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鉴定师 >

第429部分

大鉴定师-第429部分

小说: 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了郑老的话语,陈逸这才回过神来,刚才他沉浸在了对书法的感悟之中,看到这幅书法,他感到十分的亲切,这就是之前临摹术所带给他的感觉。

  他缓缓走到了郑老身边,靠着高存志坐了下来,心中想着如果在这幅书法真正面目显露出来时,使用临摹术,恐怕所临摹出的书法,会比之前更加的让人惊异,同样,也会与这幅书法原迹十分的相像。

  坐下来好大一会,众人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说,面上各自变幻着,所有人的心中,还沉浸在刚才那一幕幕的震撼当中,溶解时的画面,溶解后那一个个让人感受极深的字迹,哪怕在化学剂中,看得不是太清楚,但是这幅书法与之前大有不同,他们都已然感受到。

  直到十多分钟后,夏老才开口说道:“小魏,刚才的画面你都拍下来了吧。”

  夏老旁边的中年人连忙点了点头,“夏老师,全部拍摄下来了,非常清晰,以后制作纪录片,绝对会让别人感到震撼。”

  “恩,这样就好,从化学剂中观看,这幅书法字迹就已然非常不凡,如果与黄庭二字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模一样,称之为稀世珍宝也不为过。”听到了中年人的回复,夏老点了点头,面上充满感叹的说道。

  “整篇书法,如果全部如黄庭二字一样,那么就算不是王羲之亲笔所写,也会是之后的著名书法写临摹而出,这何止是稀世珍宝,唐宋年间的书法,能称之为真迹,而这与王羲之一样晋代的呢,这会是一件比张飞竹简更加珍贵的国宝级文物。”郑老笑了笑,开口反驳道。

  这让夏老有些哭笑不得,“你个老头子,是故意找茬吧,早知道我自己泡在盆里溶解,让你看视频了,也好过这么屁颠屁颠的从天京跑过来,还要受你的教训。”

  “嘿嘿,可别忘了这幅书法是谁送到你手里的,早知道我就让别人研究,然后让你看视频了。”郑老幸灾乐祸的说道。

  听到这两位老爷子之间的话语,众人皆是一阵大笑,真正的朋友就是如此,可以随便的开玩笑。

  等过了半个小时后,夏老和郑老缓缓站了起来,“半个小时已到,存志,再搅拌一样,就把书法捞出来吧,然后展开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先晾一会,之后再拿到书房里,这段时间,也能让我们好好观赏一下这幅被隐藏起来的书法。”

  第五百九十五章感受至深

  随后,高存志来到盆前,用工具轻轻的搅了一下,待到化学剂平静下来后,慢慢的用手将书法的一头拿了出来。

  而陈逸此时也是戴上手套,从盆里捞出了书法另外一头,与高存志一块,将这一幅还在滴着化学剂的书法,慢慢放在了院子里那一张两米多长的桌子上。

  这时,郑老和夏老招呼着众人来到了桌前,一同观看这一幅解开了秘密的书法作品。

  开头处,黄庭经三字,已然变得一模一样,完完整整,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有三个字,却有着两种感觉,现在这三个字变完整之后,所带给人的感受,比之前两个字更加浓郁,也是让所有人感觉精神一震。

  一些著名书法家所写出的书法,能让人感受到最深层次的意境,让人从书法中悟到一些至理,从书法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欣赏,而那些不入流的书法家所写出来的字,却是可以让人眉头一皱,产生极大的厌恶感,犹如整个宣纸上,都是苍蝇爬一般。

  在开头没有多做停留,众人便继续看了下去,依然黄庭外景经的内容,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之前这幅书法,他们所有人都看了许多遍,可是这一遍,所产生的感受,与之前犹如天壤之别。

  随着观看的深入,他们几人面上的凝重和震惊也是越来越大,在这一段段文字之中,他们所感受到的有汉魏时期的质朴之意,更在结构上感受到各字的飘逸自然之态。其笔意神韵之浓。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书法之中。令他们感受最深的,便是那一种平和自然,在观看这一段段文字之时,他们的心灵深处,仿若变得了一片净土,这是一种让人感受到美好之意的和谐,再配上这黄庭经,真的让他们感受到了一股道法自然的意境。

