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大仙君 >

第420部分

都市大仙君-第420部分

小说: 都市大仙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倭国方面真正的意图也不是真的要把华夏怎么了,毕竟倭国的那些政客也都知道,现在的华夏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华夏了,现在的华夏不单单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上仅有几个军备完全达到国产化的国家之一,其中包括尖端核武器。

相比华夏,倭国在这方面可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连续十几年经济低迷使得倭国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掉落为第三位,最重要的是倭国受和平宪法以及他们美国老子的约束,国内只有维持基本治安的自卫队,没有名义上的陆海空三军,没有制霸全球的核武器。如此一来倭国不管是从军事、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讲,都无法同华夏全面抗衡。就算是能证明那艘军舰是华夏海军击沉的也不能把华夏怎么样,他们上蹿下跳的不过是寻求一个借口。

倭国希望通过这件事让全国民众升起危机意识,让倭国的民众觉得国家随时都可能遭到强邻的入侵,他们的家园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战场,最终通过高层牵头以及民众推动来达成修改宪法的目的。一旦摆脱了和平宪法的约束,倭国自信可以凭借这么多年的积累,迅速组建自己成建制的陆军、海军以及空军,甚至可以研发自己的核武器,使倭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强大国家。

华夏向来都不缺乏智者,倭国的如意算盘华夏人早就看透了,况且这原本就是倭国人的阳谋,而非阴谋。不止是华夏人看明白了,倭国人的美国老子也看明白了,只是美国人乐意看的这两个东亚大国博弈,而他们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

作为二战时期最大的受害国,华夏当然不会坐视倭国修改和平宪法,倭国的崛起绝对是华夏最大的挑战。因此华夏的态度很坚决,如果倭国想要借着华夏威胁论而修改宪法的话,华夏必然不会无动于衷。正好华夏和倭国在领土上存在纠纷,尽管华夏一直不主张武力解决此事,但倭国如果一意孤行的话,华夏未必不敢率先动武。

两国口水仗越大越凶,连带着华夏上层对于此事也极为恼火,所以元首要求彻查此事。尽管当时漠北号返航的时候将已经将此事的详细经过上报到了海军司令部,但是海军高层认为此事牵扯甚广,甚至很可能引起两国交战。不过由于李上校等人将事情处理的比较干净,并未留下明显的把柄和痕迹,所以出于淡化此事的目的并未上报军委会。

但是没想到事情最终还是没能压下去,上面要求彻查此事那谁也不敢捂这个盖子,无奈之下海军司令部只好将李上校等人交给军纪委的工作人员。

很快事情就调查清楚了,得知竟然是徐应龙下的命令,元首阁下也头疼了。原本他一直觉得此事是倭国人在栽赃陷害华夏,想要借此重提华夏威胁论,因为在这方面倭国是有前科的。但是没想到这次并非他想象的那样,确实是华夏海军率先开的炮,那艘倭国的军舰也确实是他们击沉的。

如果只是一个上校舰长感情用事胡乱做出的决定那也就罢了,该撤职的撤职,该送军事法庭的送军事法庭,不管怎么说破坏大局就是不行,在这方面的国家可是有硬性规定。但是现在情况比较特殊,执行人虽然是李上校等人,但是真正下命令的可是徐应龙。

要说徐应龙并没有命令海军的权力,但是谁让好死不死在前往事发海域的时候南宫鹏飞非要亲自给漠北号的舰长李上校打了个电话,告诉李上校徐应龙可是军委重要首长,奉命前往东海公干,他要求李上校无条件配合徐应龙。如此一来事情就复杂了,就算是上面想要处置李上校也不行了。

但如果不处理的话也不行,现在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已经不少了,毕竟那天亲自经历这件事情的不单单有几百海军士兵,还有天魔宗的一干高手。尽管离开之前徐应龙对所有人下达了保密禁令,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只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是做了那就别想不走漏风声,随着倭国方面大肆宣扬此事,华夏网络上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在讨论此事是不是华夏海军干的,或者是此事最终的结局如何,但是却有一些帖子则是披露了事情的经过,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于连一些关键人物的人名职务都说的很清楚。可以说这件事现在已经闹大了,国家要是在无动于衷的话,不管是对军内还是民众都无法交代。

