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女王妃 >

第37部分

农女王妃-第37部分

小说: 农女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老母鸡正下蛋,一日一个,给几个孩子补补身子。你看看这三个孩子,各个都瘦得只剩骨头了,再这么下去可咋办?你几个嫂子要闹就让她们闹去,这都分家了,我自个儿养的鸡,她们能说出啥来?”曹氏心疼地查看了柳氏的一双手,嘴里安慰着她。自己这小闺女,也是自己疼着长大的,如今嫁人了,福没享到尽遭罪了。
    曹氏还不知道柳氏小产了,不然,得更心疼。
    李小柱在一旁,手里还在编着簸箕,听到娘俩儿的谈话后,插嘴道:“娘,这鸡您拿回去吧,我们不能要。您老也不容易,我们没孝敬您就不说了,咋还能要您东西?再说,几个嫂子要是知道了您抓了鸡到这儿,这往后就找着由头来吵您了。”
    李小柱是个好的,这么多年曹氏是知晓的。今日里也是过来看到自己的闺女住这么一个破棚子,连间屋子都没有,心里有气,所以对李小柱有些气。不过自己这姑爷,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闺女,那都是没的说的,现如今该发的脾气也发了,对他,语气自然也就好了。
    “小柱啊,你们如今正困难,当娘的也没啥能帮你们的,我今年就养了几只鸡,给你们送过来一只能下蛋的,也是让几个孩子补补身子。这三个孩子正是长身子的时候,你们苦着不要紧,这要是把三个孩子的身子拖垮了,往后是想补也补不回来了。这鸡也不是给你们的,是给三个孩子的。往后你们日子过好了,你们再抓只鸡给娘,娘一定收着。”
    话说到这份上,李小柱也不好再拒绝了。且不说这是曹氏的一片心意,光她说的几个孩子的身子,他就说不出啥话来。
    没分家前,几个孩子虽说没吃啥好的,起码还有些地里的菜煮着吃。可分家后,连着这么多日,每日里就吃红薯,偶尔他下地时会摘些能吃的野菜回来一起煮着吃,可三个孩子眼看着就越来越瘦。几个孩子也是不挑嘴的,给他们吃啥,他们就吃啥。他如今也是担心,要是几个孩子身子垮了可咋办。幸好,如今地里的玉米收回来了,可以收整出一亩地来种菜了。
    “外婆,我们回来了!”几个人正唠嗑,就听到三郎大老远就在喊人。
    三个孩子说说笑笑地走近了,三人才看到二郎手里提着的木桶里,有不少一指长的小鱼。
    “外婆,三郎和哥还有姐今日捞到了不少鱼,一会儿咱们煮鱼汤吃吧?”一回来,三郎顾不上一身的汗臭味,直接扑到了曹氏的怀里,仰着头,奶声奶气地对曹氏说道。
    面对自己小外孙的攻势,曹氏完全没有抵抗力。她一把抱住扑到她怀里的三郎,一阵心肝宝贝地叫。
    冬至看到这儿,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虽说她如今是个十岁的小丫头,可她心理年纪可是近三十岁的,她实在没那个承受力,能对着一个不算熟悉的人这么亲热。
    见三郎哄得曹氏笑得前仰后合的,柳氏和曹氏打了声招呼,就起身去提二郎放在灶旁的装着鱼的木盆。
    “娘,我帮你一起去洗鱼吧。”冬至见柳氏提了木桶,就知道她要去水塘里洗鱼,她急忙走到柳氏身旁,跟在她身后,要一起去。

