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小辣椒 >

第101部分

重生小辣椒-第101部分

小说: 重生小辣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就等着日元升值了。杜海明手里的那些钱,一部分是原来挣的,一部分是翡翠和羊脂玉的收益,还有一部分是钻石收益。杜海明说了,等挣了钱,就把钱给以顺儿的名义买股票。再加上原来国外几个大型珠宝公司的股份,顺儿也算是大富婆了。不过顺儿还是绝对,多存一些翡翠和玉石,将来更挣钱,再说每年翡翠和玉石也是有收益的,一年几千万当家用是没有问题的,剩下的钱,全部用来囤积玉石。不但是岫岩玉,还有田黄石,那将来也是上千倍的涨价啊!还有寿山石,包括田黄石,贺州玉、台山石、云南的黄龙玉,现在买了下来,将来卖出就是百倍千倍的价格。顺儿让杜海明不用卖黄金了。将那些宝藏中的东西都卖掉,私下卖,省的将来麻烦。
    杜海明也同意了,记住了顺儿说的那些玉和石头的产地,然后打算让手下人去找。之后,两个人去了南方,在那边找了个好大夫,给顺儿开了一些调养身体的药,顺儿就这么住了下来。杜海明有事儿,她就一个人看看风景。现在苏杭这边的加工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了,买地皮盖工厂也是麻烦事。还有仓库也要盖。
    杜海明特别厉害,找了专业的师傅,定做了许多的好乐器。都打包邮寄给平平,还有就是给老家的。之后他们又到了南方,到了香港,买了许多的珍珠,足足有一个匣子。还有国外的品牌时装。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顺儿也顺便做做头发,烫了一个大波浪发。买了一箱子衣服,还有国外进口的天然化妆品。给家里人也带了不少。当然,也买了许多的燕窝,家里的都吃完了。这次直接买了两个大箱子回去,直接邮寄回家。
    在这边,顺儿看到了老舅,老舅的厂子真是挺红火的,现在已经扩大了,雇佣了三百多人,真是惊人。他就住在厂子里,也没有意思把冯敏接过来。顺儿也不好说什么。还看到了余理,他卖的是人参,还有木材之类的,很挣钱。从衣着和谈吐方面就能看出来。
    顺儿手里现在有四个千年的人参。23根五百年以上的人参。三百年以上的56根。二百年的78根,一百年左右的有111根。这些顺儿都是不打算出手的。之后,顺儿又买了不少的金首饰,打算回家送人,自己现在也可以带了。还有白金收拾,虽然现在不流行,但是款式好,镶嵌宝石和钻石的项链还是很好看的。戒指也很好看,虽然跟杜海明给的不是一个等级的,但是顺儿不在乎,有不是给专家看。
    来了一次,顺儿当然得给家里人张罗一番了,从香港这边进口了不少加工便宜的布料,凑了一车,又搜集了许多的牛仔装也凑了一车,还有小型的摩托车,拉回家去两车。估计这四车货,顺儿能挣20万。当然,没有杜海明的那些朋友帮忙,自己也是弄不到摩托车的。
    在香港这边也是买地皮,比在内地要麻烦的多,杜海明买的面积又大,所以,审批需要很多时间,这个是需要杜海明亲自签字的,等到手续都办好了,设计图也出来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离家半年多了。
    就连过年都是在南方。那时候顺儿正在调养身体。不得不说,南方的老中医还是很有本事的。所以顺儿才没张罗回家。不过家里也不用她怎么担心,陈林泽夫妇现在完全可以照顾孩子,四个孩子的学习都有进步,九月份,杜睿和杜兰就打算直接读小学三年级了,这让顺儿都非常的惊讶。杜天赐和杜欣今年才四岁,已经上了学前班了,明年就会上小学了。这让顺儿不得不考虑孩子将来在哪里读书的问题了。
