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系统)万人迷养成手册 >

第215部分

(系统)万人迷养成手册-第215部分

小说: (系统)万人迷养成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琨宁最后一句话是真心实意,韦明玄也的确是忙得脚不沾地,心知阮琨宁不是那种口是心非的姑娘,又想着永宁侯夫妇都是谨慎之辈,自然会将一切处理好,便不打算去送她了。

    谁知,等到了今日韦明玄才知晓,阮琨宁原是想要孤身一人前往清河,当即就将他吓出了一身汗。

    虽说对阮阮的身手能力有信心,但出门在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倘若出了事又该如何是好?

    再者,随意带着几个人,若是有需要,吩咐下去不是也方便吗?

    最后嘛,则是他自己的一点私心。

    ——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脸皮比城墙还厚的人贴上来,硬是要黏上他的阮阮,要是真的遇上这种二皮脸,那他真的是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此刻好容易追上阮琨宁,一头汗也就散去了,冷不丁一见着一侧的谢宜舫,脑袋便不由得大了几分:“——师傅?”

    谢宜舫只在一侧神色淡淡,便是风姿出尘,举世无双,他轻声道:“怎么?”

    韦明玄看看自己的阮阮,再看看一侧的谢宜舫,舌头就有点不利索了:“你们怎么会一道……结伴而行,这是要往哪里去?”

    谢宜舫定定看他一会儿,忽的微微一笑,竟似有阳光穿透雾色一般,顿生凌然难言的仙气渺然,那目光落到阮琨宁面上后,便更加柔和了几分。

    他道:“——私奔去。”

 第240章 观望

    正是正月时分; 空气中尚且透着几分寒气,放眼望去,四下里也见不到几分绿意; 遍是灰蒙蒙一片冬景。

    寻常人见了; 只怕要心生阴郁的,可阮琨宁在金陵闷的久了,随意出来走一走,即使景色难称上佳; 心绪飞扬之下; 却也觉极好。

    谢宜舫与她并行; 面上神色也是适意轻松; 素来恬淡的面容上始终带笑,似乎是心情不错。

    二人马术不错; 身下又是良马,一通疾驰,早已出了金陵。

    官道上虽宽敞; 正月时节却也少有行人; 二人放缓了速度; 叫马歇一歇; 顺便说一说话。

    阮琨宁道:“不过是出行一次罢了; 怎的这般高兴?”

    “怎么会不高兴,”谢宜舫侧过脸去看她,目光像是月圆之夜的月光,皎皎而又清亮; 他道:“一别多年,竟不曾想过还能有机会同阿宁并行。”

    “你这话说的,”阮琨宁知他并非借此暗示什么,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战战兢兢,微微一笑,道:“却叫我不知应该如何接下去了。”

    谢宜舫也笑了,道:“不知道如何接,便不要说了,”他收回目光注视前方:“只好好听我说便是。”

    “阿宁刚刚离开时,我很伤心,是真的伤心,一连大病了许久,师傅看不过去,便对我说‘你们又不是见不到了,做什么摆出这幅样子来’,到了后来,也是师傅告知我找到阿宁的方法……”

    “大概是想要叫我有个依靠,又或者是顾忌到自己百年之后我应该如何,过了没多久,师傅便带我回了谢家……”

    “……仔细想想,自己也真是没用,凡事都要师傅操心,一点事都不曾为他做,却平白领受了多年恩惠,而我呢,到头来,除去为师傅上一炷香,烧一烧纸钱,竟什么都做不到。”

    那些年被岁月尘封起的岁月,大概不约而同的成了阮琨宁与谢宜舫之间不可言说的秘密,你不问,我也不说,可不知是怎么,到了今日,谢宜舫竟主动开口了。

    此刻再听,阮琨宁也不似当初一般敏感,反倒是能从其中找出几分温馨味道来,眼底光芒也温和了起来。

    谢宜舫似乎不曾察觉,只是继续道:“等又过了几年……”

    他语气隐有哀意,顿了顿,才道:“师傅过世之后,我便开始四处游历,说来也巧,竟又遇见了那王郑二人……”

    “本也是投缘,又算是旧交,都是世家出身,少不得沾亲带故,如此一来,我便与他们结伴而行,倒也有趣。”

    “后来徽嵊先生娶妻,我便同他们一道回了金陵,也是在那时候,结识了今上。”

    听到这里,阮琨宁终于忍不住插嘴了:“这般早吗?”

