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第299部分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299部分

小说: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小园这才轻轻出口气,脸上依然有些发热。小小年纪胃口不小,还这么会撩,亏得其他几位“姐姐”都不在场。
  谁知岳飞还没有停的意思,眼圈微红,继续憧憬:“……当然也得懂事,像师姐一样会烧菜,心善、孝顺,安贫,嗯,最好会些武功,不会也没关系,总之胆子不能太小,别太爱哭,不能怕打仗,但也别太暴躁,我不喜欢吵架……得识字,能跟我一块儿读书,能读兵法史书最好,诗词也行,最好也喜欢苏子瞻,不能迷秦少游。比我大点没关系,小的话不能比我小太多,最好能生得好看,皮肤白,瘦高个,不过别比我高,喜欢穿红的,声音要好听,爱吃鱼,不爱吃蒜……”
  潘小园面带微笑,静静地看着他做梦。
  岳飞讲到口渴,这才告一段落,喝口糖水,自己也觉得有点过分,赧然笑道:“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


第274章 卫国公债
  潘小园笑着摇头。梦想总是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况且; 要求再高又怎样,他配得上!
  自己果断拍板:“这事就先这么定了。我负责张罗疏通; 给你封官加爵,派一大队人马,去你家乡宣读表文; 封赏父母; 购置田地; 给你家起个大宅子——保证做得体面真实。然后给姑娘家赔一笔厚礼,再派人散播风声,说你在京城让贵人相中……”
  岳飞赶紧说:“全凭师姐安排。”
  顿了顿,又忽然想起来:“这……这是不是得花不少钱?这是我的私事,不能浪费国家公款。”
  要演这么一出大戏; 把岳母老太太哄开心; 的确要花不少钱; 更别提需要用到的人脉关系; 颇有些劳民伤财的嫌疑。
  潘小园寻思一阵。虽然自己有权动用公款,但岳飞是肯定不会为了这种说不出口的私事而劳民伤财的。
  让他暂候,转身回到自己房间,钥匙开了小柜门,捧出来整整齐齐地的一摞字纸。
  “公款不合适动用,先拿私财来救急。岳兄弟,你别忘了,这些东西都是你的。”
  岳飞接过一沓房产地契; 看了看那上面自己的签名,神色有些恍惚,仿佛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拥有这些财产了。
  赶紧说:“这些是……是我暂时替你保管的……当时购置的时候,不方便都写你的名字……”
  她大方一笑:“现在都归你处置。只要卖一处房,方才我说的那些,完全可以安排妥当了吧!回头我给你算算行情,卖哪处最合适。”
  东京城的房价年年攀升,最近时局不稳,刚刚有所回落,这些房产跟买的时候价格差不多,算是尽到了保值的功用。现在卖一间也不亏。
  而京城里房价奇高,这一套房款拿到手,足够让岳飞的老父老母成为风光灿烂的乡里首富。再加上几句似是而非的传言,谁还敢随便高攀。
  岳飞感激不尽,一连声的谢了。
  正说着,只听远处小厮一连串的“老爷”,却是武松回来了。一身的脏兮兮,灰头土脸的没法看。黑黝黝的脸庞上展开一道白牙,一边走过来,一边笑道:“今天调试火炮来着,声音吓死个人!你们有没有听见?”
  东京城里有着几乎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火器,霹雳火炮炸响开来,其声如雷,烟雾升腾,有如天降惊雷。只是近来经济紧张,徽宗太上皇信任“天兵天将”远甚于信任科学技术,因此逐渐封存在库房里。此时重新一台台搬出来检修,不仅武松一个大男孩玩得入迷,潘小园一个纯外行,一听也便心潮澎湃,赶紧迎上去,笑道:“回头带我去看看。”
  武松接过手巾,擦把脸,随后看到岳飞手里一沓字纸,随口问:“这是什么?”
  岳飞随口说:“是师姐给我……”
  说一半停了。他自己“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又见武松明显不知道这些财产的存在,敏感地嗅到一丝尴尬,明智地决定住口。
  潘小园心中一哆嗦,但怎么解释才算厚道?总不能说——这本来是咱们夫妻共同财产,可惜让我婚前转移了,现在一文钱都不归你?
  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禁军如何?”
