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第197部分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197部分

小说: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师师又偏偏是个嘴刁的吃货。要让潘小园把所有东西做好,再大老远的“同城快递”到她那里,热汤也凉了,小菜也不新鲜了,本来就是没油水的减肥食谱,想必她不愿意受这个双重罪。
  所以才请潘小园亲自来白矾楼,设立一个“特供厨房”,专门给李师师提供放心食品。
  白矾楼里的厨房不止一个,外包的价位几近于天文数字,李师师所谓的让人家给她免费,但白矾楼的房东怎么会白白放弃如此利润,所以潘小园推测,那厨房应该是李师师出钱给包下来的。
  不知道具体数额,但对李师师来说,这点钱显然是九牛一毛,随便朝圣上撒个娇,就能赚回来一半。
  虽然听燕青的口气,李师师并非无脑谄媚的俗艳女子,估计不会随便朝圣上撒娇,赶上心情不好,说不定还会朝圣上甩个脸子。
  既然师师姑娘如此美意,她怎么能拂逆,先带着礼物,亲自去白矾楼登门感谢,然后到一层大厅,和管事的一通详谈,最后,让一个小厮带到二楼工具间旁边的一个小角落,开门进去,笑嘻嘻指着说,以后这里就归娘子你了。
  平心而论,这个小厨房,比孙巧手点心铺里的厨房还局促一些,想必之前只是个煎茶热点心的小灶,做不出诸如鸳鸯五珍烩一类的山珍海味。但即便如此,她也是十二分的满足,回到点心铺,立刻宣布了这个大新闻。
  孙雪娥拍手叫道:“咱们要开分店了?”
  郓哥眉开眼笑:“嫂子,让我去白矾楼干活怎么样?那儿的贵人,打起赏来肯定不手软!”
  贞姐则十分担忧:“那、我记哪边的账?”
  潘小园跟大伙商量一番,最后决定,大部分人员不变动:孙雪娥依旧在点心铺掌勺,周通依旧留在她身边当保镖,贞姐仍然是账房;扈三娘是不愿意搬家的,况且白矾楼本身也有三五十个保镖,不需要她一个,于是让她留在点心铺。
  其实扈三娘也或多或少猜出这点心铺和梁山还有关系,但她本来就不在乎,眼下多了个去城外围观禁军校场的爱好,便更不在乎了,有一次还问潘小园:“那个王什么矮子,还在梁山呢?”
  潘小园相信她的人品,她既然保证了不会将这事乱说,那必然是连林冲都不会告诉的——不过林冲本来也知道。
  潘小园自己,亲自前往白矾楼,给李师师制作健康食品——反正也不需要太多烹饪上的技巧,懂得搭配便足够了。
  燕青则两地跑,一面监督点心店并旁边的客房,需要的时候,到白矾楼跟李师师交流。辛苦是辛苦,他自己不在乎。
  董蜈蚣眼下算是投机交易员,依然住在点心铺,但每天早上要到潘小园的所在之处,向她汇报市场动向。
  至于郓哥……
  “跟我到白矾楼,有你好忙的。”
  郓哥大喜,回头朝贞姐做个鬼脸。两人终于江湖不见,各自神气十足地做了个“再见”的眼神。
  因为点心铺这边少了几个人手,因此又去张罗雇了些人。王茶汤老汉近来生意兴隆,儿子媳妇也孝顺,于是抢着给推荐了亲家的一个大舅子,说是过去在延安府做过酒店掌柜,颇有些管理经验。
  所以点心铺眼下雇佣的外来人员,加上临时工小时工,也有那么十来个。这些人被严格管理,活动范围仅限于店堂,不允许进入后身和旁边的葫芦宅。周通负责严加看守,要是有谁意欲潜入后面“偷盗”,一律立刻开除。
  潘小园叫了几个人,将白矾楼里的小厨房收拾好,这就开始了每天朝寅晚申的通勤上班生活。
  李师师的健康食品制作小工坊,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开工了。潘小园不敢有丝毫怠慢,派董蜈蚣和郓哥去采买最好的原料,自己每天挖空心思琢磨,怎么把那些毫无特色的粗粮、杂菜,稍微做出点美食的滋味来。最好还得换着花样儿,免得师师姑娘吃得腻了。
  当然不好意思再向李师师收钱了。这个免了月租费的小厨房,足以给她带来相当的额外收入。
  来到白矾楼的第一天,潘小园就被这里的客流量惊呆了。略略一算,每天至少四位数,比她那个寒酸点心铺高到不知那里去了。
