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3后汉书 >

第68部分

03后汉书-第68部分

小说: 03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一'侥犹求也。 
  注'二'续汉书曰:“时岑彭已在城中,将躬诣传舍,驰白汉。汉至,躬在彭前伏,汉曰:‘何故与鬼语!’遂杀之。” 
  光武北击髃贼,'一'汉常将突骑五千为军锋,数先登陷陈。及河北平,汉与诸将奉图书,上尊号。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注'一'续汉书曰:“从击铜马、重连、高胡,皆破之。” 
  建武二年春,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共击檀乡贼于邺东漳水上,大破之,'一'降者十余万人。帝使使者玺书定封汉为广平侯,食广平、斥漳、曲周、广年,凡四县。'二'复率诸将击邺西山贼黎伯卿等,及河内修武,悉破诸屯聚。车驾亲幸抚劳。复遣汉进兵南阳,击宛、涅阳、郦、穰、新野诸城,皆下之。引兵南,与秦丰战黄邮水上,破之。'三'又与偏将军冯异击昌城五楼贼张文等,又攻铜马、五幡于新安,皆破之。 
  注'一'水经曰,漳水源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东北至昌亭,与虖沱河合。 
  注'二'四县皆属广平郡。广平故城在今洺州永年县西北,广年在今永年县东北,斥漳在今洺州洺水县,曲周故城在今洺州曲周县西南。广年,避隋炀帝讳,改为永年县。 
  注'三'南阳新野县有黄邮水、黄邮聚也。 
  明年春,率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击青犊于轵西,大破降之。又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墯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觽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觽虽多,皆劫掠髃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一' 
  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建、茂出兵围汉。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二'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齐鼓而进。'三'建军大溃,反还奔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茂、建突走。汉留杜茂、陈俊等守广乐,自将兵助盖延围刘永于睢阳。永既死,二城皆降。 
  注'一'此上两句在左传,郑*(大夫)*公子突之词也。 
  注'二'前书邓通为黄头郎。音义曰:“土胜水,故刺船郎着黄帽,号黄头也。” 
  注'三'续汉书曰:“汉躬被甲拔戟,令诸部将曰:‘闻赖鼓声,皆大呼俱*(大)*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之。” 
  明年,又率陈俊及前将军王梁,击破五校贼于临平,追至东郡箕山,大破之。 
  北击清河长直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一'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二'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 
  “不战而下城,非觽所及也。” 
  注'一'东观记及续汉书“长直”并作“长垣”。案:长垣,县名,在河南,不得言北击,而范书作长直,当是贼号,或因地以为名。 
  注'二'鬲,县,属平原郡,故城在今德州西北。五姓,盖当土强宗豪右也。鬲音革。 
  冬,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中)**'忠'*将军王常等,击富平﹑获索二贼于平原。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觽。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一'进击勃海,皆平之。又从征董宪,围朐城。明年春,拔朐,'二'斩宪。事*(以)*'已'见刘永传。东方悉定,振旅还京师。 
  注'一'无盐,县名,属东平国,故城在今郓州东。 
  注'二'朐,县名,解见光武纪。 
  会隗嚣畔,夏,复遣汉西屯长安。八年,从车驾上陇,遂围隗嚣于西城。帝□汉曰:“诸郡甲卒但坐费粮食,若有逃亡,则沮败觽心,宜悉罢之。”汉等贪并力攻嚣,遂不能遣,粮食日少,吏士疲役,逃亡者多,及公孙述救至,汉遂退败。 
  十一年春,率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伐公孙述。及彭破荆门,长驱入江关,汉留夷陵,装露桡船,'一'将南阳兵及□刑募士三万人泝江而上。会岑彭为刺客所杀,汉并将其军。十二年春,与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大破之,'二' 
  遂围武阳。述遣子貋史兴将五千人救之。汉迎击兴,尽殄其觽,因入犍为界。 
  诸县皆城守。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三'武阳以东诸小城皆降。 
  注'一'桡,短璙也,音人遥反。 
  注'二'续汉书曰:“犍为郡南安县有渔涪津,在县北,临大江。”南中志曰:“渔涪津广数百步。” 
  注'三'桥名也,解见公孙述传。 
  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觽,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一'将万余人屯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闻大惊,让汉曰:“比□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觽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述果使其将谢丰﹑袁吉将觽十许万,分为二十余营,并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埶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斩谢丰﹑袁吉,获甲首五千余级。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上,而深自谴责。帝报曰: 
