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眼人生 >

第1548部分

天眼人生-第1548部分

小说: 天眼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光磊的头轰的一声,目瞪口呆的看着刘向东,他明白石油集团玩nn的这个小把戏,已经被改委给识破了。
    虽然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面对刘向东的质问,刘光磊也不能或者说不敢不回答,想了好一阵,说道:“这方面的具体数据要问有关业务部én,我估计大概是一半一半吧。”
    刘向东笑了:“那好,我再请你回答下一个问题,购进的原油之中,以贷款换石油的比例能占多少?”
    刘向东说话的口气很平稳,但刘光磊听来无异于在头上响了一个炸雷,又琢磨了好一阵说道:“这一部分原油的比例大概能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
    刘向东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好,现在我们来算一笔账,石油集团每年加工的原油中,有一半是国内生产的,那么刘总是否知道这一部分原油的价格比国际油价要低多少啊?”
    “大概是百分之二到三十。”
    “很好,这就说明刘总对石油集团的生产经营情况掌握的还是很全面的。国内生产的原油占了炼油企业全部生产原料的百分之五十,再加上以石油换贷款的那笔原油,又占了百分之二十五,那就是说,石油集团仅从国际原油市场上购进了不过百分之二十五的原油,而这其中还包括了石油集团在海外独资油田生产的,以及入股所得的原油份额。总的来看,石油集团从国际原油市场购进的原油也仅占百分之十二到十三,我说的这个数据应该没错吧。”
    刘向东边说便拿出了一份文件:“这些数据也和石油集团对外所公布的数字,以及审计结果相吻合。石油集团用百分之十二到十三的进口高价原油,编造出炼油企业巨额亏损的假象,刘总不感觉到很可笑吗?”
    刘光磊一句话也答不出来,现在他就是想不承认也不行了,因为证据就摆在面前。就在这个时候,刘向东又向他提出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石油集团整天嚷嚷着炼油企业亏损,国内的燃油销售价格要和国际接轨,那么你是否清楚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已经高出了国际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呢?”
    刘光磊张了张嘴巴,又把话给咽了回去,刘向东讲的这句话是事实,如果他敢不承认,刘向东马上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国际市场燃油的价格。
    “这几个问题不仅是改委想要搞清楚的,是中央也想nn明白。你们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竟然还要说炼油企业亏损,改委没有同意你们的要求,你们就采取限量供应的方式,把全国亿万消费者作为人质,以此来要挟中央,这是一种什么xìn质的问题?”
    刘向东看了看刘光磊,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根据有关专家的测算,石油集团每年仅从国内燃油和国际燃油的价差上就赚到了两千多个亿,又从自产原油的生产当中赚到了两千多个亿,而你们今年的利润指标只有三千亿,去年也仅完成了两千八百亿,我现在要问的是,石油集团究竟是亏损了还是盈利了?”
    刘光磊张口结舌的看着刘向东,他也没想到刘向东竟然会把这些情况掌握的这么清楚,在来之前想好的应对措施现在一条也用不上了。
    刘向东这次并没有用改委的权势压制刘光磊,而是采取了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一步一步的剥开石油集团的伪装,一下就把刘光磊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刘向东也并不是什么经济专家,他之所以今天约谈刘光磊能把他制服了,主要还是得益于穆国兴昨天晚上给他打的那个电话。看到刘光磊今天这副垂头丧气的样,刘向东心里是忍不住的乐,抓住了刘光磊的痛脚,打掉了他的嚣张气焰,刘向东的心里真是太爽了。
    “刘总,你刚和我讲过,你很清楚石油集团应负的责任,对于你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改委无权下结论,我也不能对石油集团的经营横加干涉,但我可要提醒你一句,如果不能加强企业的管理,很好的为国家创造财富,只想着向国家要优惠政策,把手伸向老百姓的口袋,这个做法可是很危险的。”
    刘向东讲到这里拿起了穆国兴的批示:“刘总,七号长对于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这是他的批示,请你看一看,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希望你能好自为之。”
    刘光磊拿起了这份批示,脸sè瞬间变得煞白,他知道七号长不仅对石油集团的工作很不满意,而且还想调整石油集团领导班。
    谁都知道,在官场中所谓的调整班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免去主要领导的职务,采取大换血的方式,撤换掉一大批人。
    刘光磊也绝对清楚,七号长做出的这个批示不是在吓唬她,他是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现在七号长的威信在中央日益增高,只要是他向中央提出的建议,还没有一次不被通过的。
    现在刘光磊依靠的陈毅凡已经讲过,如果这次他不能严格的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今后刘光磊再有什么事情就不要再去找他了。这就意味着陈毅凡也绝对不会再保刘光磊了,在这种的情况下,刘光磊除了无条件的服从,还能做些什么呢?
