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第326部分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326部分

小说: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五万训练有素的精兵进驻东京城防各处,其余在开封府、浚州黄河北岸、滑州、孟阳等各处分布扎营,当天就开始建造寨栅、设立城防工事。但见军容齐整,每一个士兵都孔武有力,组织纪律严明,立刻就把临近的乡兵、民兵给比到了尘埃里。
  武松带队北伐留下的缺口也立刻被补上。尤其是马军的缺口——常胜军里马匹的总量,几乎相当于整个大宋国内,所有其他军队拥有马匹数量的总和,而且全是剽悍耐久的冀北良种,和宋军中可怜的川马、淮马、京东马并列一立,那就是藏獒和旺财的区别。
  朝廷大员们吟诗作赋,“国运昌盛”的诗词成批面世。宗泽乐得合不拢嘴。岳飞摸摸这匹马,又拍拍那匹,简直爱不释手。
  不高兴的只有一家人。秦桧算作“为国牺牲”,给追加了两级的官衔,朝廷给拨了钱,风风光光办了后事。为死者讳,大家也就不追究他“和谈”期间的卖国行径。只有王氏在府里悲痛欲绝,官大有什么用,树倒猢狲散,换不来一世的荣华富贵啊!
  于是天天到开封府、大内城门、御史台哭诉。大家只能同情安慰。萧让还格外说:“以后天下太平了,老夫打算写一部鸿篇巨制,收录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事迹。秦相公也是必定会写进去的。”
  王氏大哭:“写进书里有什么用!我家相公……他连一男半女也没留下啊……呜呜……那个潘氏,我要她给我个说法……”
  没人理会她的后半句话。倒是潘小园却觉得这个“写战争回忆录“的主意不错。悄悄跟萧让说:“这是积德的好事。先生尽管收集材料。往后若要付梓出版,我来掏钱。”
  一边说,一边想着,倘若以后真的有一部英雄儿女传,秦中丞的“事迹”肯定是最不起眼的一小段。
  梁山诸将则直接把潘小园的府衙围堵结实了。
  “嫂子,给俺们讲讲!到底怎么回事!”
  她只如实讲了一部分。路上已经跟史文恭对了口供,省却了他试图攻城的部分。只说他早有脱金降宋之意,被自己一番大义劝说,“幡然醒悟”、“弃暗投明”,果断擒拿番王兀术,作为献给朝廷的投名状。至于那昙花一现的攻城前奏——军中信息不畅,调度不灵而已。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呼延灼牺牲的责任,大部分转嫁到兀术身上。老将军为国捐躯,人人皆哀,自然更愿意接受他是死在贪婪的金国王子枪下,而不是做了某些人阴谋上位的牺牲品。再者,如果让梁山的人知道史文恭才是主谋,虽然眼下看在她的面子上,也许不会轻举妄动,但难保过几天史文恭走在路上,不会被下个毒、丢个暗器什么的。常胜军的凝聚力也就此成为云烟。
  “女郭子仪”的名号一下子流传全城。纵然有人觉得也许内情更复杂,但货真价实的三十万兵马投降大宋,足够淹没每一个小小的质疑。
  再有人想刨根究底的,孙二娘、顾大嫂这些梁山老姐姐自动帮她挡舆论了:“都没听见么?六妹子怀了身子,武二郎的骨肉,这厢出城赌了一次命,还好没事,不然咱们回头怎么向武松交代!都给我回去回去,六妹子得清静养着,没工夫跟你们瞎七八搭的说话!出点事谁负责?!”
  大家赶紧顺杆子下来,嬉皮笑脸的恭喜几句。
  然而事情还没完。略歇一日,再将留守的梁山诸将召集一堂,一人一碗酒,请他们和史文恭以江湖之礼相见。
  “眼下国难时期,咱们梁山的江湖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江湖大义,保国为民。凡是来东京投奔勤王的,就算有什么新仇旧怨,国难期间一律不许追究。这是为公。为私上,史大哥算是我同门同派的师兄。大伙买我一个面子,若有想和他较量切磋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若是十年等不得,也请至少五年以后再说。能做到么?”
  武松已令留守众人听命于她,于是没太大阻力。众人默默跟史文恭对饮一碗,表示同仇敌忾。
  但这些人毕竟和史文恭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怨。不少人一面喝酒,一面心里幸灾乐祸的想着,等武松大哥回来,要让他也这么喝上一碗,怕是不太容易。
  潘小园朗声谢过大伙,端起酒刚要喝,酒碗让顾大嫂没收了。
  “妹子,注意点儿!”
