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15部分

福孕连连-第15部分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姑娘看着庶姐那张脸,那张已经满是泪痕,毫无形象可言的脸,忍不住是皱了眉头。她走近了,道:“大姐姐,你哭什么?”

    “哭你把李家的体面,在脚底狠狠的踩了个够吗?”

    “还是说,你总算明白,你究竟是蠢在什么地方?”

    李二姑娘很无语,她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蠢的人是她的亲姐姐?她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了她的庶长姐,赵家儿媳妇没她这个蠢货姐姐的位置。

    人啊,总得看清楚自己的位置。

    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妄想啊。要不然,是会捅篓子的。

    “我蠢,我是蠢……”

    “二妹妹,从小到大,在家里你要什么有什么。我是庶出,比不得你,也不敢比。呵呵,我只是想嫁一个好人家,难道这错了吗?”

    “再有两年,我就满二十了。我快要老得没什么好人家愿意娶进门了。你比我小三岁,你摸良心讲讲,你凭什么懂得我的苦衷?”

 第28章

    作为赵家的后宅实际管事人,李家两位表姑娘的对话,马芸英是知道的。对此,她只能叹息一声。然后,装着不知情。

    李氏是李氏,赵家是赵家。

    李大姑娘是可恶?还是可怜?都沦不到马芸英去管了别人的家务事。

    当天,洗三结束后。马芸英娘家来的嫂嫂就是劝了她,让其它事情都搁了一边,赶紧怀个孩子是正紧事。

    马芸英惆怅,她能不想怀孩子吗?

    只是,这怀不怀孩子的事情,要看送子娘娘的意愿啊。不管是求神拜佛,还是寻医问诊,马芸英哪样都没有落下。甚至于,她都私下找了多少回大夫了,大夫给的结果,全是她身体健康,完全没什么问题。

    没孩子吗?

    只能说与孩子的缘分还没修够啊。

    “你在想什么?”

    “芸英,芸英……”连着好几声的唤名儿,马芸英才是回过神来,然后,看着望向她的婆婆李氏。马芸英忙回道:“娘,我想明天去送子娘娘庙烧香。您看,成吗?”

    “成啊,这是好事。”

    李氏急着抱媳妇马芸英肚皮里爬出来的亲孙子,哪会有异议?一口就应下来。

    婆媳二人就是又继续聊了起来,不外乎都是求子的那些事儿。

    对于婆婆传授经验,马芸英自然是仔细聆听着,恨不能全部记了详细,最好是按着这些法子一求后,赶紧揣上个孩子。

    次日,赵子殷回归办差事的队伍,去伍恒卿这位县尊幕僚那儿报到了。赵子厚则是离家,去了书院寄宿学习。

    赵传福老爷嘛,开始他衙门里的官老爷生活。至于赵子齐,则是开始跟着赵传福老爷身边,理起了赵家的人脉关系,以游学的名议,四处奔走。

    白鹿书院,是伍恒卿一行人的目的地。

    赵子殷再次来到故地时,有物是人非的感觉。

    在白鹿书院里行走着,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赵子殷那等复杂的情绪,真是难以言明。最终,他是莫名的叹息一声,然后,他自己劝自己把一切都放下。

    一座院子,几丛茑萝。有清雅,有幽清。

    赵子殷是伍恒卿的随从人员之一,自然是跟着这位主事人,有幸进了这一处院内。这座院子的主人,赵子殷是认识的。那不是别人,正是赵子殷前世的师傅丹秋子。

    “恒卿见过长老,见过居士。”

    伍恒卿面对着院中迎客的丹秋子,以及莲湖居士时,态度是斌斌有礼。

    “师侄多礼了,咱们屋内详谈吧。”丹秋子回话时,一派云淡风清之态。

    “谢长老。”

    一翻礼节后,众人进屋内。

    赵子殷没有把注意力望向了前世的师傅丹秋子,他很清楚修士的敏锐。所以,赵子殷一直是小心谨慎的态度。

    在心中,赵子殷盘算着,伍恒卿究竟前来封县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要知道,他回家都担搁三天了,结果,两边似乎是还没有谈拢。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背后利益太大,双方暂时没有谈拢的意向啊。

    前世,发生了些什么呢?