  “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二'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自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闲,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述自将数万人出城大战,汉使护军高午﹑唐邯将数万锐卒击之。述兵败走,高午奔陈刺述,杀之。事已见述传。旦日城降,斩述首传送洛阳。明年正月,汉振旅浮江而下。至宛,诏令过家上頉,赐谷二万斛。 
  注'一'东观记﹑续汉书“尚”字并作“禹”。 
  注'二'略犹过也。 
  十五年,复率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徙鴈门﹑代郡﹑上谷吏人六万余口,置居庸﹑常*'山'*关以东。 
  十八年,蜀郡守将史歆反于成都,自称大司马,攻太守张穆,穆踰城走广都,歆遂移檄郡县,而宕渠杨伟﹑朐□徐容等,'一'起兵各数千人以应之。帝以歆昔为岑彭护军,晓习兵事,故遣汉率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将万余人讨之。汉入武都,乃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成都,百余日城破,诛歆等。汉乃乘桴沿江下巴郡,杨伟﹑徐容等惶恐解散,汉诛其渠帅二百余人,徙其党与数百家于南郡﹑长沙而还。 
  注'一'宕渠﹑朐□,二县名,皆属巴郡。朐音劬,□音忍。宕渠山名,因以名县,故城在今渠州流江县东北,俗名车骑城是也。十三州志朐音春,□音闰。 
  其地下湿,多朐□虫,因以名县。故城在今夔州云安县西万户故城是也。 
  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一'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二'故能常任职,以功名终。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三'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四' 
  注'一'隐,威重之貌。言其威重若敌国。前书周亚夫谓剧孟曰:“大将得之,若一敌国矣。” 
  注'二'严即装也,避明帝讳,故改之。 
  注'三'尔雅曰:“明明﹑斤斤,察也。”李巡曰:“斤斤,精详之察也。”孙炎曰:“重慎之察也。”斤音靳。 
  注'四'东观记曰“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 
  二十年,汉病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知识,唯愿陛下慎无赦而已。”及薨,有诏悼愍,赐谥曰忠侯。'一'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送葬,如大将军霍光故事。'二' 
  注'一'东观记曰:“有司秦议以武为谥,诏特赐谥曰忠侯。” 
  注'二'汉置南北军五校,解见顺帝纪。轻车,兵车也。介士,甲士也。霍光传云以北军五校尉﹑轻车﹑介士载光尸以辒辌车,黄屋左纛,军陈至茂陵。不以南军者,重之也。 
  子哀侯成嗣,为奴所杀。二十八年,分汉封为三国:成子旦为灈阳侯,'一'以奉汉嗣;旦弟盱'二'为筑阳侯;成弟国为新蔡侯。'三'旦卒,无子,国除。建初八年,徙封盱为平春侯,'四'以奉汉后。盱卒,子胜嗣。初,汉兄尉为将军,从征战死,封尉子彤为安阳侯。'五'帝以汉功大,复封弟翕为曪亲侯。吴氏侯者凡五国。 
  注'一'灈阳,县名,属汝南郡,在灈水之阳,因以为名,其地今豫州吴房县也。 
  音劬。 
  注'二'盱音火俱反。 
  注'三'筑阳,县名,属南阳郡,古谷国也,在筑水之阳,故城在今襄州谷城县西。新蔡,县名,属汝南郡,蔡平侯自蔡徙此,故加“新”字,今豫州县也。 
  筑音逐。 
  注'四'平春,县名,属江夏郡。 
  注'五'安阳,县名,属汝南郡,古江国也,故城在今豫州新息县西南。 
  初,渔阳都尉严宣,与汉俱会光武于广阿,光武以为偏将军,封建信侯。'一' 
  注'一'建信,县名,属千乘国。 
  论曰:吴汉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终始倚爱之亲,'一'谅由质简而强力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二'斯岂汉之方乎!'三'昔陈平智有余以见疑,周勃资朴忠而见信。'四'夫仁义不足以相怀,则智者以有余为疑,而朴者以不足取信矣。'四' 
  注'一'“差强人意”,是倚之也;遂见亲信,是爱之也。 
  注'二'论语文。刚毅谓强而能断。木,朴箻貌。讷,忍于言也。四者皆仁之质,若加文,则成仁矣,故言近仁。 
  注'三'方,比也。 
  注'四'高祖谓吕后曰:“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是见疑也。又曰:“周勃重厚少文,安刘氏者必勃。”是见信也。 
  注'五'怀,依也。言若仁义之心足相依信,则情无疑阻。若彼此之诚未协,仁义不足相依,则智者翻以有余见疑,朴者以愚直取信。 
  盖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也。'一'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边俗尚勇力,而延以气闻。历郡列掾﹑州从事,所在职办。'二'彭宠为太守,召延署营尉,行护军。 
  注'一'要阳,县名,光武时省。 
  注'二'古者三公下至郡县皆有掾属。续汉志曰:“建武十八年,立刺史十二人,人主一州,皆有从事史﹑假佐,每郡皆置诸曹掾。”郡中列掾非一,延并为之,故言历也。渔阳属幽州。东观记云延为幽州从事。 
  及王郎起,延与吴汉同谋归光武。'一'延至广阿,拜偏将军,号建功侯,从平河北。光武即位,以延为虎牙将军。 
  注'一'续汉书曰:“并与狐奴令王梁同劝宠。” 
  建武二年,更封安平侯。遣南击敖仓,转攻酸枣﹑封丘,皆拔。'一'其夏,督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南伐刘永,先攻拔襄邑,'二'进取麻乡,'三'遂围永于睢阳。数月,尽收野麦,夜梯其城入。永惊惧,引兵走出东门,'四'延追击,大破之。永弃军走谯,延进攻,拔薛,斩其鲁郡太守,'五'而彭城﹑扶阳﹑杼秋﹑萧皆降。'六'又破永沛郡太守,斩之。 
  '七'永将苏茂﹑佼强﹑周建等三万余人'八'救永,共攻延,延与战于沛西,大破之。永军乱,遁没溺死者太半。永弃城走湖陵,苏茂奔广乐。延遂定沛﹑楚﹑临淮,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