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82部分

福孕连连-第82部分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箓笑着说了话,话中自然有些豪情气概的。

    “好啊,我等大哥归来,给我讲一许海外的奇情异志。”

    赵策附合一语的回道。

   

 第116章

    海外是什么样?

    初初离开的赵箓是不知道的。

    不过,在船行驶出了大江; 过了松江府停下来后。于松江府歇息一晚; 次日,在松江府的海边码头港口上; 赵箓头一回; 见到了真正的海。

    一望无际; 辽阔无边; 那望不到头的慰蓝色; 是赵箓对大海最初的印象。

    那海; 是温柔的,是静谧的。

    直到换乘了海船; 使出了港口的第三天。

    风浪,那比海船更高的风浪,那天翻地覆的场景,教育了赵箓。大海,不是温柔的; 不是静谧的,它啊,像是世间最狂暴的一切力量,能毁天灭地。

    凡人在它的面前; 只能无奈的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在船仓中; 赵箓像一只无助的小羔羊一样,在等待着命运是让他安排的躲过这一次天灾,还是泯灭于这一次天灾。

    过了多许; 赵箓不知道,因为,他在似乎无尽的翻滚中,已经无力的晕厥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鼻间还是熟悉的海腥味。

    “谢天谢天,小施主,你总算是醒了。”

    一个大和尚的声音,在赵箓的耳边响起。

    这个和尚是的声音,是十分的耳熟。当然,赵箓能在翻滚的海船上,从甲板到船仓的平安归来,也是这位大和尚出力甚多。毕竟,那一场海天一浅的风暴,来的太猛了。

    当时,还在甲板上的赵箓,就是被他的同行人,青泉寺的住持了定大师给救下来的。

    “大师,咱们还在去往蓬莱的路上吗?”

    咽了咽嘴里的唾液,赵箓的声音有些吵哑的问道。

    “我们的船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此去蓬莱要晚些日子了。”

    “不过,小施主不用担心。再有上半个月的时间,必到蓬莱仙门。”

    了定大师的话,让赵箓的心头一凉。对于大海上行驶的安全,赵箓再也不报太大的希望了。毕竟,谁让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危险呢。

    “那就好。”

    “我对蓬莱仙门很期待啊。”

    赵箓露出了笑容,似乎真的很期待的模样。

    至少,在了定大师的眼中,看到的是这一副模样的。

    天成四年,五月。

    从蓬莱仙门出发,已经到了海外千乘之国的赵箓,心头有一种轻松。

    因为,他是真正的踏在了陆地上。从未曾有过的,赵箓发现了他对土地的渴望。那一种脚跳实地的感觉,真好。

    哪怕因为在海船上太久,他刚踏上了陆地时,有一些微微晕厥感。

    只是,稍稍的适应后,赵箓就是心头对于脚下不在是海船行于海上,便是舒心了许多许多。

    说起来,蓬莱仙门在哪儿,蓬莱仙门是什么样?

    赵箓并没有见到。

    原由嘛,就更简单了,船在海上时,会合了要去海外之国的蓬莱仙门船队。而了定大师打头,与蓬莱仙门的使团,有过接触后,就让赵箓嘛,免于了去蓬莱仙门总部的事情。

    在赵箓的心头,还是隐隐有些猜测。

    他觉得,也许那些所谓的修行门派,并不是那么的乐意见到凡人吧?

    海外之国,是什么样呢?

    最初的印象,在赵箓的眼中,是一个繁华而热闹的海港。这里的人啊,说着一种赵箓并不懂的语言。

    不过,那港口间,各种招牌上的字,赵箓却是眼熟着的。

    全是各式写法的隶书与篆字,这些字,赵箓大部分还是非常熟识的。唯一些篆字,让赵箓稍稍认的有些吃力。

    在这个海港处,赵箓随着蓬莱仙门的使团,歇在了一个行馆之中。

    从了定大师那儿,赵箓知道了,他将跟随着使团,前去一个名叫洛都的地方。那里是这个日出之国的国王居所。

    至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当地人的嘴里,自称为日出之国。

    嗯,以赵箓的理解,就是这些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最东方的国,是太阳升起来时,照耀的最近之地。

    行馆与中原的建筑,有些不同。

    但是,又有些相同的地方。

    那行馆,小巧而精致,处处一景,倒是颇为有些匠心独具。

    “大师,洛都远吗?”