  而且来的不仅是达官贵人。寻常的中产百姓,在一层大堂坐下来吃一顿,也并不会花费天价;二层便是举办高档宴席的地方,三层四层是雅座,总体来说,越往上消费越高。
  点心铺里最高档、利润最大的几样点心——譬如“有余上上签”、“点茶翡翠糕”、“五色璎珞盒”——潘小园让孙雪娥每日额外多做,然后让人送到白矾楼,让郓哥在堂里售卖。潘小园既包了厨房,她在白矾楼里出售食物,自然而然的就免了“进场费”。
  郓哥从来没见过如此人傻钱多的客人大批聚集,简直如鱼得水,大展宏图。再加上白矾楼里物价奇高,第一天下来,营业额就高达三贯五百钱,完全超过了给李师师开小灶的成本。
  白矾楼里的大厨掌勺小二,大多数都是男性;酒楼里出现的女子,一般都是从事娱乐业人员——当然,还不至于在酒楼里面胡天胡地。像这种高雅场地,女郎们只提供陪饮陪坐陪聊天,弹弹曲儿,唱唱词儿,倘若跟哪位王孙公子看对眼了,这些高级交际花们各自都有高雅舒适的住宅,一般会把人带回家去。
  譬如李师师的宅子,便是在半里之外的小御街。当然眼下没人敢光顾,门可罗雀——唯一的客人是走地道的。
  而潘小园自己呢,来到白矾楼第一天,虽然拿面纱遮着脸,但冒冒失失一走动,身材窈窕的年轻小娘子,立刻引来无数人的注意。
  “娘子是矾楼里新来的?如何称呼?我家官人请娘子去吃杯茶。”
  ——这是比较礼貌的。
  “诶,这小娘子不错,背影儿有点像清风楼那个徐婆惜!马兄,你猜她唱曲儿唱得如何?”
  ——这是背后议论的。
  “娘……娘子好身段儿,只是……穿着打扮略有点土,不如到三楼那间阁儿里坐坐,在下给你……打点头面首饰?”
  ——这是喝醉了,直接来搭讪的。
  潘小园巧言令色,口舌都说干了,还有不相信她只是做生意的。还好燕青时刻盯着她这边动向,连忙过来解围,给她救出去了。
  一边低声提醒一句:“你没看么,来喝酒吃饭的女客,全都是有男人陪的,要么就像师师一样,跟着一大堆丫环婆子。”
  她想想也是。独自出门的女人未必不是良家妇女,但在白矾楼这个特殊地段,不免是个十分暧昧的讯号。
  头疼,这时候无比想念武松。要是二哥往她身边这么一站,再酩酊大醉的酒客也不敢随随便便的口出轻薄之言。
  顺手抓过郓哥:“你……”
  郓哥连忙献殷勤:“嫂子?”
  “以后我进出白矾楼,你都得陪着我,就当是我家里人。”
  郓哥马上会意,笑道:“本来就是一家人嘛,我叫你嫂子,人家问起来,就说我是你家小叔子。”
  “小叔子”三个字一听,潘小园一身白毛汗,坚决改口:“就说是我弟弟。”
  郓哥吐吐舌头,不敢有违。
  可是每日和郓哥“出双入对”,感觉未免奇怪。小伙子如今已经长出男人相,变声期过了,破锣嗓子稍有好转,也懂得稍微在意形象,知道最起码十天洗一次头了,也开始去铺子里刮脸。个子蹿得比她高,远远的猛一看,说不上般配,却也不违和。
  总不能在他脑门上写上“弟弟”两个字吧。
  郓哥自己也觉出不自在,有时候跟在她身边脸红,偷偷瞄她一眼,自己不知道是做贼心虚呢,还是觉得占便宜。他是当场撞见过“嫂子”和武二哥在柴房里衣衫不整的,脑子里想象力不定怎么驰骋呢。
  正当潘小园头疼要不要把扈三娘请来,这一天清晨上工,发现灶上多了柄陌生的铁锈钥匙,压着张干干净净小纸条。
  “工具间转角字画后面有暗门,通往任店街小尼庵影壁后身。”
  潘小园大惊,左右一看,角落里也找一圈,厨房里没别人。再低头看看纸条上的字体,也不太认得,只能看出稳健有力,像是出自男人之手。
  没敢轻举妄动。等第二天凌晨,董蜈蚣来汇报市场行情,拉他一道,循着纸条上的指示找过去,果然在一幅山水画后面,发现一扇老旧的木门。锈钥匙伸进去,一扭便开,里面一股陈年土味儿。
  董蜈蚣吓一大跳,看看她。她随口解释:“钥匙是在这附近地上捡的。”
  此时白矾楼还没来多少客人,二楼基本上是空的。点盏灯伸进去看,只见墙壁上对外开着个小窗缝,引进些微光线;修得好好的楼梯,已经让人踏得旧了;再往下一层,地板上似乎还有一个小拉门,通向地窖,但也已经锁了许久,钥匙打不开。
  旁边是一扇小门,推开来,正对着任店街小尼庵影壁。清静之极的一条小巷死胡同,绝少人行。
  潘小园简直惊得合不拢嘴。董蜈蚣上下将那“密道”看了一看,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突然叫道:“小的明白了!”
