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37部分

福孕连连-第37部分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话,听了赵子殷耳里,真像是羽毛划过了心间,有些痒痒的。

    赵子殷笑道:“快了,唐国公府都迁往了金陵城,等着上头安顿好。我啊,也就不会到处跑了。”

    听得这话,杜明月心头是轻松许多。

    她心情愉快起来,笑道:“那才好。”

    “我也不求你啊,真是给儿子们奔出个什么前程。”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一家子人能聚了一起,一直平平安安的过日子,我就心满意足了。”杜明月就是小富即安型的人。这美好的家庭,她自己是盼着变数越少越好嘛。

    这般夫妻二人就是说笑间,时间过去了。

    等着赵子殷沐浴洗漱好后,杜明月就让她家夫君侧躺了榻上。而她嘛,拿了干净的毛巾,给夫君擦干了长长的发。

    夫妻的相处,这般闲话家事间,也是温馨融融。

    待着当日,午饭后,又是消食了一刻钟。

    那是没有半分午睡之意的赵箓、赵策兄弟俩,就是吵闹着,要亲爹领他们上街逛逛了。

    赵子殷没拒绝了儿子们的亲近之意,他啊,是高兴的带着钱袋子,领着两个小儿上街去扫荡吃食和玩耍的小玩意儿。

    于是,半条街逛下来,赵箓小盆友是一手拿着肉丸子,一手牵着他爹的衣角,边吃着东西,边东张西望着瞧热闹。至于赵策小盆友嘛,则是一手拿着小糖人,一边吃得满嘴甜蜜蜜,一边拉拉哥哥的小手,指着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嚷嚷道:“哥哥,那边,那边……”

    顺着弟弟点指的方向,赵箓小盆友那叫一个高兴,拽拽亲爹的衣角,道:“爹,咱们去看看嘛。”

    本来就是闲逛,哪儿逛,都是逛嘛。

    赵子殷没拒绝,只是让跟来的马栓儿盯紧了两个小孩儿。

    “来,爹牵着你们。那人多,你们可得跟紧着爹爹身边。”赵子殷一边说了话,一边是一手一个儿子的牵着。

    这是大手牵小手,赵子殷左右一边一个胖娃娃的领着,倒是心头得意着。毕竟,这两胖娃娃,都是他的崽嘛。

    街道上,人挤堆儿的地方,是手艺人在卖了杂耍。

    先是胸口碎大石,又是嘴里吞刀子。接着,还是猴子跳火圈,这等新奇的事儿,那是看得赵箓、赵策两个小盆友,是一愣一愣的。

    “兄弟们走四方,闯南北,混口饭吃。”

    “来到贵宝地,还望大家伙有钱的,捧个钱的。没钱的,捧个人场。”

    在这戏码耍了有一两刻钟后,一个像是这伙人的领头者,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就是站出来,拱手作礼,说了一翻话。

    这大汉话落,又是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姑娘,是捧着一个大陶碗,四处跟看杂耍的众人要起钱来。

    “当当。”

    “当当。”

    “……”

    零星里,还是有人给了钱财。

    等到了赵子殷父子跟前时,赵箓小盆友很豪气,他是小手一摸,从弟弟赵策的小衣兜时,把弟弟赵策藏起来的零花钱,全倒了他自个儿的小手中,也不点点,直接全扔进了小姑娘的大陶碗中,还是笑得一个高兴,牙龈都露了出来。

    赵箓小盆友是豪气干云的道:“今日就带了这么多,全给你们。”

    “哥哥,那是我的钱……”

    赵策小盆友在旁边委屈极了。

    “傻话,咱们亲兄弟。”赵箓小盆友拍了拍弟弟的小肩膀,那叫一个语重心长的道:“兄弟嘛,就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懂吗?”

    “比如,你的钱,哥哥也是一起帮忙花的。”赵箓小盆友那叫一本正紧的,谆谆教诲着他弟弟赵策小盆友。

    “可是,你明明也带了钱的。”赵策小盆友指着哥哥的小衣兜,愤愤不平的回道。

    赵策小盆友那叫一个不开心,明明亲娘给他们做的小衣裳时,兄弟俩都做了小兜兜的。这会儿,哥哥掏空了他的,自个儿的却是鼓鼓的。

    在赵策小盆友眼里,哥哥太狡猾了哒。

 第58章

    对于弟弟的指责;赵箓小盆友是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兜兜;脸皮厚实的回道:“啊……我忘记了;我带了钱钱的。”