  没脾气,只能改喝水。刚端起碗,手上又空了。孙二娘笑眯眯使唤旁边小厮:“怎么能喝凉的呢,来碗热茶!”
  她更没脾气。以茶代酒喝完,悄声敲打史文恭一句:“你也一样。若是‘勤王’期间,对梁山军马有敌意之举,我照样不会放过。”
  史文恭笑道:“娘子已将常胜军打乱得不能再散,小人即便胆大包天,也不敢轻易造次。”
  她微一脸红。被他识破了用意。常胜军多非汉人,在诸多勤王军中自成团体,时间长了只怕越来越孤立。于是潘小园跟几个军队老油条悄悄讨了个主意:借口后勤方面压力太大,将城周的常胜军分散安插到各个军营驻扎。拨给史文恭直接调度的,不过是少数轻骑和弓兵——恶狼的利爪,虽然看似精锐,但防御能力薄弱,若没有步军和重骑的配合,单独不能成事。再命萧让组织人手,去给底层军士们补习汉语文化课,加速“民族融合”。
  甚至,过去牺牲的宋人兵士们,留下来的孤寡女性“军属”,很大一部分还留在军队里,做着洗衣做饭一类的活计糊口。把把常胜军里的小伙子们,安排驻得离“孤寡”们格外近。
  这便是答应史文恭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不用她张罗。大内里的国君赵楷听说有人带着三十万精锐军马前来“勤王”,安全感大增,激动得一夜没睡觉,马上下令召见嘉奖。
  潘小园托人给史文恭带话,只有一句注意事项:“用不着跪拜。长揖即可。”
  “召见”进行了半日。史文恭从大内出来的时候,多了个“河北兵马元帅”的职衔。通常是亲王才能享有的待遇。
  潘小园惊诧无已。朝中众臣也议论纷纷,凭着“临时约法”里赋予的“共治”之权,明里暗里的提意见:“官太大了……不合制度……此人性情多变……常胜军非我族类……”
  谁知赵楷也不是好糊弄的。作为古往今来唯一一个中过状元的皇帝,他的脑子比朝堂上大多数人转得都快。
  指着“临时约法”中的某条,笑道:“这是众卿签署通过的法令不是?——有紧急战事之时,皇帝可以绕开中书省及宰相,直接指定临时地方军事长官,时限一年。此人与我长谈许久,对战局论述精辟,知己知彼,有王勐、赵普之才,自当重用。”
  众官无话可说。年轻的君主从未经历过战阵,什么“王勐、赵普之才”,多半是让史文恭忽悠出来的。
  而潘小园得知此事,除了对史文恭刮目相看以外,并没有太担忧。知道他不过是在昭告天下,他史文恭不论在何阵营,都能混得不错。“降宋”只是出于情分,并非走投无路之举。
  让人瞧得起。无论如何都要争口气。
  而让她格外欣喜的是,新皇帝开始接受游戏规则,学会了依法办事,说明“虚君共治”终于开始慢慢的深入人心。至于他给史文恭封的什么“河北兵马元帅”,放在过去也许还能作威作福,眼下不过是虚君封出来的虚职而已,除了能拿一份优厚俸禄,其实不如自己手中的狼首铁牌有效力。
  这块拿命换来的小铁牌,包好几层,贴身揣怀里,每天晚上拿出来看看。一代女商潘六娘,终于找到了除了金子之外,第二样同等吸引人的东西。


第297章 国宝
  岳飞跟史文恭过节也不小。从当年在梁山相遇算起; 初出茅庐的岳飞就没少遭史文恭毒手算计。最近的一次受伤也是拜常胜军所赐,眼下腿上还缠着绷带; 走路走不利索。
  连带着“岳家军”和常胜军也互不理睬。岳家军不少人原本就有征辽的战功; 对少数民族同胞怀有敌意,暗地里有管常胜军叫“契丹野狗”的。常胜军则回敬“长头发猪”。要不是岳飞制止及时,差点干起架来。
  潘小园旁敲侧击的让岳飞给点面子:常胜军名义上归我。史文恭只不过是给我打工的。
  这件事需要时时提醒; 岳飞才能真正相信。原本以为她是开玩笑; 但看到常胜军诸将官对她毕恭毕敬的模样; 也不得不张着嘴巴相信了。也知道师姐空手套白狼乃是祖传技艺。上次空手套了一百万贯现款; 已经刷新了他的世界观。
  况且这一次,她用的是让人心惊胆战的、釜底抽薪的奇招。炸药的事她严厉叮嘱不能跟别人说,尤其不能告诉梁山那帮人,谁知哪天会传到武松耳朵里去。
  但就算知道史文恭只是个打杂的; 岳飞对他也是芥蒂深重。单凭史文恭曾经在大金国里做军官这事; 就足以让岳飞无条件的警觉——万一又是下一个郭药师呢?
