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与王爷为邻 >

第134部分

与王爷为邻-第134部分

小说: 与王爷为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青一个农家女孩子怎么会做这么多的菜肴,就是她这个大庆最尊贵的公主,这一桌子她叫上名字的也没有几样。

    苏青青凭着这一手进宫做御厨都是绰绰有余了。

    所以她的话不仅仅是恭维的话,也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感叹。

    “宫里的御厨比起苏姑娘也差一些了。”聂惊风就着酒劲说出了凤银内心的想法。

    “过奖了,只是青青的个人爱好,雕虫小技罢了。”苏青青只是想家里人尝尝鲜,可没想引起别人的怀疑。

    “做菜和研究医药一样,需要对材料有十分了解和喜爱才能作出满意的东西来。”她解释。

    “要是世人都有你这样的认真执着,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了。”凤银一番感叹,却是想到了国家大事情上。

    “今儿是除夕,别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我是小辈先起个头,在新的一年中,我祝爷爷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祝爹娘、大伯大伯母事事如意,儿孙满堂,祝公主驸马夫妻幸福、世子健康,祝大哥、哥哥来年夫妻恩爱,早添贵子。”说到这儿,她恶作剧似的瞄了一眼,满心期待看着自己的苏青峰和苏青云,“祝二哥和姐姐早点遇上知心如意的另一半。”

    一席话让桌子上的人听了心里都满意得不得了,就是苏青云和苏青峰几个小辈羞涩地红了脸,一个劲说她坏。

    在她的带动下,餐桌上的气氛都热闹起来,你敬我一杯,我回你一杯。

    凤银和聂惊风对视一眼,幸福地笑起来,这个年是他们最幸福的一个除夕。往年在蜀地或者是宫中,哪一顿饭吃的不是心头冒火,桌子上的人尔虞我诈,个个说得都是违背良心的话,原来幸福的生活真的很简单,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最难的。

    下午的时候,村里更加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开始贴起了对年和串钱子。

    苏家就是厂子的窗户上都是琉璃,她就剪了一些窗花让人贴上,村子里看着稀奇,围过去不少人看着,但是却没法贴,谁叫每家每户都是草房子外加纸糊的窗户了。

    还没等晚上,村子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灯结彩起来,今年在苏家做工,谁家都不缺那几个铜板,所以大家比赛似的挂上了新灯笼。

    村子里也到处可以见到穿着新衣服拿着糖果或者是瓜子什么的孩子,最幸福的就是他们了。

    苏青青看着村子里一片祥和,心里也痛快着。

    “小姐,估计新年第一天就会下雪。”看着外面阴沉的天气,半夏看了一眼说。

    “这样才好了,瑞雪兆丰年。咱们蔬菜都有大棚罩着,不怕下雪的。”苏木不以为然地说。

    “就是怕村子里人都睡不好,也不知道这雪会下多大了?”有了上一场大雪的前例,白芷倒是有些担忧。

    “没事,村长肯定让人守着的,咱们厂子里和家里都不会有事情的。”苏叶站在长廊上说。

    “倒也是。”

    苏青青听着几个丫头的话,心里一动。“要是村长安排人守夜巡逻,咱们也安排一些人手也跟着。按照三倍的工钱结算,算是加班的费用。”这也是上一辈的规矩,春节值班是要加倍给奖金的。

    苏青青不想给村子里村民心中造成不好的印象,不能因为苏家富起来就脱离了村子的事务。

    “你做得好。”苏老爷子听到了,心里十分满意。他走过来看着逐渐蜕变的孙女,心里一阵自傲。富了不能忘本,这样才是立足之本呀。

    “爷爷,要是出去的话多穿一些衣服。”苏青青看着苏老爷,关心地说。

    “不怕,爷爷身上穿的暖着了。”苏老爷子笑哈哈,照例到村里走了一走。

    到了晚上的时候,天空中果然飘起了雪花,而钟白过来将愿意参与村里值班的名单送了过来给她过目。“让他们用心做。”

