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神道昌盛 >

第47部分

神道昌盛-第47部分

小说: 神道昌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玉不由点头回应道。

柳丽等人才从阳城出来不久,自然是不想回去,但是奈何一群女流,若没有人护送,要是再度有土匪截掠,恐怕也只能够袖手等死而已。想到这里,不由盈盈拜谢:“任凭军爷做主。”

“好!,跟你们跟着军队后面即刻!”宋玉点了点头,对着何山吩咐下去。

“是,大人!”何山看见宋玉和对方似乎有什么约定,也放下了心来,退下吩咐一众士兵。

“气运在消退啊!”宋玉的眼眸中一抹红光在瞳孔出现,盯着在马车顶上摇摇冲天而起的九丈青紫气运,上面有一只凤凰盘踞,凤眸开阖之间散发着高贵、傲然的气息。

只是此时这九丈青紫气运外面有一层层的气运剥落,飘散在天地之间。气运在逐渐的缩小还有衰落。

“这是大宋国的气运也在衰落、虚弱,才引起天潢贵胃的气运衰败啊!”宋玉的眼眸微凝,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走!”

宋玉大喝一声,带着张汉还有何山一马当先,后面士兵跟随,再后一点就是柳丽等人的马车。

……

京都!

一道庞大的气运紫气冲天而起,化为天柱,连通天地。上面还有一个身影在气运中游伐,身影角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羊,腹似蛇,足似凤,有威严、宏伟、尊贵、秩序的气息散发,这赫然是一条龙。

而这道秉承大宋国天地人三气,庞大通天的气运之柱,此时外面也在咔咔不停地有气运剥落,看似强横的龙气,却透露出一股虚弱不堪的气息。

“乱世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啊!”

有数道身影伫立,若有所思地看向皇宫所在的方向。

第九十一章皇后之玺

在青州,经过一段时间的起义暴动,各地虽然烽火四起。但是大将军余元经过各地起义**之后,带着十万兵马终于将青州的清化郡、上郡、盐川郡、弘化郡、冯翊郡一一镇压下来。这些起义多数流民所为,缺乏军事常识,再加上武器护具匮乏,面对精壮、兵甲齐全的士兵根本毫无反抗之力。

此时,青州尚还有四郡之地,就可将一众起义军镇压下来,平息叛乱。

冯翊郡城!

整座冯翊城散发着战后荒凉的气息,在城中无数身穿甲胄的士兵来回巡查,整齐的步伐,甲胄撞击的钦锵声不断响起。整个城内,散发一股肃穆凛然的气息。

在城外,连绵不绝的军帐驻扎,冲天而起的刚阳气息还有兵煞气息在上空缭绕,这些气息在上空交汇,若隐若现出一头威武的猛虎身影。猛虎冷眼俯瞰整片冯翊郡的天地,身上带着一股冰冷、萧杀的气息。大有睥睨天下的霸气。

太守府!

一道尊贵的青紫色的气运冲天而起,一只威武的雄狮在虚空站立,眼眸中带着冰冷的寒光,俯视郡城,行动之间带着的冲天的霸气。而在青紫气运旁边又有淡青、金黄、赤红等等的气运同样冲天而起,有虎豹、熊罢、白鹇、鹭鸶等等的官位繁衍出来的气象在虚空中盘踞,都散发着尊贵、秩序、法制等等的气息。

而其中青紫的气运更是只有朝中一品大员才有的气象。在青州,能够有此气运的也只有大将军余元了。

“将军,有密旨!”一名身穿甲胄,龙精虎猛的士兵手捧着一卷书卷,迈着大步走进前厅。

“呈上来!”余元大马金刀端坐在大厅中央的大椅上,身板仿佛标枪挺直,眼眸泛着凌厉的目光,开阖之间,有一股铁血、威严的气息。

“是,将军!”

大将军的亲兵接过书卷,检查一番,发现没有什么不妥,然后来到余元的面前躬身呈上书卷。

余元缓缓展开书卷,书卷用精美的丝绸书写,上面一个个娟秀、端庄的字体映入余元的眼帘。而在书卷的下方,赫然有一个红色的印玺的痕迹。印玺上盖着:皇后之玺。四个赤红的古篆大字。

“嗯!”余元看完书卷上面的信息,眼眸不由沉凝起来。这是皇后派人送来的密信,八路诸侯在不日就要进入京都了,皇后此时下了密旨要自己回去护驾。

虽然诸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京,但是谁都不会相信他们没有猫腻,至于忠心与否,还得两说,现在皇室式微,各路诸侯已经势大。

“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奸。”余元不由心中叹道。

“叫严将军过来!”余元沉声说道。

“是将军!”

