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 >

第149部分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第149部分

小说: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下一动,自己也是有家的人了,让小厮撒铜子,自己扯着钻了进去,青梅没有兄弟只能自己背了,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青梅已经被邱士允背到背上了,众人先一楞,后哄堂大笑,没见过这么猴急
  的新郎倌。
  邱士允可不管,既淡定又喜气的把新娘背上骄子。
  青梅在他背上捶了两拳头,既高兴又羞愧。
  夏景皓却笑不出来,想起自己的大婚,叹了一口气,好好的喜事,生生被自己和父王折腾成那样,娇娇说得没有错,他们父子俩怕人抢金矿,确实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竟连即将成为枕边人的人都防
  成这样,天下奇谭吧。
  夏景皓一个人走了出来,走在吴婉娇五千亩地的田埂头,看着远方,初春的寒意,让他的头脑格外清醒,北齐从三年前开始长两季,缓解了吃粮问题,前年发现盐田,去年盐田丰收,解决了北齐吃盐
  问题,黄平的市集、铁器民用、矿场的整治,每一样都慢慢起来,自己应该有信心。
  远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热闹无比,夏景皓马鞭一甩,“走,”
  “是”双喜弯腰回了一句。
  两人朝邱士允家去。
  邱敏在家里招待着各路来客,张夫人在边上看着,满意的点头,虽说出身差了点,可是儿子眼光不差,能做世子妃女史官的,也是能耐了。
  张大人坐在客坐主位上喝着茶,见夏景皓来了,忙站起来,“世子爷,你怎么来了。”邱士允无官无职,按制是请不到世子爷出席的。
  “世子妃不方便”夏景皓回了一句,被请到主位。
  “哦,”张大人才想到习俗,笑笑请他上坐。
  邱老爷子穿戴一新,坐在高堂主位上,见夏景皓来了,连忙站过来,张大人指导他行礼。
  “免礼”夏景皓伸出右手,回礼。
  “谢世子爷。”邱老爷子在小厮的搀扶下,颤颤抖抖回到高堂主位。
  新人已经到门口,张之平跟夏景皓见过礼后,抬脚去主持婚礼了。
  整个婚礼非常热闹,酒席从一里村摆到后面的三里村,共计五十六桌,人来人往,六个村的中年妇女都来帮忙,外头专请的厨子忙得脚底打飘,但谁也不敢多言,心里都乐着,这下回去有得吹了,世
  子爷都吃过我们的酒宴,那脸上都是荣光啊。
  夏景皓没有吃外面的酒宴,荷塘酒庄特别有厨子为他做,邱老爷子和几个里正陪着他,几个里正大气不敢出,也只有胡老头敢跟他说几句了。
  “世子爷,今年我们胡氏族人应该会是黄平的常客了。”胡老头咪了一口老酒,高兴的说道。
  “应当是的,具体有宗大人调度。”夏景皓听到这话高兴,这几天一直沉浸在贫困带来的男女比例失调,导至人口降低这件事上,现在终于听到有好事情,高兴的回了一句。
  “世子爷兴致好像不高”胡老头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夏景皓郁闷,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眼皮抬了抬看了一眼胡老头。
  胡老头见状忙笑道:“世子爷,别急啊,五的前,我胡氏族人口还不是一样少,而且多有粗脖子病,你看这才几年光景,我胡氏族人的人口出生比死可高了三、四倍”
  “真的。”夏景皓还真没有在意过这种小事。
  “那当然,而且启蒙学堂里的女娃基本上都是我胡氏族人家的,我告诉你,要不了几年,我胡氏就会成为这里的第一大族。”胡老爹酒还没有喝多少呢,这狂妄的话已经出来了。
  其他几个里正,跟着点头,“胡氏一族,是起来了,胡老爹你聪明啊,几年前就盯着贵人不放,能不发吗?”
