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江湖奇情录 >

第175部分

江湖奇情录-第175部分

小说: 江湖奇情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可鞠地站在门外,道:“哪一位是杨大爷?外面有一位客人要见你。”杨聪等人听了吃惊不小,杨聪连忙问道:“是什么人?”那店小二弯腰道:“他就在楼下等您!”杨聪等人听了,连忙跟那店小二下了楼,只见楼下的桌子旁坐着几个大汉正在喝茶,为首的人竟然是朱骥,众人均暗暗吃惊,这朱骥果然一直派人跟踪着众人。朱骥见杨聪等人下了楼,连忙站起身,摇着扇子朝杨聪笑道:“杨兄弟,昨晚睡得好么?”杨聪故意问道:“朱大哥,怎么这么巧,你们也住在这家客栈里么?”朱骥笑道:“不!我和你嫂子寄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你嫂子非要我来请你们,她说你们昨天救了我们夫妇的命,她今晚要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请杨兄弟及几位英雄喝一杯,杨兄弟,你不会拒绝你嫂子的这点心意吧?”
    杨聪听了笑道:“既然大嫂有如此心意,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啦!”朱骥笑道:“理当如此!如果你们不去,那我回去可又要挨骂啦!”众人坐下喝了一壶茶,朱骥便起身告辞,道:“好啦!杨兄弟,你们好好休息,今晚我会派人来接你们,到今晚我们再好好喝他一个痛快。”朱骥与几人一一告辞出了门。众人回到房间里,鲁长老道:“这朱骥果然是一条老狐狸,居然查到我们落脚的地方,好在我们防着他一招。”彭长老笑道:“这也好,否则今晚这顿饭就没了着落。”众人谈论了一会儿,便也各自回房休息了。果然,到了近晚饭的时间,朱骥果然派了几顶轿子前来接杨聪等人,杨聪与彭长老、鲁长老、韩雪枫和翠儿几人也不客气,便上了轿子,那轿夫见众人上了轿子,便抬起众人向城东南方向走去,四个腰挂长剑的大汉在前面开路,杨聪对这南京比较熟悉,见轿子所走的方向正是旧皇宫的方向,便猜想这朱骥夫妇是住在旧皇宫里。
     
   
第三百零四章 真假难辩(三)


