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 >

第172部分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第172部分

小说: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乾明三年
  中山郡王再次手握兵权,领着大军直挺北齐和突厥交界处。
  赵地赵王府
  “王爷,这次,你不得不去黄平了”北地各郡王封被收到京城来信,让他们配合中山郡王面对突厥王庭。
  “嗯”赵王正在想这个事,“除了中山郡王有其他人吗?”
  “皇后的侄子——萧恩佑”李先生回答道。
  “知道了”赵王知道此人,还行吧。
  赵王吴曜煜边想着心事,边来到了后院,只听儿子胡搅瞒缠的声音。
  “你不给我吃,给谁吃”赵世子吴亦轩口气不善。
  “不给谁吃,我就放着,碍你事了”李宝珠可不管他的瞒横应对自如。
  “就碍我事了,我非得把他吃了。”吴亦轩仍然不死心的说道。
  “你也不怕撑着,都吃了两碗了”李宝珠不紧不慢的扫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就要吃,要你管,”吴亦轩跟李宝珠对上了。
  “我是不管,不过你的先生,我的爹说过,作为世子爷的你,那怕知道这个东西再好吃,也得克制着自己,防止被有心人利用,或拍马屁,或行不轨之事,你看着办吧”李宝珠现在已经不是一年前的
  李宝珠了。
  “哼,这里就你、我二人,要克制什么,你别装模装样了,想给我父王留,你就大大方方说出来,最见不得你们这些乡下女子,扭扭捏捏”吴亦轩眉一挑,揭穿李宝珠的用心。
  “你胡说什么,谁要给那个大老虎留东西了。”李宝珠心虚了,自己也不知为何要给他留。
  “你竟然说我父王是大老虎?哈哈哈”吴亦轩听到之后,乐不可吱。
  “哼,你以为你比我好到哪里,见了你父王还不是一样”李宝珠决不承认只有自己怕赵王。
  “那不一样,我们是父子,你是外人。”吴亦轩人小鬼大。
  “外人怎么了,你不要吃外人做的东西。”李宝珠不干了。
  “嘿嘿,恼休成怒了,如果你像母老虎一样给我生对双胞弟妹,我就把你当自己人。”吴亦轩挑眉得意的看向李宝珠。
  “你不可理喻,赶紧走,我要休息了。”李宝珠无法跟这个小鬼头说下去了。
  “嘿嘿,脸红了,你看,脸红了,害羞了,我说嘛,像父王这样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男人,把你拿下,迟早的事。”吴亦轩终于看到李宝珠像其他女人那样,听到父王就脸红、害羞,得意非凡。
  “臭小子,看我不打你,让你胡说八道。”李宝珠心虚了,难道自己会对大老虎有好感,不可能,不可能。
  “嘿嘿,抓不着”吴亦轩说着说着,就朝门外跑,结果撞在自己父王身上,意识到不妙,撞疼了也不停,只管溜。
  赵王转身看了看溜走的儿子,心想,这小子九岁,懂得不少啊,改天自己去的李先生问问,这样好不好。
  追到门口的李宝珠见是赵王,规规矩矩给他行礼,虽不能说优雅动人,或如行云流水,但已经像模像样了。“起来吧”不紧不慢说了句。
  “是,王爷”李宝珠也像模像样回了一句。
  赵王不紧不慢踱进屋内,见桌子上放着一碗沙参玉竹老鸭汤。
  李宝珠红着脸,见赵王看向桌子上的汤,客气的说着,“王爷,秋天物候干燥,需要滋润,所以适宜多喝具有滋润肺腑的汤,你要不要来点?”
  “嗯”赵王依然不紧不慢坐了下来。
  “这个汤选用沙参一两,玉竹三钱,老鸭一只和沙参、玉竹用中火至文火煲煮一个时辰才熬好的,你感觉味道怎么样?”李宝珠小心的问道。
  “你说此汤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赵王却不回答,反问了一句。
  “正是,真适合秋干气燥时吃。”李宝珠得意了,她最喜欢下厨。
  “坐吧”赵王抬了抬眼。
  “谢王爷。”李宝珠高兴的坐下来,看着对面的赵王吃她做的汤,有一种成就感。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经济作物 状元发火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经济作物 状元发火
  世子府外书房
  曾先生领着近三十个学子站在那里,小念儿请安出来发现一大群人,对着他的小厮陆致东说道,“东哥,他们干嘛?”