    “弟弟;你的钱钱都给别人了……”赵箓小盆友继续拍拍弟弟的小肩膀,劝道:“咱们是小男子汉;不能把给出去的钱钱,再抢回来啦。”

    “哥哥……”赵策小盆友开口;正准备说话时。

    他哥赵箓小盆友就是动手,一把拽着弟弟跑到了亲爹赵子殷跟前;赵箓小盆友抢先说话了;他道:“爹爹,弟弟没钱钱了。”

    “爹爹;你最疼弟弟了,爹爹你就给弟弟多买两个糖人儿吧。我不爱吃,我不会跟弟弟抢的。”

    赵箓小盆友一副好哥哥的模样,一边说话时;还忘记继续拽了拽亲爹的衣脚。那等求话的小模样;可谓是活灵活现着。

    望着欲哭无泪的二儿子策哥儿;再望着厚颜无齿的大儿子箓哥儿。

    赵子殷是沉默片刻后,笑了,他道:“好啊,爹爹再给策哥儿多买了糖人儿。”

    这时候,赵子殷突然发现,他的大儿子箓哥儿是个可造之材啊。年纪小小的,就是本性毕露了,真可谓是慷他人之慨,做利自己之事。将来长大了,依着这等性子,他倒也不用担心大儿子箓哥儿吃瘪了。

    这个小家伙,真是吃啥,就注定不吃亏啊。

    “弟弟啊,咱们跟爹爹去买糖人儿啊。”

    “等回家,你还能送姐姐一个呢。”

    赵箓小盆友很高兴,那等高兴的模样,似乎是他要吃到了糖人儿一样。事实上,赵箓小盆友一点也不喜欢吃甜食,他就爱吃肉肉。

    “这里不好玩,爹爹,咱们走吧。”

    一手拉着弟弟,一手继续拽了亲爹的衣脚,赵箓小盆友是转得一手好话题。

    赵子殷看出了大儿子箓哥儿的小心思,不过,他也没提什么异议。相反,他同意了。

    于是,赵子殷是牵着两个胖墩儿娃娃的小手,一边一个的领着往做糖人儿的小摊子走去。

    至申时三刻,到了用夕食的时辰。赵子殷是领着在外面玩得开心,手里还是各自抱着纸鸢,笑嘻嘻的打闹着的两个儿子,一同回了冬藏苑。

    “爹爹。”

    刚进了院子,迎上来的人里,赵茵是先开口,高兴的唤道。

    “姐姐,我给你带了糖人儿。”

    赵策小盆友也是扑了过去,高兴的显摆了他给姐姐带的礼物。

    “姐姐,这是爹爹给咱们买的纸鸢,咱们一人一个。”赵箓小盆友也是走上前,把手中两个纸鸢,是递了一个给大姐赵茵,笑呵呵的说道:“三弟都不会说话,爹爹买的纸鸢,没他的份。”

    赵茵给她爹赵子殷福了礼,又是两只手,一手接了一个弟弟给的礼物。

    这会儿,赵茵是真开心极了。

    “咱们进屋里说话吧。”

    杜明月这时候,是走上前,接过了夫君手中拿着的不少小玩意。

    “这都是箓哥儿、策哥儿吵嚷着要买的吗?”杜明月看着那些小玩意,道:“夫君,你也莫太宠了他们。这两个小猴子,一天到晚就会闹嚷嚷着闯祸。”

    “不是爬树上串下跳,就是打碎了祖母,或是母亲屋中的摆件。总之,不能任他们性儿,想要个什么东西,就给他们买了什么东西。若不然,还不是惯坏了他们的小脾气。”

    杜明月是心疼着,夫君本来午时,是要歇个午觉的。

    他家的两个皮猴子倒好,一点也懂得心疼亲爹。中午连午觉也不睡,这就叫闹嚷着要出门。这一玩,又是一个下午。

    真真是让杜明月瞧着,就想好好的摁几回这两个小家伙,免得他们闹腾过头了。

    “难得回来一趟,就是买些孩子们喜欢的小玩意,也不值钱。”

    “无妨的。”

    赵子殷这时候,倒是乐得当慈父了。毕竟,太久没见着儿子们,这当爹的还是乐意宠宠他们的。

    “茵姐儿,爹给你带了金陵城里,姑娘们最流行的头饰。有用银丝和珍珠绞成的,也有金丝和宝石绞成的。装成匣子搁了你屋里桌上的。你啊,有打开看看,可曾喜欢吗?”

