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4部分

福孕连连-第4部分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瞬时间,杜明月像是偷吃了油的老鼠,那暗戳戳高兴的劲头,从挑起的眉眼里,怎么掩都掩不住。

 第7章

    初三,皇历表上显示,宜远行。

    赵子殷在这个三月离开封县城,去了灵安县城拜访他的姐夫米振元。

    夫君不在身边,腹中尚有小儿的杜明月在嫡婆婆李氏面前立规距时,自然是更加的小心谨慎些。她知了这个家中待她最好的是夫君,其它的人待她就未必有那么真心的。

    说起来,杜明月的姑姑,杜秀娘已经提醒杜明月好些次了。这更让杜明月知道,在这个家中她是庶子媳妇,在嫡婆婆李氏眼中,她是万万不能抢了妯娌马芸英的半点出彩机会。

    “嫂嫂,嫂嫂,娘正唤你坐下。”马芸英连唤了两声,见杜明月回一个微笑后,道:“娘体贴嫂嫂怀有侄儿,让你不必站着,免得累坏了身体。”

    杜明月听着马芸英后面的话后,忙对嫡婆婆李氏福了礼,回道:“媳妇谢谢母亲。”话落,也不客气的真坐了。

    说实在点,杜明月真是站久了,站得腿不疼。她啊,就是一直那么的立那儿,像木桩子一样傻愣的动作,让杜明月的小腹有些小舒服。所以,这会儿杜明月也就不假意客套,真是受用了嫡婆婆李氏的好意。

    原由嘛,也简单着,在杜明月看来,天大地大她腹中的孩儿安稳最是大了。

    “既然子殷媳妇坐下了,芸英啊,你也坐吧。我这个当娘的,一直是一碗水端平,待你们哪个都是心里看重的。”夫人李氏对马芸英笑呵呵的说了话道。

    马芸英听罢,瞧着杜明月落座后的舒服样子,也就是也福了一礼,笑道:“谢谢娘,媳妇能跟着娘多学些理家事,免了夫君的后顾之忧,实是太好了。”

    “还有一事,娘,媳妇庄子上送来些新鲜的青枣,这回是挑捡着好的数量不多,媳妇差人分了分。想着给您和爹呈一份,给太婆婆呈一份,至于咱们当晚辈的,等晚几天庄子上再多送些,府上就劲够着品尝,也不会像这次庄子上的庄头少些思量,呈上来的数儿少了些。”马芸英陂是羞赧的说道。

    “你这孩子,你这是孝心。你嫂嫂和弟弟,还有侄女那儿,都是会理解你的。”夫人李氏挺受用了媳妇的心意。

    说是过几日,实则,在次日的晚上,杜明月就收到了妯娌马芸英亲自送来的青枣。数儿不少,当然,比起昨天在嫡婆婆李氏那儿见到的个头,是稍稍小了那么些。

    “昨天的事儿,是我做的不对,还望嫂嫂谅解。”马芸英亲自来了冬藏苑,送了青枣,更是道明了来意,解释一二的说道。

    “这是二弟妹自个儿庄子上的出产,你能送来与我,我都是吃白食的。哪会不感激你的。”杜明月笑着回话道。

    “说起来,不怕二弟妹你笑话,我就是出身庄户,这些果子之类,我是打小在山林里吃着不少。嘴儿倒不馋,就是羡慕着二弟妹,嫁妆丰厚,底气实足。”杜明月大方的透了她的老底,又笑道:“也是我进门后,快些怀了夫君的子嗣。若不然,在二弟妹面前说话时,我都不敢大了声音,怕哪儿惹了家里人的不悦。”

    “二弟妹,我瞧着你跟二弟是恩恩爱爱的。你啊,别的甭管,赶紧给二弟怀个孩子要紧。我瞧着母亲稀罕你的样子,要知道你怀孕了,那不得高兴坏了。”杜明月迫不及待的给马芸英吐了一通的大实话。

    杜明月心头是好意,可这话一出,把马芸英是羞了个大红脸。

    “我也是乐意的,就是怀孕这回事,也是看缘份。”

    “瞧二弟在意二弟妹的样子,你们的孩子缘份,一定很快就修到了。”杜明月开心的笑了起来,话里话外还有些打趣道。

    马芸英许是真害羞了,有些着急的告辞了,走时,她还是带着一脸的红晕。

    四月初,天气微燥热时。杜明月收到了赵子殷的家书。

    同时,杜明月的娘家人也来赵宅看望了她。

    杜明月的娘家,是没有分家的四世同堂。从祖父祖母,伯父伯娘到堂哥堂嫂,还有堂侄儿;再到她爹她娘,她两个弟弟,不算着出嫁的杜家女,一大拉家子的人,拢共加起也有十多口人。

    杜明月的娘家,是封县城管辖下的一个小村庄,名叫杜家村。整个杜家村,是聚族而居。杜家村上上下下,说起来,都是一个祖宗繁衍下来的子嗣,大家伙都是实实在在的亲戚关系。

    为何聚族而居?