旁边立刻有亲兵肃然回应道,接着大步走了出去。

不多时,一名相貌忠厚,身姿挺拔,身穿幽黑甲胄的男子从外面迈着大步走了进来。

“大将军!”

男子一进来,看见端坐在大椅的余元,立刻恭声说道。

“严复,我留下一万兵给你,你势必要将青州的起义军镇压下去,可明白!”

“是,大将军!”

严复听后一愣,不过立即反应过来,随即沉声回道。

……

青玉郡!

潘浩的紫府之内,神魂高冠博带,端坐在神莲之上。突然紫府空间泛起波澜,一枚红中透黄的散发着璀璨神光的念头突兀的出现在潘浩的紫府之内。

轰,神魂霍然睁开眼眸,晶莹修长的大手伸出,神念落在神魂的手掌之上,瞬间融入神魂的体内。这道念头却是在独龙山归来,潘浩神魂自然不可能落在独龙山一晚,而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留下一枚念头化身陪着众女,此时事情已经完结,才化虹跨空归来。

“接下来就是分身那边成长,我这里继续夺取神位,提升位格,争取更多的信仰!”潘浩在心中思索道。轻身起来,扫视四周,书房静怡,有檀香青烟袅袅飘然而起,此时只有潘浩自己独自静坐在这里。

“咦!”潘浩突然神情一动,感觉在青玉郡中有灵气发出异常波动,居然是有人在吸纳灵气。

轰,潘浩神念扫视,继而淡然一笑,原来是那个神剑派的那个大长老。想不到居然通过吞食白玉人参,一举参悟后天瓶颈,进入先天期,已经能够初步的吞食天地灵气,**寿元大增。

“大人,下官有事禀报!”在书房外面,一道红光突然出现,落在门外,化为一个身穿官服,手拿笔薄的人影,人影落下恭声对着潘浩所在的书房说道。

“嗯?何事?进来吧!”潘浩收回神念,转过头望向门外等着的文判官。

“是!大人!”文判官得到允许,甚至连门也不用打开,空间泛起波澜,人已经直直穿过房门,进入书房之内。

“大人,在府天郡的杜县城隍传来信息,说发现在当地有不明的修士存在,在传播极端的信仰,已经大大干涉了杜县的神道阴司运转。而且修士修为较高,县城隍的神力无法匹敌,此邪神淫祠已经成了卷席之势了。”

“居然还有修士抢夺信仰之力?”潘浩眼眸一沉,心中大为疑惑。修士不是很是惧怕这些力量的吗?

“判官,咱们走一趟!”潘浩的神魂直直从**走了出来,身穿官服,散发着熠熠光芒,有神道威严、尊贵的气息流露出来。

“是,大人!”文判官肃然立于潘浩神魂的身后。

潘浩神魂脚下踏出,空间顿时仿佛水面一般,泛着皱褶波澜。继而,潘浩消失在书房之内。而背后的判官在潘浩离开之后,急忙跟着进入。要知道在三郡之内能够穿梭空间的也只有潘浩这个三郡郡城隍而已。

杜县位于府天郡的东边,此县乃是府天郡中最为偏远的县城。商业并不繁荣,人口也相对其他县略少,这里民众多不富裕,贫穷落魄。但是对鬼神之事却格外的热衷,多立有野神淫祠,不过到底无真神,不能够信而有灵。

反而县城隍神位立下之后,多有灵验,香火大盛。只是不久前,在一个偏远的小村突然传说有神祗显灵,本来本地城隍也没有多加理会,认为不过是偶尔天地变化,让无知山民错认为有神祗显灵而已。

“可是接下来,下官也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有修士再作祟,下官前去查看过,反而被察觉,将下官的神体击伤。”在潘浩面前,一名身穿县城隍官服的男子低头恭声将事情叙述清楚。

“嗯!”潘浩看着面前这个散发着红光,但是神体已经略微有点涣散的城隍,此时,在城隍庙内,一股股信仰之力从信徒中源源不断落在这个县城隍的神体之上,帮助他稳定恢复神体。