  “那是,嘿嘿”胡老头得意,现在谁有他们族发展得好。
  夏景皓却笑了,胡氏族人不也是北齐的吗,他们能这样,北齐其他地方的人当然也能这样,一时之间,夏景皓一高兴不顾世子爷的身份架子,和几位里正喝了几杯,喜得几个里正觉得受宠惹惊。
  夜渐渐的深了,吃洒宴的人散得差不多了,只有一里村的村民帮着收拾残羹剩饭。
  听墙角的半大小子,被胡婆追打着跑了,“这些小子,好的不学,学人家听墙角。”
  见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朝喜房内喊了一句,“邱公子,老婆子明天再来,今天就先回去了。”
  邱士允在房内出来,朝她拱了拱手,“多谢胡家阿婆,辛苦了,士允改日上门致谢。”
  “你们这些文人说个话太厮文了,好了,洞房花烛夜,去吧,别耽误了好时辰。”胡婆子摆了摆手,浑然不在意道。
  “谢胡家阿婆”邱士允再次致谢。
  “我走了。”胡婆子笑笑回自己家去。
  邱士允看她走远朝四周看了看,见什么人才回到新房内。
  新房内看新娘的人也已经被喜婆赶走了,见邱士允进来,“邱公子,刚才交杯酒也喝了,饺子也吃了,我就不打扰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我走了。”
  “谢谢王家阿婆”
  “甭谢了,我走了。”王家阿婆也回家了。
  邱家一时之间静了下来。
  邱士允拿起称杆挑起红盖头,青梅羞嗒嗒的低着头。
  邱士允伸手过去,抬起青梅的头,“娘子真美。”
  青梅打了一下他的手,娇嗔道。“就知道你贫嘴”
  “没贫,真美。”邱士允顺着就坐在她身边,“饿吗,要不要再吃点?”
  “不饿,敏儿,早就偷拿东西给我吃过了。”青梅轻声轻语,在幸福来临时感受着幸福,想到接下来的事,又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双手紧张得不自然的紧握着。
  “哦,是我让的。”邱士允边说边拿过她的手,轻轻抚着,青梅先是紧张,后在他慢慢的抚摸下竟奇迹般的平静下来。
  邱士允和青梅的人生展开了,正如一首歌曾唱得那样: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程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但是没有岁月可回头。
  吴婉娇的肚子越发大了起来,行动都有困难,夏景皓在后院的时间越来越多。
  北齐王摇摇头,没办法,大部分事情又重新拾起来,自己干吧,打开抽屉,准备拿自己的印章,一封信露出来,那是黄平县县令宗霖给儿媳妇的家信,他一直没有告诉儿子和儿媳,怕儿媳妇知道,动
  了胎气,摇头笑了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地道,不过不要说自己不地道,听说上次,儿媳妇的弟弟来引得动胎气,自己可不想冒这个险。
  临集小街上居然出了突厥人,吓得胡金宝带了整个村子护卫队,把他们团团围住。
  突厥人并不多,二十几人,每人每匹马上都挂着麻袋,见这么多人围着,格里抱拳,朝着他们喊着,“我们是给世子妃送草种来了。”
  胡金宝皱着眉想了好一会才说道,“你是前年冬天过来抢粮的”
  “正是”格里抱拳,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认出他们来,否则真有可能打上一架。
  “哦,那你等等,我到办事处,找舒先生”胡金宝跑到街头,“舒先生,有人送草种过来了。”
  “是嘛”舒秀才从里面出来,“在哪里?”
  “那边”胡金宝用手一指。
  舒秀才跟着胡金宝到了小街上,果然看到了二十几个人,他们每人骑一匹,每匹马上都挂着三、四个麻袋。
  “格头领辛苦了,”舒秀才抱拳,招待着他们,转头让自己的新小厮吴小顺去通知戴大陶。
  这件事,吴婉娇已经跟他讲过,临齐周围六个县都有,特别地高垛镇,是草种子的第一种植地,其次是去云集镇。
  小顺去吴家庄找戴管事,舒秀才把人领到荷塘酒庄安置。
  消息传到世子府,夏景皓让吴婉娇休息,不让她出去。
  “不就种个草吗,这事,我来做。”夏景皓见她不放心,拍着胸脯说道。
  “哦,那你可得精心点,不要以为草就不放在心上了,有时草比粮难种”吴婉娇见他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不放心的叮咛道。
  “明白,我把胡老头,戴大陶这些人奉为上宾,都听他们的,行了吧”夏景皓无额,怎么就不相信自己呢。
  “那行,那我就放心了,这种事,你肯定是不懂的,不懂不要紧,一定要听专业人士的,明白吧。”吴婉娇再次叮嘱。
  “我的姑奶奶,我现在已经把眼睛放平了,甚至放低了,你就放心吧。”夏景皓准备抬脚走来,真是受不住了这唠叨。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吴婉娇通过这段时间观察,发现夏景皓的心态有所改变,开始对民生中的具体细节更关注起来,这就意味着,他真正把民生放在了第一位,北齐的发展指日可待。
  临齐及临齐周边的老百姓发现,北齐王和世子爷经常下乡,而且帮着一起种草。
  听到的人都感觉好笑,草要种吗,而且还要劳驾两位封地之王亲自种?