民众倒还好说,反正绝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喜欢凑热闹,真正关心时政的并不是很多。况且国人健忘,只要国家冷处理一段时间,保准绝大多数的人都将此事抛之脑后。

但是海军方面却不行,他们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要是国家不处理漠北号上的一干人等的话,很可能会让海军诸人认为这就是上层的意图,闹不好一些年轻军官也会仿效李上校等人,到时候那国家可就被动了。

可以说现在元首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是处理李上校的话,不但李上校本人会不服,漠北号一干士兵也会有怨言,毕竟他们是奉命行事。但如果不处理的话后果同样严重,正好知道徐应龙回来了,所以元首召他进宫询问此事。

第六百六十五章:华夏人的勇气(第二章)

第六百六十五章:华夏人的勇气(第二章)

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小半年的事情了,相比上一次元首明显苍老了很多。也难怪,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当然不可能和年轻人相比。更何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掌舵者,需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劳心劳力之下当然显老了。

徐应龙推门进来的时候元首正在看书,一看这架势徐应龙就知道这老头显然是在等他。要知道到了一国领袖这种地位,每一分钟那都要充分利用,尤其是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一般来说不是处理重要文件就是会见重要客人,怎么可能是有闲心逸致看书读报。

看到徐应龙徐应龙进来,元首从容地在刚刚读过的书籍上折了一下,以便下次阅读的时候还能想起上一次读到什么地方了。随后从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旁边的两个小沙发上坐了下来,同时指着旁边的一个位置说道:“见着老徐了吗?”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我家老头每天不到八点钟不会回家,甚至于有时候一整夜都在军营,这个时候我怎么可能见着他!”

“那就好,要是让老徐知道你刚回家我就把你叫来,肯定要骂我了,哈哈哈!”元首打趣道。

“呵呵,我家老头可是要听您老的调遣,就算有意见也只能心里骂几句了!”徐应龙笑着说道。

“好了,你小子就贫嘴,不说笑了,说说这事儿怎么处理吧,命令是你小子下的,那屁股也得你自己擦!”元首道。

“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要您这么说那咱们可就要好好盘算盘算了,我可是您老非死皮赖脸的让我去东海的。正好碰上那些不知死活的小鬼子在咱地盘上耀武扬威,我岂能容忍,没打到他们国内那已经是很克制了,您还想让我怎么办?当做没看到吗?或者是您也想让我和外交部那些人一样,对着小鬼子的军舰抗议谴责几句吗?”徐应龙不满地说道。

“这么说你小子还有理了?你怕是不知道两国现在为了这件事儿差一点打起了?”元首似笑非笑地说道。

“打起来?不是我小瞧他们,小鬼子有这个胆量吗?”徐应龙不屑地说道。

元首叹了口气说道:“小鬼子的确实没有那个实力和我们全面抗衡,但是你小子也别忘了人家可是有个好爹,要是爷俩个联起手来咱们可就吃不消了!”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放心吧,这个时代虽然是拼爹吃饭的,但是总的有几个励志之人不是。小鬼子和他背后的老爹固然强大,但咱们也不是孬种,真要是打起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他们有他们的利器,咱们有咱们的杀手锏,没得关系!”

“看你小子如此有信心,是不是心里早就想好退路了?”元首道。

“那倒没有!”徐应龙如实说道。

“呃。。。。。。”

徐应龙再次说道:“其实您老应该比我更清楚,现在不管是小鬼子还是美国人都是担心华夏全面崛起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但真要他们和华夏动武他们未必有这个魄力。华夏民族别的优点不多,但是有一点却让倭国和美国十分钦佩,那就是爱国。别看华夏人平时内都很凶,但是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泡汤了洒热血的。这次事件我们不能割裂来看待,这完全是倭国人的一次试探,他们在试探华夏政府的底线。”

“那结果呢?”元首皱着眉头问道,他实在弄不懂徐应龙东拉西扯说这些的目的。

“结果就是我们开炮了!”

