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 >

第111部分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第111部分

小说: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是,世子妃啊,大家都说你菩萨转世,你可得为我做主啊”易老头觉得世子妃果然如大家说得那样,温和有礼,不嫌弃穷人,心里稍安。
  “什么事,你倒说啊”秋实见他说不出名堂有点急。
  “是这样的,我帮张大人捉蝗虫,张大人怎么不给我封官啊”易老头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
  “啊”众人齐惊,看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头。
  吴婉娇想到胡老头说的驴夫,“你是云集人?”
  “是,是的,张大人不是论功行赏了吗,怎么还不给我封官”易老头心里只有封官之事。
  秋实刚想出声斥责,吴婉娇伸手制止,“老丈,你是自己想当官,还是别人对你说有官封啊。”
  “啊,我不知道,可我帮着看天气,识虫窝,总有功劳啊,你是不知道,那些天,看天气,我提心吊胆,害怕一个不好,掉脑袋,幸好我经验足,看个八九不离十,大人们没有因为我多费周折。”易
  老头自豪的说着自己的功劳。
  “嗯,那真是不错,老丈做得好”吴婉娇边听边点头。
  “嘿嘿,就会看看天,拉拉驴了,要是再封个官,这辈子也知足了。”易老头见世子妃夸他,有点不好意思,扭怩的低了低头。
  “老丈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包你有官做。”吴婉娇心里有数了。
  “啊,是真的啊”围观的众人大惊,不敢置信。
  “当然是真了”吴婉娇朝着众人笑笑,“如果你们谁在农事上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找我,大官没有,小官是可以的。”
  “啊”众人齐呼。
  “这个,这个,……”老头子这个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自己大概也不知自己要说什么吧。
  吴婉娇本来以为是个泼皮无赖,想不到竟是个朴实无知的老人家,并不跟他计较,生活困苦全在干瘦的身体上显现出来,她不忍心,再说,她可以趁机跟张大人建议在衙门里挂个农事科,让那些有经
  验的老农挂个农事顾问不成问题,虽然这不是官,只是一个说法,但是朴实的农人懂什么,让他们高兴一下又无防。
  易老头得到世子妃的准信,心满意足的走了。
  张德梁听到吴婉娇的建议,“农事科?”
  “还有,张大人,你有奖励易老头吗?”吴婉娇没有顺着他的话,问了关于易老头的事。
  “有啊,给了二十两银子,怎么了?”张德梁不解,二十两对易老头来说,一辈子也挣不到吧。
  吴婉娇摇头,“张大人,这二十两银子的去处,打听了吗?”
  “这个……”赏了以后,跟自己没关系吧。
  “张大人,你平时走村窜乡吗?”吴婉娇见官僚作风严重的张大人,叹着气问了他一句。
  张大人老脸一红,这事自己没做过。
  吴婉娇站起来,“张大人,我回去了”心想连自己认为不错的张大人都没有体恤农情,那其他官员就不要说了,不过这不是自己个人力量所能改变的,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张德梁要开口问她,被她回绝,“张大人,你呀,去问问你儿子,看这事怎么最好”吴婉娇朝他笑笑走了。
  张德梁大人先是不解,连忙让人去查老人二十两银子到哪里了,不查不明白,一查明白吴婉娇那话什么意思了。
  银子都被儿女们瓜分了,为这二十两银子,儿女们还大大出手,老头自己一个子都没有得到,仍然驾着自己的小驴车风里来雨里去。
  一个将要入土的老农,就这样过着自己的一生,看着自己儿女高兴,满足,儿女看着他却只知道问他能留多少家财给他们分。
  张大人感慨良多,世事多艰难,活着不易啊,卑微、困苦让他抬不起头来,难怪向世子妃要官,以为有了官,自己可以扬眉吐气吧。唉!
  本舍不下脸面问儿子,没办法,放下做老子的架子,摇摇晃晃准备去找儿子,这次去找儿子,张大人没有乘骄子,和老奴步行而去。
  刚到临集学堂不远处,见儿子跟一个女娃在说话。
  张大人眉一皱,谁家小女这么不成体统,青天白日跟男人扯不清。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的儿女永远都是对的。
  “张大人,我再说一遍,请你让开,民女有事到世子府,可别耽误我正事。”邱敏没耐心跟他打机锋。
  “我帮你提啊”张之平伸手要去拿,被邱敏避开了。
  “谢了,不需要”邱敏拿回吴婉娇借给穆先生的书正往回赶。
  张之平既想看拿什么书,又要会会佳人,双管齐下,哪这么容易放人,“你不是女史官吗,这种事要你亲自做?”
