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洪荒绝世散修 >

第172部分

洪荒绝世散修-第172部分

小说: 洪荒绝世散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就把出城打猎的奇遇简单地说了一遍,娘娘便说道,“儿啊,为娘四更时也做一梦,梦见你父王水淋淋的前来,说是被道士推入井中,他已请唐朝圣僧前来捉妖,详细的就记不清了,我正满腹狐疑,你说了此事,更证实了我梦中之事,你先把玉珪留下,快去请圣僧来捉妖”。

当即,太子扳鞍上马,飞快来到宝林寺,向悟空跪下,说道,“师父,我已问明母亲了,那妖道果然害了我父王,夺了江山”。

“今日天晚了,你先回去,不要露了马脚,待明天老孙进城,捉了妖怪,为你父王报仇雪恨”。

“我今天出城,为此事奔波一天,没打上一只禽兽,回城去岂不令他生疑?”。

“此事好办”,当即,悟空就跳在半空,念动真言,拘来山神土地,让他们驱赶来禽兽,太子率人马回城,只见四十里路旁尽是跑不动的禽兽,将士只管上前擒捉,众人只说是太子的洪福,怎知悟空暗中相助。

寺中的方丈和众僧见太子对悟空敬若神明,都换了一副嘴脸,拼命讨好,安排斋供请唐僧师徒吃了,当夜,悟空睡不着,暗忖,“纵然太子和娘娘相信了此事,要让文武大臣都信还要费一番唇舌,不如去把国王的尸首盗来,就是尸首化了,也要把王袍、王冠及玉带捞出来,当个凭证”。

当即,悟空就把心事对唐僧说了,要带八戒去盗尸,唐僧认为八戒呆笨老实,一味护短,悟空说道,“天上、地下的事都难不倒我,只有水中我行动不便,八戒总管天河,水性最好,只有他去才能成功”。

唐僧一再叮嘱悟空不得欺负八戒,悟空答应了,才叫醒八戒,怕他不愿去,骗他说妖精在御花园八角琉璃井内藏了一件宝贝,让八戒跟他去盗宝,八戒虽然知道悟空打什么鬼主意,但还是装出一副财迷心窍的模样,满口答应,跟上悟空,驾云来到后宫。

当即,二人飞到御花园,见园门上着锁,八戒发了呆性,一耙砸破门,二人进去,悟空四下一看,见到那株芭蕉树,就说,“宝贝就在下面”。

八戒赶去,一嘴拱倒芭蕉,现出一块石板,掀开石板,露出那口井来,悟空便说道,“呆子,下去捞宝”。

“忘带绳了”。

悟空取出棒来,变得又细又长,让八戒抓住,往井中放,快到水面,八戒说道,“停一下,让我看看宝在哪儿”。

“宝贝就在水底”。

第375章真假唐僧

当即悟空把棒猛地一放,八戒扑通跌入水中,他沉入水下,摸了好一会,摸到个死尸,吓得浮出水面,惊惊咋咋地说,“水下没宝,只有一个死人”。

“那死人就是宝,你把他驮上来”。

八戒不愿驮,悟空威胁说,“你不驮,我就把石板盖上了”。

八戒无奈之下,只好再入水下,驮出尸首,悟空伸下棒,八戒腾不出手,就一口咬住,让悟空拉上来,随即,悟空施仙法,借一股狂风,把尸体摄回宝林寺,八戒怀恨在心,“好你个猴子,如此捉弄我,待见了师父,看我如何捉弄你”。