  武松眼尖,早看见岳飞手里拿的是巨额地契,脸上闪过一丝委屈巴拉,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看得她慌忙低头。
  再一霎眼,装没瞧见,开口便说:“禁军么,开始听话了。但伙食不好,没力气。”
  她心里一甜,知道这便是不计较了,晚上少不得好好哄他。
  也就不再纠结这事,转而跟着他忧心起来。随着战局愈发扩大,东京城的物价节节攀升,尤其是粮米价格,涨到了平日的三四倍之多。要让所有禁军士兵吃饱吃好,成本实在太高。
  也不能强行从民间征收粮食,不然“统战”工作功亏一篑。
  “——那其他兵马呢?”
  宗泽作为开封留守,重新开始征召民间义军前来勤王,这段时间已有陆陆续续十几万人前来投奔——虽然大多数是老弱家眷——其中丁进、杨进、王善、张用等人,都是北方有名的侠盗,仰慕梁山泊的江湖名气,毅然决定由盗转兵,共同保国。还有淮西王庆,原本是占据州府的巨盗,这阵子生意惨淡,打家劫舍的收成越来越少,为了糊口,也自行“招安”,带了几万人,打算跟着朝廷混口饭吃。
  但这样一来……
  岳飞抢着说:“并非所有人都信任这些队伍,也不肯开国库,把禁军的口粮匀给他们。只好暂时用抄赃官抄来的钱养这些人。吃不饱,但也饿不死。但过一个月就难说了。”
  她叹口气,再问一句:“太原府那边怎样?北边战局怎样?”
  武松答道:“不妙。听闻东京政局有变,他们金国倒觉得是个机会,想趁机浑水摸鱼。细作传来的消息,已有小股金兵绕过太原城,侵犯到了京畿路。最多再坚持一两个月,我们这边必须派援兵过去。如今各地守军都向京城写信告急,求调神臂弩。”
  金兵重甲难伤,行动又机动灵活。宋军又缺乏马匹,没有足够的重骑兵与之抗衡。唯有神臂弩能破金兵甲胄,效果非同凡响。
  神臂弩潘小园知道,在当世算得上是远程大杀器,射程将近一里地,千百斤的力量,就算是精钢铁甲,也能穿出个窟窿,有时比火炮还威力还强。但是……
  “神臂弩造价很贵吧?”
  武松和岳飞一齐苦笑:“不便宜。”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但归根究底都是钱粮问题。孙子兵法云:“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大宋藏富于民,发达的经济大多化作了精食细瓷、华服锦衣、园林字画、绝妙好辞;到了当代,征辽一役已经耗费了不少国力,再加上赵佶三十年如一日的作天作地,现在空有巨额国民生产总值,国库里的现金却几近告罄了。
  倘若给个三五年时间,尚能通过调整税收、开源节流,将国库慢慢充盈起来;可现在连拖上三五个月都是奢望。
  都知道潘六娘是理财好手,但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也不能凭空变出钱来。于是只是跟她说说而已。
  岳飞忽然提议:“咱们能不能,那个……印点钞……”
  潘小园赶紧摆手:“饮鸩止渴,现在不行。回头有时间我跟你解释。”
  迅速一合计,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应是拿出钱来犒赏前来“勤王”的各地义军,让他们忠心为国效力,以免寒心。
  没等她想出辙来,武松却似乎早有准备,怀里摸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来。
  “这是我和蒋敬几个人张罗着,今天早上刚刚印出来的——岳兄弟,趁你也在,你们一块瞧瞧,这样行不。”
  潘小园接过来,一看便明了:“债券?”
  以前在梁山上就发行过战争债券,眼下想到了故技重施。她喜出望外:“二哥也懂这些啦。”
  “我本来就懂。”
  撇撇嘴,不跟他争。眼前这一版“债券”,比起当年在梁山发行的更加精美细致。纸张用的是过去道君皇帝写字画画专用的绢布金潜库钞纸,四周印花压边,字迹略有凹凸,套色端正,油墨整洁——金大坚已经进驻国家正规库钞印造局,昔日的高仿制造商彻底洗白,从此以后专心原创,只出正品。
  纸张顶端六个粗黑大字“大宋卫国公债”,下面几行瘦金体小字,写明是大宋朝廷发放,度支司监造,用于抗战卫国,面额几何,利息几何,约定持有人可以每年向国家支取利息,二十年后还清本金。
  再下面是一层一层的防伪图案花押、波浪纹“水印”。金大坚在皇家印造局中显然发现了宝藏,乐此不疲地试验各种新技术。每张债券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防伪图案里还夹了几句名人名言,什么“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什么“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最底下是新君赵楷的偌大红印章,表明公债的信誉。甚至还有皇帝手书的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
  她看得如醉如痴,脱口赞道:“妙!”