    这南京城原来是明朝的开国国都,明成祖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怕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灵魂找他算帐,便把都城迁到了北京,这旧皇宫便成了行宫,也成了朝廷的钦差大臣或皇亲国戚到南京居住的临时官邸。鲁长老见这些轿夫抬着轿子健步如飞,知道他们的身手不凡,定是锦衣卫的人乔装而成的,但众人此次是去赴宴席,因此也不怕。那轿子拐了几个胡同,却在一间高大的院子后门停了下来,那四个大汉引着众人入了院子,朱骥夫妇早已在院子里相迎。杨聪见这院子豪华气派,门窗均雕镂着花鸟,地上铺着大理石,屋檐雕龙飞凤,非普通人家所能比,而且院子戒备森严,鸦雀无声,四周站立着许多家丁装扮的人,杨聪等人知道这些人是锦衣卫的人或官府中的人,朱骥见杨聪几人进了院子,笑道:“杨兄弟,我还以为你不敢来呢!”杨聪笑道:“岂敢!岂敢!既然朱大哥和大嫂盛情邀请,就是天大的事情,也只好放下啦!而且今晚是大嫂的手艺,就更要来尝一尝!”那于承珠出身名门,而且与江湖中的人打交道惯了,也不介意,笑道:“既然如此,杨兄弟与各位今晚就多喝几杯,尝尝我烧的菜,只是我的手艺不好,可比不上外面酒楼的手艺,可别见怪啊!”朱骥夫妇引着众人入了客厅,杨聪见这客厅铺设豪华,地上铺着大红地毯,四周明烛高照,焚烧着檀香,几个丫鬟也是穿着华丽,艳丽动人。
    杨聪和众人见此情景,都是一个心思,杨聪心想:这朱骥盛传为官比较清正廉明,看来是徒有虚名,哗众取宠,看他今晚落脚之处,极其奢华,可见这朝廷中的人就没一个是好货。众人暗暗后悔救了这朱骥,害得丐帮与弥勒教结下了冤仇,朱骥夫妇没有看出众人脸色的变化,极其客气地恭请杨聪等人入了席。杨聪见这满席的酒菜尽是山珍海味,极其铺张,众人顿时又吃了一惊,瞧这些酒菜,非常人所能烹调出来的,单是这一桌子的酒菜,至少也要几百两银子。杨聪吃惊地道:“朱大哥、朱大嫂,你们这是何意?不是说烧几个小菜吗?”朱骥朝众人笑道:“杨兄弟,其实这些菜都是从外面的酒楼购回来的,我们怕请不来杨兄弟和各位英雄,因此撒了一个谎。”
    那于承珠也笑道:“杨兄弟,请你别见怪,老实说,我这几年享了些清福,这烧菜的功夫也生疏得很了,实在是不好意思用来待客,因此只好出此下策啦!还请杨兄弟不要见怪才好。”杨聪叹道:“这一桌酒席少说也要几百两银子,招待我们未免太铺张浪费了些。”朱骥笑道:“纵然它价值千金,也难抵众位相救愚夫妇性命之情。”杨聪等人知道他是一片好意,便对两人略有了好感。朱骥夫妇亲自轮流给众人斟酒,两人极力称颂杨聪几人的相救之恩,却不提其它话题,众人酒过几回,吃了一回菜,只见一个家丁模样的人走到朱骥的跟前,凑近他的耳朵低声说了些什么,便退了下去。
    朱骥便端起酒杯站了起来,朝杨聪道:“杨兄弟,今晚你大哥和你大嫂做东请众位喝酒,其实是借花献佛,我们夫妇借居在这里,这些酒菜其实都是这家主人置办的,这家主人听说杨兄弟等几位英雄在此喝酒,想过来与杨兄弟喝几杯,不知道杨兄弟是否介意?”杨聪听了,顿时吃惊不小,单从这桌酒席来看,就知道这间屋子的主人不是商贾巨富,就是朝廷的要员或退休的官员,众人此时已经吃了他的酒席,哪里还好意思拒绝他的请求。杨聪连忙道:“好啊!既然这里的主人如此好客,我们倒是很想见见他,只是我们是粗人,不懂礼节,朱大哥,等一会儿我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帮周旋。”朱骥笑道:“这个杨兄弟请放心,这里的主人很好客,更敬重像杨兄弟这样的人,他也姓朱,是……是再下的长辈。”杨聪笑道:“既然是朱大哥的长辈,也是小弟的长辈了,那小弟更要见见他,好好感谢他今晚的盛情款待。”朱骥笑道:“好!”便派一个丫鬟出去了。
    众人又喝了一回酒,只听见厅外传来了一声哈哈大笑,道:“朱大人,你在这里喝酒,怎么不与我打一声招呼?”杨聪等人吃了一惊,连忙转头朝门外看去,只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公子大步迈进了厅里,他身后跟着两个老者,只见那公子年纪约三十多岁,面如冠玉,剑眉朗目,丰神俊朗,身穿一件天蓝色的长袍,头戴一顶瓜皮小帽,帽子正中镶嵌着一块寸许见方的美玉,那美玉相隔甚远就闪着荧荧之光,可见价值连城,那公子的腰间也佩着一块莹莹闪光的玉佩,那公子轻摇着一把描金绢面折扇,右手中指上戴着一个明晃晃的钻石戒指,那钻石闪出的光莹莹四射,显然也是价值连城之物。杨聪见这公子雍容华贵,儒雅潇洒,一表人才,却满脸的英气逼人,只道是此间主人的公子。那公子一进来,朱骥夫妇慌忙站了起来,对那年轻公子毕恭毕敬,然后对杨聪道:“杨兄弟,这位就是此间的主人。”
    杨聪等人听了顿时吃了一惊,瞧这公子的年纪,远远比朱骥要小得多,众人只道这间主人定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没想到却是一个年轻的公子爷。那公子含笑朝杨聪等人抱拳道:“久仰!久仰!”朱骥恭敬地请那公子坐在首席上,便鞠身立在他的旁边,那两个跟着进来的老者也立在那公子的身后。杨聪暗暗打量那两个老者,只见左首的那个老者年纪约有八十多岁了,穿一件腰身宽大的华丽青袍,上唇有一撮花白的胡须,头发已经斑白了,中等身材,体宽肥大,满脸红光,像一个养尊处优的土财主,但太阳穴高高凸起,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内力极其深厚之人。杨聪又偷偷地打量另一个老者,只见那老者年纪约八旬,颔下含须,脸色猩红,那太阳穴高高的突起,一双手干枯如柴,青筋暴起,形如鹰爪,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内家外家功夫精深之人,最使人吃惊的是,那老者双手过膝,天生异相,那老者一副恹恹欲睡的样子,偶尔双眼一张,顿时两眼射出一股威严而冷酷的眼光。杨聪看到这老者,顿时吃惊不小,原来此人竟然是上次他与宋三桥在成都城里见的那个老者,宋三桥曾说此人三十年前号称京城第一高手、号称“鬼爪手”的南宫宇,此人双手天生异相,双手过膝,杨聪的印象特别深,一眼便认出了他的手来。
     
   
第三百零五章 真假难辩(四)