    赵子殷这会儿,笑着问了女儿话道。

    “喜欢,爹爹,都好漂亮。我都好喜欢。”

    赵茵回话时,小脸蛋红扑扑的,两只大眼睛也是一闪一闪的明亮。

    刚下学回来时,赵茵是想到能见到许久,都未曾见上一面的爹爹时,那种满心里揣着的高兴劲儿。说都说不出来,是多么的愉悦着。

    只不过,当回了冬藏苑,知道爹爹领着弟弟们出门后,又是何等失落。

    但是,当母亲告诉她,爹爹专门给她带了礼物回来时。那种回寝屋后,打开了匣子时,看着满目珠光宝气的耀眼啊,感受着爹爹对她的关心时,涌上心头的滋味真是酸酸甜甜的。

    反正赵茵就像是在云端上漫步了好几回一样,那叫一个飘飘然啊。

    “喜欢就好。”赵子殷点点头,不忘记给女儿一个鼓励的笑容,道:“往后,有什么喜欢的,尽管跟爹爹讲。”

    “嗯。”赵茵开心的点头。

    “姐姐,咱们去放纸鸢吧。”赵策小盆友此时,是拉拉姐姐的手,出了主意儿道。

    “要用夕食了。”杜明月开口,提了话。

    她道:“再说,天也快黑了。策哥儿,晚上用饭后,逛园子散步就成了。”

    “你那纸鸢在那儿,明天再放也行的。”最后,杜明月是给了清晰的答案。于是,赵策小盆友放纸鸢的想法,在今个儿,是注定泡汤了。

    当晚,夕食是赵家人,聚得齐齐的,一起在如意堂里,陪着太夫人杨氏一起用的。

    满堂之内,自然是喜意浓浓。对于赵子殷的归来,他的祖母、亲爹,还有兄弟们,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至戌时,夕食的家宴结束后。

    赵子殷有话跟亲爹赵老爷谈,所以,父子二人去了书房。

    “爹,京城一行,邺都一行,再是金陵一行,儿子算是看明白了。这大梁朝的天,注定要变了。”父子二人落坐后,赵子殷就没隐瞒什么,直接抛了天下大势。

    “那你说说,这些事情,你是如何看?又准备如何做?”

    赵传福老爷抱着茶盏,那叫一个悠闲自在。问儿子话时,语气都不带半点火气儿。仿佛天下大势的巨变,就跟吃饭喝茶一样,平常事儿无需挂怀一般。

    “大梁朝倒了,诸侯自然会起来。”

    “咱们小门小户的,要站边儿,也得站了胜利者的那边儿。”

    “儿子这半年来的奔波,算是看清楚了。唐国公府是个好东家,卖身给他家,不亏。”赵子殷对于自己一直以来的投靠刘家的行为,没觉得哪里亏本了。

    “儿子瞧着,往后,主宰咱们徐州一亩三分地的,必定是唐国公府。”

    “打铁趁热,这不,儿子明天会去一趟宋城。跟姐夫那边好好商量商量,将来怎么扶了刘三爷的儿子,姐夫的亲外甥平安郎上位。”

    赵子殷是觉得,古人曰: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老赵家的根基太浅,在这个乱世将来时,注定要依附在某个大世家的遮蔽下。这要选个好的主上,自然嘛,也就是买定离手。一锤子的买卖啊。

    赢了,吃香喝辣。

    输了……

    赵子殷表示,以他目前的顶头上司来看,唐国公府这近些年嘛,注定是还倒不了的。

    “你想清楚就成。”

    “既然要去做,便放手去做吧。”

    赵老爷搁下了手中的茶盏,如此继续说道:“家中不能给你什么支持,不过,亦然是不会拖你后腿的。”

    “这次,你去宋城把事情办妥当后,就回一趟封县城来。”

    “我啊,老了。”

    “有生之年,给你们兄弟三人做一回主,把这个家分了吧。免得将来百年后,你们兄弟三人为了点子家当,弄得伤了和气。”

    赵传福老爷的这一话,说得赵子殷一惊。

    前世时,他爹也没说,要给他们兄弟三人分家啊。

    “爹,父母在,岂有分家之说?”赵子殷小心的寻问了话,道:“这……这是不是儿子哪做得不好,惹您生气了?”

    宗族社会,聚家为族。可以说,一个家族的根本,就是以血脉为依托,齐全家族之力,培养优秀的子弟,来进一步促进家族的发展。

    在古代时,人的寿命有限,天灾*更是频繁。

    这等时候,家族就是个人抱团取暖,以抗皇权、世族欺压的最佳生存法则。把家族拆分为一个一个的小家,真心不是什么良法。

    “此事不必多提了,我心意已决。”

    赵传福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