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3后汉书 >

第179部分

03后汉书-第179部分

小说: 03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泼攀硬渭玻街卵蚓啤!
  注'一'纾,缓也。季子,鲁公子季友也。闵公之时,国家多难,以季子忠贤,故请齐侯复之。公羊传曰:“季子来归。其言季子何?贤也。言其来归何?喜之也。” 
  后参夫人疾前妻子,投于井而杀之。参素与洛阳令祝良不平,'一'良闻之,率吏卒入太尉府案实其事,乃上参罪,遂因灾异策免。有司以良不先闻奏,辄折辱宰相,坐系诏狱。良能得百姓心,洛阳吏人守阙请代其罪者,日有数千万人,诏乃原刑。 
  注'一'谢承书曰“良字邵平,长沙人。聪明博学有才干,以廉平见称”也。 
  阳嘉四年,复以参为太尉。永和元年,以久病罢,卒于家。 
  陈龟字叔珍,上党泫氏人也。'一'家世边将,便习弓马,雄于北州。 
  注'一'泫氏故城,今泽州高平县也。泫音公玄反。 
  龟少有志气。永建中,举孝廉,五迁五原太守。永和五年,拜使匈奴中郎将。 
  时南匈奴左部反乱,龟以单于不能制下,外顺内畔,促令自杀,坐征下狱免。 
  后再迁,拜京兆尹。时三辅强豪之族,多侵枉小民。龟到,厉威严,悉平理其怨屈者,郡内大悦。 
  会羌胡寇边,杀长吏,驱略百姓。桓帝以龟世谙边俗,拜为度辽将军。龟临行,上疏曰:“臣龟蒙恩累世,驰骋边垂,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庭,魂骸不返,荐享狐狸,犹无以塞厚责,荅万分也。*(至)*臣*'至'*顽驽,器无狻兑桓钪茫芄鳎僦燃嬗牛晁廊眨谰宀槐ā3嘉湃讲还欤课啵弧
  蛮夷不恭,拔卒为将。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一'上臱圣*(朝)**'明'*,下惧素餐,'二'虽殁躯体,无所云补。今西州边鄙,土地塉埆,'三'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自顷年以来,匈奴数攻营郡,'四'残杀长吏,侮略良细。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磬。'五'虽含生气,实同枯朽。往岁并州水雨,灾螟互生,稼穑荒耗,租更空阙。'六'老者虑不终年,少壮惧于困□。陛下以百姓为子,品庶以陛下为父,焉可不日□劳神,'七'垂抚循之恩哉!唐尧亲舍其子以禅虞舜者,是欲民遭圣君,不令遇恶主也。'八'故古公杖策,其民五倍;'九' 
  文王西伯,天下归之。'一0'岂复舆金辇宝,以为民惠乎!近孝文皇帝感一女子之言,除肉刑之法,'一一'体德行仁,为汉贤主。陛下继中兴之统,承光武之业,临朝听政,而未留圣意。且牧守不良,或出中官,惧逆上旨,取过目前。 
  呼嗟之声,招致灾害,胡虏凶悍,因衰缘隙。而令仓库单于豺狼之口,功业无铢两之暛,皆由将帅不忠,聚奸所致。前凉州刺史祝良,初除到州,多所纠罚,太守令长,贬黜将半,政未踰时,功暛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改任牧守,去斥奸残。又宜更选匈奴乌桓护羌中郎将校尉,简练文武,授之法令,除并凉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则善吏知奉公之佑,恶者觉营私之祸,胡马可不窥长城,塞下无候望之患矣。”帝觉悟,乃更选幽、井刺史,自营郡太守都尉以下,多所革易,下诏“为陈将军除并、凉一年租赋,以赐吏民”。龟既到职,州郡重足震栗,鲜卑不敢近塞,省息经用,岁以亿计。'一二' 
  注'一'诗曰“维师尚父,时惟鹰扬”也。 
  注'二'素,空也。无功受禄为素餐。 
  注'三'埆音觉,又音确,谓薄土也。 
  注'四'谓郡有屯兵者,即护羌校尉屯金城,乌桓校尉屯上谷之类。 
  注'五'左传曰:“室如悬磬,野无青草。”言其屋居如磬之悬,下无所有。 
  注'六'更谓卒更钱也。 
  注'七'书曰“文王至于日中□,不遑暇食”也。 
  注'八'史记曰“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乃推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卒授舜以天下”也。 
  注'九'帝王世纪曰“古公亶甫,是为太王,为百姓所附。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玉帛,不能免焉。王遂杖策而去,踰梁山,止于岐山之阳,邑于周地。豳人从者如归巿,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也。 
  注'一0'帝王世纪曰西伯至仁,百姓襁负而至。 
  注'一一'女子即太仓令淳于公之女缇萦也。事见前书。 
  注'一二'经,常也。 
  大将军梁冀与龟素有隙,谮其沮毁国威,挑取功誉,'一'不为胡虏所畏。坐征还,遂乞骸骨归田里。复征为尚书。冀暴虐日甚,龟上疏言其罪状,请诛之。 
  帝不省。自知必为冀所害,不食七日而死。西域胡夷,并、凉民庶,咸为举哀,吊祭其墓。 
  注'一'挑取犹独取也。独取其名,如挑战之义。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学,着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成帝时为大鸿胪。祖父基,广陵太守。父肃,东莱太守。 
  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一'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玄由是著名。 
  注'一'部犹领也。 
  举孝廉,补洛阳左尉。'一'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邽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巿,'二'一境皆震。 
  郡人上邽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三'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 
  注'一'左部尉也。 
  注'二'冀,县名,属汉阳郡。 
  注'三'趣音促。 