  邱敏直接无视他,提着书就往世子府走,芳菊低着头,也为小姐生气,喜欢就来提亲,不喜欢就不要打扰小姐,再这样让小姐以后怎么嫁人?
  张之平紧跟着,还要去拿她手中的书,又被邱敏让了过去,也许受了王大立婚事刺激,想着自己都十八高龄,没有父母为自己作主,哥哥又只知道忙自己的事,不禁悲从心来,眼泪掉了下来。
  “小姐”芳菊惊呼,一起跟着难受,终于大胆了一回,“张大人,还请您自重,你这样我们小姐日后如何嫁人?”
  张之平见邱敏落泪顿住了,又被她丫头顶了一句,刚想说什么,见不远处自己的父亲看着自己,脸一红,忙到父亲那里。
  邱敏见此更是伤心,拿着书一路跑向世子府。
  张德梁见儿子过来,老大不高兴,“这种当街随意跟男人说话的女子,少惹为好。”
  “啊”张之平傻眼了,“我,我只……”
  “走吧,为父有事跟你说”张德梁瞪了他一眼。
  张之平垂头丧气的“哦”了一声。
  张德梁见儿子这样,回头看了看跑远的邱敏,问儿子边上的张叔“怎么回事?”
  老奴张叔老眼一皮,“公子非要帮人家小娘子拿书,小娘子不肯,他还拦着人家不放,把人家吓哭了。”
  “啊”张德梁没有想到是这么回事,看了看儿子,想不到儿子竟做出这样的事:“谁家的姑娘啊?”
  “一里村的,现在是世子妃的女官”老奴张叔都看不下去了,心想公子做事可真不地道。
  “是她”张德梁看了看儿子,“行了,别一副耸样,你又不是嫡长子,思量什么?”
  张之平看了看他爹,张了张嘴,一句话说不出来,老爹啊,你儿子正享受未来媳妇进门前的这点乐趣,被你这么一搅和,还有啥意思。又想到刚才流泪的佳人,难道自己过份了?
  唉,文人,自以为是的文人,为了享受这种小资情调,竟忘了规矩,忘了维护未婚姑娘的闺誉,古代的恋爱可不好谈哟。
  张德梁叹了口气,“搞不懂你们这些年经人。对了,为父有事跟你说。”
  “哦,”
  张德梁把自己奖励易老头二十两银子的事及吴婉娇说在衙门里挂农事科的事说了。
  张之平想了想,也觉得挂农事科可行,便对父亲说这事可行,“世子妃在临集的发展,除了她本身能力不凡之外,她确实用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可以说只要有一点专长的人被她知道,她都拉拢到自
  己身边,为自己所用,听说最开始治盐碱地时,她从胡老头那里记录了整整五本笔记,然后才下手投银子。”
  “原来如此”张德梁不住的点头感叹,“二十两银子,为父处理的不好?”
  “这个……合理,”张之平对自己父亲说道,“让我想想,那女人到底什么意思”
  “哦”
  又一个农忙时节到了。
  去年由于吴婉娇出走,脱粒机没有做成,今年,成家庄里正盯着田二郎,要了脱粒机的图纸,铁匠铺和成里正联手试了近两个月才把成品做出来。
  田二郎把脱粒机拉到打谷场上,十台脱粒机一天打了近三百亩。
  胡老头见状,拿了一把稻子,一脚站在地上,一脚踩脱粒机,前面带齿的圆柱体滚动起来,他把稻子放在上面,只见滚动的圆柱体,上面的铁齿很快把稻子带了下来。“好,好,太好了”
  伍先生也向佟家铺子买了一台,让夏景皓看,“又省时,又省力”说完看着他,等他的反应。
  夏景皓脑子正在想如何向吴婉娇开口,让他的兵器部分一杯羹。
  晚上回到后院夏景皓见吴婉娇倒立在柜门边,小念儿在边上跟她说话“娘,我也要这样头下脚上”
  “好玩吧”吴婉娇逗着儿子。
  “嗯”
  “那你自己来啊”
  “我……我不会”小念儿嘟着小嘴巴,很委屈。
  吴婉娇心想,你的小骨头现在怎么受得了,才不理你,感觉自己差不多了,一个翻身直起来。
  “哇,好厉害”小念儿拍手称赞同。
  “那当然”吴婉娇朝儿子得意的飞了一眼。
  阮嬷嬷见夏景皓回来,赶紧进来给他更衣洗漱,小念儿一转头见是爹,赶紧跑过来抱着他的大腿。
  夏景皓抱起他,把他抛向头顶,乐得他找不到北。

  ☆、第一百二十九章 论娘家事 黄平市集

  第一百二十九章 论娘家事 黄平市集
  吴婉娇见他回来让秋实摆饭,一家三口一起吃饭。
  吴婉娇感觉夏景皓有事,这个晚上朝自己看了很多次,虽然平时也看,但跟今天晚上大不同,等儿子睡着后,忍不住开口道“什么事啊,都看一个晚上了,不累啊?”
