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3后汉书 >

第387部分

03后汉书-第387部分

小说: 03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五六一页五行奢侈过制度以益甚二千石身帅按:孙辑汉旧仪“奢”上有“今俗”二字,“以”上有“日”守,“身”上有“务以”二字。 
  三五六一页五行请谨以法汲本、殿本“谨”作“谕”。按:孙辑汉旧仪亦作“谕”,云本作“谨”,从续汉志补注引改。 
  三五六一页六行无饰厨养按:孙辑汉旧仪作“无饰厨传增养食”。 
  三五六一页六行又更过度按:孙辑汉旧仪作“或更尤过度”。 
  三五六一页六行长吏以*'闻'*据汲本、殿本补。 
  三五六一页七行墙垣阤坏不治孙辑汉旧仪“不”作“所”。按:如依孙辑本改“不”为“所”,则“所治”二字应连下读。 
  三五六一页七行无办护者汲本、殿本“办”作“辨”。按:孙辑本作“办”。 
  三五六一页七行不胜任按:孙辑汉旧仪“胜”作“称”。 
  三五六一页七行归告二千石听按:孙辑汉旧仪“听”上有“勿”字。 
  三五六一页七行十年更名相国按:校补引陈景云说,谓“十年”上有脱文。 
  三五六一页九行汉丞相府门无兰汲本、殿本“兰”作“阑”。按:阑兰通。 
  三五六一页一一行建武十八年省也按:集解引周寿昌说,谓光武纪十一年夏四月省大司徒司直官,献帝纪注亦作十一年,“八”字误。 
  三五六一页一三行*(汉)**'献'*帝起居注曰据汲本、殿本改。 
  三五六一页一三行九年十一月按:汲本、殿本作“十二月”。 
  三五六二页一0行守长史到郡按:孙辑汉旧仪“守”下有“丞”字。 
  三五六二页一一行郡国有茂才不显者言*'上'*据孙辑汉旧仪补。 
  三五六三页五行以古尊官唯有三公皆将军始自秦晋按:沉家本谓“皆”字疑误。 
  三五六四页八行案本传东平王作骠骑掾史四十人按:校补谓范书东平王传文不载骠骑掾史,刘昭所引盖是续汉书本传文。 
  三五六四页一一行曲下有*(纯)**'屯'**(纯)**'屯'*长一人据汲本、殿本改。 
  按:纯屯二字古每不分,亦犹“屯留”之作“纯留”矣。 
  三五六五页二行明帝*(十)**'永平'*八年校补引柳从辰说,谓据纪,事在永平八年,故志以为明帝初,“十”字衍。黄山谓案史无纪年不着年号者,盖注实阙“永”字,“平”字亦残其半,遂斗为“十”字也。今据黄说改。 
  ************后汉书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 太常光禄勋恚咎屯⑽敬蠛桦汀
  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一'本注曰: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 
  及行事,常赞天子。'二'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三'丞一人,比千石。'四'本注曰:掌凡行礼及祭祀小事,总署曹事。'五'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 
  注'一'卢植礼注曰:“如大乐正。” 
  注'二'汉旧仪曰:“赞飨一人,秩六百石,掌赞天子。” 
  注'三'汉官曰:“员吏八十五人,其十二人四科,十五人佐,五人假佐,十三人百石,十五人骑吏,九人学事,十六人守学事。”臣昭曰:凡汉官所载列职人数,今悉以注,虽颇为繁,盖周礼列官,陈人役*(放)*'于'前,以为民极,寔观国制,此则宏模不可阙者也。 
  注'四'卢植礼注曰:“如小乐正。” 
  注'五'汉旧仪曰:“丞举庙中非法者。” 
  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一'丞一人。明堂及灵台丞一人,二百石。本注曰:二丞,掌守明堂、灵台。灵台掌候日月星气,皆属太史。'二' 
  注'一'汉官*(仪)*曰:“太史待诏三十七人,其六人治历,三人龟卜,三人庐宅,四人日时,三人易筮,二人典禳,九人籍氏、许氏、典昌氏,各三人,嘉法、请雨、解事各二人,医一人。” 
  注'二'汉官曰:“灵台待诏四十*(二)**'一'*人,其十四人候星,二人候日,三人候风,十二人候气,三人候晷景,七人候钟律。一人舍人。” 
  博士祭酒一人,六百石。本仆射,中兴转为祭酒。'一'博士十四人,比六百石。 
  本注曰:易四,施、孟、梁丘、京氏。尚书三,欧阳、大小夏侯氏。诗三,鲁、齐、韩氏。礼二,大小戴氏。春秋二,公羊严、颜氏。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本四百石,宣帝增秩。'二' 
  注'一'胡广曰:“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长者也。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于地,旧说以为示有先。” 
  注'二'本纪桓帝延熹二年,置秘书监。 
  太祝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一'丞一人。 
