条编了栅栏将水田地围了起来。

    为了让青蛙的活动空间大一些,时不时地可以出来晒个太阳什么的,孟晞还特意把栅栏修的里水田有一小段距离,空出了一部分地方。

    看着最新劳动成果,孟晞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这时,雪花突然颠颠儿地跑了过来,“小晞姐姐,你看你看,我刚刚逮到的这几只青蛙长得好奇怪啊!”

    “哦?”孟晞闻声望去,“在哪儿呢?”

    雪花把手中的布口袋撑开,“在这里呢!”

    说着就伸手拿了一个出来,“你看!其他的青蛙不论后背是绿的还是黑的,肚皮都是雪白的。可是我刚刚出去逮的这些竟然肚皮上带红点点,好奇怪啊!”

    孟晞心头一动,连忙看过去。

    果然像雪花说的,那只青蛙的肚皮上有红色和灰褐色斑点,后背上和腿上也有一些红点,确实与青蛙不同,可是却令孟晞的眼睛狠狠一亮。

    “天哪,这竟然是哈什蚂!”孟晞惊喜地叫到。

    “哈什蚂?”雪花疑惑地重复道,“不是青蛙?”

    孟晞摇头,“这个不是青蛙,而是比青蛙有价值百倍的哈什蚂。”

    哈什蚂,也叫哈士蟆,学名中国林蛙。是孟晞前世生活的那个时空里华夏东北特有的一种蛙。其雌蛙胎盘的干燥物称之为“蛤蟆油”,也叫雪蛤,具有补虚润肺、强身健体的功效。

    哈什蚂的肉质也极为鲜嫩,清朝时候,哈什蚂被列为朝廷贡品,成为八珍之首。

    后来由于需求量太大,野生的哈什蚂几乎被捕绝了,所以就开始有很多人饲养繁殖哈什蚂,获利颇多。

    孟晞虽然没有养过,但是却也考察过的。现在突然见到了雪花逮到的哈什蚂,她一下子就活心思了。

    要是把哈什蚂养在稻田里,既能捉虫,又可以秋天的时候吃肉取油,一举数得啊!

    想到这里,孟晞连忙问雪花:“你是在哪儿逮到哈什蚂的?那里还有么?”

    雪花想了一下指着不远处的小山说:“我就在那山脚下逮到的,应该还有吧。我是看那山脚下有条小溪,所以就领着小宝过去想再逮些青蛙回来,顺便也是带他玩儿了。”

    原来,大家忙着砍柳条编栅栏,雪花就主动担负了照顾小宝的任务,带着他到处捉青蛙玩儿。

    到了那个小山脚下的时候,俩孩子意外地在草丛里面发现了一只哈什蚂,于是就扑过去抓住了。之后又抓了几只,才发现它们长得和普通青蛙不一样。这才跑回来问孟晞的。

    孟晞听雪花和小宝说完这些,连忙叫上护卫们,过去再多抓些。

    听雪花描述了那里的环境,孟晞就很肯定,那里应该还有不少的哈什蚂。

    因为哈什蚂的生活习惯是冬天在河里过冬,谷雨前后出河到附近的山林间生活。等到秋天天气变凉之后,它们又会集体回到河里冬眠。

    最有意思的是,哈什蚂通常是从哪里上山的,秋天还会回到那条河里越冬。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相邻的两条河里一条年年有哈什蚂,而另外一条则是年年都没有。

    而且哈什蚂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不是清澈无比的河流,它是不会生活的。

    想到这些,孟晞觉得雪花说的那条清澈小晞应该就是哈什蚂生活的地方,所以那附近应该有不少的哈什蚂。

    虽然已经过了哈什蚂的繁殖期,可是先逮回来养着呗,慢慢攒着,如果数量不多的话,也可以留着明年春天的时候做种蛙的,到时候她也弄个蛤蟆沟养养。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挺骨感。由于这哈什蚂本就不像青蛙数量多,而且是生活在草丛里,所以找起来也费事。直到傍晚的时候,也一共才抓了五十多只。

    不过就是这样,孟晞也是高兴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