  潘小园觉得这事不能怪岳飞。让史文恭去给人家道个歉,说点幡然醒悟、为国为民的好话。等两天; 才等来回话。史文恭说军务繁忙; 分不开身。想来是不屑跟黄口小儿低头服软。
  她万分无语。男人那点莫名其妙的面子啊。
  不过比起朝廷里文人们那些变着花样的党同伐异; 这俩人的矛盾还算磊落; 她也自有主意。
  派人去问史大元帅; 明日能否从繁忙军务中分出身来; 陪她出半日的城,去城外金明池边避暑纳凉。
  倒是立刻就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附带一句叮嘱:“记得乘轿子。”
  她无奈一笑。其实也有过侥幸心理,觉得契丹军医身为亡国难民; 业务生疏许久,难免不会有误诊。回城之后,立刻另找了两三个大夫,人人口径一致,恭喜夫人贺喜夫人,倒收了她好几个红包去。
  不知自己是真的心大呢,还是怎地,每天总有那么四五个时辰忘记自己怀孕的事实。反正还没显肚子,也没泛酸水,顶多偶尔觉得累。一张脸蛋倒是似乎更光泽了些,可这难道不是因为她兵权在手,容光焕发?
  总之,须得在身边人那心惊胆战的眼神提醒之下,才想起来一连串的“孕妇不宜”。史文恭大约是因着她在常胜军中的一通狠闹,尤其惊弓之鸟,生怕她因此落下什么病根,自己逃不脱责任。是所谓皇上不急太监急。
  于是也不逞能,乘了小轿,带几个小厮,金明池畔下了来,远远望见梁山和明教的水军在池中联合训练。阮氏兄弟和李俊都出征,水里是两条姓张的大鱼,外加两朵姓童的浪花,上下翻飞好不漂亮。
  正瞧得津津有味,余光瞥见史文恭翻身下马,跟她见礼,笑问:“这便是当时你们劫持御驾、大闹京城的地方?”
  “嗯”一声,半开玩笑刺一句:“那时候你在做什么?忙着骗取四太子的信任呢吧。”
  “娘子这是打算记恨到底了?”
  “不敢!只是我想着,燕云河北那些被你们攻下来的地方,眼下到底还姓不姓金。”
  这倒一直是个隐忧。“沦陷区”已和朝廷基本上断了联系,归根究底都是史文恭干的好事。倘若急于派兵收复,又没有必胜把握,也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已经有了一次常胜军兵临城下的教训,知道宋军在机动性上半点便宜不占,也不敢再冒险将主力部队派到别处。
  史文恭见她忽然沉默,微微一笑。
  “娘子每日操心忧虑之事,未免也太多了些。这些事交给我们军官武将就行。小人既随娘子进了京,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常胜军的前程,也万万不敢偷懒懈怠。娘子还不放心?”
  将马缰交给随从,问她:“今日不是说来避暑纳凉的么?小人全程奉陪,不聊国事。”
  她点点头,往前一指,示意走上一条乡间小路。不远处田垄阡陌交错,但左近农家惧怕战乱,已有半数背井离乡而逃。于是田地里也是忽而整齐,忽而荒芜,深深浅浅的一大片绿,却是极好看。
  而走在那片绿色中央的人,素底卷草纹轻纱罗衫,仅有袖口一圈浅浅竹青色。纱裙也是清凉月白,裙角拂过路边茂盛的野草。
  史文恭落后一刻,看那背影,才觉出她今日穿得未免有些太素。再看看后头,也不知她到底介不介意从人随行。还是让随从远远跟上,才拔步追上,问:“娘子这是要去……”
  没说完一句,已知答案了。小路转角,田垄尽头,一座砖墙灰瓦雅致小庙,不知供的是山神还是土地,还是哪家有德高祖的祠堂。堂门口一棵大树,树上系着的红布条随风飘摇,底下花香一片。
  不太像是避暑踏青的地方。然而她在回头催:“请进啊。”
  只得跨过门槛。一进门,见着堂上供的牌位,本能地扭头就走。潘小园守在门口,似笑非笑。
  “不是全程奉陪么?”
  这才发现里面已等了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