    “是啊,”谢宜舫自己似乎也在感叹:“此刻回首,竟也是几十年了。”

    阮琨宁想起前几日崔氏提起的话,倒觉谢宜舫可能会知晓一二。

    她催马过去,靠他近了些,道:“我听说,二皇子小时候是很得宠的,甚至于,陛下曾经有意册封他为储君,既是如此,后来怎么又失宠了呢?”

    “二皇子小时候得宠?”谢宜舫反问了她一句,眼底有些疑惑:“这话你是听谁提起的?”

    他神色是毫不掩饰的奇怪,若非这消息是崔氏说的,阮琨宁几乎要以为自己是被人骗了。

    她想了想,还是不曾将崔氏说出来,而是道:“自然是靠得住的人,哎呀,这个就不要细讲了,反倒是你,按照你的意思,难道二皇子小时候不得宠吗?”

    “可是我听说,”阮琨宁疑问道:“一直到十岁,他都是在宣室殿住着,难道这还不算是得宠么?”

    谢宜舫似乎明白过来了,却摇头失笑道:“哪有这样的道理,在宣室殿住着便是得宠,甚至于有被册封为储君的可能性?”

    他眼底笑意浅浅,隐含讽刺,阮琨宁忽的明白过来——其中之事,可能并非自己想的那般简单。

    她顿了顿,道:“——难道不是吗?”

    二人离得近,谢宜舫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道:“傻阿宁,昔年还是你教我这些道理,到了现在,竟要我来教你了,”他语气有些感叹,也有掩不住的柔情:“风水轮流转,到底是不错的。”

    不等阮琨宁说什么,他便道:“阿宁听到的消息不错,陛下的确曾经将二皇子接到宣室殿去照顾过几年,其中真意却并非你所想那般。”

    “阿宁看到的是什么?一个父亲在妻子去世之后,担心妾室不会好好照料嫡长子,所以将他接到自己身边去,亲自照看吗?”

    阮琨宁眼睛眨了眨:“——不然呢?”

    “我只说两点,阿宁便可明白了,”谢宜舫道:“第一点,元后李氏是在二皇子出生后没多少日子殁的,而在那之前,二皇子还不曾降生时,她的胞兄,时任征西大将军正在西凉战场上节节胜利,率领几十万大军在外,第二点嘛……”

    他似笑非笑的转向阮琨宁,道:“二皇子被接进宣室殿后没多久,征西大将军在战后为暗箭所伤,好在那时候大局已定,便是临时换将也无伤大雅,陛下便派遣定国公往前线去,接替他的位置了……”

    话说到这里,阮琨宁心中便明了了几分。

    ——原是一场交换。

    几十万大军在外,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皇帝担忧将在外君有所不受,李氏一族也担忧皇帝鸟尽弓藏,为两全起见,皇帝将二皇子接进了宣室殿,暗示这个身上流有一半陇西李氏血脉的皇子会成为下一任帝王,皆大欢喜。

    只是……按照此刻结果来看,皇帝并不曾遵守当年的约定。

    二皇子被pass掉,韦明玄被册封为储君,同当初的约定,早已经是南辕北辙。

    眼见着这样的结果,陇西李氏竟没有发飙,心性也真是太好了。

    她将自己内心的疑问说出来,却换来了谢宜舫轻轻一笑,他道:“他们哪里敢。”

    “当年他们的确有起兵就势造反的能力,今上却也未必没有扑灭叛乱的能力,仔细分析起来,成功的可能性怕是不足三成,这才是陇西李氏选择交易,顺从的将指挥权交出来的最大原因。”

    “再则,他们对于今上册封二皇子为储君本就是半信半疑,所以这些年来才会下这般多的力气……按照阿宁的话来说,他们在韦氏皇族眼中,是有黑历史的,如何也洗不干净。”

    阮琨宁一惊:“什么黑历史?”