    赵子殷在努力回忆着,那些他愿意回忆的甜蜜,还有不愿意回忆的痛苦。这些通通的一切,他都在回忆着,因为,赵子殷要从这些记忆里发现了蛛丝马迹,然后,得出真相来。

    想了许久,赵子殷暗咒一声“可恶”。

    前世,赵子殷只是一枚棋子。像是蓬莱仙门、斜月阁这些修士大门派的合作,他完全没有插手真正的重要位置。很多信息对他而言,似是而非啊。

    不过,有几件大事,赵子殷是知道。

    景泰六年,并、雍、兖、豫,四州大旱三年,百姓连续绝收。

    景泰七年,四州暴发流民作乱,朝廷镇压。

    景泰八年,大皇子弑父登基称帝。随即,外出就藩的四位皇子发榜文,号召天下共击之。

    景泰九年,经过五位皇子之乱后,大梁朝是诸侯林立。大梁皇朝,有其名,未有其实。

    景泰十年,诸侯之间,相互攻伐,战乱不休。天下乱了,大争之世真正的开启了。

    那个乱世,赵子殷还没有真正的经历,不过,他能想像的到,天下乱了,平民当如草芥。就算是有英雄平定乱世,最终,得利的一定是世家名门。因为,从古至今,莫是如此啊。

    “赵世兄,请用茶。”

    对赵子殷说话的人,是他前世的师弟沈铸。

    此时,伍恒卿与丹秋子、湖莲居士三人,早已经去了密室之中详谈。至于屋内,坐着的是赵子殷、沈铸等随从之人。

    沈铸是东道主之一,自然是以茶待客。

    赵子殷谢过,饮茶之时,心湖微微一动。

    沈铸,玉清宫丹秋子门下之徒兼女婿。他的妻子吕雯,亦是斜月阁的弟子。

    这是否代表了什么?

    特别是后来,沈铸成为周国公世子柴庆的幕僚。这等地位跟目前刘县尊身边的亲信伍恒卿是何等相像?

    周国公世子柴庆,他的背后又是什么人?

    赵子殷突然精神一振,他终于发现一些端倪可察了。

    并、雍、兖、豫,四州是剑盟的地盘啊。这是不是意味着,其实,这一次后来达成了妥协的不止蓬莱仙门、斜月阁,还有剑盟呢?

    “在下一点浅见,沈世兄少年英杰,为何不曾出仕?”赵子殷试探的问道。

    “赵世兄妙赞了,当不得,当不得。”沈铸嘴角含笑,回道:“至于不曾出仕嘛,是师傅觉得我的学识尚浅,需要修习。”

    赵子殷心中明了,沈铸现在未出仕,不过是待价而沽,等明主现身,再是前去相投罢了。

    “沈世兄,过于自谦了。”赵子殷说了句,他认为的实在话。

    前世二人为师兄弟,对于沈铸的本事,赵子殷自认为够了解的。最浅显的道理,要是沈铸不够优秀,岂会被前世的便宜师傅丹秋子召为女婿。

    “一丛浅而香,

    一丛浓且芳。

    顺风会夏意,

    顺待七夕章。

    随君茶浅饮,

    随客逐欢扬。

    亭亭苑如曲,

    亭亭游龙岗。”

    赵子殷突然吟了一首诗,然后,对沈铸笑道:“来时,见一处茑萝漫放,遍布山坡。沈世兄,同游畅谈往昔如何?”

    茑萝,另一个名字,即是游龙草。

    听得赵子殷一提议,沈铸自然是同意了。于是,二人跟屋内其它人告饶一声,便是出屋诉旧去了。

 第29章

    阳光灿烂,花香蝶舞。

    在游龙草处处的山坡小径上,赵子殷和沈铸二人慢慢步行着。

    “沈世兄是蓬莱仙门的弟子,贵家内眷是斜月阁的弟子,真真是双剑合壁,绝世无双啊。”赵子殷挑明了话,似是赞叹,实是点拔一些喻意。

    “我的次子,亦是蓬莱仙门的弟子。”在沈铸变色的神情里,赵子殷揭了他的底牌,笑道:“不过,挺可惜的。沈世兄拜入玉清宫,我那次子拜入的却是地藏殿。”

    “说起来,赵世兄两子洗三,我未曾到场祝贺。真是失礼了。”

    沈铸虚虚一话,赵子殷摇摇头,回道:“世伯参加小儿的洗三礼,已是荣幸。区区稚子岂能担搁世兄的学业。”

    两人这般含蓄了许久后,赵子殷转入了正题。

    “天下大势,自有归属。我等小人物,总要多思退路。”赵子殷这话,其实也是点明了,他的目的挺简单,就是跟沈铸这里结个善缘。将来,有缓和的余地。

    “附尾青云后,营营苟苟辈。”

    “想来我这点小家子气,让沈世兄见笑了。”

    沈铸从赵子殷的话中,一下听出暗语之意。他摇头,回赠了赵子殷两句五言,道:“若逞平生志,如何不丈夫?”

