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喜迎门 >

第43部分

喜迎门-第43部分

小说: 喜迎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自家的女儿,她也就越有面子。
    随着亲朋好友和邻居们的恭喜之声,大家也就渐渐散了,留下的几乎都是姓北的。
    北信坐在正屋抿了一口茶,一脸正色,“从这聘礼来看,夏家似乎还是有些家底的,北雪过门之后,也不至于日子过得太拮据了。”说着又嘱咐北雪,“你过了门,不但是长媳,还是长嫂和后娘,这诸多的身份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你可要有个心思。莫要丢了咱们北家的名声才好!”
    名声?在这个世界女人的名声永远放在第一位。
    北雪虽然嘴角微翘,但是内心却对北信的话很不屑。北家的名声,自从自己这一家人从高岭村回来,你们什么时候把我们当成北家的人了,现在却让我顾着北家的名声。
    无奈这话只能在心里想一想。退一步讲,就算北雪有勇气说出来,可又有什么用。
    呈口舌之快,还是不够实际。
    北信接着又说了一阵,什么女子要以相夫教子为准则,对公婆如何,对小叔小姑如何……总之就是一些说教的话。不过当他唠叨一阵,发现北雪的表情一直不温不火,便也就不再说了,起身回了北家老宅。
    拿不出嫁妆的姜氏自然也坐不住炕了,随着北信一起出了门。
    对于苏氏和北雪来说,她们可没有奢望北信和姜氏会给北雪备一份嫁妆。当初分家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的出来,何况是现在嫁女了。
    苏氏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送北信和姜氏出了门。
    凌彩凤和老三媳妇姚香云倒是留了下来,准备帮北雪收拾东西。
    其实该收拾的苏氏早就准备好了,二位留下来也只不过是凑一春热闹,聊聊天罢了。凌氏就在那几箱没有打开的聘礼面前转了转,嘴里啧啧有声,“看样子这夏家还是有些家底的。”说着翻了眼睛,“他三婶,这些个东西不会是夏家所有的家财了吧,我可是听说夏家一大家子人就十亩田。乡下人家田都没有几亩,那么这些个东西哪来的?”
    姚香云笑而不语,拿过丝线给北雪绞脸。
    凌氏见没人搭理她,转身回来往炕上一坐,开始大发感慨,“要说这女人哪!上天注定几斗的命,争也争不来。就好比北雪吧,本以为能成为白家的少奶奶,结果却被休了。后来又以为她会成为花花太岁的小妾,结果那花花太岁却被郑家吓丢了魂。再然后咱们都以为北雪要嫁进郑家大富大贵了,那人却被山贼一砍两半了,哎哟!”
    凌氏倒是唏嘘不已。姚香云却笑瞪了她一眼,“二嫂,大喜的日子说这些不吉利的干啥。”
    刚刚走进来的北玉瑶也接话道:“可不!再说了二嫂说的那些个话都是你自己以为的,人家北雪可没说要给左安林当妾,也没答应郑家的提亲。”
    姚香云和北玉瑶,这姑嫂二人的几句话,顿时把凌氏弄了个大红脸。她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地讪讪道:“哪是我以为的,大家都在这么说,全镇的人都在说。”
    “你说的也好,镇上的人说的也罢。”北玉瑶一摇手,“总之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咱们北雪儿明儿出嫁,往后什么白家、左家、郑家的,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往后北雪只认一家,那就是夏家!”
    “这话说得好!”姚香云和苏氏同时笑起来,倒是有几分同仇敌忾的默契。
    北雪眯眼看着凌氏那下不来台面的扭捏之态,真是觉得好笑极了。
    苏氏拍拍炕沿,让北玉瑶坐下,“他姑,怎么就你一个人,孩子呢?”
    “孩子睡下了,吃饱了就睡。”提到孩子,北玉瑶满脸是笑。
    苏氏挑眉,“两个都睡了?”
    “睡了,睡了。”北玉瑶笑道:“就是不睡也用不着我哄着,我平时只管喂奶,其它时候孩子的爷爷奶奶一人抱一个,我想抱一抱,都抢不过来。”
    北玉瑶刚刚嫁到唐家的时候,倒是一切顺利。婆婆待她也极好,可是时间一久,她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婆婆就开始摆了几分脸色。不过倒也应该了那句“好饭不怕晚”的话。两年后,北玉瑶不但有了身孕,还一举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这一下终于扬眉吐气,在唐家的地位立马上升。
    苏氏自然替她欢喜,连声说着这两个孩子有多好,唐家二老有多高兴的话。
    炕上的几人唠得热火朝天,地下围着聘礼转悠的凌氏却是心中发酸了。
    北玉瑶可以一举生下两个男孩,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个命。想当初自己过门到北家还不到半年,肚子里就有了动静。当初都说酸儿辣女,还说什么怀男孩娘难看,怀女孩娘漂亮。她可倒好,既喜欢吃酸的,又长了满脸大包,可生下来的却是女孩。当时婆婆姜氏确实有几分不高兴,因为对姜氏来说,北玉河和北玉湖才是她的亲生儿子,那么北玉河的儿子才是姜氏的亲孙子。凌氏就在心里暗暗想着,这第二胎一定要生个男的。结果生北湘时,她又吃了九个月的酸食,还是满脸长大包,生下时却依旧是个不带把的。