    “是。”钟白在苏家这段日子里,算是诚心诚意待下来了。对苏轻轻也真的看做了主子。

    吃完晚饭以后,按照惯例是要守岁的。

    大厅中摆满了各色的点心和坚果,大家都聚集过来了。

    凤银也想留下来,但是苏青青让她好好养胎,他们夫妻只好回去了。

    “教会你们一点儿游戏玩玩。”苏青青笑着说。

    阿拉伯数字,她已经通过自己的教学让村里的孩子学会了,这种简单而好记的计数方式很快在村子里流行起来,就是村里的老太太都能算出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别说年轻人和孩子了,他们能将大庆通用的数字在脑子里快速的换算成阿拉伯数字,因此算数速度也快了起来。

    不过苏青青说过这种方式是她师傅教会的,大庆还没有流行,希望这种计数方式是清溪村的一个独特的联络秘密。

    一个村子有自己的文字当然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再加上村里人现在对她又十分信服,所以阿拉伯数字还真的没有外传出去。

    当苏青青让丫头们拿出前几天糊了几层的硬纸板,然后裁成大小一样的长方块作出了纸牌的时候,大家只有好奇却没有惊讶。

    “听好了,我说规则呀。”苏青青拿着简易的纸牌,笑着开始教大家。

    在经过她的讲解,先是年轻人开始摸索着实践。

    “不对,大哥,你出错了,一条龙只能出五张。”苏青峰龇牙笑着说。

    “不是说最多出六张的吗?”苏青山紧张地看着手里的牌。

    没错,苏青青教会他们的是现代比较流行的惯蛋,这种牌好玩又需要动脑筋。

    “青青,他是不是在赖皮呀。”苏青山大叫。

    “没有。”苏青青好脾气坐在一边,又将规则讲了一边。

    经过几圈以后,苏青云他们这一桌就打得有模有样的了。

    苏中义等人看着有趣,也加入了战场中。只有金娟妹身体有些弱吃不消,早早回房里休息去了。

    最后因为是除夕,苏青青主动让几个丫头也开了两桌子玩起来。

    一直等村里炮竹集中响起来,苏青青就就回房睡觉去了。而其余的人一直玩到了五更,鸡都要叫了几遍,他们才回房休息一会儿。

    初一早上是要吃水饺和汤圆的,寓意是一年弯弯顺,一家人团团圆圆。

    凤银公主和聂惊风并不知道这些民间的风俗,只觉得好玩。大喜年的,他们过来也不能空着手,一进花厅就给苏家的女眷打赏了上好的首饰,好在苏家算起来只有四个女主人,所以,惠娘和金娟妹一人得了一个玉镯子,而苏青云和苏青青则得了一块上好的玉佩和簪子。

    就连家里的丫头、小厮们也得了他们的赏钱。

    连客人都给了礼物,苏青青这个主人也不能含糊,她在给了家里忙碌的丫头和小厮们红包后,也给凤银身边的人一份。

    赏钱不在乎多少,大家在乎的是心意。昨天那顿午饭已经让凤银身边的人动容了。试问那个府的主子用餐是和下人们的一样的?

    夜里下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地上的积雪已经漫过了脚面。外面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简直是美不胜收。

    “孙女给爷爷、爹娘和大伯大伯母磕头。”作为现代人的苏青青其实并没有下跪的习惯,但是苏家人对她是真的好,所以叩头是她心甘情愿的。

    “好好,起来,新的一年事事如意。”惠娘和金娟妹抢着将包着板糕和银角子的荷包塞给她。

    因为知道了板糕的寓意,所以苏家长辈们特别的在意。

    “这是爷爷的。”苏老爷子也乐呵呵地送上了一个大红包。

    连苏中仁和苏中义也分外包了一份递过去,乐的苏青青合不拢嘴吧。“我赚了,哥哥姐姐,我是老小,你们的红包呢?”