唐僧掌上灯,见国王面目如生,问是怎么回事,悟空便说道,“一定是他阳寿未尽,井龙王施法力,用定颜珠定住肉身,方不致腐烂”。

八戒就进谗言,“师兄说了,他能还你个活国王”。

唐僧就说,“悟空,你就大发慈悲,施展法力,把他救活”。

“好,我这就去阴司找他的灵魂,让他还阳”。

八戒又说,“师父,别听他的,他在路上说了,不用去阴司,就能让国王还魂,才能显出他的手段来,他要不干,就是偷懒,你就念那紧箍咒”。

唐僧真个信了八戒的话,就要念紧箍咒,悟空忙说,“别念,别念,我到天上找仙方去”。

“你快去快回”。

“天明我就还你个活国王,不过,这尸体一见阳气,就要化,得有人哭着,才能保住不化。我才能见功,师父,你让八戒哭,一直哭到我回来。要是没泪还不算”。

八戒没法,就卷个纸捻儿,往鼻孔里捅了捅。打几个喷嚏,眼泪真个就哗哗流了出来,边哭边数黄道黑,如同死了亲人一般。

悟空一筋斗来到南天门,哪儿也不去,直奔三十三天兜率宫,太上老君一见他,忙喊,“大家仔细。偷丹贼又来了”。

悟空施了礼,笑着说,“老倌儿,防我干什么?老孙不干那事了”,接着说明来意,请老君给他一粒还魂丹。

老君有些迟疑,悟空就说,“你不给。我就走,当心我溜回来。给你来个皮笊篱捞饺子——汤水不漏!”。

太上老君笑骂,“这猴头还是老毛病,好,看在唐僧的面子上,就给你一粒,救活国王。算你的功果”。

悟空当即接了丹,噙在口中,谢了老君,一筋斗又回到宝林寺,见八戒还在大哭不止。

唐僧问。“怎么样了?”。

“我找老君要了一粒还魂丹,沙僧,取水来”。

当即,沙僧取来水,悟空撬开国王的牙关,用水把丹灌下去,国王肚里咕咕作响,就是不喘气,唐僧说,“在井里泡了三年,就是铁也锈了,得给他度口气”。

八戒伸嘴就要度,唐僧忙拦下,“你曾为妖吃人,肚里是浊气,悟空自幼吃的是山桃松子,肚里是清气,让他度”。

悟空就嘴对嘴给国王度了气,不一会儿,国王活过来,爬起身就磕头拜谢救命之恩。

天色大亮,众僧来献早斋,见到水淋淋的国王,大惊失色,悟空说明情况,叮嘱他们一定要严守秘密,不可走漏一丝风声,众僧忙献水来,让国王洗了脸,又找来一身僧衣,让国王换下湿衣,悟空就把他打扮成行童模样。

用完斋,悟空让八戒把行李分出一担,叫国王挑了,又安排众僧把王袍洗净晒干,待事成后送回王宫,众僧将五人送出山门,五人直奔乌鸡国,进了城,来到午门前,唐僧说,“我去倒换关文”。

悟空说,“我们一齐去,人多好说话”。

黄门官奏进去,不一时传旨让唐朝僧人上朝见驾,五人上了金殿,立而不拜,那妖精坐在龙椅上,怒喝,“那和尚见了朕为何不拜?”。

悟空笑着说,“我大唐本是天朝上邦,你们是下土边邦,我们是大唐的钦差,你该拜我们!”。

妖精大怒说道,“这野和尚竟敢与朕分庭抗礼,拿下了!”。

众武将一拥而上,悟空用手一指,喝声,“住!”,所有的人,就都被定在那里,妖精大怒,跳下龙椅,伸手来拿悟空,悟空取棒在手,喝声,“来得好,吃老孙一棒!”,当即劈头打下,妖精大惊,手中没有兵器,无法抵挡,忙闪身躲过,顺手从一个被定住的镇殿将军身上抽出宝刀,驾云就逃。

悟空急纵筋斗云追上去,高叫,“那怪物,哪里逃!”。

那妖精转身骂道,“孙悟空,你好无礼,你取你的经,我坐我的王位,你为什么抱这个不平?”。

悟空呵呵大笑,说道,“你这泼魔,王位是你坐的?你既认得我老孙,就该早早逃走,还敢抓我?不要走,先吃我一棒!”。

两人在云端施展开手脚,大战起来,斗不几回合,妖精不是对手,转身逃回王宫,变成唐僧的模样,拉上唐僧转了几转,并肩搀手,立在阶前,悟空赶来,睁开火眼金睛细看,也辨不出真假。

八戒、沙僧来看,也认不出来,悟空就念动真言,拘来护法神,吩咐道,“你们暗中助我师父上殿”,那妖魔神通广大,听得悟空的言语,就抢先上了殿。

悟空举棒就向阶下打去,幸被众神拦住,那怪趁乱又下了殿,拉上唐僧再一转,又分不出真假来,八戒出了个主意,“师兄忍一会儿头疼,让师父念那紧箍咒,我跟沙师弟各搀住一个,会念的是真,不会念的是假”。

悟空无法,只得忍了头疼,让唐僧念紧箍咒,八戒、沙僧各搀住一个唐僧,真唐僧会念,假唐僧只会胡哼哼,八戒高叫,“这个是妖怪!”,他松开手,举耙就砸,妖精纵身跳起,驾云逃走。

