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69部分

福孕连连-第69部分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年啊,才是诸侯们眼中的最好讨伐时机嘛。

    这不,关于如何攻打了周国公府所控制的雍州、兖州,如何解决了后续的分脏。这些事情,诸侯们自然是要先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个明白。

    要晓得,天下共主的大梁朝,已经甭塌了。

    这时候,有兵就是草头王。

    诸侯们攻打了郑国公府,除了要给自个儿贴了大义的标签外,也是想捞足了好处的。

    人人都不是无私供奉的傻子。特别是诸侯们,那全是人精儿。

    开平四年,春,万物复苏时。

    一场大战,拉开了帷幕。

    以唐国公府为首的反对派,进攻郑国公府的诸侯盟军们。是从五路出发,逼入雍兖二州之地。

    这五路诸侯,分别是第一路军,徐、扬二州的藩镇之主,唐国公刘元瑞。第二路军,荆州的吴国公。第三路军,凉州的凉国公。第四路军,并州的秦国公。第五路军,豫州节度使李子泰。

    经过了火拼,又经过了瘟疫,郑国公府的实力,可谓是锐减。

    这五路大军开来,郑国公府自然是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诸侯盟军,是用一种势如破竹之态度,合围了长安城。

    郑国公府投降了。郑国公本人,则是火烧了公府,与公府同葬于火海之中。介于剩下来的都是些旁枝血脉,嫡枝已无存。

    作为诸侯盟首的唐国公刘元瑞,自然是大度的提议了,不妨给郑国公府留些血脉,以奉养祖宗血食。

    诸侯自然无异议。

    长安城,几朝动乱后,再不复了当初。

    唐国公刘元瑞私下会盟了吴国公与秦国公,三家秘密结盟。

    “学昌,咱们的人手,可曾准备妥当了?”

    在长安城外的军营之中,唐国公刘元瑞对幕僚问道。

    “主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学昌回了话后,又拱手一礼,道:“只不过,此回行军,当一个快字。”

    “足够快,咱们才能霸占下兖、豫二州之地。”

    刘元瑞哈哈大笑起来,他道:“天下十三州,若得四州之地,据天下三分,本公自然是心怀大慰,于表此生。”

    唐国公府目前已经有扬、徐二州之地。此回,约盟诸侯,刘元瑞真正的目的,就是铲除了豫州节度使李子泰这个横在了腰眼上的心腹之患啊。

    豫州,正好横于徐、扬二州的西面,与徐、扬二州勾连。

    若是占据豫州,顺势而下,真谓是占有地利之便嘛。对于这等明面上的威胁,唐国公刘元瑞一直是视为卧榻之侧的明患之祸啊。

    “通知下去,本公要宴请李节度使。”

    刘元瑞如此吩咐了话。

    李学昌自然是答应。

    当然,这位幕僚更清楚,这个计谋就是他出的啊。那便是在请了李节度使宴饮之后,就要请这位节度使大人在军营之中为客人。跟着大军一起返回豫州了。

    至于将来嘛,将来的情况,就是要看唐国公府占领豫州的情况如何了。

    行军打仗也罢,这阴谋阳谋也罢,有时候,争的就是一点天机,争的就是一点的时间。

    不得不说,唐国公刘元瑞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当然,也离不开了剑盟在背后的支持。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下。

    唐国公府首先开启了不义之战,那便是打着借道回徐、扬二州的大旗,顺便把兖、豫二州给硬生生的占领了下来。

    开平四年,夏,七月。

    金陵城,外城北区的赵家宅子。

    已经到了除孝时,赵家自然是在守孝期一过后,好好的大扫除一翻。也算是破旧迎新,展望一下新的生活嘛。

    对于二儿子赵策的归来,赵家人是欢喜的。

    满院子里,俱是欢声笑语。

    直至晌午时,到了午间困觉的时候。

    赵箓没有睡午觉,反而是偷偷唤了二弟,去了前院子。

    站了枣子树下,赵箓望着头顶树荫里,若隐若现的小小青枣儿,说道:“二弟,你在公府里,还习惯吗?”