    坐在了竹席之上,用跪坐的姿势,赵箓问了行程。

    行馆的房间,并不是太大。不过,原木修筑而成,简约的风格,倒是非常的赏心悦目。

    “从海港出发,此去四五日的行程,并不会太远。”

    “小施主不需过于担心。”

    了定大师挺随和的解释了话道。

    有此话,赵箓是心头一定,稍松了口气。

    稍后,便是去行馆内的温泉处,泡了一个澡,又是洗发更衣,再是换一身装束,用了夕食时,整个的精神却是不错的。

    “鮨。”

    见到吃食,赵箓是惊呼出了声。

    然后,他再看一看了定大师的夕食,不惊呼了。了定大师的面前,就一盘子白米的饭团。

    赵箓觉得,相较起来,他还有得鱼肉吃,也算得见着荤食了。

    “日出之国,能食稻米者,已是富裕之家。”

    “普通百姓苦矣。”

    了定大师在念了佛语后,才是对赵箓解释了这一席的话。然后,在赵箓望来的眼神中,一口食了一个饭团。

    这等情况下,赵箓自然知道了,这鮨再不好吃,也得赶紧吃了。要不然,就得饿肚子了。

    晚间,在卧室的竹席之上歇息时,赵箓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

    这般是不知道困觉多久,赵箓在迷瞪里是晕晕的睡了过去。

    在半夜之时,一阵的喧闹声,又将赵箓吵醒了。

    “何方妖孽,竟敢来此?”

    了定大师的声音,在坐起身的赵箓是僵硬了一下身子,然后,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披了外套,是胡乱的穿在了身上,赵箓推开了门。

    在行馆的小院中,赵箓看见了一只火红色皮毛的狐狸,它的背后,是六条的尾巴,正在摇啊摇的。

    本来挺可爱的小狐狸,却是在放大了好些倍后,一点也不可爱了。有的,只是让人感觉了一种狰狞。

    那锋利的牙,那锋利的爪,让赵箓在卧室外的台阶处,愣神了。

    那似乎是一种杀戮之气,带着不详的血腥味,冻结处了赵箓整个的身体。让他的心中,拼命在呐喊着,动起来,动起来。

    可身体却一分一毫也没有动起来。

    “咄。”

    了定大师一个字出口,像是无形的音波,从大和尚的嘴里吐出。然后,这音波扩散开来,赵箓像是被从水里掏出来一样,浑身自在了。

    就在赵箓能活动了身体时,蓬莱仙门的使团,也从旁边不远的房间走出来了。

    那是两男两女,正是二十岁左右年纪的四人。那四人都是素衣儒服,身佩玉环,一派清修高人的样子。

    只是,年轻的容貌,总少了些让人信任的稳重感。

    “妖狐,居然敢来此作祟,必擒了你……”

    仙门使团中的圆脸少女,正怒气冲冲的开口,一说话时,便是摆出了满脸的正义。这个少女赵箓是知道名字的,她叫沈问雪。

    而她的同伴,则分别叫梁行砚、宋行墨,以及另一位少女张问锦。

    火红色的狐狸没有多话,它的凶恶目光,一直是盯着了定大师,以及赵箓。其它人,在这个妖狐的眼中,似乎是一扫而过,并不十分在意。

    “此狐凶性惊人,一身血气,必是吞吃过活人无数。”

    “尔等不是对手,先退下,在旁边为老纳掠阵。”

    在梁行砚几人,又将开口说话时,了定大师先开口,吩咐了话道。

    “是,师叔。”有了定大师的话,梁行砚、宋行墨、沈问雪、张问锦四人,自然不可多语,恭敬行一礼,就是手势符咒,慢慢的行着步伐,想乘以一种散形模样,以一个弧角来护住了定大师的后背。

    “呼……”

    一阵的大火,从狐狸的嘴里喷出。

    在火红里,狐狸的身影愰然消失。徒留下了被了定大师劈开的火光,从几人站定位置的两侧,点燃了行馆的房屋来。

    “救火。”

    望着消失无踪影的六尾狐狸,了定大师吩咐了一句。

    梁行砚、宋行墨二人,分别是扬起了手中的符咒,同声道:“咄。”