  “明白……什么?”
  “大姐你不知道,这白矾楼主人,过去是制白矾起家的,这楼在改建之前,原来也不过是个白矾工厂。这个小楼梯,想必是为了当时的工匠们出入方便而修的。后来改成酒楼,总不能让闲杂人等乱入,地窖也废弃,于是便锁了,用字画遮着——大姐,回头你从这里出入,不是省得在人群里挤了?酒楼东家就算见了,也不会说什么。嘿嘿,居然让你捡到了钥匙,可不是运气?”
  潘小园喜出望外,再看看手里的钥匙,心头隐约明白是谁的礼物。
  通晓东京城地上地下所有密道的,还能有谁?
  而这个礼物送得丝毫不求回报,不难猜出是看在谁的面子上。
  并非什么救人于水火的大恩大德,但却是个小小的雪中送炭。
  虽然,这份“关注”让她隐约有些羞恼,
  但想必对方就是吃准了她无可奈何。
  旧楼板上坐了半天,不知该做何表态。若是不领情,未免显得得了便宜卖乖。
  最后还是简单写了张感谢的字条,折起来,丢在小楼梯口。
  几天过去了,字条却一直还在原位,没被人捡走。摆明了是告诉她,这楼梯此后给她专用,他不来打扰了。


第187章 1。13
  白矾楼里的“额外收入”,很快就积攒到一个相当的数额。这部分钱并没有计入点心铺的营业额,而是让潘小园自己单独记了个账,数一数,已经够了一百贯。
  潘小园思忖一阵,拿出五十贯“交公”,十贯钱直接赏了郓哥做“奖金”,顺带堵他的嘴,剩下四十贯,再加上小王茶汤这一阵子送来的租金,统统换成黄金,充实自己的私房小金库。
  也许是刚来到这个社会的时候穷怕了,深深感到手里没钱的无力,她在“赚钱”这件事上,也就稍微给自己放宽了底线。况且,繁荣浮夸的东京城,有时候会带给她一种恍惚的不安全感,万一以后打起了仗,万一梁山突然要撤掉暗桩,万一……
  总之,她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一切“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可能性。
  再说,擅自使用武松的金子买店铺,这点缺口还得慢慢填上。虽然武松自己表示不介意,但她良心上不太过得去,最好等再见到他的时候,能完全把缺口补齐,完美抹掉“挪用”的痕迹。
  但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慢慢又觉得金子收着不把牢。一个独身女人,随身带着巨额黄金,走到哪不会被盯上。要不是身边有个盗门董蜈蚣做小弟,要不是已经跟风门说好“井水不犯河水”,她觉得自己早就倾家荡产无数次了。
  是不是该……到“便钱务”里去开个账户,换点纸钞——那种带她签名的定额支票?
  随后又摇摇头,自己把这个想法否决了。且不说使用钱引的多半是积年商户,单一个“背景调查”,就足以把她调查到开封府里去;她一介妇道人家,没有父家夫家背景,谁肯痛痛快快的给她办手续?
  再说,也不太信得过时下的纸币。贬值风险不说,就凭这位没事就跑李师师那里写艳词的不靠谱官家,万一哪天政府倒台,她哭都没处哭去。
  也许,真该学学“愚昧”的古代人,后院地下挖个洞,直接把黄金埋进去。
  ……可后院也不是自己的地盘,是租的啊……
  干脆下次见到武松的时候,拿他当人肉镖局,都给他存着,总算不会被偷被抢了吧。但这么一想也不成,多半让他花了喝酒了。
  其实就算真让他败掉也无妨。到底是有过肌肤之亲的男人,和他一比,拜金守财的兴趣就挪到了第二位。话说回来,要是他在身边,她耽于男色,估计也没这么多闲工夫琢磨赚钱的道道儿。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