    赵策望着哥哥,回道:“挺好的。”

    “不好。”

    赵箓摇摇头,他道:“二弟,你的腰杆已经挺不直了。”边说了话时,赵箓还是伸手,轻轻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赵策听得这话后,抿紧了他的小嘴唇。

    两个才将将满了六岁的孩童,却是已经有了一些小大人的模样。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啊,早当家。

    其实,像是赵箓、赵策这样的聪慧孩子,若是有一些特别的经历后,是更容易被现实催得长大的。

    “我在公府里待过,伴当的罪,我也受过。”

    “所以,二弟,你不用骗我这个哥哥的。”

    赵箓握紧了小拳头,他恨不能快些把二弟抢回家来。

    对于唐国公府,许是因为那至今,还在头顶上留下来的疤痕,赵箓总有一种发至于灵魂里的恨意。

    这股子恨意,没有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消失。反而是像一颗毒瘤一般,在时间催生下,是越发的长大了。

    那股子恨意的来缘,真正的是为了什么?

    赵箓其实也说不出来,究竟个所以然。

    他嘛,就是不喜欢弟弟在唐国公府里伏低做小,给人当了仆从。

    “其实,我在公府里,还是挺不错的。”

    “世子爷品性纯良,心地又好。他待身边人,都是信任有佳,厚赏多多。”

    学着公府里,身边人的赞扬话,赵策囫囵里,还是有模有样的。

    赵箓这会儿,学起了刚刚的弟弟来,那是抿起了小嘴巴。

    说起来,这兄弟俩啊,是双胞胎。

    刚出生时,小模样特别的相似着。只是,年纪越是大了,这模样却是越来越不同了。

    赵箓、赵策这一对双胞胎,在六岁的这个年纪,再站了一块儿,任谁啊也不觉得他们在有多少相似了。

    赵箓个头比弟弟高了大半个脑袋。

    他身形是高挑的,健壮的,一张脸上也已经褪去了许多的婴儿肥。那眼睛有些狭长,一对眸子里是亮晶晶着。而那等眼珠儿里的光芒,透出了浓浓的执着与倔强。

    至于赵策嘛,就是身材圆润了许多。看上去,有些微肥,但是,又不会太胖了。他笑起来时,有一点小小的谄媚,一幅非常讨人喜爱的圆圆脸庞。总之,让人看着就觉得这是一个长个很有福气的孩子。

 
第100章

    “我们不是约定了吗?”

    “要成为大人物的。”

    赵箓望着弟弟; 坚定的说道:“先生有讲过的; 一个大人物; 就要一根压不弯的脊梁。”

    “二弟,你没有忘记曾经的约定吧?”

    对于哥哥的问话; 赵策笑了起来; 他歪了歪脑袋,有一些小可爱的道:“没关系的。哥哥将来做大人物; 我给哥哥做小跟班。”

    一时间,气氛沉默了起来。

    良久后,赵箓回道:“是我说错话了。”

    “那等我有本事了; 等弟弟你不再给公府里的世子爷做小跟班了,咱们兄弟一起去做大人物。”边说了话; 赵箓伸了小拳头; 他晃了晃,问道:“一言为定?”

    两只小小的拳头; 碰在了一起。

    赵策笑得真诚; 他道:“好啊; 跟哥哥一言为定。”

    小兄弟俩是约定好了; 自然是一起欢笑起来。

    在这个夏里,附合着知了的叫唤声; 有一些闲闲的童趣。

    彼时,杜明月夫妻也没有歇息,相反,夫妻俩是在暗处里; 见着长子、次子谈得开心。一起回了卧室里,然后,夫妻二人静座了片刻后。赵子殷先开口,道:“最近,茶叶的生意不好做了。”

    “上头的捐税,又增加了许多的名目。”

    “我让帐房拢了一下咱们今年的的帐,比起去年的略有赢余。今年,怕要亏损一笔不小的数目。”

    听得夫君的话,杜明月问道:“是因为今天公府跟京城那边开战的原由吗?”

    赵子殷点头,回道:“说是要捐了讨贼的赋。”

    “总之,这世道不好,赋税摊派一直是没见减,却是涨个不停啊。”

    不光是生意不好做,就是农人也多有破产,进了大城里讨生活的。

    这等事情,赵子殷知晓,杜明月自然也是知晓的。所以,杜明月叹道:“目下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那咱们的茶铺子,还要开下去吗?”