  之前的那一幅书法。字体优秀,而却毫无神韵,但是这一幅解开秘密的书法,与那一幅书法的字体,简直一模一样,可是在其中,他们却感受到字体外有冲蔼之容,而内含清刚之气,在遒劲之中不失婉媚,清雄雅正。有着汉魏之风,却又不失姿态。意境之高远,让人感受到了书法的登峰造极。

  在郑老和高存志等浩阳人士的眼中,陈逸之前所临摹出来的黄庭经,与现在这一幅书法何其相像,但是,这一幅书法上所拥有的笔意,却是比陈逸所临摹出的有着天地之差。

  陈逸所写的,能让他们清晰的感受到笔意,可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这一幅书法,其中的意境神韵,却是能直达他们的内心深处,让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让他们的心灵变得与所感受到的意境一般的和谐而又平静。

  这是许许多多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所无法带来的,更不用说现代书法家,无人能做到,所有人的面上,都露出了震撼之色,可是在这震撼之中,却有着平静,仿佛暴风雨的前奏一般,一边是因为这书法的登峰造极而感到震撼,一边则是观看书法,令心灵变得与书法一样平静,两种相对的感觉,此时却是在每个人的面上和心中浮现出来。

  在众人观看之中,陈逸不禁使用了中级临摹术,以指为笔,在右腿上不断的书写着一个个文字,在使用临摹术的瞬间,那比之前更加清晰而浓郁的感悟不断浮现在脑海之中,比之他用肉眼,所感受到的更加让人心灵震撼。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原作者的内心感悟,这一种感觉,可以让人真正明白这幅书法所表达的是什么,可是让人犹如与原作者做灵魂上的交流一样。

  在脑海中的这些感悟中,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喜悦,在喜悦之中,更包含着那一种平和自然,随着临摹的深入,喜悦悄然消失,所浮现出来的内心感悟,则是一种暗含天地至理般的宁静,修身养性,道法书法合二为一,这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能够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原因所在。

  换做之前在三清观玄妙阁中,他以指为笔进行临摹,或许还可以随时停止,可以现在,随着这感悟的深入,他已然完全沉浸入了这一幅珍贵至极的书法中,手指不断的进行书写,为了防止写在右腿上会影响心灵的感悟,他便在右腿旁边的空气中,书写起来。

  书写的越多,他的感悟越深,原作者书写时的心理想法也是清晰的浮现,他的面上时而浮现出震惊,时而浮现出平静,此时此刻,脑海中所读过的一些道教书籍也是不断书法,让他的心灵更加的平静,而体内由太极养生功锻炼而来的气息,竟不受控制的自己从丹田中流了出来,按照太极养生功的吐纳路线,不断的快速循环。

  由于是以指为笔,在空气中书写,陈逸的速度比在宣纸上要快许多,哪怕如此,也是临摹了二十余分钟,当临摹完最后的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之后,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面上露出了感慨,这一幅书法,绝对是王羲之真迹,他所感觉到的东西,绝不会出错。

  从书法的意境中回过神来,陈逸向着旁边望去,面上顿时一愣,只见之前与他一样,在观看书法的郑老和夏老等人,此时正一个个站在他身边用直勾勾的目光望着他,而没有去看书法。

  “咳,师傅,夏老,你们这是怎么了,光看着我干什么,难道这幅书法不吸引你们吗。”陈逸咳嗽了一声,心中有些发毛的说道,面对这么多双直勾勾的眼睛,这谁都受不了啊。

  夏老此时看到陈逸清醒了过来,顿时快步走了过来,“陈小子,你刚才在干什么,快说。”

