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鉴定师 >

第513部分

大鉴定师-第513部分

小说: 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瓷胎上施釉,明天下午的话会放入窑炉里进行烧制,后天差不多就能够见到消失千余年的柴窑瓷器。

  听到了这件事情,哪怕陈逸早已亲手烧出过柴窑,内心也不免有些激荡,他所烧制的柴窑,就是几件不合格品,而且还是灵气构成的,根本无法真正的保存,如果在之前知道这汪士杰是个二货,他根本不会来到香港。

  见证柴窑真正出世的时刻,比在这里跟汪士杰对战要更加的有意义。

  听到了陈逸觉得可惜的话语,郑老则是一笑,表示柴窑开窑的时候,会全程进行录像,到时候回来看也是一样的,而且后天开窑时,他也会打电话过来。

  陈逸也只得点了点头,并且祝自己师傅等人烧瓷顺利,有着他的师傅和文老这两位古玩和瓷器界的大师级人物,这柴窑瓷器的烧制,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挂断电话后,陈逸不禁握了握拳头,柴窑,时隔千年,终于要再次显现于世间了。

  他实在想要见到,柴窑烧制出来的模样,会是怎样的一种风景,不过想来,比他用一些普通材料,烧制出来的不合格品,要更加的美丽。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顾老,莫老等人也是一一打来电话询问,甚至内地与他相熟的一些老爷子也是纷纷来电,陈逸与他们一一解释了一番,说自己有应对的计划。

  到了最后,陈逸面上露出了感叹之色,这就是自己不断游历的成果,与很多古玩文物,包括艺术界的大人物,都建立了一些关系,否则的话,光是闭门造车,遇到了任何困难,估计连一个出手帮助的人都没有。

  陈逸在这一天的时间中,除了吃饭和稍微休息了一会,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马场中素描马匹,对于他来说,每一匹马都是一个新的事物,根本不会产生疲惫和厌烦。

  更何况,绘画本身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而不是一种折磨。

  一直临摹到傍晚时分,陈逸这才离开了马场,看了看旁边一百多张的素描稿子,他面上露出了浓浓的笑容。

  这一天的时间,他一共素描了三十匹马,一匹马将近五张素描稿子,从各个角度,都是素描了一张,这样才能让他对马更加的了解。

  如果想要素描完这一千多匹马,最少也要一个月了,收起画稿,陈逸向马场的一些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然后便走出了马场,回到了酒店之中。

  回到酒店中,陈逸登上了网络,今天那份报纸所刊登的内容,在香港确实引起了一些争议,特别是一些容易受到蛊惑或者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纷纷在网上表达了一些搬弄是非的话语。

  看到这些话语,陈逸淡淡一笑,那些与汪士杰一样,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只是一群跳梁小丑而已,不足挂齿。

  他在今天上午,已经将两幅书法交给了萧盛华,让他拿到拍卖行进行登记,准备参加十天后的拍卖会。

  而这两幅书法,都是他装裱好的两幅,而且上面都有着莫老和顾老的鉴赏印章,可以说是不可多得之物,只不过,就是不知道它们的价格,能达到什么地步了。

  虽然陈逸有着鉴定术,但也只能鉴定出大概的范围,如果某些书法有了一些不固定因素的影响,那么绝对会有着很大的提升。

  第二天,陈逸继续着自己的画马之旅,而那份报纸,则是又登出了一些挑拨性的话语,不过,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

  他觉得,现在汪士杰应该有些着急了,自己不出面回应,这会让其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素描了一上午,陈逸在下午跟随萧盛华,分别来到了莫老和顾老的收藏室中,各挑选了一件东西。

  在莫老的收藏室中,陈逸挑走了一件价值五六百万的砚台,是纪晓岚的一方紫云砚,上面刻了纪晓岚的砚铭。

  纪晓岚是乾隆年间的大学士,曾为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学问文章名重朝野,其在华夏民众之中,可谓是家喻户晓,这自然要归功于华夏两个皇帝专业户的表演。