    马上就要到关键的时候了,因为广场协议就要签署了,也就是说,杜海明要抛出手里的日元,兑换成美元了。九月份,杜海明很顺利的将手里的日元换成了美元。手里现在正好有十亿美元了。顺儿的意思是全部留着投入到翡翠和玉石囤积生意上。杜海明想想,绝对确实比美国的股市更挣钱。所以,开始全力的加大了对缅甸翡翠、宝石和国内玉石的开发上面了。这笔资金下去,原来的生意全部扩大了三倍。然后,按照正常的渠道,又花了点钱,将所有囤积在国内的精品翡翠和玉石摆件、首饰,全部运到了美国,在那里盖了仓库,又一次过年的时候,美国那边已经完工了。玉石安全送到,雇佣安保公司,整整有四个大仓库,全部都装满了。
    因为有一个私人的酒会,杜海明和顺儿必须参加,所以顺儿做了一个全身美容,做头发,买另一件国际打牌的紫红色亮面漏背装,身上还带了一套钻石首饰套装。自己化了一个裸妆。非常漂亮,至少杜海明看直了眼,等到他带着顺儿到了会场,脱下外衣,搂着媳妇进场的时候,这才发现,后背竟然是裸着的,气的眼睛都要鼓出来了。所以当天的生意,让对方很头疼,杜海明寸土不让,谈不拢就马上要走,没办法,对方只能答应了。其实这个生意也很简单,就是杜海明收购了香港最大的酒庄。
    重生了,顺儿最大的感觉就是,时光如流水啊!一去不再还啊!昨天的日子永远不会回来,今天的机会就一定要抓紧。杜海明积攒玉石,顺儿手里也有钱,这几年做农副产品生意,加上赶集,手里也有二十多万了。所以,让人开始买酒,买好酒,茅台,五粮液。年份足的都买。杜海明还笑她,说是搜集好酒这件事情他早就在做了。什么年份的就最好,哪里有好酒,他最清楚,早就派人去收购了。现在已经存了不少了。不过顺儿也不在意。她在本土作战也是一样的。
    有钱了,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就比如杜海明,建立了一个退役军人扶助中心。为每个牺牲的战士每家多给了两千块钱的丧葬费。为那些伤残军人每个月提供100块钱的生活补助费。还安排那些没有路费来给儿子上香的老妈妈们能有钱来送儿子最后一程。还有就是,自己的企业,安排了不少的退伍军人。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没有关系,杜海明花大力气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最勇猛,最合格的保镖。这些人当中,也有聪明好学的,玩儿起美国那些先进的器具也没有什么难的,还可以自学英语和粤语。当然,安排进企业核心的人,就需要严格的排查了。现在杜海明更注重保密了,轻易的不会出来。他城里的财团,主席也不是杜海明,至少一个挂名的人,但是真正的决策者还是杜海明。
    跟着杜海明出来一趟,顺儿对于丈夫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他的头脑聪明、冷静,那么多的生意都在他的脑子里,看看账面就能发现问题。手下的人看到他都是战战兢兢的,不仅仅是害怕,更多的是信服和仰慕。真是佩服他的御人能力,手下核心人员不超过三十人,各个都很牢靠,这是为什么呢?有时间好好问问,不过暂时她是用不到的。
    终于回家了,顺儿给孩子们带了不少的礼物,有书籍、画报、琴谱、文具、玩具,还有衣服等等。到了家,四个孩子就扑上来了,又是哭又是喊的,跟被主人丢弃的小狗一样,反应热烈。一年不见,孩子们都长高了。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气质变了,看来杜海明请的师傅还是很牢靠的。四个孩子围着爸爸妈妈说着自己一年来的成就,顺儿和杜海明听的都很认真,等等还有考考他们呢!