  第071节:添妆

自己没有为北家生出男孩,炕上这几位却一个劲地提孩子。
    这一回,姜氏的面色可没那么好看的。
    想到没儿子,凌氏的胸口就有几分堵得慌。就连一向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丈夫,因为没有儿子这事,也常常对自己有几分恼意,要不然凌氏在北家的地位还不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高啊!
    最可恨的是,不但这几年自己的身子一直怀不上,居然还被后过门的老三媳妇姚香云抢了先机。北雪一家回来那一年,姚香云正怀孕。转年春天一举生男。本来在姜氏心里不疼不痒的这么一个三儿媳妇,居然因为生了男孩,在北家似乎变得举足轻重起来。这不坐在炕上居然说起自己的风凉话来了。
    凌氏越想越窝囊,脸色就开始泛青,可炕上那几个当了娘的,却是围着孩子的话题不放了。
    “小小子,就是那么皮!”姚香云笑了起来,对北玉瑶说道:“我们家那小子没满周岁的时候,还往碗里撒过尿。当时把我气得不行,真想伸巴掌打两下,可他爷爷奶奶却笑着说没事儿!”
    “可不!”北玉瑶也笑,“又一辈子的人了,怎么闹腾老人家都不急。”
    “俗话不是说得好,”苏氏也笑着说,“小小子七岁八岁狗都嫌,你们的孩子都还没到最淘气的时候。我们北川倒还好,是个听话的,北焰小的时候那可真是折腾得四邻不安生。”
    姑嫂三人说到高兴处,忍不住掩嘴大笑。
    唯有凌氏在一边想说话又插不上嘴,不说话又面露尴尬。
    苏氏就笑着问凌氏,“他二婶,你生北湘这么些年了,肚子一直还没动静?”
    “没,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没怀上。”凌氏的笑就有几分勉强,又道:“人家不是说了嘛。女儿最贴心,没有儿子就没有儿子吧,反正北家又断不了香火。大嫂家两个儿子,老三家也有一个。我不愁了。”
    话是这么说,可谁都看出她脸上的不甘心。
    姚香云就道:“二嫂,话是这么说。可女儿毕竟要嫁到别人家去的,那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嫁到了人家是要孝敬人家的爹娘的。你要是没个儿子,总要觉得膝下寂寞不是。”
    话说得噎人,可也在理。就算凌氏脸上不好看,却也没有发作的理由。
    北玉瑶就笑着理了理衣襟,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丝帕,塞到了绞完脸的北雪手里。“雪呀,你拿着,这是小姑姑给你添的嫁妆,东西不贵重,倒是姑姑的心意。”
    北雪打开一看。是一对银质手镯,就“呀”了一声,“小姑姑,这还不贵重?”
    说起北玉瑶的婆家,日子过得其实也是紧紧巴巴。本来指望着小姑父唐彦千科考高中的,可是皇上几年来一直卧病不起,朝中局势不稳。到了该科考的年月,也就没操持。倒是让这些寒窗苦读的人叫苦连连。一个三年又过去了,只好等到下一个三年。
    所以对于小姑姑能拿出这一对手镯,北雪其实也挺意外的。虽然小姑姑成亲的时候,自家拿了一套银头面,相较起来这手镯就不算贵重了。但是对于那个紧紧巴巴的家庭来说,实在是不少了。
    北雪自然不能拒绝,欣喜万分地收下了,并且谢了北玉瑶。
    北玉瑶就以长辈的语气开始嘱咐她,“家和万事兴!凡事要往远了想。不要斤斤斤计较一些小事,对待公婆小叔小姑们要和气,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后又说,“特别是夏昱那个娃娃,身子不好,整天病恹恹的,你可要小心着照顾,莫要留下什么话柄才好。”
    北雪就在心里暗叹一声,小姑与夏家为邻居,夏家的事小姑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这还没过门就劝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看来这一家人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是,你小姑说得极是,”姚香云也从兜里掏了东西出来,“北雪,二婶这也没什么好东西。这只衩是我成亲的时候的陪嫁,是我娘留给我的东西。放在盒子里几年也没用,就给你拿来了,”说着,还有几分不好意思,“东西不值钱,你可莫要嫌弃才好啊!”
