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鉴定师 >

第544部分

大鉴定师-第544部分

小说: 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拍卖师宣布拍卖开始后,每一幅画作都引起了许多人的激烈争抢,可以看到,在拍卖过程中。几乎都有着许多人在举着牌子。高喊着自己的价格。

  而其中。香港一些有名望之人,也是在最后加入了战场,使得本来有些平稳的竞价,再次变得激烈了起来。

  如果他们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陈逸在香港最后的两件拍品,这次拍卖会过后,恐怕就会回到内地了,到时候想要得到。都没有太大的机会了。

  香港的拍卖会,虽然是提前一段时间进行宣传,但是还有很多内地收藏家,碍于各种原因,无法来到香港,对于华夏收藏品来说,内地藏家绝对是比香港更加有实力,有财力。

  在内地的拍卖会上,如果出现了陈逸的书法或是画作,那么激烈程度。绝对比现在更加的大。

  众人在竞价的同时,不禁对现场这激烈的争夺充满了惊叹。陈逸如此年轻,所作出来的书法画作,便能有这样的水平,引来他们这般的争抢,估计在未来的一段岁月里,陈逸的书画作品,将会引领一个他们进入到一个,只属于陈逸的艺术时代中。

  最终,陈逸这两幅画作,一幅达到了九百万港元,一幅再次突破一千万港元,再次让华夏艺术收藏界,感受到了陈逸的崛起。

  四幅书画作品,总成交价格达到了达到了五千万港元,平均每一幅作品,都突破了一千万港元,突破了一千万人民币大关。

  许多媒体都夸赞陈逸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新一代继承人,将会让华夏书画传统文化,继续的发扬光大。

  在最后一幅画作成交后,陈逸也是站起身来,向着众人拱手致谢,“多谢各位对我的支持,我必定会继续潜心学习,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书画作品,将华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各位,我们几天后见。”

  听到陈逸感谢的话语,众人皆是点头一笑,哪怕有着如此大的名气,陈逸依然是这样的懂得谦虚,可是当听到陈逸最后一句话时,他们不禁有些疑惑,“陈先生,为什么几天后见啊,难道你又有什么大计划吗。”

  “我,我猜到了,陈先生这次来香港,就是为了得到花神杯,现在花神杯已经得到,自然要回到内地去了,各位想想前一段时间的传闻,陈先生,是不是柴窑要公诸于世,真正的现于世间了。”此时,一名中年人,似乎想到了什么,面带激动的说道。

  这中年人的话语,让许多人都是心中一震,确实想到了这个可能,“陈先生,这是不是真的,几天后柴窑重现于世的消息就会公开吗。”

  “各位,我可没有说什么关于柴窑的话语,对于柴窑,我依然是之前的回答,信则有,不信则无,感谢各位的支持。”说完,陈逸便坐了下来,继续等待着拍卖。

  “小逸,我们可是说好的,如果柴窑是真的,你必须要给我留一件。”等到坐下来之后,萧盛华毫不客气的朝着陈逸说道。

  柴窑的珍贵,已然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的,就算拥有制作方法,以柴窑的特殊而言,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一个月也不会生产过多,而在前期能够拥有一件柴窑,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这就意味着实力。

  “华叔,你怎么也跟着起哄,我可没说几天后公布柴窑。”陈逸摇了摇头,看向萧盛华。

  “嘿嘿,我可是不管。”萧盛华也非常干脆,直接耍起赖。

  陈逸轻轻一笑,没有再说什么,柴窑现世,也就在他回去后就要公布了,这一个消失千年的瓷器,将会再次成为华夏瓷器之冠。

  等到最后一件拍品拍完,已然过去了二个多小时,陈逸在此次拍卖会上,仅仅只获得了八十多点鉴定点,而拍品足有三百多件,可以说一大部分里面,都没有任何灵气,或是灵气蕴含的很少,根本不足一点鉴定点。

  不过拍卖前的这些天中,陈逸也是再次来到了一些相熟的老爷子或是富豪的家中,观看他们的藏品,利用鉴定术和灵气吸收术,获得了数额巨大的鉴定点。

  之前他的鉴定点达到了二万多点,而现在,他的鉴定点,已然超过了四万,达到了四万一千点。

  在香港已然收获这么多,陈逸相信,回到内地,他绝对收获的会更加的多。

  同时,他也是非常的感叹,在香港,这一些富豪所拥有的收藏品数不数胜,可是这些人加一块,也刚好能够比得上三清观的底蕴,而且在三清观中,基本上都是古籍善本,这足可见,三清观历史的悠久和强大。

  四万一千点鉴定点,如果在商城没开放的情况下,他足够用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以现在太极养生功等级而言,一个月最多用三点鉴定点,一年才不到四十点,等到今年年底的时候,他将会去三清观,收集龙园胜雪茶叶的种子,并且收获茶叶。

