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长嫂如母 >

第108部分

穿越之长嫂如母-第108部分

小说: 穿越之长嫂如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底,立太子不足一月,便有两地揭竿而起。依旧是拿着天灾当借口,说话的漂漂亮亮,端的是正人君子,为了国家,不想众百姓于水深火热里,他们要解救天下苍生,创一个全新的国度,造盛世繁华。
  一时间,江山染血,内部动荡,外族闻腥而动,国家摇摇欲垫。更艰难的是,六月里天气放晴,气候升高,水灾变瘟疫,人心慌慌,那么热烈那么明亮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可人们看到的,只有黑暗。
  这是真要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季歌抱着安安,重重的叹气。只希望这场动荡能早点结束。
  战情在北方,柏松县还未被波及,七月里庄稼颗粒无收,众多的人口要存活下来,又因战乱起,需要大量粮食,天灾人祸凑一块,短短一个多月,粮食涨到了一个做梦都想不到的价格,最便宜的糙米,也涨到了九百文一石的地步,这还是上面出手控制的原因。
  买不到粮食,又想活下去,除了参军,只剩下当土匪一条路,松柏县周边突然就出现了四个土匪窝,好在他们只抢粮不伤人命,有些心性不好的,会抢好看的小姑娘,虽如此,可这不是比丢了性命还要让人绝望痛苦的事情麽!
  外面乱的不成模样,余氏和刘家众人商量着,要不,就让柳家母子搬到余家宅子里,离的近也好帮衬些。就这样,柳家母子退了房子,搬进了余家宅子里。物价上涨,房租也跟着涨,以前能租半年的房,现在只能租两个月,得知这事时,柳氏哭的都没法出声了。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遇着了刘余俩家。
  外面乱城内也不安全,大郎和季歌亲自去了趟锦绣阁把秀秀和二朵接回了家里,葫芦巷那边,卫夫子见情况不对,早早的就闭了馆。一大家子人难得聚这么齐,却是在这个时候,阿玮阿河阿水他们也不在,便算不得团圆。
  柳家母子虽住在余家里,吃喝却是在刘家,反正关系都这么好,眼下这光景,也用不着太客套,随意点就好。因这般,柳家和余家存的粮食是一并交给刘家管着的,分三个地方藏着,费了老大的劲挖的地窖,藏的很隐蔽严实。
  这世道太乱了,前俩天听说了有入室抢劫事件,季歌就不放心,立即和大郎商量着,去铁匠铺里定制些五角星的铁片儿,镶在围墙上,只露出个锋利的小尖尖,翻墙入室的贼子定会着了道。
  大郎觉的这法子挺过好,当天就和柳安商量着,由二郎看着家里,他们俩去了柳安师傅的铁匠铺里,铁匠铺里的生意很冷清,李师傅花了两天时间就把定制的东西给做出来了,成品相当的不错,除了五角铁片了,大郎还定制了好几把锋利的刀,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五角星铁片镶好后,宅子里的人都安心了些。七月里的天气更加酷热,连粮食都没有,哪来的西瓜可吃,大伙就窝在花厅里,喝着用井水冰镇的绿豆汤,或许是腌梅子糖水,酸酸甜甜的,味还不错,安安康康爱吃这个。
  俩小家伙都一岁多了,走路稳妥了些,说法也利索了不少,这些日子,每每听着外面的消息,所有人心口仿佛压了块巨石,连呼吸都有些困难,好在有这俩小家伙,他们的天真无邪,那甜甜的笑,清澈的眼睛,总能让大伙稍感欣慰。
  慢慢的,慢慢的,从最开始的慌乱惊恐,到现在的平静镇定,再怎么艰难,也算是让他们熬过来了。往后的日子,就好好的守着家,等待天明的到来。
  天气炎热,小孩子火气旺盛,白日里就给他们穿个小肚兜,闲着没事,不能出门,季歌她们就给俩孩子做他们穿的衣物,一屋子足有七个人,除了季歌针线活不算利索,个个都好手,这天灾人祸的年景,安安和康康倒是不愁衣物了。
  刘家三兄弟和柳安就照看着宅子里的庄稼,因地少,人手够,事情不算多,慢慢悠悠的来也张罗的过来。
  外头日头烈,安安不喜欢呆在屋里,就爱往外面跑,他死活缠着爹要去后花园玩,虽很少去后花园,可他还是知道,后面是个好玩的地方。嗯,小孩子嘛,越不让的事就越想着去做。大郎闹不过安安,只得抱着他去了后花园。