  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嗣子伯固并畔,为寇钞,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假黄钺。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 
  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觽灾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 
  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 
  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 
  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后经过玄墓,辄凄怆致祭。自为其文曰: 
  “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幽灵潜翳,□哉缅矣!操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增荣益观,皆由銟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一'李生厚叹贾复。'二'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怀旧惟顾,念之凄怆。'三' 
  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享之!”'四' 
  注'一'论语孔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子贡曰:“赐也何敢望回。”子曰:“吾与汝俱不如也。” 
  注'二'复少好学,师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曰:“贾君国器也。” 
  注'三'惟,思也。 
  注'四'魏志曰“建安七年,曹公军谯,遂至浚仪,遣使以太牢祀桥玄,进军官度”也。 
  玄子羽,官至任城相。 
  论曰:任棠、姜岐,世着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一'殆汉阳之幽人乎?'二' 
  庞参躬求贤之礼,故民悦其政;桥玄厉邦君之威,而觽失其情。夫岂力不足欤? 
  将有道在焉。'三'如令其道可忘,则强梁胜矣。语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四'子贡曰: 
  “宁丧千金,不失士心。”昔段干木踰墙而避文侯之命,'五'泄柳闭门不纳穆公之请。'六'贵必有所屈,贱亦有所申矣。 
  注'一'结犹构也。庄子曰:“原宪处鲁,居环堵之室,桑枢而瓮牖。”周礼:“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谓任、姜辞太守之辟也。 
  注'二'易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注'三'桥玄之舍姜岐,以道不可违,故不得以威力逼也。 
  注'四'郑玄注论语云:“匹夫之守志,重于三军之死将者也。” 
  注'五'高士传曰,段干木者,晋人也。守道不仕。魏文侯造其门,段干木踰墙而避之。 
  注'六'泄柳,鲁之贤人也。鲁穆公时,请见之,泄柳闭门而不纳。事见孟子。 
  赞曰:李叟勤身,甘饥辞馈。禅为君隐,之死靡贰。龟习边功,参起徒中。桥公识运,先觉时雄。 
   校勘记 
  一六八四页一0行州辟治中从事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章怀避唐讳,凡“治”字或改为“理”,或改为“化”,或改为“持”,此“治中”字亦必改易,宋人校书者又回改耳。 
  一六八四页一三行夷贼素闻其声按:汲本、殿本“声”上有“名”字。 
  一六八五页七行韎任朱离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此句上下当有脱文,未必诗有此语。 
  一六八五页一五行手足异处刊误谓“手”当作“首”。今按:史记孔子世家亦作“手足异处”,惟谷梁传作“首足异门而出”,刘氏殆据谷梁传言也。 
  一六八六页三行毛诗无韎任朱离之文按:集解引黄山说,谓贤注引薛君韩诗说,不及“韎任朱离”,是韩诗亦无此句,不独毛诗也。今曰毛诗无,“毛”字当为后人妄改。注不及毛传,必不舍韩而计毛也。 
  一六八六页六行县度者山名也按:前书西域传“山名也”作“石山也”,此斗。 
  章帝纪注引作“石山也”,不斗。 
  一六八六页六行去阳关五千八百八十里按:前书“八十里”作“八十八里”。 
  一六八九页一0行始复得还都令居按:集解引黄山说,谓通鉴“都”作“治”,此避唐讳改。 
  一六九一页一行*(顺帝时)*以为太尉沈钦韩谓上有永建元年事,此“顺帝时”三字衍文。今据删。 
  一六九一页五行夫国以贤化集解引惠栋说,谓“化”当作“治”。按:此亦章怀避讳改。 
  一六九一页九行言其来归何刊误谓“言其”当作“其言”。按:今本公羊传作“其言”。 
  一六九一页一三行良字邵平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长沙耆旧传作“字邵卿”,水经注亦作“邵卿”,章怀注误。 
  一六九二页八行*(至)*臣*'至'*顽驽据刊误改。 
  一六九二页一0行上臱圣*(朝)**'明'*据汲本﹑殿本改。 
  一六九四页四行乃推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刊误谓案史记本文,更有“授舜”二字。今据补。 
  一六九五页一行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学按:“戴德”当作“戴圣”。集解引朱彝尊说,谓案前书儒林传,仁传小戴之学,此云“戴德”,恐误。 
  一六九五页二行成帝时为大鸿胪按:集解引洪亮吉说,谓案前书百官表,平帝元始元年始云大鸿胪桥仁,今言“成帝时”,误。 
  一六九五页三行陈相羊昌按:集解引何焯说,谓“羊”旧抄广川书跋作“芊”。 
  一六九六页一四行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集解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