  而纪晓岚虽不以书名,却一生嗜砚,藏砚成癖,传说其书斋有九十九砚斋之称,足可见其藏砚之丰。

  此砚整体呈紫色,背刻有纪晓岚的四句砚铭,以行书刻铭并且留下了款识,可以说是非常珍贵之物。

  在顾老那里,陈逸并没有看了看其收藏室,并没有挑选其他的古玩,而是拿了一幅顾老所写的书法,其内容也是写的是一些著名文章,而字体,用的是行草。

  楷书讲究方正,一笔一划,没有一定功底,写出来的楷书根本不具神韵,楷书也是几大书体的基础。

  草书可以说是整个华夏学得最多的人,一些人但凡是学了几天草书,便自认为书法家,还敢裱了送人。

  第七百一十四章香港古玩市场

  行草与楷书和草书则是不同,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

  能够写好行草的人,必须要有着楷书,行书,包括草书的基础,所以,是一种写出来不难,但是写好却是很难的书体。

  那些所谓的只会草书的书法家,别说行草,恐怕就连行书,也写不好。

  陈逸的小楷以及章草,现在已然达到了一种境界,正在向着行书方面去研究,而顾老的这一幅行草,能够给予他一些感悟。

  通过这一幅行草,就足以知道顾老这一个书法协会副会长是非常名副其实的。

  在两位老爷子的家里,陈逸也是与他们一同对汪士杰所搞出的事情,进行了一些分析和交流。

  莫老和顾老直接明言,如果需要任何帮助,他们都会尽全力。

  陈逸则是一笑,告诉两位老爷子,这汪士杰如此一个跳梁小丑,还不值得他们出手。

  时间又过了一天,让陈逸最为期待的日子来临了,下午,将会是柴窑烧制完成的时候,他已然忍不住想要看看这柴窑的模样。

  到达马场时,陈逸费了一些时间,才让心境平复下来,就连他的师傅和文老这样大师级的人物,在得知柴窑时,也无法保持平静,更不用说他了。

  本来马场的工作人员,认为陈逸只不过是画着玩玩,一两天就该烦了,可是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一连三天。每天不间断的来到马场画马。

  在这两三天之中。除了这些工作人员之外,陈逸也是见到了一些马的主人,就算不是富豪级的人物,也是比普通人有钱得多。

  否则,就算能买得起马,恐怕也担负不起每个月的养护费用,一旦马匹受伤,那所需要的就会更多。当然,赢了比赛,奖金也是十分的丰厚,更何况,在香港成为马主,更是一种荣耀。

  在这些天中,陈逸认识了不同的马,同样也认识了不同的马主,除了富豪,也有一些香港知名的人物。

  等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陈逸没有继续画马,而是选择回到了酒店。等待着景德镇那边的消息。

  片刻后,郑老打来了电话,陈逸顿时询问结果如何,而电话里不禁传来了一声咳嗽声,“咳,小逸,这烧是烧好了,可是拿不出来,前天给你打电话时,我也是过于兴奋了,倒是没有估计好时间,窑炉冷却还是需要两天的时间,依然是后天才能进窑炉里将瓷器拿出来。”

  听到了自己师傅的话语,陈逸顿时拍了拍脑袋,师傅太师傅了,自己不也是一样,竟然忘了窑炉冷却的时间,如果他现在在景德镇的话,自然不需要窑炉冷却,便可以用鉴定术知道里面柴窑的情况,如今,也只能等到冷却了才行。

  挂断了电话,陈逸有些无奈,自己这是白白兴奋了一天,还是继续研究画马吧,他将所画的一些素描画,拿了出来,不断的研究着,现在才素描三天,他准备再等几天,开始作画。

  将这些画在白纸上的马匹,赋予色彩和生命,让它们于宣纸上重现。

  第二天早晨,陈逸正准备去马场时,萧盛华打来电话,说自己过一会要去古玩市场转一转,询问他去不去。

  陈逸想了想,自然答应了下来,来到香港这么多天,他还没有到古玩市场上逛过呢,不知道在这里的古玩市场中,会有怎样的收获。

  随后,萧盛华便开着车接了陈逸,朝着古玩市场而去,在车上,经过了一番交流,陈逸知道了香港古玩市场的情况。

  在香港有着三条古董街,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条街,一条是荷李古道,是香港开辟外贸口岸以来最早建立的街道,曾被一家外国杂志列为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而另外一条街则是摩罗街,这两条街处于同一地带,只是相隔了一段距离而已,这里因早年建有印度籍勤务兵宿舍,而被称做摩罗街,长约二百米,开了许多家古董店,而且各个种类的古玩文物,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甚至于旧钢笔,旧电话,米老鼠,芭比娃娃之类的也都陈列在货架之上。

