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大仙君 >

第534部分

都市大仙君-第534部分

小说: 都市大仙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宫鹏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然后说道:“我们的技术刚刚突破第一代,培养出来的基因战士虽然也有强大的实力,但是性情暴躁,而且容易猝死,完全不能和美国人的技术相提并论。”

接着南宫鹏飞继续说道:“另外,前段时间美国白宫批准了一个名为兵人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美国将会在十年之内培养一万名超级基因战士。”

“看来元首阁下是感觉到了威胁,所以才会想起我们的那个计划!”徐应龙道。

“没办法的事情,他是一国之元首,任何决定都在这个巨大的国度被无限的放大。成功了固然值得庆幸,一旦失败那损失将会极为惨重,而且还不是谁都能负得起这个责任的。”南宫飞道。

“元首阁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徐应龙开口问道。

“很简单,就是当美国的基因战士在世界范围内亮相的时候,咱们华夏也能有一支同样强悍的超级部队展现在世人面前。”南宫鹏飞道。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另类的军备竞赛?”徐应龙笑着说道。

“嗯,完全正确!”

“那你们就不怕美国人再搞一个星球大战计划,而华夏将会成为第二个苏联?”徐应龙提醒道。

“这次不同于以往,美国确实在基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如果不未雨绸缪的话,当美国人的超级战队登陆华夏的时候,那可就一切都晚了!”南宫鹏飞正色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一章:血肉磨坊!(求订阅!)

第八百六十一章:血肉磨坊!(求订阅!)

关于基因战士徐应龙之前就已经听到过很多次了,知道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类似的研究实验,也有一些国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却没想到美国人竟然率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说明美国人在这里领域的研究已经走在了所有国家前面,至少领先整个世界十几年。

而对于基因技术培养出来的人到底有多强大徐应龙心里并不清楚,不过据元首阁下上次与他讨论的时候曾说过,基因技术一旦取得突破,那么人类所有的缺陷都将瞬间消失。只要对人体的相关基因进行修改,那么理论上可以培养出天生的超能力者。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一个国家掌握了这样的技术,那么必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超能力者。

美国的超能力者徐应龙倒是知道,也交过手,虽然在徐应龙眼中他们算不得什么,根本无法和修士相提并论。但其中的佼佼者还是很强大的,甚至于不输化婴境的修士。

一旦这些超能力者可以量产的话,那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将是一场灾难。鉴于美国人的性格本身就十分霸道,喜欢充当世界警察,所以在得知美国人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后,世界各国的高层都哆嗦了一下。

元首阁下的要求对于徐应龙来说倒是不算困难,只要将武术和基础道法在整个华夏推广开来,那么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极为惊人的效果。到时候他根本就不确人,不要说一万名修士了,就算是十万人一百万人也没问题。

所以徐应龙很爽快的就同意了元首的请求,表明这要这边事儿一了结,他就立即着手实施这个计划。

有了徐应龙的保证,南宫鹏飞自然十分高兴,当即就给元首阁下回了电话。同时督促这次带来的这些专家教授,让他们加紧速度破译材料。

说实话,能被国安局看重的专家教授确实不是网上流传的那些砖家叫兽,手上确实有拿手的活儿,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所有的文件都破译了。

看完破译之后的文件,徐应龙和南宫鹏飞都惊呆了。同印尼不同的是,华夏境内的祭坛几乎全都修建在大城市或者是近郊,例如天海、金陵、奉天、旅顺等等,而这些地方要么就是当年战争时期的主战场,要么就是发生过大屠杀。

“徐少,一共三十五处地点,全都在这里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南宫鹏飞皱着眉头问道。