    杜明月的这一话,让赵子殷沉默良久。

    等着思索了有些时候后,赵子殷才回道:“我给姐夫去了信,想请他帮忙找一个合适的差事。”

    “那封县城老宅那边的事情……”杜明月迟疑着,问道:“一直没解决了那桩子恩怨。你离开了金陵城,会不会有危险?”

    对于妻子的问话,赵子殷摇摇头,回道:“策哥儿还给世子爷当了伴当,咱们家暂时不会有危险。”

    “有些人,胆子再大,也不敢挑衅了唐国公府的威严。”

    听得夫君如此讲,杜明月也是心中有底了。

    “那茶叶铺子是不是要关了?到时候,把铺子租给商户,咱们就收点租子得了?”对于做生意,没挣了钱,还要噬本这么回事。杜明月也是心疼了家底子。

    毕竟,老是赔钱的生意,是做不得啊。

    “铺子,便先关了吧。店面,我寻着牙行,凭租给商家。”赵子殷无奈的叹一声,道:“咱家没什么会做了生意的人,还是收点租金得了。”

    赵子殷决定了,他啊,还是老实的谋个差事吧。

    坐吃山空,这是要不得的。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宋城?”

    这大姐赵婉仪的婆家,目前是搬到了宋城。这会儿,杜明月自然就是知晓,她夫君要去的地方,是宋城了。这不,她关心着离开的时间。

    “越快越好。”

    “近两日,收拾一下,我就准备出发。”

    赵子殷是说走就走,一点也不含糊的。

    杜明月听得这话后,没有反驳。只是默默的想着,这夫君出远门,应该准备的东西。

    于是,在这个七月,赵子殷出远门了,赵策回了唐国公府继续他的伴当生活。而赵茵、赵箓,则是到学堂里跟先生读书习字了。

    当然,这姐弟俩的学堂不是在一个地儿的。赵茵是进了女子读的私塾,赵箓则是进了男子读的书院。所以,马莲儿就是陪着赵茵去了私塾里伴读;任举安、任荐安兄弟俩就是陪着赵箓去了学院里当小书童。

    至于杜明月的身边嘛,就剩下了小儿子赵简。

    还有一月余,就要满四岁的赵简小盆友,像是一个圆乎乎的大肉球。那胖胖的小模样,让杜明月恨不能啊,天天都是催醒这个爱睡的小家伙,然后,陪着小家伙做游戏,以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旁边与杜明月偶尔里说说话儿的,就是杨兰花母子。

    这等炎热的日子,家里的事情并没多。所以,闲下来时,杨兰花还是做了些女红,给她的小家挣得些小小的私房钱。

    马兴安就是一个爱唠叨的孩子,这不,这个赵简哥儿的伴当,就是凑近了又想眯眯眼睡觉的三哥儿身边。

    “少爷,娘说,夫人晌午后会做奶酪冰冻……”

    “要是少爷你今天走足了三百步,小子也能吃上一碗……”

    “当然,少爷你能吃更多……”

    “有两碗……”

    边说了话时,马兴安还是很高兴的跟赵简哥儿比划了两个肥乎乎的指头。

    “嗯。”

    点了点头。

    虽然有美食的诱惑,但是,这依然不能让赵简哥儿有多少的兴趣,在炎炎夏日里涨了精神啊。他啊,还是睡眼蒙蒙的。

    “简哥儿,你瞧瞧兴安多精神。”

    “赶紧的,今个儿,一定得走足了三百步。”

    “少你一步,娘就盯着,你别想偷懒了。”

    在枣子树荫下,杜明月盯紧了三儿子。对于小胖墩儿,她是没有心软儿。

    这破孩子,在杜明月看来,就应该减肥的。

    “娘……”

    “娘啊……”

    “你真是我亲娘吗?”

    “为什么,哥哥们你就不逼着天天多走路啊?”

    赵简哥儿嚷了起来,挺不甘心的小模样。

    杜明月笑眯眯着伸了手,然后,她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跟个狼外婆似乎的,哄道:“因为咱家,你最胖……”

    “不能光吃光睡,还得偶尔减减肥的。”

    “简哥儿,明白吗?”

    对于亲娘的问话,赵简小盆友是摇摇头,回道:“不明白。”

    “不明白没关系,现在开始继续走路。娘啊,给你数着数儿。”杜明月收回了笑容,不容了儿子拒绝的回道。

    瘪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