两千七百三十六章难得的机遇
    看到七号长的批示上还有改委报告的字样,刘光磊就知道他是得罪了改委,或者说得罪了刘向东这位七号长的老部下了。在石油集团不听招呼的情况下,改委当然要写报告向中央反映情况,这是官场中的惯例,叫做孩哭了抱给他娘。
    “刘主任,能不能让我看一下改委写给中央的报告?”
    刘向东微笑着摇了摇头:“刘总裁,这份报告是改委呈给中央的,里面还牵扯到好多关于国计民生的问题,按照密级规定,你无权阅读。”
    其实刘光磊想看看改委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从这份报告当中找出一点漏dn来,然后再以石油集团的名义也向中央呈j一份报告。在他以为你改委能向中央写报告告我的状,那我们石油集团为什么就不能向中央写报告辩解一下呢?
    刘光磊想的到挺美,却没想到刘向东一口就回绝了他,而且提出的理由还非常冠冕堂皇,改委的级别要比石油集团高一级,人家写给中央的报告凭什么要给你看呢?你要是真想看的话,就等进到中央政治局再说吧。
    “刘主任,既然七号长有了批示了,石油集团一定会坚决执行的,我回去后马上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七号长和改委的指示,争取在期限之内彻底解决燃油供应紧张的问题。只是七号长指示要降低燃油价格,降得幅度有多大,还要听听改委的指示。”
    看都刘光磊终于低头了,刘向东满意的笑了,从桌上拿起了一份文件:“这是上午改委党组会议所作出的决定,考虑到石油集团目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改委要求你们这次降价的幅度也并不大,第一次就先降百分之十吧。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再降,那要根据形势的展由改委作出决定。”
    刘光磊看着改委的这份红头文件,心里是一阵阵的郁闷,看来人家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挖了一个坑就等他来跳了。如果在平常的时候,刘光磊是绝对不会同意改委一下把燃油价格降低百分之十,、改委在没有征求石油集团的意见之前,也绝对不会下这份文件的。但是,现在形势变了,改委有了七号长的尚方宝剑,刘光磊心里就是有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他也不敢说出半个不字来。
    看到刘光磊垂头丧气的走了出去,刘向东想了一下打通了穆办的电话,他本来是想向七号长汇报一下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但是得到的答复是,七号长已经去外地视察了。
    刘向东放下了电话,他很清楚,日理万机的七号长有很多国家大事要*心,能够在百忙之中出面解决这个问题也确实是不容易。原来在金山市或者是在广南省工作的时候,刘向东还能经常见到穆国兴,现在虽然大家都同在京城里,但是见面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刘向东也只能用努力工作来报答老领导的提携之恩了。
    就在刘向东感慨的时候,穆国兴的专机正在飞往辽东省的途中,宽敞明亮的机舱里将星闪烁,将军们都在小声的讨论者。
    穆国兴的单独的房间里,总装备部长刘凯正在向穆国兴介绍这次视察的辽东机械集团的情况:“长,辽东机械集团是我们国家大的军工企业,它的前身是建国初期,由前苏联帮助我们建立起来的飞机组装厂,以及内燃机厂和几个科研院所。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防科工委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辽东机械总公司,目前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就是歼xx系列的重型战斗机。”
    穆国兴虽然分管的是经济工作,但并不代表他对其他方面的情况不掌握,特别是他成为计划的执行者和继承者之后,是尽可能多的了解部队的装备情况。要知道穆国兴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财神爷,国家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如果不能掌握到全盘的情况,一旦出现了失误,造成的损失也是很大的。
    也幸亏穆国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这要是其他的人还真的不具备他这种能力,也就谈不上掌握全部情况,能够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就算是不错了。
    “你说的歼xx战机,就是我们从俄罗斯引进的苏系战斗机的国产型吧?”