“能怎么办,当然是把这些地点一一找出来,然后毁掉。”徐应龙道。

“那从上面地方开始?”南宫鹏飞继续问道。

“这里不是说天海附近就有一处吗,咱们就从这里开始,然后由近及远。”徐应龙道。

“那好,咱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南宫鹏飞又问道。

“明天就开始,至于准备的话自然要有一些,你从市局抽调一支特警部队出来备用。”徐应龙道。

“特警?能用得到他们吗?”南宫鹏飞惊讶地问道。

“当然能用得到了,你别忘了这些地方现在很可能成了居民区或者是工业区,要是我们确定地点之后准备将其摧毁的话,定然会弄出不小的动静。到时候免不了要和那些居民打交道,这个时候警察出面可比我们管用多了!”徐应龙道。

“你说的用处原来是指这个,我还以为你准备让那些特警摧毁祭坛,吓了我一大跳!”南宫鹏飞道。

“特警根本就不是干这活的料,你想多了!”徐应龙道。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徐应龙就被南宫鹏飞叫醒了,说特警队已经准备妥当了,随时可以出发。

徐应龙稍稍收拾了一下,然后就带着南宫鹏飞等人出了门,赶往祭坛所在的位置。

罗店位于宝山的西北部,原本属于天海的郊区,距离市中心有20多公里。但是由于发展迅速,现在基本上已经和天海连成了一片,而徐应龙等人今天要去的地方就是这个罗店镇。

在警车的开道下,车子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罗店。

如今的罗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且人来人往的基本上看不出那个地方可能建有祭坛。

徐应龙皱着眉头问道:“那些专家们确定是这个地方吗?”

“嗯,他们都是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应该不会出错。而且我也查了一下历史,发现如果倭国人真的是在天海建造你说的那种邪恶祭坛的话,罗店无异是最合适的地方!”南宫鹏飞沉声说道。

“哦,为什么这么说,天海这么大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最合适?”徐应龙反问道。

“因为罗店曾是血肉磨坊!”

看到徐应龙似乎有点不明白,南宫鹏飞解释道:“在七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倭国人在开战之初组织了三次大的会战,其中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淞沪绞肉机。当时倭国人和华夏双方都投入最精锐的重兵,集中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火炮,参战的军舰也有40多艘。”

“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华夏的德械师进攻倭军海军陆战队,也就是所谓的进攻阶段。第二阶段就是全力阻止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在上海的登陆这个阶段也称作反登陆阶段,整个过程相当的残酷和悲壮。尤其发生在罗店这个地方的战斗更是号称血肉磨坊,是激战中的激战。”

“单纯一句激烈,惨烈,也许一般人感觉不到什么。用冯玉祥的话来描述一下吧!冯玉祥十几岁参军,戎马几十年,什么惨烈的战斗没有看过,心肠也绝对的硬。但回忆淞沪会战,冯老将军悲痛的说: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无数部队填进去就熔化了!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那个时候的罗店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血肉磨房‘: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

接着南宫鹏飞继续说道:“我们损失惨重,倭国人同样也不轻松,他们的部队也死伤无数,可以说罗店这片土地上每一寸都是用鲜血凝成的。如果倭国人真的是用鲜血和冤魂制造祭坛的话,那么这里当年确实有这个客观条件。”

听完南宫鹏飞的解释,徐应龙不由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的分析很好,确实照你这么说这里确实有这个条件。”

“徐少,从外面看难道就没有一点痕迹吗?”南宫鹏飞又问道。

“完全看不出来,这样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徐应龙道。

“哪两种?”

“第一种就是这个祭坛已经被毁了,毕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而且这个地方在此后的那么多年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战乱,被毁了也很正常。第二种可能就是那个祭坛还在,但是出于封印状态,因此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异象。”徐应龙道。

“嗯,徐少分析的有道理,依我看要不我们现在去罗店镇政府看看,哪里的工作人员对本地区应该比我们了解,问问他们不就知道了。”南宫鹏飞道。

徐应龙想了想觉得可行,即便是那些工作人员并不知道罗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他们定然知道辖区内有多少老罗店人,大不了到时候拜访一下那些现在还活着的罗店老人,或许还会有点收获。(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二章:抗战老兵王光荣(求订阅!)