  据萧盛华所说,这两条街而言,以摩罗街最为热闹,所摆放的古玩千奇百怪,各种各样,淘宝捡漏的几率也是大了一些。

  在一个停车场停好汽车后,陈逸跟随萧盛华来到了摩罗街,进入市场,看到这街道上的情况,陈逸不禁有些愕然,这香港的乱搭乱建,比内地还要严重一些。

  在内地的古玩城中,只是有着店铺和地摊两种形式,但是在这个街道中,他竟然看到了有的摊主直接在道路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小棚子,来出售自己的古玩。

  这些小棚子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好像碰一碰就会歪倒一样,让陈逸有些忍俊不禁。

  “好了,别笑了,说不定在这小棚子里,你还能淘到宝贝呢,走。”看到陈逸的模样,萧盛华摇头一笑,哪怕是在香港这一处繁华之地,也是有着旁人所不知的黑暗角落。

  一路上,陈逸倒是看到了许多外国人围在摊子上,拿着一个个古玩,与摊主拽着洋文。

  在路中央的小棚子里,陈逸也是看到了许多旧时期的文物,就比如华夏早期的纪特邮票,一本邮集,有着几十张票,而这时,棚子里的老板看到陈逸拿起了这本邮集,笑着说了价格。

  纪特邮票是两种邮票的简称,分别为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纪念邮票是为某一事件或场合而特别发行的邮票,主要面向的是收藏者,所以基本不会用到信封上面。

  这种邮票通过票幅较大,设计印刷精致,图案丰富,而且不允许重印,有特定的发售期限。

  至于特种邮票,则是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这两种邮票现在都已然被国家废止,所以,以往所流传下来的邮票,非常珍贵。

  这一本邮集几十张纪特邮票,这老板只要一百港元,让陈逸顿时摇头不已,如果这些是真的话,那么是一百港元的百倍也不止。

  随后,他还看到了华夏第二版的人民币,大约十几张,开价也仅为六百港元。

  陈逸笑了笑,无论在哪里,只要与涉及古玩,必然会有着假货和仿制品的存在,而在香港这一个繁华,贸易流通极大的城市中,假古玩,恐怕会数不胜数。

  看了看棚子里的老板,他更是忍俊不禁,这位老兄全身上下都是古玩,头上戴着一个二战时期的钢盔,脖子上挂了两条粗大的项链,一条是木珠,一条是玉珠。

  而在其身上,也是挂满了各种玉器和雕件,甚至于其手上,也是戴了几个不同的手镯,果然不愧是开古玩店的,估计是小棚子里放不下了,放身上了,也犹未可知。

  随后,陈逸和萧盛华各自分开,开始了逛街之旅,在这里,确实看到了许多内地看不到的东西,地摊上,摆放着各种青铜器,他看到一个大铜钟就那样直接的扔在了地上,简直是不把青铜器当宝贝,虽然这不是铜的。

  最为搞笑的是在一个店铺门口,摆放着两个假模特,上面穿着英国仪仗队以及皇家警察的服装,戴着大黑盖帽,只是为了防止它们被风刮走,在它们的裤子中间,直接拉了条绳出来,一个绑在了箱子上,一个绑在了一个麻袋上。

  来自国外的留声机,钟表,在这里可谓是应有尽有,不愧是华夏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

  逛了一会,陈逸从中意外淘到了一枚香港贸易银圆金质样币,虽然对这种硬币他并没有太多了解,但是通过鉴定信息,他已然知道的十分详细。

  这是一九零一年所铸造发行的,而且就此类硬币而言,就只有一九零一年这一种,由英国皇家造币厂雕模,印度造币厂铸造,存世非常罕见,可以说是香港回归后重要的钱币文物,不过其价值并不算太高,也就是五十万以上。

  得到这钱币之后,陈逸又逛了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