    这三人进到客厅里,杨聪几人暗暗吃惊,特别是见朱骥夫妇和这两个老者对这个年轻公子毕恭毕敬的,知道此人定非等闲之辈。那公子大大方方地坐下来,朝杨聪抱拳道:“再下姓朱,大家不必客气,杨公子请坐!大家请坐!”杨聪等人听了,便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朱骥夫妇仍然恭敬地立在一旁。那公子朝朱骥夫妇笑道:“朱大人、朱夫人,你们也请坐啊!咱们今晚只是喝酒,不分长幼尊卑,不必拘礼。”朱骥夫妇听了,才敢坐了下来,众人见此情景,知道这公子大有来头,连鼎鼎有名的锦衣卫使也对他毕恭毕敬,不是皇亲国戚,便是各亲王之后,当年朱元璋把自己二十三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战略要地为亲王,亲王之后世代沿袭王位。
    那公子见众人都坐了下来,便扫了一眼桌子上的酒菜,笑道:“如此残羹冷炙,怎么能待客呢?朱大人,吩咐下人撤了吧!重新送一桌像样子的酒菜上来。”朱骥听了,连忙吩咐下人撤了酒席,杨聪等人又吃了一惊,这桌酒席还只是吃了一点点,这公子便下令撤了重新换过,如此奢华,非一般商贾巨富人家所能比。那公子令人斟了一回酒,端起酒杯朝杨聪笑道:“杨公子,昨晚再下听朱大人说,你和你的手下武功非常了得,打败了许多匪徒,救了朱大人夫妇的命,再下好生敬仰,来!再下敬杨公子和各位一杯!”杨聪连忙道:“惭愧!那是朱大人给杨某脸上添金,我们只是会几手三脚猫的功夫,那些强人都是朱大人赶跑的。”那公子微笑着道:“杨公子不必谦虚,来!咱们干了这一杯!”众人喝了一回酒,那酒菜便重新摆好,竟然比刚才还要奢华,什么熊掌、燕窝、鱼翅等应有尽有,杨聪等人又是吃了一惊。
    那公子微笑地朝众人道:“来!大家吃菜,不必客气!”说完他又特意转头对朱骥夫妇道:“朱大人、朱夫人,咱们今晚宴请贵客,你可替我好好招呼杨公子他们,可别怠慢了客人。”朱骥夫妇听了,便站起来替众人挟菜勺汤,招呼甚是殷勤,杨聪几人见这公子如此随和,便也不客气起来,加上这些都是众人平日从没尝过的,更是放开肚皮吃喝。那公子吃得甚是斯文,慢条斯理的,只喝了一些燕窝,象征性的吃了几口菜,算是陪客。那公子边陪众人喝酒,边与杨聪聊天,态度很随和,那公子朝杨聪问道:“听杨公子的口音,好像有些北京口音?杨公子是北京人氏么?”杨聪笑道:“朱公子好眼力,再下幼时在北京城里长大的,家道没落后才流浪到江湖,所谓乡音无改,还是带着家乡的口音。”那公子笑道:“那好得很哪!再下的祖籍也是北京人氏,咱们还是同乡哪!”
    杨聪笑道:“今日多谢朱公子盛情款待,我等实在感激得很哪!只是我等乃粗人,不懂礼数,还请朱公子多多原谅。”那公子微笑道:“朱某生平最敬重江湖中的英雄,昨晚听朱大人说杨公子大显身手救了朱大人夫妇,朱某好生仰慕,今晚得见杨公子等人,实慰生平一大心愿哪!”杨聪笑道:“常言道‘无功不受禄’,我等与朱公子从未谋面,今晚承蒙朱公子盛情款待,真是惭愧得很!”那公子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今晚朱某与杨公子一见如故,大慰朱某心愿,朱某虽然谈不上家资富可敌国,但这小小的一桌酒席,朱某还是招待得起的,杨公子不必客气。”两人又喝了一回酒,话题也更多了。
    那朱公子道:“杨公子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实在是难得的国家栋梁,可惜埋没在江湖草莽之中,如果入朝为官,定能光耀门楣,名载青史啊!再下祖上略有些余财,在京城有一些影响,再下也认识朝中的一些大臣,如果杨公子想为国家效力,再下可以替杨公子引荐一下。”杨聪见这朱公子正在兴头之上,不忍心拂他的好意,又猜他多是皇亲国戚,那更是得罪不起,连忙道:“朱公子一片好意,再下心领了,只是杨某最近家父和恩师先后故世,杨某正在热孝之中,加上再下读书甚少,想多读几年书,过一两年后一定会来找朱公子帮忙的。”那朱公子听了,连忙道:“百事孝为先,难得!难得!杨公子等过了孝期,直接去找朱大人就行了,他会帮你忙的。”
    杨聪点点头,按照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