    “定。”在一个手中捏一个势后,赵箓的眼中,看见了一层的霜气,降在了行馆的屋顶。然后,火势在冷冷的寒霜之中,慢慢的变小。

    “熄。”

    “灭。”

    沈问雪、张问锦两个少女,紧随了其后,也是扬起了手中的符咒,捏了一个势,口中吐了咒语,然后,是一阵的雪花,纷纷扬扬的在屋顶洒然落下。

    那白色的雪,盖住了行馆屋顶的火,赵箓只觉得周身寒意透人。

    一个字,冷。

    约是过了有小半刻钟,赵箓才发现,温度恢复如常了。

    而他们暂居的行馆,却是显露出了被大火烧过后的痕迹。

    “大师,狐狸应该不会再来了吧?”

    赵箓对了定大师寻问道。

    “这是一个试探的妖魔,第一个出手,当不是什么大魔头。”

    “后面的行程,咱们要更加小心。”

    “此日出之国,不是我中土之地,妖魔横行无忌。”

    “行砚、行墨、问雪、问锦,你四人往后要更加注意安全。”

    “至于小施主,由老纳看顾。”

    了定大师如此讲,他那四个师侄,自然是同声应诺了。

    倒是赵箓在旁边,也是对了定大师感谢了一翻。

   

 第117章

    天成四年,五月; 天很炎热。

    封县城一直无雨; 已经让整个县城都变气氛凝重。可以说,在整个英德郡的官员们眼中; 这一直无雨的天气里啊; 百姓们的恭顺正在慢慢减少; 一种燥动的情绪在滋生。

    无奈老天爷不支持; 龙王爷不降雨; 官员们也只能暗暗心惊。

    赵子殷是无法之下; 上了折子,请求朝廷再多于封县城征兵。

    只要青壮年征走了; 给些饷银的话,那么,百姓们能拿着青壮年挣着军饷,好歹卖了粮食挨过了这一年的饥荒。至于来年,来年的事情; 来年再愁。

    封县城的请求,自然不能光上折子。

    在给大舅哥米振元的私人信中,赵子殷把他对封县城目前的情况与担忧,免不了是夸了几分。总之; 这是求自家的大舅哥帮忙支持一回。

    总不能赵子殷刚坐上了封县城这个县令的位置; 就是被置于了火炉之上,等着白白等死啊。

    一直到了六月,南方扬州的不平静; 让朝堂之下对于再征兵服军役一事,是提上了议政阁。而这等消息的确定,已经是七月了。

    在七月,赵子殷总算是等到了兵部的文书。

    虽然,赵子殷早有大舅哥米振元给传来的消息,封县城会被招募新兵。但是,等着正式工文来了后,赵子殷还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封县城靠着大江,这交通还算便利。若是百姓手中能有银子,粮食是一定能运来的。

    今年啊,这能熬过去的话,来年盼着多些雨多,也是让老百姓能缓口气吧。

    七月,在日出之国的赵箓一行人,却是出了日出之国的国境。而是一路北行,准备前往了他们此行目的地知北国。

    知北国,是日出之国的敌人。

    当然,这也是在日出之国的洛都时,蓬莱仙门的使团被高规距接待的原因。

    日出之国对知北国,是恨之入骨。

    这一回,是巴巴的准备了密谍,准备给蓬莱仙门的使团当了带路党。

    有日出之国的密谍同行,一路算得安全。

    赵箓在又一行乘了海船,将要前往了知北国时,对了定大师在仓室之中,问道:“大师,咱们帮日出之国,是因为此国的实力很大吗?”

    “日出之国,国土在中土的六分之一大,国民更有中土的五分之一。如此之国,实力自然浑厚。”

    “那知北国,却是不同。”

    “此国雄于北境,因环境比起南方日出之国更加的寒冷,战士众多,可谓是男女皆能执戈而战。”

    “若无日出之国的帮助,那知北国的龙脉,咱们一行却是接触不了的。”

    赵箓听得此话,望着遥远的天际线,突然说道:“大师之言,言之有理。”

    “只是,咱们若真抽取了知北国的龙脉,只怕知北国再无对抗日出之国的实力。”

    “到时候,日出之国四周无敌手,若对我中土生有不敬之心,当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