  康康有些懒散,能躺着就不爱坐着,能坐着就不爱站着,弟弟喊他时,他摇着小脑袋,趴在了竹席里,看着娘亲做针线活。不去就不去,安安早就习惯了哥哥的安静,欢喜的抱着爹爹的脖子,嚷嚷着要快点去后花园玩,一双眼睛亮晶晶,笑的别提有多高兴,总算是尝了心愿。
  响起大力的敲门声时,坐花厅里的唠着闲话做着针线活的众妇孺们,还真吓了跳,要说这敲门声,也有好久不曾响过了,眼下这世道,都缩自个家里窝着。就算是花家人过来走动,也不是这么个敲法。
  伴随着敲门声响起,还有一道粗犷的嗓子。“大郎开门,大郎门开,我是平安。”
  “平安。”季歌松了口气。“我去开门,二朵你去后花园说一声。”言罢快步出了花厅。
  阿桃不放心紧跟在姐的身后,柳氏和余氏也搁了手里的活,让三朵秀秀看好安安康康,随着一并去了门口。
  才要走到门口,就见大郎飞快的跑了过来。“媳妇,我来开门。”他连汗都来不及擦,顺着脸颊落进了衣襟里。
  季歌笑着点头,微笑着站在大郎的后首位置。
  大郎小心翼翼的开了门,看了眼真是平安,他麻利的就开了门,一把抱住平安往屋里走。“怎么过来了?真是没有想到。”
  季歌迅速关紧了宅门,没有进花厅,拐了个弯去了厨房那边,自井里取了冰镇的绿豆汤。
  平安确实累极,端起绿豆汤,三两下喝光,抹了把嘴。“大郎我就长话短说了,村里人出来买些日常用品,走时村长和里正特意叮嘱我们,一定要过来一趟,问你们要不要随着回清岩洞,现在这世道,不知道要乱到什么时候,咱村位置隐蔽只要不随意进出,旁人也发现不了。”
  “平安你替我谢谢村长和里正的好意,我们呆在县城挺好的,就不回村里了。”这时候带着大量的粮食出城,那简直就是不想活了,大郎这才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平安觉的很可惜,沉默了会才说。“那行,还有一件事,村长说,倘若哪天缺了粮,等情况缓和些了,记得回清岩洞,咱们村里存了些粮。”顿了顿,又掏出一个包。“这精选出来的种子。”
  “好,平安替我好好谢谢村长和里正。”大郎握紧着种子,伸手拍了拍平安的肩膀,眼眶有些微微泛红,是激动的。
  平安狠狠的点头,又喝了碗绿豆汤。“我还得去趟花家呢,我先走了。”
  大郎他们送着平安出了门,心里头暖融融的,老天无情人有情。
  各方土匪频频打劫村落,范围越来越广,被抢劫的村落,手里没粮,就算有粮饶幸逃脱了一劫,也怕遇第二次,谁知道下回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走投无路的他们,只得奔向最近的镇里或县城。
  县太爷是焦头烂额,皇帝下了圣旨要上交多少粮食,凑齐了粮食是第一步,运算才是最最艰难的,战事吃紧,根本就没派什么兵过来。这么大批粮食,也不知消息是怎么走漏的,好多势力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无法,他只能抽手里头的兵运送粮食。
  可是这样一来,县城这边的守卫就薄弱了,不仅如此,原本他还想分派些兵马,帮衬各村抵抗土匪的抢劫,这下也抽不出人手来。兵到用时方恨少啊,县太爷只好在城内进行招募。
  这世道,男人们都想呆在家里守着亲人,很少有人愿意应征,就算是吃不饱的人家,都没人站出来,有的也只是身边没有牵挂的孤家寡人。
  上面催的紧,县太爷无法再拖,只好先紧着圣上的任务,招募来的汉子,加紧时间做基础训练,至于城外的百姓,人太多,他也不能开放城门,只得设粥棚,保证他们一日两餐,吃不饱却也饿不死。
  八月气温还是很高,没什么雨水,可也比下雨强,有太阳就好,地里缺水,多出点力,往河里挑水浇着,总能收获些。
  忽传来消息,七皇子安王带领一队人马悄然南下。松柏县的位置卡在北方和南方的中间,稍稍的偏南一些,一旦崇阳郡失守,紧接而来的就是松柏县。最最无奈的是,县太爷派出护送粮食的兵马被镇北将军紧急征用。也是没了办法,内扰外患,一旦失了这重要城池,京都岌岌可危。
  县大爷一夜间愁白了头。
  九月崇阳郡郡守归降于安王殿下,九月初七一封信不声不响的落到了县太爷的案桌上。
  初秋时节,气温稍有了些凉意,傍晚便摆在中庭里吃晚饭,凉风徐徐甚是舒坦。饭桌上不适合说的话,饭后收拾好家务活,大伙忍不住说了起来。
  “崇阳郡已经失守了。”二郎说着今日打探来的消息。“梧桐县过来,就是咱们松柏县,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他紧皱着眉头,有些惴惴不安。