    “赵世兄,你太谦逊了。”

    话罢,两人一同哈哈大声笑了起来。

    此时,赵子殷和沈铸二人间倒是颇有一翻心心相惜之感。

    酉时,夕食后。

    赵家,冬藏苑。

    “封县城的差事已了。明日,我就要离家。”

    听着夫君赵子殷的话,离别的伤感之意,浮上了杜明月的心头。

    “嗯,我知了。”心头不舍,杜明月却是没有留人。因为,她很清楚,男人都是事业为重的。她能够为他做到的,就是让他有一个安宁的家,一个外面累了,能归来歇息的港湾。

    “我在家会照顾好孩儿们,也会孝顺长辈们。”

    “你在外面奔波,差事要紧,人更要紧。”

    “我只要你记得,你不是一个人,你的背后,还有殷殷期盼着的高堂和妻儿。为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

    一通话说下来时,杜明月望着赵子殷的神色是万般柔情。

    美人恩重,如何能辜负?

    赵子殷点头,笑道:“放心,我是一个惜身之人。”

    家国天下,孰轻孰重?在赵子殷心中,家比国更重要。毕竟,家,是他的亲人。国,却是皇家的江山社稷。

    天下,一家一姓之天下。自然,赵子殷就宁可为汲汲护家的豚犬。

    次日,赵子殷随伍恒卿离了封县城,回灵安县衙门交付差事结果。

    日子如此,也就是不咸不淡的过去了。

    七月七,七夕节。

    杜明月收到了赵子殷的礼物,于是,坐月子里哪怕天气再热,再是难熬着。见着小小礼物来,她的心中都是喜滋滋的。

    特别是赵箓、赵策两个孩子是越长越喜气,白藕似的小胳膊小腿儿胖乎乎起来后,杜明月的小日子就是觉得越来越有盼望头。

    这般七月到了末尾。

    赵子殷归家,给两个儿子庆贺了满月宴。

    在当天,杜明月是起了个早,她是好好的洗了发,沐浴了三回。待到全身都是轻松了不少后,她才是换了喜庆的衣裳。准备和赵子殷这个当爹的,是一人抱一个孩子,迎接了来赵家的宾客们。

    满月宴,这一回,赵家办的比洗三,更是热闹多了。

    在一众的女眷们羡慕眼神中,杜明月是整天都笑呵呵的。

    开祠堂,是要算吉时的。

    在赵箓、赵策满月这天,请风水先生算的吉时,是在酉时。所以,杜明月是在宾客们用了夕食的宴后,才是随着夫君赵子殷一同前往了赵家祠堂。

    第一回,当然,也是人生中唯一一次进了赵家祠堂。

    杜明月从记忆里对比着,赵家的祠堂比杜氏族中的祠堂更大,更气派。

    祠堂内,一砖一木更有一种肃穆隐隐含于其中。

    此时,赵子殷抱着长子赵箓,杜明月抱着次子赵策,夫妻二人是随着赵传福这位赵家的当家人,一起走进祠堂的正厅之内。

    杜明月抬头,入目的是赵家的祖先牌位。供桌之上,有香案,有祭品。

    “给祖先敬香。”

    赵传福挥了挥手,吩咐旁边的两个嫡子赵子齐、赵子厚抱住了两个孙儿后,他是燃了两柱香,递予庶长子和庶长媳,然后,吩咐了话道。

    杜明月听罢,自然是随着夫君赵子殷的动作,接过香,磕了头后,才是随着夫君赵子殷一起,神色恭敬的把香插在了香案之上。接着,夫妻二人是从两个弟弟手中接回了两个孩子,是抱着小孩儿给祖宗磕头叩安。

    “今赵氏第十四代孙,赵氏子殷,有子赵箓、赵策,续弦杜氏。”

    “愚赵氏第十三代孙,赵氏传福,上禀祖宗,添新丁口记于族谱。”

    “望先人有灵,庇护后人。”

    在杜明月和赵子殷结束磕头后,恭敬立于旁边时,赵传福是对祖宗牌位行礼,然后,赵传福拿过供于案桌上的族谱,一翻祈祷后,才是用沾了墨的毛笔在族谱之上,添了杜明月和两个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