  在他们疑疑惑惑中,第一场春雨如期而至,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草种子,却犹如喝了神水一般,丝丝从干白的土中冒出来,并不断的长大,再长大,茂盛如茵,间中有花星星点点,竟然美不胜收,
  引得文人墨客竟相踏春,北齐一时之间竟文人气息渐浓。
  张之平忍不住问夏景皓,“世子爷,世子妃在临集镇买得地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我问了,原来是打算做模板用的,现在不需要了。”夏景皓没有放下手中的事,口中回答道。
  “模板?什么意思?”张之平盯着夏景皓。
  “婉儿看临集的建筑物实在太破旧,准备建几个像样的,让大家跟着学,然后让临集镇变得像样一点,这就是她为何买了四个角的原因。”
  “原来是这样,以点及面,可真想得出来,那为何现在又不做了?”张之平随即问道。
  夏景皓看了看他,不屑回答。
  “夏小四,你……”张之平被这一眼看得受伤,咱好歹是个状元。
  “你呀,有空去黄平看看吧。”夏景皓觉得张之平固步自封在临齐了,都不知外面世道是啥样了。
  “哦”张之平还真有此意,说干就干,“你什么时候去,我跟你一起。”
  “起盐田的时。”夏景皓想着今年第一税收来源——盐田,他现在正在考虑外卖的渠道,在既不影响赵王的生意,自己又能赚到钱的情况下,把盐卖得最好,真是他目前所做的事。
  “哦,那我也是”张之平决定和夏景皓一起去。
  金府郡的匠人胡同,除了老弱病残,几乎没有什么人在家了。
  正月初八,他们准时接到通知,都赶往黄平挣银子去了。
  当他们赶到黄平,看到西郊家属区时,都叹为观止,“这是……”
  “不是我,是世子妃的手笔”管大人看着就要拍他马屁的邻人,赶紧澄清。
  “世子妃?”
  “是,世子妃投资了十五万两,并画了初步图纸”管修明微笑着对他的邻人说道,“怎么样?”
  “太好了,好得让人不敢相信。”
  “黄平将比这个更好,各位也将是这个好中的一份子,感觉怎么样?”管修明适时的抛出了蓝图,让人心生向往。
  “好,好啊,就算不拿工钱,我也甘愿。”其中一个匠人说道。
  其他邻人离他几步,他才感到自己说了一句傻话,呵呵几下,不敢吭声了。
  “到衙门口报道吧,道桥掾会按排你们的具体去向和活计,工银每月一结。”管修明朝着众人说道。
  黄平年后开市以来,一切欣欣向荣,在此地行商的人纷纷开土动工建铺子,差不多整个北齐的泥水匠和木匠都来这里找事做,甚至临近的赵地和晋地也有工匠到来。
  胡老头子把族人送过来之后又回临齐了,他是世子妃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宗霖愁上了,“开头这三、四月的工钱,不够啊?”
  “急什么了,不够,等你盐卖了再给不一样吗?”吴贞珍不在意的说道,自己家的铺子也是半年一结的,哪里有一个月一结的。
  “你不懂,这就信誉,没了信誉,谁还肯卖力干啊。”宗霖哀嚎。
  “差多少?”吴贞珍看向他问道。
  “得有十多万吧”宗霖看了一眼账簿。
  “我以为有多少呢,没事,我借给你。”吴贞珍大款的说了一句。
  “你……你有这么多银子?”宗霖添了一下自己的嘴唇,不敢置信。
  “是啊,我的零花银。”吴贞珍见宗霖不相信自己,连忙说了一句。
  “什么,还是零花银?”宗霖舌头打结了,自己五千两结婚,他在金府郡的老娘都嫌多,赏银被扣了一仟伍百两,到他手里只有三仟五百两。
  “是啊,你也别张大嘴巴了,我家银子是多,在京城也是数得上的富户,你们没办法比。”吴贞珍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我为什么不喜欢呆在京城,就是因为那些人整天拍我马屁,想我银子,没意
  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