第八百六十二章:抗战老兵王光荣(求订阅!)

市局刑警大队的大队长亲自带人前来,而且带了十多辆武装巡逻车,这架势可把罗店镇的几位当家领导吓了一跳。是路过还是本地出了什么事情,他们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上面要是责问下来那可怎么交代?

不过接下来的对话就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了,竟然让他们查查罗店附近有没有倭国人侵华时期修建的建筑,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地方。

几位镇领导苦思冥想的时候也感到万分的庆幸,看来并不是地方上发生了什么恶性事件,这比什么都强。至于能不能找到这几位领导所说的地方那是能力问题,和他们脑袋上的官帽子没有任何关系。

查了小半个小时,几位镇领导的回答让南宫鹏飞等人很是沮丧,由于这些年罗店进行了13次大规模建设,城镇面积扩大了五倍有余,以前的老建筑早就被拆的差不多了,就算还侥幸剩下几座,但那都是几百年前遗留下来的那种古遗址古建筑,根本就没有倭国人侵华时期的建筑。

无奈之下只好让镇里的领导们看看有没有那个时代还活着的老人,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或许他们的记忆里真有一些特别的线索也说不定。

对于南宫鹏飞等人的要求,镇里的领导们自然不敢怠慢,不一会儿就有消息了。罗店地区人长寿,八九十岁的人真还不少,从户籍民警那里一查竟然脸上百岁的老头老太太都有。这么多人到底该给这帮大领导们推荐哪一个,这让罗店镇里的干部们犯难了,无奈之下只好让徐应龙等人亲自挑选。

将户籍民警筛选出来的百十多名高龄老人的资料简单的看了一遍之后,徐应龙点了三个老人的名字,他们这三个人之前分别当过兵,做过官以及世居罗店。

徐应龙的想法很简单,当过兵的老人曾和倭国鬼子打过仗,而且战场遍布大半个华夏,就包括老家罗店。而当过官的是负责城建这一块的,对于五十年代后的罗店很了解,或许有线索也说不定。而世居罗店的那位老人一辈子出生在罗店,生长在罗店,基本上没有长时间离开过这里,可以说他是罗店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原本按照镇领导的想法是派人到这三位老人的家里将他们接到镇政府,但是这个提议刚说出来就被南宫鹏飞婉拒了。老人们最年轻的都92岁了,虽然说户籍上都备注着身体健康,但是人老了谁又能知道那些病痛什么时候来袭。或许今天还和你有说有笑的,明天就进了医院,后天就去了殡仪馆,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次他们是来请人家帮忙的,理应亲自去拜访老人家们,而不是给老人们添麻烦。因此南宫鹏飞和徐应龙商量了一下,决定亲自一一拜访那些老人。

见他们如此坚持,罗店的大小官员也不敢多说什么,刚才市里的一位副市长已经打来电话了,让他们全力配合徐应龙等人,千万不要怠慢。

首先要去拜访的是王光荣老人,他原本是西川人,15岁就参加了川军,先是跟着那些军阀打内战,抗战时期爆发后成为第一批出川打国仗的军人,并且亲自经历了整个淞沪会战。战后因为受伤就留在了罗店,并且就在本地娶妻生子,后来又参加了新四军,一直到六十年代才放下枪,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团长了。

退伍后老人又回到了罗店当了一名国企干部,一直到八十年代才退休,没想到这一晃眼三十多年就过去了。现在老人居住在大儿子家,由大儿子一家照顾。

在镇里大小领导的陪同下,徐应龙等人很快就来到了这位老军人的家里,令人惊诧的是,敲门过后竟然是老人亲自给他们开的门。看老人精神矍铄,一头银发梳的整整齐齐,怎么也看不出已经是一百零二岁的高龄了。

看到徐应龙等人这么大一大帮子人,老人显然是吃了一惊,好在领头的镇长见机的快,当即说道:“王老,我是咱们罗店的镇长小张,今天有事儿想拜访您老,不知您老有时间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