  本注曰:掌祝小神事。 
  注'一'汉旧仪曰:“庙祭,太祝令主席酒。”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其二人百石,二人斗食,二十二人佐,二人学事,四人守学事,九人有秩。百五十人祝人,宰二百四十二人,屠者六十人。” 
  太宰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凡国祭祀,掌陈馔具。'一' 
  丞一人。 
  注'一'汉官曰:“明堂丞一人,二百石。员吏四十二人,其二人百石,二人斗食,二十三人佐,九人有秩,二人学事,四人守学事。宰二四百四十二人,屠者七十三人,恚恳皇迦恕!薄
  大*(子)**'予'*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掌其陈序。'一'丞一人。'二' 
  注'一'汉官曰:“员吏二十五人,其二人百石,二人斗食,七人佐,十人学事,四人守学事。乐人八佾舞三百八十人。”卢植礼注曰:“大*(子)*'予'令如古大胥。汉大乐律,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酎。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关内侯到五大夫子,取适子高五尺已上,年十二到三十,颜色和,身体修治者,以为舞人。” 
  注'二'卢植礼注曰:“大乐丞如古小胥。” 
  高庙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守庙,掌案行扫除。无丞。'一' 
  注'一'汉官曰:“员吏四人,恚恳皇迦恕!薄
  世祖庙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如高庙。'一' 
  注'一'汉官曰:“员吏六人,恚慷恕!薄
  先帝陵,每陵园令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守陵园,案行扫除。丞及校长各一人。本注曰:校长,主兵戎盗贼事。'一' 
  注'一'应劭曰汉官名秩曰:“丞皆选孝廉郎年少薄伐者,迁补府长史、都官令、候司、马。” 
  先帝陵,每陵食官令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望晦时节祭祀。'一' 
  注'一'汉官曰:“每陵食监一人,秩六百石。监丞一人,三百石。中黄门八人,从官二人。”案:食监即是食官令号。 
  右属太常。本注曰:有祠祀令一人,后转属少府。有太卜令,六百石,后省并太史。 
  中兴以来,省前凡十官。'一' 
  注'一'案前书,十官者,太宰、均官、都水、雍太祝、五畤各一尉也。东观书曰:“章帝又置祀令、丞,延平元年省。” 
  光禄勋,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宿恚Ч蠲呕В溱耸鹄筛敝搓揄'门户,考其德行而进退之。'一'郊祀之事,掌三献。'二'丞一人,比千石。 
  注'一'胡广曰:“勋犹□也,易曰‘为□寺’。*(官)**'宦'*寺,主殿宫门户之职。” 
  注'二'汉官曰:“员吏四十四人,其十人四科,三人百石,一人斗食,二人佐,六人骑吏,八人学事,十三人守学事,一人官医。恚堪耸蝗恕!薄
  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一'五官中郎,比六百石。 
  本注曰:无员。'二'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五官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恚е畹蠲牛龀涑灯铩Nㄒ槔刹辉谥敝小#А
  注'一'蔡质汉仪曰:“中郎解,其府对太学。” 
  注'二'郎年五十以属五官,故曰六百石。 
  注'三'蔡质汉仪曰:“三署郎见光禄勋,执板拜;见五官左右将,执板不拜。于三公诸卿无敬。” 
  左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左署郎。'一'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二'本注曰:皆无员。 
  注'一'蔡质汉仪曰:“*(郎)*中*'郎'*解,其府*(府)*次五官*'府'*。” 
  注'二'三郎。 
  右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右署郎。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 
  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皆无员。'一' 
  注'一'三郎,并无员。 
  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恚А#б唬ё笥移蜕洹⒆笥冶莩じ饕蝗耍攘偈1咀⒃唬浩蜕洌骰㈥诶上吧洹1莩ぃ髦被㈥冢嵩诘钪小!