  ☆、78。第78章 曹氏到来3

冬至拿了一个竹篓子,跟着柳氏来到水塘边,找了个石墩儿,放下木桶,蹲下去后将木桶里的小鱼倒到竹篓子里,拿到水里上下左右得晃动篓子,将鱼表面的泥土冲洗掉。
    水塘边,还有几个婆子媳妇,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洗菜,也有的在洗床单,总之,五花八门。
    第一次来水塘时,冬至看到这种情形,心里直吐槽:这么一水塘水,又是洗菜又是洗衣服的,得有多脏?这还不得越洗越脏?这么一来,还不如洗了。但是这里的人明显与冬至的想法不同,大家家里有啥要洗的,都是往水塘跑。大家在这儿,可以边洗边说说东家长西家短的,好不开心。
    不过在这儿洗衣服,大家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也能打好关系。
    此时柳氏,直接用手去鳞剖腮,然后将内脏掐出来。冬至蹲在她旁边,拿了篓子里的鱼,也开始处理起来。
    边清洗着手里的鱼,柳氏边加入了她们唠嗑的队伍。
    村里人大多热情,七嘴八舌的,和柳氏说着说着,就扯到了李大柱起屋子的事儿。
    “小柱家的,你大哥家请了村子里的人起房子,咋不让你们去帮忙呐?这起房子可是大事儿,你们这做兄弟的不去帮帮忙?”在洗被单的一个婆婆开口问道。
    这婆婆冬至认识,是住李大夫家附近的刘二奶奶。
    “二奶奶,我们大伯没去我家说他起房子呐,我们这也不能自己上赶着要去帮忙啊。要真做了这事儿,知道的还说我们是想着去帮衬帮衬,不知道的怕是得误会我们是想要大伯给我们开工钱。”冬至接过刘二奶奶的话头,说了这番话。
    起房子是大事,村里能起房子的人家,就是有大能耐的。李大柱家开始打地基,村里就全知道了。要请村里人去帮着起新屋子,是要付工钱的,所以但凡家里要起新屋子,自己兄弟都是一起帮忙,不说给工钱,就是之后只请兄弟家吃顿饭,那兄弟也是会帮忙的。
    除了那些老死不相往来的,一般人家都是兄弟齐上阵。李小柱和李大柱只有兄弟两,在李家村那算是兄弟少的。在这种时候,兄弟感情应该是好的,这样才能不被人欺负。可李大柱家就在李小柱家旁边起新屋子,李小柱一家子竟是都没去帮忙,这在村里也是个不小的话头。今日说到这儿了,刘二奶奶就顺着话头问出口了。
    “冬至,你胡说啥?”柳氏听冬至这么说,心里一惊,吼了冬至一句,见冬至不再说话了,这才笑着对刘二奶奶说道:“刘二婶儿,小丫头不懂事乱说话,您别往心里去。我大哥和大嫂是有能耐的,这起房子的事儿他们应付得过来,再说我娘也帮衬着,我们也就不瞎操心了。”
    说完狠狠瞪了冬至一眼,继续处理篓子里的鱼。
    水塘边的几个婆婆媳妇这么一听,还有啥不明白的?大家互相使了眼神,笑着就将话题岔开了。柳氏见状,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对于李大柱一家子,她心里是有气的。这分家就不说了,这起屋子这么大的事儿,他们竟是不告诉李小柱这个亲兄弟一声,这太说不过去了。可冬至这番话一说出口,要是被传出去了,冬至是要坏名声的。冬至年纪小,不懂这些,她这个当娘的,可不能让人嚼舌根子。
    等她们将鱼洗完,提着回家的路上,柳氏开始训冬至,让她往后在外人面前别说些气话,不然名声就坏了云云。冬至只得点着头,应着自己晓得了。
    对于柳氏口中所谓的“名声”,冬至是一点也不在意。不过再借她一个胆子,她也不敢和柳氏说出她的想法。
    回到屋子里,曹氏正和二郎三郎聊着家常,李小柱正在一旁陪坐着。
    见母女倆回来了,曹氏起身要去帮忙做法。李小柱和二郎三郎拉住她,要她坐下歇着。曹氏能冷着脸训斥柳氏和李小柱,却狠不下心来冷着脸对几个孩子。她坳不过二郎和三郎,只能无奈地坐了下来。
    “桂花啊,我带了面粉过来,你拿出来做给几个孩子吃吧,就在那个蓝色的布袋子里。”曹氏坐下后,对柳氏说道。
    “娘,您咋还带面粉过来了?这您留着自己吃,干啥还拿给我们?”柳氏放下桶,进屋子去拿曹氏说的蓝袋子。
    “我那儿还有,一个人也吃不完,正好带些几个孩子尝尝。你们苦着就苦了,可别苦着我宝贝外孙了!”曹氏搂着三郎,笑得合不拢嘴。
    冬至见曹氏笑得欢快,她也不自觉笑弯了嘴。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只能算陌生的老人,却给她带来温暖,就像她二十一世纪的外婆一般,这种感觉真好!
    “冬至啊,来外婆这儿,咱们几个月没见了,和外婆说说话,啊?”曹氏见冬至站在灶旁,她抽出一只手,对着冬至招了招,让她到自己身边来。
    “外婆,今日冬至做饭给您吃,冬至做饭可好吃了,外婆一定要尝尝!”冬至笑着几步跑到曹氏面前,说道。
    听到冬至的话,曹氏笑开了花,“好好好,外婆今日就尝尝冬至做的饭!”
    曹氏脸上满是褶皱,一看便是吃了苦头的人。她比马氏年纪大了五岁,看起来却比马氏老了十岁不止。此时一笑,脸上的褶皱撑开了,看着却更是苍老。
    “你净瞎说,你会做啥饭?也就会煮煮红薯,做做玉米糊糊,娘还不知晓你?”拿了面粉出来的柳氏听到冬至的话,无情地打击了冬至一番。
    听柳氏这么说,冬至可就不服气了。虽说自己不能和那些大厨相比,可吃过自己做饭的人没说不好吃的。来到这个世上后,家里一直都是煮红薯,或者煮玉米糊糊,调料也就盐巴,她也一直没机会大显身手,今日难得有些材料了,自己手痒了,可自己娘却不相信自己。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身子原主人是不咋会做饭的,所以柳氏说的也没错。
    “没吃过猪肉,我也见过猪跑啊,娘,您咋能门缝里看你闺女呢?”冬至应道。
    “那今日这顿饭就你做吧,我可是和你外婆等着吃啊!”柳氏见冬至那摸样,笑着将手里的面粉递给冬至。