  “刚才,我就是看着这书法,慢慢沉浸于其中,感受着里面的意境,夏老,这,这有什么不妥吗。”陈逸顿了顿,然后没有隐瞒的说道,他刚才用临摹术,确实在感受着其中的意境。

  夏老一双眼睛瞪的滚圆,再次以那种直勾勾的眼神望着陈逸,“不妥极了,你刚才那番模样,分明是真正沉浸于了书法世界中,心灵受到极大的感触,而不由自主的以指为笔,临摹了起来,甚至我们在旁边叫你,你都没反应,不仅如此,你的周身似乎散发出一种平和气息,让我们的内心都仿佛受到了感染,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说到这里,夏老的面色变得凝重,“这是多少著名书法家,都未曾达到过,却一直想要达到的境界,我们几人,更是做不到,没想到你却是这么容易便沉浸于其中,无怪乎你会在这幅书法毫无神韵时,便能感受到其中的笔意,这恐怕真的是天意,借你的手,让这幅书法重现于世,老郑,我相信你的话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奇迹。”

  郑老自得一笑,“早就说过,我所收的这个小徒弟,与众不同,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能力,没想到你还不相信,现在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我是夸你徒弟,又不是夸你。”听到郑老的话语,夏老翻了翻白眼,然后望着陈逸,眼中露出了如火一般的光彩,“这种心灵层面的深度感悟,会让人更加清楚明白的领悟到其中的奥秘,这恐怕也是陈小子书法画作进度飞快的原因所在。”

  “之前这幅书法秘密没有解开时,就曾临摹出让人惊异的黄庭经,现在仅仅看了几眼,便沉浸入其中,不由自主的临摹,他日,如果他真的能够完全领会这幅书法,或许能够达到王羲之的境界,也不是不可能。”

  陈逸面上不禁露出了惊讶之色,“夏老,师傅,你们已经确定这幅书法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郑老并没有立刻回答陈逸的问题,而是和夏老相视一眼,最后把目光放在了面前的书法上,语气中充满凝重,“这一幅书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最为浓郁的笔意神韵,可以说比任何他人所临摹的王羲之书法,更加的清晰,更加的浓郁,哪怕是那些唐宋年代临摹的所谓真迹,也无法让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而这一幅书法,无疑是做到了,如果它不是王羲之的真迹,那么世界上另外的黄庭经,恐怕连仿作都不算了。”

  夏老笑着点了点头,附和道:“正如你师傅所说,这一幅书法其意境之深远,犹如大海一般,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那一种真正属于王羲之的意境,是任何人都无法完美模仿出来的,只要练习过王羲之书法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知道,这就是王羲之黄庭经真迹。”

  说着,夏老指向了书法上最后处的一些款识和钤印,“而这幅书法上所留下的一个个钤印,一句句款识,与现在这幅书法,简直是最为鲜明的对比。”

  “这上面的款识自唐代而起,而钤印却是自宋代开始,其中一句句款识,都是对这幅书法的贬低,说这是有形无神的真实写照,可是现在证明了这幅书法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更是证明了这幅书法的神秘。”

  “除了我们,历代无人能够发现,无人能够解开其中的秘密,只是让人可惜的是,上面也只有一些名气不大的书法家或是鉴赏家的款识钤印,恐怕一些水平高的书画家,已然看出了这幅书法的古怪,而没有留下款识钤印,亦或是他们自恃清高,不愿对这幅书法做任何的点评,现在在九泉之下,他们或许会后悔没有在此书法上留名。”

  第五百九十六章要回蜀都

  待到夏老话语落下后,郑老指着上面一个个款识钤印说道:“单凭感觉,就已然可以确定这是王羲之真迹,而这上面一个个款识,除了老夏刚才所说过的书法和鉴赏家之外,还有很多是道家法号,其中有几人都是古代道法有成的有名道人,由此可见这幅黄庭经有很长时间,都放在道观之中。”

  “字体中的神韵,除了王羲之本人,我们想不到有任何人可以达到这一境界,不过文物鉴定不能以一二人的意见为准,后续还要进行一番研究,不管别人,以我和老夏的意见,这就是从未在世间出现过的王羲之真正手迹,而不是唐宋两代所谓的真迹,它的出现,真的会使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撼。”

  “也会使得这幅书法,成为全世界所有书法爱好者最渴望见到的东西。”

  听到了郑老夏老二人的话语,高存志几人面上露出了震撼之色,王羲之真迹,他们之前也只是也极有可能,可是现在听了郑老二人非常确定的话语,他们心中升起了一阵阵的激动颤粟。

  王羲之真迹,这真的是比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