  “听说,上任前培训”陆致东微笑着回答道。
  “哦”
  学子们看着从他们身边走过的小不点,都低头行礼,这可是北齐王的嫡长孙啊。
  曾先生见小念儿离开了,才对着众学子说道,“昨天已经跟你们都说过了,在世子府五日,五日后去临齐县县衙,十日后,去黄平,你们将被分到黄平市集的各个地方,至于你们能学到多少,领悟多
  少,三个月后重新选择是否留在黄平,一切都以你们个人的意愿为主,但不合格的除外。好了,今天就在这里站一天吧。”
  众学子像列队的士兵,排在世子府公务房的外走道里,外走道里,静悄悄的,学子们站在哪里,目探着他们能够看到的地方。
  公务房外走道边上,左右各有厢房,厢房里坐着北齐世子爷的幕僚,他们或在小声探讨着什么,或在独自写着什么,几个传递公文的小厮穿梭其中,薛子同赫然在内。
  薛子同从丁字厢房出来,手里拿出呈给北齐世子爷的公文,见他的同伴都立在那里,朝要好的几个挤了挤眼,一路跟着小厮进了世子房的书房。
  几个农村来的学子,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太威风了吧,世子府办公差,具然有这么多人跟着,想想就美,就在他们进入自我空想阶段时,书房内,传出东西砸碎的声间,接着传着北齐王世子爷怒
  斥的声音,“人呢,都死哪去了?”
  门口一个小厮立马缩着头进去了,“在,爷,这是……”
  “让张大人来见我”
  “是”双喜转头让门口另外的小厮收拾碎片,又让另一个小厮传唤张大人。
  在张大人来之前,又有甲字房的幕僚进去逞公文,并来回修改公文数趟,这还不算,间中还有预约的几位县令,他们一个个分别进去,出来时,都灰头土脸,有两人甚至当场被赐棍,学子们直立着身
  子,里面的情景虽然不能亲眼所见,但是里面传出的威严声音,已经让他们不寒而立。
  张大人急急忙忙的进了世子爷的公务房,小厮都不问话,直接揭帘子,学子们猜,能随意出入世子爷公务房的,此人品极定不低,事后一打听,果然是金府郡的府丞,从三品。
  整整一个上午,有心的学子数了一下,光他们能见到的,就有十几起事件,至于其他有没有还不得而知。
  午餐是世子府外书房厨房提供的,一个木盒,四格,三菜一汤,荤素搭配,菜定量,饭不够可以再添。
  “严兄,做个世子爷,这么忙?”
  “嗯”严旭然出身世家,家里虽没有贵到王候贵渭,但也差不了多少,对今天早上的事,还算镇定,但是他觉得自己和北齐世子爷的年纪相差不了多少,自己竟然还一事无成,人家已经独立成事了,
  看今天早上的情形,非常有气魄啊,不免有点气短。
  “我原来以为贵人们就是吃吃喝喝,享受着过日子呢,真没有想到竟忙到这种程度,光一个早上处理公文,我数了下不下十几起。”
  薛子同撇嘴道,“那当然,我哥哥和我爹平时就是这么忙,不是接见这个,就是被那个邀请,忙得整天都见不到人。”
  “哼,那你呢”
  “我,我是家里的闲人,当然不要忙了。”薛子同态度心虚,自己是不学无术,忙不了。
  “我看不是你闲,而是你没办法忙吧”某个同窗揭露事实。
  众学子一阵哄笑,看了看薛胖子,个个都懂,这就是个二世祖。
  一众学子在世子府的外走道上,呆了五天,也感受了五天,虽不能直接得到什么经验学识,但是所见所闻,也够他们受用的了。
  夏世子每天早上准时出入公务房,晚上公务忙时,会忙到很晚,他们有幸见到了传说中的北齐世子妃,她为自己父君送夜宵来的,见到他们,朝他们点头微笑,让儿子跟着学子们拱手见礼,非常随和。她并不入内,把夜宵递给世子爷的贴身侍从,就又原路返回,一点架子都没有。
  伍先生抬头见有女人的衣服掠过,连忙追了出来,“世子妃,请等一下。”
  吴婉娇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伍先生有事?”