  “这么明显?”夏景皓尴尬的笑了笑。
  “都快被你看穿了”吴婉娇说完瞪了他一眼。
  “胡言乱语”夏景皓见她又胡说八道。
  “说事,不说我要睡了”说完翻了一个身。
  夏景皓见她翻过去,犹豫着要不要开口。
  翻过去的吴婉娇又来了一句,“快点哟,我真要睡觉了。”
  “那个脱粒机,兵器部想做”夏景皓见她盯着自己,小声的说道。
  吴婉娇翻身坐起来:“上次以为你是为了抢灾才做农具,怎么想通了?”
  “嗯”夏景皓低低了回了一声,不好意思面对她,那时还觉得她胆大妄为、不可思议。
  “行,可以啊”吴婉娇却笑着抱着胸,朝他挤眉弄眼。
  “你不生气?”夏景皓心想我把你生意抢了,你还这样,是不是没反应过来。
  “气什么?”吴婉娇知道他的意思,故意逗他。
  “我抢了你的生意”夏景皓低声嘟了一句,不敢看吴婉娇。
  “呵呵,我还有话没说呢”
  “什么话”
  “做,可以,不过你得卖到其他地方去,北齐和靠近北齐的赵地归我,明白不,夫君大人”吴婉娇笑着讲出自己的条件。
  “你这个滑头”夏景皓本来觉得自己不地道,真不好意思呢,被她一说,才发觉着了她的道。
  “不滑怎么赚银子”吴婉娇得意的朝他扬眉,“哈哈”
  京城皇宫
  “去年北齐的交易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仁宣帝问着应知年。
  “回皇上,八月初开始的,由于第一次,所以只进行了一个半月”应知年躬身回答着。
  “哦,朕翻了翻史料,都三个月呢”仁宣帝仿佛随意说着闲话。
  “是”应知年不知皇帝什么意思。
  “应大人,你说,要是朕也让京城的商人去,会怎么样?”仁宣帝笑问着应知年,两眼不眨的看向他。
  “回皇上,那是北齐的福份”应知年在官场沉浮,已经学会打太极,并不正面回答仁宣帝的问题。
  “哼”仁宣帝果真不满意,冷哼一声。
  “……”应知年躬身低头,沉默以对。
  “安排一下,让那些想去的商人到那里看看”仁宣帝眉角一收,正色道。
  “皇上英明”应知年暗暗松了口气。
  “我这个做表哥的,能做到的就这些了”仁宣帝往龙椅后背靠过去,一声叹息。
  “皇上,我们和突厥边关,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和平共处,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应知年表明自己的立场,他赞同两国交往贸易,有利于休养生息。
  “嗯”仁宣帝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赵地
  “王爷,你看北齐的秋收交易会眼看着又要开始了……”
  赵王吴曜煜端坐在哪时,眯着眼,不知想些什么。
  李先生跟其他幕僚屏着气,等待他的决定,北齐已经不是前几年的北齐了。
  “王爷,我们因北齐的池盐,不得不把盐售向南方,这运输成本增加了不少啊,交易会离我们赵地不算远,在运输成本上似乎更节约些。”一个幕僚把大家商议的结果试探着说出来:“王爷,北齐的
  铁制农具在几个郡王封地卖得非常好,你看,我们是不是也……”幕僚见王爷冷眼看向自己,停了嘴巴。
  “我们的兵器有一部分来自北齐,那有料做农具”另一个幕僚对着刚才的人说道。
  李先生笑笑:“想不到,想不到啊!”
  赵王吴曜煜看了看他们,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