  '二'虎贲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三' 
  节从虎贲,比二百石。'四'本注曰:皆无员。掌宿恚檀印W越诖踊㈥诰谜咦ǎ拍懿罡咧林欣伞!
  注'一'前书武帝置期门,平帝更名虎贲。蔡质汉仪曰:“主虎贲千五百人,无常员,多至千人。戴鹖冠,次右将府。”又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故名焉。孔安国曰“若虎贲兽”,言其甚猛。 
  注'二'汉官曰:“陛长,墨绶铜印。” 
  注'三'荀绰晋百官表注曰:“虎贲诸郎,皆父死子代,汉制也。” 
  注'四'四郎。 
  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羽林郎。'一'羽林郎,此三百石。本注曰: 
  无员。掌宿恚檀印3Q『貉簟⒙の鳌捕ā⒈钡亍⑸峡ぁ⑽骱臃擦ち技也埂!
  本武帝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岩下室中,故号岩郎。'二' 
  注'一'案:汉末又有四中郎将,皆帅师征伐,不知何时置。董卓为东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献帝以曹*(操)**'植'*为南中郎将。 
  注'二'前书曰初置名建章营骑,后更名。出补三百石丞、尉。荀绰晋百官表注曰:“言其严厉整锐也。”案此则为岩郎,与志不同。蔡质汉仪曰:“羽林郎百*(一)**'二'*十八人,无常员,府次虎贲府。” 
  羽林左监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左骑。'一'丞一人。 
  注'一'汉官曰:“孝廉郎作,主羽林九百人。二监官属史吏,皆自出羽林中,有材者作。” 
  羽林右监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右骑。丞一人。 
  奉车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一'掌御乘舆车。 
  注'一'汉官曰三人。 
  驸马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一'掌驸马。 
  注'一'汉官曰五人。 
  骑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一'本监羽林骑。 
  注'一'汉官曰一十人。 
  光禄大夫,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一'凡大夫、议郎皆掌顾问应对,无常事,唯诏令所使。凡诸国嗣之丧,则光禄大夫掌吊。 
  注'一'汉官曰三人。 
  太中大夫,千石。本注曰:无员。'一' 
  注'一'汉官曰:“二十人,秩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无员。'一' 
  注'一'汉官曰:“三十人,秩比二千石。” 
  谏议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无员。'一' 
  注'一'胡广曰:“光禄大夫,本为中大夫,武帝元狩五年置谏大夫为光禄大夫,世祖中兴,以为谏议大夫。又有太中、中散大夫。此四等于古皆为天子之下大夫,视列国之上卿。”汉官曰三十人。 
  议郎,六百石。本注曰:无员。'一' 
  注'一'汉官曰:“五十人,无常员。” 
  谒者仆射一人,比千石。本注曰:为谒者台率,主谒者,天子出,奉引。古重习武,有主射以督录之,故曰仆射。'一'常侍谒者五人,比六百石。本注曰: 
  主殿上时节威仪。'二'谒者三十人。其给事谒者,四百石。其灌谒者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掌宾赞受事,及上章报问。将、大夫以下之丧,掌使吊。本员七十人,中兴但三十人。'三'初为灌谒者,满岁为给事谒者。'四' 
  注'一'蔡质汉仪曰:“见尚书令,对揖无敬。谒者见,执板拜之。” 
  注'二'汉官曰:“谒者三十人,其二人公府掾,六百石*(特)**'持'*使也。” 
  注'三'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皆用孝廉年五十,威容严恪能宾者为之。明帝诏曰:‘谒者乃尧之尊官,所以试舜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者也。’昔燕太子使荆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