  “是有点事请教世子妃”伍先生走到吴婉娇的面前先行了一礼,然后说道。
  众学子听到这话,都暗暗吃惊,世子爷的第一幕僚,居然客客气气的向王妃请教,惊讶的同时,非常好奇,能向一个内宅妇人请教什么?
  伍先生苦笑着对吴婉娇说道,“世子妃知道的,这两年北齐全面推行两季,再加上盐碱地改善,这产量可是上来了。”
  “这是好事啊”吴婉娇见他这样说,意识到是什么问题了。
  “是好,产量成倍翻长,农人吃喝不愁了,可新问题出现了。”伍先生愁眉不展的说道。
  “谷贱伤农”吴婉娇接着说道。
  “正是,还是世子妃明了,你说这如何是好,还请世子妃给点意见”伍先生再次拱手,苦笑着向她付教。
  “这个好办啊?”吴婉娇不以为意,自己一个从现代而来的人,没见过猪,总是吃过猪肉的。
  “啊”站在两边的学子,有人没有忍住呼出声来,见大家都看向他,他一脸尴尬,“不是有意的,就是觉得世子妃说的,我也遇到过,这事不好解决呢,商人可不会听我们的,给我们涨价,官府都不
  能耐他们如何。”
  “切,官府如何不能,我看八成官商勾结了。”吴婉娇心想,就没有官场做不了的事。
  “啊”众人见她这样说,都觉得她胆大的很,这样的事也能随口道来。
  “世子妃是说让商人涨价?”伍先生试着问道。
  “不要忘了,我也是商家,我可不会给农人涨价”吴婉娇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伍先生不解了。
  “把粮食进行再加工,让粮食值钱”吴婉娇对着伍先生说道。
  “像一里村一样?”伍先生知道一里村是做面粉和挂面的。
  “也可以,不过还有其他办法,比如酿酒”吴婉娇想了想说道。
  “酿酒?”伍先生只知道喝酒,还未曾在意过,酒是怎么来的。
  “对,如果我没有猜错,民间肯定有人想到这招了,你们派人走村下乡去调查一下,如果酒的品质不够好,可以找专门的酿酒师傅指导一下,不过他们都以家庭为主,并不能做出多少,如果可以伍先
  生可以想办法把规模做大,北齐的商队,伍先生知道吧,不愁销路。”吴婉娇说道。
  “对,对,我马上派人去办”伍先生被提点一下,恍然大悟,北齐和京城通过驿站式的传递,现在运输上非常方便。
  其他学子听懂前面,听不懂后面了,不过他们不急,会去打听的,继续听着两人的对话。
  “伍先生别急,除了解决现有的粮食,明年起,伍先生让各县推广经济作物吧”吴婉娇觉得还不够,又想到了现代的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伍先生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众学子也是第一次,都非常感兴趣,就等伍先生帮他们问出口了。
  “对,何为经济作物,就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比如蔬菜、瓜果、豆类、花卉、果品等作物。”吴婉娇列举了一些自己知道的东西。
  “还请世子妃细讲一、二”伍先生并不懂,平时吃得东西如何成经济作物了。
  “好吧,先说蔬菜、瓜果,可以让靠近小镇、县城的农人家专门种值,然后拿到小镇、县城里现卖,直接可以收钱”吴婉娇笑着说道,“这些可能有人也在做,但肯定零散,你们可以想办法,动员大
  家适度的去种植。”
  “对,是这样,还有吗?”伍先生听到后,兴奋不已,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其次豆类,比如说大豆,这个东西既可以养田,又可以榨油、做大酱、酱油,出来都是银子”
  “是,我记一下,请世子妃稍等”伍先生说完,让自己的小厮赶紧用笔记录下来。
  “还有临集上的盆栽师傅知道吧?”吴婉娇问向伍先生。
  “知道,听说,世子妃让他专门到赵地学过了。”伍先生自己也会到临集小街上买盆花,所以也算了解一些。
  “是,这个也可以啊,还有我庄子周围的果树,今年我的银子可不会少哟”说到这里,吴婉娇又得意起来,自己种的果树终于可以收银子了。
  “是,是,在下明白了,鼓励他们拿出一小部分田地来,种这些东西,既缓解了粮食多的问题,又增加了农人的收入”伍先生高兴地合不拢嘴,事情终于解决了。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