  柳安说着自己探来的消息。“说七皇子性情极好,有大智慧。”
  “性情真好,他会起兵造反?”季歌压低着声音嘀咕了句。
  “这倒也是。”柳安摸了摸鼻子。“要是没有这事,就算是天祸来了,苦是苦了点,也能安安稳稳的过去。”
  余氏点着头。“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全是人闹出来的,好端端的日子不过,非得争这争那,好处是他们得的,罪全得咱们受着,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这世道,再温和的性情也得发脾气。反正都是自家人,也没个顾及,外面不能说,还不兴在屋里念念泄泄怨气。念叨够了,心里舒坦些了,天色也暗下来了,今天月色好,月光不错,光线还算明亮。众人收拾收拾正欲回屋睡觉时。
  就见月光里有三人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都张开着双臂。
  “娘。”
  “三朵,我回来了。”
  阿水没人可抱,可张着双手总得抱一个,随手就拉着旁边的二郎抱了把。“可算是回到家里了。”
  三个大男儿均是声音哽咽带着泣音。
  道他们是怎么悄无声息进宅子里了,原是有高手轻松跃过围墙,轻手轻脚的打开了大门放他们进来的,才有了这会的惊喜。
  同一天夜里,县太爷的案首上,悄无声息的留下第二封信,内容没人知道。只知,三天后,县太爷归降七皇子安王。
  在家里短暂的停留后,阿玮阿河阿水还得跟着队伍出发,好不容易见着儿子回来,转眼又要上战场,万般不舍,军令如山,不能抗拒,余氏哭晕在地,醒来后,儿子已经走远。
  季歌他们冷静的接受了现实,细心叮嘱着,又在有限的时间,好在家里人手多,眼看天气转凉,给他们仨做了紧实的保暖厚衣鞋袜,还有干粮和肉干等,把他们仨顾的妥当体贴的送出了家门。
  元和四十九年,七皇子安王成功登位,改年号为始初,国号为庆,一个新的朝代如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
  始初元年,圣上下旨开恩科。年仅十二岁的刘三郎得童生,他的师兄沈小夫子,被圣上亲点为探花郎。
  同年,花长山和余秀秀,二朵和余玮,阿桃和柳安,三对新人共同成亲,办了回热热闹闹的喜庆婚礼。
  次年,在亲朋好友的唠念下,二郎和吴婉柔成亲。这情形,把大伙给惊着了,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们,也不知这俩人是怎么凑一起的。不过季歌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觉的这样也挺好,看这俩口子的眼神,往后的日子定会幸福。
  多年过去,昔日青涩的姑娘成长为一位从容大方的女子,眼眸淡然,却带着柔和,眉宇温婉,透着祥和宁静,气息里隐约带了些袅袅檀香。这位浸透佛意多年的女子,到底是没能看破自己的执念。
  他来了,说娶她,她便欣然的嫁了。这辈子,再无遗憾。
  作者有话要说:  头一次写这么长的言情,有小天使说这文后继无力,这话没错,当时我意气风发的想着,要写个百万长篇。结果,开始写了才知道,我这文比较单薄,是不可能写这么长的。因此,后面就有点虚,因为那会我在纠结着想,要不要掺些伏线进去,把剧情拉长,可想了想,又跟我的初衷相悖,犹豫再三,我决定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写,写一个我想要写的故事。
  断更了十多天,我得非常抱歉的跟小天使们鞠躬。据友人讲,我这是得卡完结的病了,其实我知道,就是拖延症犯了,不知怎么的,总是找不出感觉来,写了几段又觉的不好,立即给删了,如此反复几回,就更没心情写了。好在总算是战胜了这个拖延症,一口气码了个完结章,从早上八点半到现在凌晨两点,还真有点腰酸背疼。
  最后呢,非常感谢的一路支持我的小天使,特别的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还真坚持不住,我这人吧耐心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