    “长说得对,歼xx重型战机确实是从苏系衍生而来的,如果长允许的话,我可以把这方面的情况向您详细的汇报一下。”
    看到穆国兴点了点头,刘凯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可以看的出来,刘凯对这方面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华夏,冰封了3年的华苏关系终于揭开了的篇章。莫斯科处于世界战略上的考虑,迫切希望改善与京城的关系,为了争得华夏的支持,戈尔巴乔夫为此送出了一份厚礼——重启华苏军事合作。
    同年9月,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访华,他表示如果华夏希望获得米格29之类的高xìn能飞机,“苏联政fǔ认为不存在政治障碍”。
    这番谈话如一声惊雷,在国际政治界、军事界引起轩然大波,外界把他的话看作是华苏全面和解的轫。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显示,1989年的上半年,在苏联内部激烈讨论的诸多问题中,就包括苏联该不该与华夏和解的内容。
    苏联当时有相当多的“知华派”人士认为,被阿富汗战争耗尽气血的苏联,已不可能继续单独对抗美国,国际上将出现“美国单一强”的局面。同时,美国也认为他不再需要同华夏结成对抗苏联的统一战线,“对华遏制”渐渐成为美国外j政策的主线。
    苏联政fǔ对国际局势做出的这一判断,成为其推动华苏乃至后来华俄进行军事接触的要动机。正如俄罗斯前外长普里马科夫所说:“现在轮到我们向美国打‘华夏牌’了。”
    苏系战机因其xìn能先进,当时只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即便在苏联国内,也没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正因如此,苏联在初的谈判中,也是不愿出售苏27的,这也是他们对本国战略方面考虑的结果,虽然他们想拉拢华夏联合对抗美国,但是一个强大的华夏也同样会让他们感到恐惧的。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华夏一位军委副主席率领高级别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在这次访问中,双方签署了《会议纪要》,华夏购买苏联武器的工作由此进入程序化谈判阶段。正是在那次会谈中,华夏了解到除了米格29战斗机之外,苏联还有先进的苏系战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访问期间,苏联空军在对外高度保密的库宾卡空军基地,向华夏的客人们现场展示了苏系战机。这种战机的优越xìn能让华夏军人大为赞赏,坚定了引进的决心。据米高扬设计局总设计师别里雅柯夫回忆,苏联真正希望推销的是米格29,因为该机航程短,属于战术飞机,对莫斯科构不成实际上的威胁。
    华夏军委副主席,以很高的战略眼光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在访问间隙紧急向中央报告,在得到了中央的批准之后,做出了一些列的部署。
    有一次在和苏联高级领导人共同进餐过程中,那些曾在苏联留过学的华夏领导人,与苏方领导人共同回忆起两国并肩前进的岁月,苏联官员也被那段jī情燃烧的岁月所感染了。
三千七百三十七章大感意外
    就在华夏代表团即将回国之际,苏方代表突然向华方转达:苏联政fǔ原则上批准向华夏出售苏系战机。这对于当时正遭受西方国家武器禁运,急需换武器装备,本身又没有能力研制战机的华夏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正如俗话所讲的那样好事多磨,苏联在做出销售苏系战机决定的同时,又出于本国的利益考虑,准备把卖给华夏的战机降低技术档次,华俄双方为此进行了艰苦的谈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