    “你是家里的小财主还好意思打劫我们?”苏青云躲着她。

    “但我是家里最小的。”苏青青才不让了,笑着追逐她。

    苏家的长辈们看着都笑了,这时候看起来她才像个孩子了。而不是往常那样是家里的主心骨。

    “青青,她小气不给,二哥给。”苏青峰小大人似的将准备好的红包塞给了她。

    苏青山和苏青涧当然也不甘落后,同样每人也准备了一份。

    “算了,这是我的。老小。”苏青云故意将老小拉长了说,大家听了又乐了。

    等苏家用过早餐,村里就有人过来拜年了。虽说村民之间往年也有走动,苏家也从来都没有摆过架子,但是今年村民们过来都是小心翼翼,毕恭毕敬的。

    大伙都没有空手过来,将家里收藏的一些土特产或者是做得点心都带来了。

    惠娘和金娟妹就张罗着让大家坐下来做点心和坚果,村民们也不敢哄抢,都学的温雅起来,但也没有落下面子,一个个少抓了一些吃起来。

    上门来的孩子大丰收,惠娘和金娟妹作为家里的女主人,负责招待他们,只要是上门来的孩子,每一个人都给了五个铜板。

    凤银作为家里的客人也没有摆架子,再说她肚里有孩子,对上门来的孩子自然友善很多。而且她还想着讨个彩头,所以凡是上门的孩子,她也一个人给了五个铜板。

    之所以用这个数,她也是有考虑的,并不想越过苏家去。

    买来的孤儿在学院边上的宿舍了用过餐也过来了,凤银公主和惠娘也没有落下他们。

    这样一来转眼间就到了中午,因为早上吃的比较迟,所以中午就吃青菜豆腐汤,就着馒头和小菜,一个个倒是很满足,就是凤银公主都吃了两碗。

    下午的时候,雪还在下,各家各户就忙着扫雪。扫雪很辛苦但也很快乐,村子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苏青青没有出去,而是和惠娘、金娟妹和苏青云一起商讨着婚礼的事情。

    家中地方大,人手也多,就是村子里的人全来了,也忙得过来。

    赵家就在隔壁,倒也不用太忙活,用一顶轿子抬着沿着村子里走一趟就是。但是秦家离这儿有十来里路,用花轿必然会花费太久的时间。

    “这样吧,我们直接用马车过去接,多去几辆,将马车打扮好了,也不会落了表姐的面子。”苏青青提议,现代人成亲用车队是很有讲究的,要不在这古代她也派场一下?

    “用马车能行吗?”从来没听说谁家娶媳妇用马车的,惠娘有些担忧。

    “反正,明天要到舅舅家去下聘,娘跟过去正好问问他们的意思。问清楚了,咱们这儿也好做安排。”苏青青想了想,或许觉得古代人不能接受她新颖的想法,于是做了妥协。

    “菲儿不是那种死板的人,岳父和岳母他们也讲理,我看或许行。”苏青涧红着脸插话。

    “你不用担忧,那是你的岳父家,也是我舅舅家。但成亲是女人一辈子的大事情,你过去问清楚会更好一些。”苏青青看着他紧张的样子觉得好笑。

    她坏心的想,很多人在成亲的时候都有成亲综合症,哥哥和嫂子也不知道有没有?

    她猜测苏青山或许好些,毕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但是苏青涧这么爱红脸,心里肯定有些紧张。

    苏家现在有银子,又是第三代第一场亲事,所以两家人都很重视。下聘用得东西也很丰富,那些箱子装着的都是满满的。

    从穿的、用得到贵重的首饰都有,虽说比不上官宦富贵人家,但是却比小户或者是普通有钱的人家下聘的礼物要重得多。

    景宁送来的东西也在里面,凤银公主也差人送来了添妆的首饰,这些首饰都很名贵,苏家人自然是谢了又谢。

    连在京城里两次“打劫”的东西也在里面,光是这些首饰就不止千两银子了。

    忙活了一下午,清点了箱子里的东西,在确认没有出错以后,“用红绸子将箱子扎起来。”苏青青吩咐。

    很快,箱子上就扎了大红绸带,看起来喜庆极了。

    第二天早上,苏家先将东西送到了赵家,引得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热闹。在见到苏家下聘的箱子以后,大伙好一顿羡慕,都说赵杏儿是掉进蜜里了。

    等这边安排妥当,惠娘生怕懦弱的金娟妹到了那边遇上二哥一家,所以她又跟着上了马车往秦家去了。

    这样大的事情,苏青青作为未出阁的女孩子自然是不好跟着过去的。她不放心又让苏叶、苏木和月娘跟着一起帮衬一下。

    中午的时候估计是那边留饭了,所以几个人都没有回来,苏青青也不担心,而是躺在软榻上抱着一本农记的书看的津津有味。

    或许她是不懂种田,但是在看了一些有关种田的农记以后,还真让她找到了一些窍门。

    原来种田和种药材一样,深耕、浇灌、施肥和勤管理一样不能缺少了。

    肥料她不担心,古代人不知道肥料是要发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