八戒大喝一声,驾云赶上,沙僧也抡宝杖赶上去,唐僧住了口,悟空忍着头疼,跳在上空,见八戒沙僧正大战妖精,就想从上面一棒捣蒜般捣下来,正欲下手,东北方一朵彩云飘来,有人高叫,“孙悟空莫要动手!”。

第376章袁天罡李淳风

悟空看去,原来是文殊菩萨,上前施礼,“菩萨哪里去?”。

“我来替你收妖”。

“有劳了”。

文殊喝道,“畜生,还不皈依,更待何时?”。

那妖精打了个滚,现了原形,原来是文殊骑的青毛狮子。

“你怎么让他逃出成精?”。

“这乌鸡国王好行善斋僧,如来差我来度他,我就变成个和尚,向他化些斋供,言谈中,他被我难倒,不由大怒,把我捆起来,在御水河中泡了三天,所以,如来让这兽来推他下井,泡他三年”。

“你虽报了仇,那怪不知害了多少人,又把三宫六院都玷污了”。

“他不曾害人,再说他是个阉过的狮子,不近女色”。

这青毛狮子就是那虬首仙了,被文殊在万仙阵当中收为坐骑,也不知这文殊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癖好,施法符印断了这虬首仙阳根,让他变成了一只阉狮子。

八戒上前摸了一把,嘿嘿一笑,说道,“酒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令那青毛狮子又羞又怒。

当即,悟空谢了文殊,三人返回王宫,国王文武大臣见三人回来,慌忙下拜,悟空把文殊收怪的事说了,这时,宝林寺和尚送来王袍,国王换上,坐上龙椅,唐僧换了关文,就要告辞,国王要把王位让给唐僧,唐僧自然不肯,他就摆驾把四人送出西门,洒泪而别。

阆苑仙岛当中,众多玄家弟子,一个个或躺或坐或立,或盘膝修炼,或钻研玄术。或高谈阔论,整个仙岛当中一片的欣欣向荣,令飞扬见了都是十分的满意,他玄家虽然不如儒家法家,但是这么多年来传承不断,也是涌现了大量的天才弟子。当他们修炼成天仙后,就被接引到这仙岛当中潜心修炼。

这么多年来,玄家可是涌现了大量惊才艳艳的弟子,东汉时期,有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三国时期有水镜先生卧龙凤雏,而在唐朝,则有袁天罡和李淳风,想当初子罕就是伪装成袁天罡的叔叔袁守城。在西游之中走了一趟。

这袁天罡可以说是集玄家之学之大成,连飞扬都是对他十分赞赏,他还在人间当中时,可是编著了《六壬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易镜玄要》,令玄家多了几件镇压气运的宝物,又发明了称骨算命之法,可是在这个时代,令玄家的气运涨了不少。想当初他来到阆苑仙岛的时候,飞扬还特意接见了他。赐给他一件后天下品灵宝。

袁天罡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

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

袁天罡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前程及结局后来验证都不出其所料,到唐太宗贞观初年,袁天罡以相术预测已是名扬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召见袁天罡,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汉朝严君平,术数大师),今朕得卿,何如?”。

袁天罡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唐太宗大喜,在九成宫让他为贞观重臣张行成、马周等人看相,所预测后事无不准确。

至于李淳风,他的贡献是一起推演了《推背图》,另外还注释和编订《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术》十大玄家算经。

另外,他发明了麟德历,成为大唐的新历法,发明了浑仪,乃是观测天体位置和运动的重要仪器,受诏预撰《晋书》及《五代史》,编著了卜算经文《乙巳占》,专门为凡人创立了一本修炼功法《三元真经》。

飞扬对着两个人可是十分看重,还亲自去了一趟人间点化他们,有一天,两人相约出去游玩,碰见一棵两扒杈树长在当道上,就坐在树下歇息,他们刚坐下,就照见远远过来一个人(飞扬所化),袁天罡说,“咱俩算一算,看这人是从树哪一面走呀,看谁推算得准”。

李淳风说,“行”。

两人掐指一算,一个说是走左面,一个说是走右面,不想那人过来后,也不走左,也不走右,二话不说上了树,从两根扒杈中间钻了过去。

袁天罡和李淳风十分惊异,急忙问那人,“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