    说起来,无外乎,“无奈”二字。

    比起高门显贵,比起官宦世家,一介草民实是太渺小了。

    每年必须交纳的正赋,每年县里的各种摊派,每年逃不掉的徭役,每年每个丁口的人头钱,还有官老爷们时不时加的征收,总之,零零种种的名目下来,交了地租,交了沉重的赋税,庄户人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拿杜明月娘家居住的杜家村而言,整个村的土地,只有区区的五分之一,是在杜家族人的手中;另外五分之一是在族中长老家的名下。剩下的五分之三呢,则是在县中大户沈县尉家族的名下。没有田地,或者田地不多的杜家族人,都要靠着佃田来租种以维持生活。

    杜明月的姑姑,杜秀娘当年为何会被卖掉?

    就是灾年之时,杜家不想卖了赖依生存的土地,所以,就卖了自家的女儿。

    在皇权不下乡的时代,统治着县城之下的村落城镇的实权人物,除了当地的乡绅大户,还有就是宗族长老。

    杜明月能嫁进了赵家,在杜氏整个族中,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因为,从杜明月嫁进了赵家的那一刻起,就说明了杜氏家族上上下下与封县城的官家赵老爷有了姻亲关系,就说明了杜氏家族上上下下在衙门里有了依仗,不怕被当地的乡绅大户欺压了。

    这不,当年杜明月出嫁时,杜氏宗族上上下下的亲戚都是出了把子力,全都给她的嫁妆添补了一份的。虽然,在县中大户看来,杜明月的那份嫁妆依然寒酸着。但是,在杜明月自己看来,她是陂满意她的嫁妆了。毕竟,杜明月的那份嫁妆,在整个杜家村,乃至于周边的几个村庄里,还是出嫁女中的头一份呢。

 第8章

    冬藏苑,正屋内。

    一群人正围着怀孕的杜明月聚了堆的坐一块儿,是有说有笑。

    这些人里,有杜明月的姑姑杜秀娘,有杜明月的生母杜卫氏,还有杜明月的堂嫂杜冯氏,以及杜明月未出嫁的堂妹杜春霞。

    一群女眷,正是说笑时,杜明月的堂嫂杜冯氏就透了些底儿的样子,道:“过了春,明月你坐足三个月的胎时,咱们就是上门讨嫌了。这会子再来,完全是叔母想着明月你呢,说你啊腹中怀了外孙孙,一定爱吃酸味的东西。这不,你的几个兄弟是满山跑着寻多了好个头的杏子,前前后后忙活不少天,总算凑足腌制六个坛子的份量。”

    这六个坛子的腌制份量,少说也要寻得上百斤重的杏子。

    份量陂重啊。

    至于,为什么要腌制六个坛子这么多的份量?杜明月也知道原由。

    杜明月收了娘家的礼物,头上的太婆婆嫡婆婆,两处长辈那儿是一定得奉上收到的礼物。余下的两个小叔子,还有杜明月的继女赵茵那儿,也是同样不能落下礼物的。最后,给各处都分了数儿,余下来的才是能入杜明月自己口中的东西。

    “不是稀罕的东西,你婆家是富贵人,不一定喜欢。只是爹娘都想着,你是为人媳妇的,不管有收到什么样的东西,不管婆家里其它人爱吃不爱吃,你都得送。送了,人家不喜欢,也就算了。你不送,就会失礼数。”杜卫氏拍拍女儿杜明月的手,又道:“咱们是普通庄户,也没啥好东西给你送来。”

    “挺好的,娘,这四月早夏,寻了这么多的杏子,堂兄和弟弟们一定跑了许多的冤枉路,吃了不少的苦头吧。”杜明月心里有数着,这刚入夏不久,真想摘到上百斤份量的杏子,还要个头长得顶顶好看的,满山遍野不寻个遍,是一定凑不了这么多数的。

    “不花钱,就费点力气,不是事儿。就看你喜不喜欢吃?如果你喜欢,咱们过些日子,再给你送来。”杜卫氏笑得开心时,脸上的皱纹也是在笑容里舒展开了的模样。

    杜卫氏年纪是三十出头,杜明月是杜卫氏的长女。常年累月的下来,杜卫氏就是在庄户上做农活多了,方是显得人干瘦些,脸上起了些许的皱纹来。与杜明月、杜秀娘坐了一块儿,杜卫氏的年岁看上去,比杜秀娘这个亲姑子看着老了二十来岁的样子。实则,杜卫氏的年纪,与杜秀娘是一般大小。

    “够了,够了。这么多腌杏子,我都不知道吃到什么时候去啊。”杜明月忙回话道。

    “你们也别担心明月,她肚里怀了赵家的香火,赵家上上下下重视着。”杜秀娘插了话,笑着又道:“我听说,春霞订亲了?”