  ☆、79。第79章 曹氏到来4

“你这哪有一个当娘的摸样?有你这么说自己闺女的?”曹氏护着冬至,转过头,责备柳氏。
    见曹氏这么护着冬至,柳氏是哭笑不得。
    冬至拿了面粉,走到土灶前,灶台上。
    对于水塘里的水,冬至始终觉着膈应。她实在无法直接将在水塘洗好的鱼拿去做了吃。
    将水桶里的鱼倒到篓子里后,她拿了水桶就要去村口的水井里提井水。李小柱见冬至提了木桶要往村口走,就知道她要去提水。他几步走过来,接过冬至手里的木桶就去提水。
    不一会儿,李小柱就提了满满一桶水回来了。冬至舀了水,将篓子里的鱼淋着洗了一番。用碗舀了一碗小鱼起来,回屋里拿了盐巴和油出来,将盐巴捏散了撒在鱼身上,再拿了碗舀了一碗小鱼,同样撒了盐腌起来。家里没有黄酒,也没有姜蒜之类的,只能用盐腌了。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怕鱼的腥味去不掉。
    柳氏见她一个人在那儿弄,怕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帮她拿了劈好的干柴,帮她烧火。
    等鱼阉了会儿,锅也烧热了。冬至提起罐子,向锅里倒了不少油,满满烧着。柳氏见冬至倒了这么多油,很心疼,毕竟这油不便宜,可不能浪费了。不过一想到自己娘难得来一次,也就忍着没说什么。
    冬至将面粉倒了另外一个碗里,等锅里的油烧红了,她拿了鱼在面粉里滚一圈,下到油锅里,之后再拿鱼,继续滚了面粉,丢锅里炸。就这么,将一碗鱼全丢了下去,让柳氏将火烧小了后,她拿了筷子,慢慢翻动着锅里的鱼,防止鱼粘锅或者炸焦。
    家里的油不多,冬至也舍不得将油全倒了,一碗鱼下去,就已经将由油的锅底占满了,别的鱼只能之后再炸了。
    油一烧红,开始炸鱼时,香味便开始飘散出去了。二郎三郎闻到香味,忍不住咽了口水。常年吃不到啥油的他们此时闻到油的香味,再也忍不住,眼睛直往灶里的锅瞟。
    “冬至啊,你这是在做啥呢,咋放这么多油?这不是浪费呢吗?这鱼直接煮鱼汤就得了,别炸了,费油!”二郎和三郎闻到了油的香味,曹氏自然也闻到了。常年舍不得放油的她,也只有过年才会炸一些丸子吃,平日里是舍不得这么用油的。所以见冬至用这么多油炸鱼,就忍不住开口劝说。
    冬至咽了口口水,转过头对曹氏说道:“外婆,您就坐着等吃就成了,别的就别想了。”
    “娘,家里拢共也不到一斤油,她就是想费也费不了多少,您就别瞎忧心了。”原本还心疼的柳氏,听到曹氏的话,连忙开口安抚。
    就这么着,在一家子长辈的心疼,和小辈的渴望中,鱼终于炸好了。冬至将鱼盛起来,再将另外一碗鱼继续拿去油里炸。等这碗鱼也炸完了,冬至盛起来后,将锅里的油全盛了起来。
    袋子里还有不少面粉,冬至原本想直接做了面条的,可今日她用这么多油,柳氏和曹氏就已经够心疼的了,要是再做面条,那她就得被贴上“败家”的标签了。想了想,冬至还是将面粉收了起来,回屋里拿了玉米粉出来,再洗了些野菜,煮了玉米糊糊,等糊糊快煮熟时,她将野菜切碎了丢到锅里,再加了些盐,盖上锅盖,煮了会儿,糊糊就熟了。
    午饭,大家吃的就是玉米糊糊加油炸小鱼。
    家里五个碗,盛鱼就用了两个,装面粉那个弄干净了,合着另外两个干净的碗,也只有三个碗。李小柱捡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