☆、第145章 无题

陈林泽两口子这一年来单独照顾四个孩子,和孩子们的感情都很深了,这让顺儿有些意外,不过这样也很好,这次出去这么久,实在不是顺儿有意的,那个时候的情况,也实在是回不来。过年的时候,正好赶上要过年了,可是当时的大夫说了,顺儿要好好的调养身体,否则对寿数有碍,顺儿也明白,自然是听了。后来又赶上大事,就只能等着杜海明办完了正事,这才回来。
    回来之后,杜海明和顺儿都考察了孩子们的功课,他们在外地的时候,也看了城里孩子读书的情况,用的课本比他们现在用的难多了。将来一起高考,可是要吃亏的。再说了,孩子们学的这么多,很快就没有老师能教了。再说他们的本事都一般,要想好好的启蒙,学东西,还是得跟好老师学习。
    晚上,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决定搬家到城里去。家里的大车也都打算带到城里去,做别的生意。夫妻两个打算直接到省城去住,那里的老师很好的,音乐老师也好。杜海明办事想来雷厉风行。
    很块就找了个地方,盖了一个三层高的小楼,小楼后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房子前的院子也很大,一楼是车库,还有一个大厅。一楼的有间很大的主卧室,还有一间书房和一间绣房。二楼是孩子们的房间。三楼是游戏室,书房。地下室里放东西的。厨房就在一楼,地下室里放一些杂物。
    为了孩子,杜海明买了一辆进口的小汽车,不是为了高调,而是为了安全,后来的孩子上学都是有车接送的。杜海明当然觉得没有什么啊!房子建好了,内部的装修就很简单了,都是白墙,然后从南方运来实木的古典家具,都是没有污染的。家里的房子也卖出去了,现在老家那边赶集的人多,挣来钱的人也多了,所以,能出的起钱的人也多了起来。
    顺儿买了一个很大的店铺,卖的就是摩托车。这个还是很有销路的。也代理汽车生意,顺儿是不懂车的,但是杜海明懂啊!所以不是问题。十台大汽车,从北方运粮食和黄豆过去,然后从南方带货物回来。十台车的车库也都在郊区盖好了,完全没有问题。
    等过了年,顺儿就搬家了。本来邀请陈林泽夫妇也过来的,但是两位老人都干习惯了赶集的活儿,绝对挣钱,他们觉得自己很有用,很有成就感。再说,也是因为故土难离,所以就没有跟着来。而大姨夫很快也要退休了,他也打算卖了房子,然后就到北京去的。这些年,大姨夫当了土皇帝,手里还有一些钱的,再加上原来大姨挣的钱,足够他们在北京用了,他们也可以在那里做点小生意,这是没有问题的。
    顺儿要走了,村里人都舍不得。看他们的样子,顺儿也觉得有些舍不得了,不过为了孩子,必须得到城里去了。
    这些天,村里的人天天请吃饭,杜海明和顺儿每天都不在家吃,这天,顺儿刚到家,发现老妈老爸都在客厅里坐着,杜海明和顺儿相互看了一眼,肯定是发生生命事情了。顺儿坐到于桂荣身边,问道,
    “怎么了,妈?”
    “给你老舅去信,让他回来把手办了吧!”
    顺儿一愣,老舅两年没回来了,但是每年给家里的生活费还是不少的,开始至少给了几百块钱,后来给的就多些,但也不是很多。老妈和大姨现在也在在努力的劝说于德成,但是显然的,老舅怕了,老舅妈如果去了,肯定会瞎掺和,夺权的。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对于于德成来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冯敏现在来的也不是很勤快了,显然是打算冷战了。于是对老妈说道,
    “怎么了,冯敏这是打算威胁老舅吗?”
    于桂荣一拍桌子,“她都踹上崽子了,难道让你老舅还带绿帽子吗?”
    顺儿惊讶的张大了嘴,这话是怎么说的,她也是好久没有见到冯敏了,还真是没准儿,他耐不住寂寞了。
    陈林泽小声吼道,“你小声点儿,别把孩子吵醒了。”
    于桂荣这才不说话了。但是顺儿不能不问啊!
    “对方是谁?”能让冯敏看上的人,一定不少普通人,
    “镇子上开饭店的刘铁军。他那边也闹离婚呢!”说道这里,于桂荣更是咬牙切齿的,说道,“肚子都有四个月了,藏的可真严实,你没看她今天跟我说的时候那个嚣张的样子。”
    “她不怕被挂破鞋啊?”
    “她说了,离婚申请早就交上去了,现在应该判了才对,按理说她是单身。还有,那刘铁军也是个混的,刚结婚没多久,也没登记级呢!所以说,两个人都算是单身。”
    说到这里,顺儿就奇怪了,“刘铁军结婚,难道没办喜事吗?”这个时候的法律,一遍来说,办了喜事,有证人,就算是结婚了。
    陈林泽说道,“她那个媳妇是跟着他跑来的,也没娘家,谁给办喜事?”
    聘则为妻奔为妾,就是这个道理了。顺儿听道这个消息,也是叹了一口气,心里反倒觉得解脱,说道,“因为每次大家回来,从来不说老舅在南方过的怎么样。恐怕冯敏心里也没看好老舅,觉得老舅一年挣的不过一万多点罢了。而刘铁军不一样啊!开饭店很挣钱的,一年少说两万,而且刘铁军听话,到时候自己想干什么事业,都没有人拦着。
    顺儿对陈林泽夫妇说道,“我会写信告诉老舅的。问问两个孩子怎么安排,当然不能跟着冯敏走。不过我觉得老舅不用回来了,他的离婚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