潘浩不由眼眸沉凝起来。

轰!潘浩大手拍出,一股精纯到极点,比县城隍等级还要高,泛着黄光的神力轰然进入县城隍的身体,顿时县城隍身上神光哗的盛开起来,有点溃散的神体瞬间凝实。

“本座倒要看看此人到底是何来头!”潘浩神眸高抬,一幅画卷霍然在虚空中展露出来。杜县的事物顿时清晰了然的出现在上面。

第九十二章邪神淫祠

在杜县下面的村镇中,此时兴起祭祀一尊新兴起的神灵。而且这些信徒已经蔓延进入县城之内,大有卷席杜县一众信仰之势。据说在杜县的一座高山之中,有村民砍柴遇到猛虎,在危难之际,有浑身散发金光的神灵踏空而来,只是一指就将猛虎碾死,救下村民。

被救的村民感恩戴德,问曰:尊者是何神也,吾受此大恩,当为尊者建庙立金身。

神灵眼眸泛着金光,淡然曰:本座乃普济天尊是也。

神灵说完之后,化为金光消失。

村民回到村中之后,果然召集村中兄弟,说出此事。杜县地处偏僻,但是对于鬼神之事却是热衷无比,于是在十五之时请神入庙,果然,此神灵信而有灵,在金身被请进来坐落之时顿时爆发出一股强烈的金光,一众村民当皆是欢呼拜下。

此后,此神灵频繁显灵,而且入信徒梦中传播教义,宣称这这个方天地有大劫,信普世天尊死后方得永生,不信者死后永堕阴间沉沦。这世间只有普世天尊一神,其他的不过是伪神。此后,信天尊者重病得以康复,神赐符水令人身体强壮,更有神术令人刀枪不入。一时之间,普世天尊的信徒大增,而且狂信徒不在少数。

杜县的一所私塾中。

“什么?普世天尊?”一名头戴四方巾,身穿宽袍儒服的老者倏尔从太师椅上起来。

“老师?可有什么不妥?”一名身穿青衫,头顶青带束发,一派书生气息的男子不解地说道。

老者眼眸严肃,声音低沉有力地说道:“糊涂!这明显是邪神淫祠,什么信者得永生,不信者堕地狱。这等言论,将自上古传承下来的神祗:昊天上帝置于何地,将历代朝廷封赦的神祗置于何地,又将我等圣贤先祖置于何地。”

老者越说越怒,到最后甚至怒斥出现来。仿佛滚滚天雷,携带浩大的天地大势在质问。这里的世界类似于华夏古代,这里有上古历经诸朝传承下来的神灵,其中昊天上帝就是一个代表,传说上古三皇就是昊天上帝的化身,昊天上帝为天道代言者,统御诸天万界。神柄能够干涉人间盛衰,皇朝更续。所以历代皇帝登基都要祭天告知。

而历朝将有功于朝廷的功臣死后,都会被追封谥号,认为其死后有灵,化为神灵继续在阴间活着。而圣贤教化万民,更是被万民祭祀着。至于先祖,死后也会立下神牌,望其死后有灵,能够护佑子孙。如此种种,乃千古正统。而此时,却出现一名号称只有自己是真神的普济天尊,贬斥千古正统为伪。这不是邪神又是什么?

“老师,学生知错了!”青衫书生听闻老者的话,不由心中一寒。仔细一想,此神当真是大逆不道。而后看见老者越来越激动,不由拱手躬身连连认错。

“唉!不怪你!只是你饱读诗书经义,听此神。也不过是尚听而笑之,更何况其他未识圣贤经义的民众。只是,此时正值天子驾崩,大宋风雨飘摇之际,又出此邪神,真是多事之秋啊!”老者不由感叹的摇了摇头。

“那老师,我们该怎么做?”

男子神情也不由严肃起来,经过老者的提点,越发感觉此事严重。

“放心,此事已经闹那么大,恐怕早已经落到县令的耳朵里了。”

老者经过震怒之后平复了心情,眼眸不由露出睿智的神采。

“先生,刘捕头来访!”就在此时,一名年纪幼小,身着灰色儒服的书童走了进来。

“果然,县令已经知晓了!老师真是神机妙算!”青衫书生听见刘捕头来访,神情不由一愣,想不到居然如此巧合。

塘山岭,这里是神迹之地,自从立下普济天尊的神庙之后,神迹频繁出现,附近的几个山村的村民几乎已经都是这个普济天尊的信徒了。而且此时信仰也越传越远,有不少民众听闻从远处赶来祭祀。更有一众信徒刊印教义,行走诸村诸镇传播天尊的光辉。

此时在距离塘山岭的五里之地,一队身穿冷幽甲胄,手执长矛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往塘山岭而来。在士兵前面,一个骑着骏马,同样身穿甲胄,腰间佩着漆黑长刀的男子眼眸带着寒气望着塘山岭的方向。

在士兵队伍后面,一辆普通的马车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