    姚香云其实是想多给北雪拿些嫁妆出来的,无奈和公婆一起过日子,家里有什么收入都归了公婆的手里。北玉湖农闲时出去做点工收入也是微薄,所以除了这个,一时还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了。但无论如何,她都记得北雪母女的好。姚香云生孩子那年,正是青黄不接的苦春天,别说是青菜和肉了,就是想吃个鸡蛋那也是弄不到的。
    苏氏知道她生孩子的第二天,就扯了几块花布和三斤棉花,给孩子做了两个小棉被。待去看她的时候又知道家里没有鸡蛋,北雪母女就用卖下水面赚的钱,让苏氏那个当师爷的弟弟从县里往回买鸡蛋。虽然是不多,但那五十个鸡蛋,再加上北雪隔两天就送去一碗去了油的下水汤,算是让姚香云产后虚弱的身子养好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后面的日子再吃到鸡蛋时,姚香云总是记着北雪母女的好。
    可是对于这个发衩,北雪却有不同想法。
    不过北雪还没说话,苏氏赶紧笑着拒绝,“他三婶,你和我们外道了不是。你是个什么情况,我能不知道吗?东西值不值钱且先不说,只要是你送的,北雪一定觉得珍贵。但是这衩是你娘留给你的东西,你万万要留在自己身边,以图有个念想。”
    “大嫂,没事儿!孩子出嫁了,我什么都没拿出来,心里不舒坦。”姚香云说着,就一脸的不好意思,“连她三叔都说了,大哥不在了,北雪出嫁,我们这做三叔三婶的不能给北雪好好备一备嫁妆,真是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说着,姚香云眼中潮湿一片。
    其实北雪一家对于北玉湖夫妻给予自家的帮助,一直是感恩在心的。只是这些话有北玉瑶和凌彩凤在场,苏氏也不便说。苏氏想了想就笑道:“他三婶,这钗你先拿回去。心意我和北雪都明白,添不添嫁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你这个当三婶的心意。日后你和他三叔若是过好了,再帮咱们北雪就是了。”
    君子不夺人所爱,北雪倒也是这个意思,顺着苏氏的意思赶紧劝道:“三婶,娘亲留下的东西都是好的。在我这儿,它就是个钗,我用根筷子也能别头发,但是在您这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这东西您可要放在自己身边好好留着。您给了我,我要是不小心弄坏了,那心里得多心疼,多觉得对不起您啊!”她握住姚香云的手就将钗放了回去。
    这一下姚香云的眼睛更加潮湿了。
    凌彩凤那边却不顾几个人湿答答的心情,直接撇嘴,“北雪这丫头还挺有命的,虽说嫁了个鳏夫,可这嫁妆着实是不少。就连你小姑和三婶都来给你凑嫁妆了,也不知道到我们北燕和北湘出嫁的时候有没有这个命。”
    这话一出,可真是惊到了几个人。
    苏然自然不能说什么,姚香云撇了下嘴巴,没有搭理她。
    唯有北玉瑶笑了笑,“北雪是我的侄女,那北燕和北湘也是,到时候自然是少不了。”说着,又笑道:“不过姐妹之间也有远近,我成亲那会儿,大嫂家那么困难,可还送我一套银头面。二嫂那会儿我可是什么都没见着。”
    凌氏的脸当即就白了,“他小姑,你说话可要凭良心。你成亲那会儿我怎么就没添嫁妆了,我可是直接交到娘手里两百钱的。”
    北玉瑶脸上一僵,那表情分明写着:两百钱还算嫁妆?
    凌氏却不依了,“他小姑,你也知道你二哥是个没出息的,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平时家里田产的收入都入了爹娘的手,你二哥农闲时赚点零钱也都给你那两个不争气的侄女买胭水粉和花布了,我们可是一分钱也没积下啊,就你成亲时候的两百钱都不知道存了多少年了……”语气中竟然带着几分委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