看着一头黑线的元首,徐应龙再次笑了。

“您老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一炮开的让国家很被动,不但落了口实,而且还给了倭国修改宪法的借口?”徐应龙悠悠然地问道。

元首点了点头说道:“这次国家确实很被动,尽管倭国暂时没能拿出实质性的证据,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一艘军舰沉没在倭国海域边缘则是事实,更何况当时我国确实有一艘大型军舰在哪里,瓜田李下之嫌是洗不掉的,倭国人拿此事说事儿是完全可以预料得到的。”

“瓜田李下之嫌?呵呵!”

“你小子笑的这么阴阳怪气的干吗,是在嘲笑我这把老骨头还是咋地?你要是说不出个三二一来,看我怎么收拾你!”元首佯怒道。

徐应龙不以为意地笑道:“您老难道不觉得其实有时候被人怀疑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儿?”

“此话怎讲?”

“小鬼子的军舰沉了这是既定的事实,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倭国人都会将这个屎盆子扣在我们头上,况且这件事情确实是我们做的。所以我们也应倭国人的要求亮出了我们的底线,我们的底线就是只要你们不怕死敢来,老子就会把你们全部送进海底。”

接着徐应龙继续说道:“这样一来倭国人所能做的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向我们宣战,但是这个可能几乎为零,完全不需要考虑。此时的倭国您比我要了解,就他们那点实力根本不及我们百分之一,根本就经不起折腾。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核武器,就算是想打也没那个胆量。”

“那他们背后不还有个爹吗,你不是也说了,这个时代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元首笑着问道。

徐应龙沉声说道:“虽然美国一再强调美倭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一再强调美倭同盟的重要性。但是,这并不代表华夏同倭国爆发战争美国就一定会参战。因为美国承担不起介入中日战争的损失,且不介入战争可能对美国更有利。同时我们更要看清楚,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亚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亚洲发展的红利。如果亚洲战乱,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并不利。综上所述,倭国虽然有个爹,但是却不是亲爹,而是一个靠不住的干爹!”

“嗯,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们也觉得美国不可能参战。毕竟美国如果介入战争的话,有可能引发新的世界大战。华夏和倭国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决定了两国若开战,其规模将很难控制。而如果美国要介入,战争的规模更将无法控制。而美国则很难承受这种大规模战争的消耗。”

接着元首又补充道:“美国连一个小小的反恐战争,伊拉克、阿富汗战争都打的那么的艰难,比之更大规模的战争定然更无法承受,勉强为之美国恐怕会消耗掉维持霸权的实力。到那时,俄、欧的际地位将得到极大的提高。甚至连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会极大的提升。这明显不利于美国的霸权战略,为了日本而与中国一战根本不值。”

“正是这样,倭国只是美国的一个小卒,有利用价值就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如果没有利用价值就会毫不犹豫的弃之。在了解了我们的底线之后,就算小鬼子和他们的美国老子真想弄点什么事请出来,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行动,只可能来阴的,用下三滥的手段。可以说这一炮我们不但打出了华夏的威风,同时也亮出了底线,消除了明面上的威胁。”徐应龙沉声说道。

元首沉思了片刻,继续问道:“那按你这么说那个上校非但没有罪,反而还有功了?”

徐应龙点了点头说道:“那是当然了,那个时候他要是不开炮的话他还是个军人吗,更何况他不开炮也活不到现在!所以不但不能处理李上校,而且还要重用,还要奖励!”

“重用?奖励?”

“嗯,就要这么做,这是给倭国和美国一个更加坚定的态度,爷就是要这么做,咋地,你来咬我呀!同时也是给我们国内民众以及军界一个交代,国家是不会亏待英雄的,如此一来国家需要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徐应龙解释道。

“那要是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