    “是啊,订亲了。这不,才是专门带春霞来给明月瞅一瞅。往后,真等春霞嫁人了,她们姐妹想见一回,也不容易了。”堂嫂杜冯氏开口解释了话道。

    “哦,是哪家啊?”杜明月好奇的问了话后,又道:“我糊涂了。这会儿,我得赶紧给妹子添份嫁妆才是。”

    话罢,杜明月就是起身,向她的梳妆台走去。

    在梳妆台前,杜明月打开了她的头面手饰盒子。从中挑好了一对银蠋子,一根镶了珍珠的银钗子后,她拿着这两样饰物,走近了杜春霞的跟前。杜明月也不娇情,直接把一对镯子套进了杜春霞手上,把珍珠银钗子插在了杜春霞的发尾,笑道:“这是我怀孕后,新得的一幅新镯子,一支钗子。赠给妹子,愿妹子你的婚事,是万事顺心,如意顺遂。”

    杜明月收到的头面手饰,也不是没有更好的。只是,那些东西,要么是太婆婆嫡婆婆赏的,逢年过节跟其它大户女眷们应酬时,要继续戴的。要么,就是她新婚时,夫君与她的订情之物,杜明月是舍不得赠人的。

    这不,挑来捡去,又不想失了礼,给得太薄。又不能给得太厚,免得让太婆婆嫡婆婆知道了不喜,说新媳妇贴补娘家甚多。

    最终,杜明月就是挑了这镯子与钗细。

    “谢谢姐姐。”杜春霞边谢了话,边是收回了在杜明月头面手饰盒子上的目光。那留恋忘返的眼神,让杜明月看见了,也只能当作没看见。

    这等说了娘家的喜事后,一群女眷又是聊了小会儿。

    在杜明月的婆家,是用了一顿食时,杜明月娘家的女眷们就是准备告辞了。

    杜明月领着她娘杜卫氏,还有堂嫂杜冯氏,堂妹杜春霞前去给太婆婆嫡婆婆两位告辞一声。在这两个赵家女主人那儿,太夫人杨氏没见面,只道是身子不适,就不见了。

    倒是杜明月的嫡婆婆李氏,跟杜明月她娘杜卫氏是亲热的说了席话,末了,还给杜春霞又添了一份嫁妆。

    待杜家几位女眷真是要离开时,李氏又开口,让杜明月把春末时,赵宅新买进来的布匹,包上六匹,说是给杜家的回礼。

    杜明月她娘杜卫氏自然是推辞,杜明月倒是没多话,只是道了谢,就是唤身边的丫鬟杨兰花,随嫡婆婆李氏身边的孙嬷嬷去取了六匹新布。

    在赵宅的大门前,望着坐上了牛车,准备赶回了杜家村的娘家亲人。杜明月笑容暖暖,有些不舍得的挥挥手,道:“娘,嫂嫂,妹子,你们早些赶路,别担搁了。早些回到村里,记得代我向祖父祖母,伯父伯娘,爹爹他们问好……”

    “也谢谢堂兄和弟弟们的杏子,我吃着味道蛮好的,我挺喜欢……”杜明月一边挥手,一边说了话道。

    “莫在门口站久了,你怀了孩子呢。”杜卫氏提点了话,又望着杜秀娘,道:“她姑姑,明月这孩子就要你多照看了。”

    “我心头有数着。”杜秀娘点点头回应道。

    “……哒,哒……”在赶车声里,牛蹄的踏步声是悠悠的响起。

    在赵宅门口望了许久,直到牛车越来越远,一直没了影子,杜明月和姑姑杜秀娘才是回了赵宅内。

    喜字堂里,夫人李氏刚打发走了暂时料理赵宅家务事的儿媳妇马芸英,与身边的孙嬷嬷说着话儿。夫人李氏的脸上,带上一些嘲讽之色,笑道:“几坛子腌杏子,就敢来赵家打秋风?子殷媳妇的娘家,真是脸皮子厚实的。要依了我,怕给女儿在婆家丢脸,别说送这点子东西,就是请我登门,不备上实在妥帖的礼物,我都会羞得没脸上门来。”

    “那起子庄户人,哪有什么好东西。”孙嬷嬷附合道。

    “罢了,倒底是子殷媳妇的娘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