  自己那点开了挂的小聪明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这些国家栋梁们举一反三,设计出来的东西才真正契合时代,让人看了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把半辈子积蓄贡献出来“匹夫有责”。
  而过去的梁山“山债”属于短期债券,一年后连本带息一并还清,简单粗暴;而此时的“战争公债”是长期债券,若是数十年后一并还本付息,财政压力不可小觑。因此有识之士们无师自通地发明出了“剪息”,也就是将利息分摊到每年支付,也降低了国债投资的风险,让债券持有人更加后顾无忧。
  武松得意补充一句:“皇帝那句手书是我逼着写的。老百姓都认这些。”
  免不得再把他夸上天,然后提建议:“这‘公债’既是面向贫富不等的百姓,利息上面可以多些变化。譬如兑换期限可长可短,十年的利息少些,三十年的利息多些;面额小者利息少些,面额大者利息多些;至于还款方式,倘若只限钱钞,那么利息便少些;倘若接受粮米、布帛、茶叶、盐铁等来抵款,那么利息可以多些……”
  武松一样样听着,默默记在心里:“那么回头便叫人去修改付印。你帮我算算,印多少合适。”
  潘小园却为难了。国库现有多少短缺,她自是心里有数;但整个大宋的臣民,有多大意愿购买“国债”,她心里说不准。
  岳飞也听说过当年梁山发行债券集资之事,当即满怀希望地说:“咱们叫那些朝廷里的文武百官都买!三品以上一人一万缗!七品以上的五千缗!九品……”
  武松哈哈大笑:“不买怎么办?挨揍?”
  岳飞眨眨眼,并没有反对。跟梁山大哥们混了这一路,有些思想也不免被拉低到了土匪境界。
  武松还是笑道:“这个不成。能出得起这么多钱的贪官,大多数已经让咱们干掉了;剩下的忠心好官——找几个榜样还行。不见得所有人家里都有余钱。”
  潘小园也忍笑提醒:“兄弟别忘了,等过几天,你也是三品以上的大官了,我看你怎么给大伙做榜样。”
  武松奇怪:“他怎么还要升官?”都快比我官大了。
  “嗯,迫不得已——回头和你解释。”
  武松摇摇头。没听说过升官发财还带“迫不得已”的。但见岳飞居然也没反对,心里暗暗称奇。
  岳飞翻来覆去看着手中的国债债券,忽然开口:“谁说我出不起钱?我——我可以做那个榜样。”
  慢慢扬起另一只手中的一沓房产地契,讨好地一笑:“师姐你方才说……这些都、都归小弟处置?”
  声音越来越小,也知道这个便宜讨得太大。
  潘小园:“……”
  覆水难收,红着眼圈点点头。
  不是不心疼。但她潘六娘敛财挣钱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关键时刻钱够花”的安全感么!再说,要是开封城沦陷了,要是国家都没了,这些地契不都成了废纸一张,谁还稀罕?
  岳飞心中估算着房产的价值,再颤声确认一句:“我——真的——可以用?”
  咬牙,“需要多少用多少。”
  岳飞一蹦老高:“我这就去换钱!”
  潘小园:“诶……”
  真的一张都不给我留?
  武松看看岳飞蹦蹦跳跳的背影,再看一眼泫然欲泣的潘六娘,眼神里再次意味深长。后悔了?
  她黯然销魂地摇头。不后悔。就算这笔钱交给武松,多半也得让他不眨眼的花出去救国。区别在于,武松护短,好歹会给她留点下半辈子的吃饭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罢罢,反正也是从西门庆那里赚来的不义之财,早花完早干净。而且是用于如此高尚伟大的目标,说不定能让大官人在阴曹地府里少下两趟油锅呢。
  “大宋卫国公债”火速发行。神武右副军统制岳飞带头认购了一百万缗,朝野为之震动。
  岳飞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