    谢宜舫手中的马鞭轻轻甩了甩,道:“阿宁便不曾觉得奇怪么,先帝本是草莽,后来才在前朝谋了官职,随即又到了西北扎根,到最后也是在西北起兵……”

    “他起兵的地方,距离陇西李氏的祖地,可算不得远,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两个同样野心勃勃的势力。”

    阮琨宁毕竟年纪小,对于她这种在大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而言,也没有办法去想象几十年之前的事情究竟是怎样。

    她得到的,也只是一个近乎模板化的答案——先帝不堪前朝暴戾,于西北起义,协同陇西李氏一道推翻前朝,登上了帝位。

    在这样一个故事里,陇西李氏似乎只是一个慧眼识珠的辅助者,在一侧发光发亮,却也敌不过韦氏皇族的光芒万丈。

    直到今日,听了谢宜舫此言她才生出几分别的想法——事情,很可能不是自己想的那般简单。

    下意识的,她面色凝重了起来。

    却听谢宜舫继续道:“在最开始的时候,陇西李氏是想着自己起兵,争一争那个位子的,只是先帝势大,他们不欲硬碰,这才没有敌对起来,等到韦氏一族的势力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甚至于超乎他们控制时,他们才开始惊惶起来,可惜,为时已晚了。”

    “如此一来,也只好退而求其次,谋求与先帝的联盟,也是因此,才有了今上与元后李氏的婚约——这本是一步好棋的,只可惜棋手水平太差,一步错,步步错。”

    阮琨宁听他如此言说,便知是出了问题的,追问道:“后来呢,可是出什么事了吗?”

    “自是出了事,且还不是什么小事,”谢宜舫冷冷一哂,道:“后来,先帝在河间惨败,丢盔弃甲极为狼狈,按照之前的约定,陇西李氏本该当机立断前往救持才是……”

    “只可惜,那一仗先帝败的太惨,连带着叫陇西李氏也没了信心,竟始终不曾出兵,而是在沧县停驻,观望不前。”

    阮琨宁瞬间明白过来——怨不得陇西李氏在皇帝面前素来不讨喜,这样的黑历史当前,能讨喜就怪了。

    选择在先帝大败的关头观望不前,这是想要做什么?

    若非先帝运道好,硬生生缓过了那口气,如今的帝位,说不定就要换给陇西李氏坐坐了。

    这样兴致恶劣的黑历史当前,能够受到欢迎才怪呢。

 第241章 感伤

    之前清河家祭时; 阮琨宁与阮承瑞一行人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自金陵赶到,如今她与谢宜舫二人轻装简行骑马而去,自是快了许多。

    不过六七日的功夫; 便到了清河境内。

    到了这里; 谢宜舫便熟悉了许多,骑马在前头带着,穿过一个不算小的镇子,在一家客栈前停下了。

    客栈外有小二在招揽客人; 抬头见却见一双男女走了进来; 那女子虽佩戴着帷帽; 却自有一种婀娜风流; 即使未曾瞧见面容,也尽可想象出底下究竟是何等风姿。

    那男子走在前头; 若非周身没有云雾,那小二几乎要疑心是天上仙人降世了。

    对着这样的两个客人,他态度热络之中更添了几分恭敬:“二位里面请; 里面请; 是要住店; 还是要吃东西?”

    此刻时辰还早; 远远不到吃饭的时候; 二人清早又是用过早饭的,是以阮琨宁其实并不饿,方才跟着谢宜舫进入这家店的时候,她心里还有些奇怪; 到了此刻,却忽的有些明白过来了。

    原是当初他们一起离开谷底后,歇脚的那个茶肆。

    岁月当真变幻难测,几十年的功夫,曾经的一片荒凉消逝,却变成一座小镇拔地而起,这么多人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代代繁衍,当真是叫人心生感触。

    她摇头笑了笑,出言道:“来一壶茶,再随意来几个小菜即可。”

    谢宜舫回过身去,向她微微一笑:“只可惜,此时没有毛豆。”

    阮琨宁回想起旧事,禁不住哑然失笑。

    二人临窗而坐,说一说话,用一壶茶,倒也闲适。

    随后,两人便置备了香烛纸钱与祭祀干果,将马留在客栈,径直往谷底去了。

    阮琨宁还在谷底时,舒明子便已是高寿,虽身体康健,行走生风,却也是因着内力深厚的缘故。

    她走后没几年,舒明子便过世了。

    阮琨宁这一世认的师傅有三个,谢宜舫,如素夫人,以及舒明子。

    仔细一想,她也算是有福气,这三个师傅哪一个都不是泛泛之辈,多少人追着喊着想要拜师,到头来,却成了她的师傅。

    人的境遇,当真是难言,世事无常,也并非是一句空话。

    往谷底那里去的时候,阮琨宁心头沉重,一直不曾说话,倒是谢宜舫,时不时的说几句。

    “师傅说,他还是觉得在谷底生活自在,也不愿埋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