  以一粒种子需要两点鉴定点,一千粒便需要两千点,不过,茶叶也只是前期生长需要加快,需要鉴定点而已,一旦长成,便不再需要,更何况,他也会在这段时间中,观看一些熟悉之人的收藏室,并且到一些大型博物馆观看古玩文物,相信所得到的鉴定点,一定多到用不尽。

  第二天,陈逸与一些相熟的朋友打了声招呼后,便搭乘飞机,离开了香港,前往景德镇。

  在香港,他呆了一个多月,收获了很多东西,最需要的九月菊花杯,经历了一些并不算波折的困难,顺利到手,同时,也因为汪士杰的挑衅,使得他展开计划,得到了很大的名气。

  除此之外,还得到了曾梵志的一幅价值五千万以上的油画,还有其他几件有价值的古玩,并且由于拍卖书法,获得了五千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四千多万。

  之前他拥有了七千多万的财富,而现在卡上的钱财,已然超过了一亿人民币,这只是他的一部分财富而已,张益德牛肉公司的分红则是在另外一个账户之中。

  在过年后的这一段时间中,经过萧盛华的一些计划,使得张益德牛肉,在满足内地销售的情况下,向香港,宝岛等地扩展市场,并远销铁利坚等国。

  本来张益德牛肉的味道就十分的美味,再加上一些宣传,使得他们的牛肉很快占据了市场,销售额不断翻升,而他们的牛肉加工工厂,也是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一个大型加工生产场地,就像是之前的规则一些,集种草,养殖,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

  当然,这牛肉公司的发展,也是用了他们账户上的钱财,这是他和萧盛华以及姜伟进行过商议的事情,在发展前期,公司暂不分红,将所得的销售额,完全用在发展上。

  在下午五点钟,陈逸达到了景德镇机场,而他的师兄高存志开着汽车,前来机场接他,直接去到了烧制柴窑的窑厂之中。

  “哈哈,陈小子,欢迎回到景德镇,这次你小子在香港可是搞出的动静可不小啊。”一进门,文老便大笑着迎了上来。

  陈逸的面上也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与文老还有自己的师傅拥抱了一下,“文老,在香港是别人挑衅我,我不得不还击而已,这些动静可不是我愿意搞出来的。”

  “咳,我忽然发现,你小子有些不厚道啊。”文老面色有些无奈的说道。

  “小逸,一路奔波,要不要先休息一下。”郑老笑着问道。

  陈逸连忙摆了摆手,“师傅,等会再休息吧,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柴窑了。”

  “那好,文老头,前面带路,让小逸这一个柴窑发现者,看看他的成果。”郑老点了点头,对着文老说道。

  第七百五十八章得见柴窑

  看着两位老爷子在前方行走的背影,陈逸感叹一笑,其实他柴窑秘法是他运气之好才发现的,他也只不过是发现者而已。

  能够制作出真正的柴窑来,两位老爷子的功劳是最大的,虽然在之前通过远距离鉴定术,鉴定成功了这些柴窑,并且实体化了出来,但是用灵气形成的柴窑,和真正的柴窑,在心理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或许用不了几天,整个华夏会因为柴窑再次震动,在进入窑厂的过程中,陈逸已然知道在这窑厂的周围,都是有着窑厂的工人在看守着,一些想要获取秘密的媒体,想靠近都没有办法,至于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他们还没有这种勇气。

  以文老和郑老两位大师的名气和号召力,绝对可以影响到任何的媒体,更何况,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陈逸,一旦得罪了他们这些人,直接宣布日后的所有发布会,拒绝他们的参加,那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虽然没有准确得到柴窑的消息,但是郑老一直呆在景德镇,这已然说明问题了。

  而看到陈逸回内地,也是直奔景德镇,再联想到他昨天在拍卖会上所说的话语,这让许多媒体都是在内心十分确定柴窑的出世,是准确真实的。

  不过,越是到这关键时刻,这些媒体越不敢造次,对于一个影视明星来说,他们或许是真正的无冕之王,可是在文老和郑老这种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面前,他们却根本算不上什么。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如果能够通过正常手段。发现柴窑的秘密就发现了,如果不能,那等到陈逸想要公布时,是最合适的,对于华夏这位最年轻,最有成就的书画艺术家,他们要有着最基本的尊重。

  陈逸跟随着文老二人,经过了几个屋子。来到了整个窑厂最严密的瓷器收藏室中,在这个收藏室中,所放置的都是窑厂自成立以来,生产出的最有水平的瓷器。

  而上一次带着他师傅观看的只是窑厂的展览区域,里面所放的瓷器,都是从这收藏室中拿过去的。

  这里面的瓷器,无一不是精品之作,文老为了安全起见,也是安装了一个密码门,除了他和葛大山之外。任何人都进不了这收藏室之中。

  来到收藏室中,陈逸面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惊叹。这整个收藏室中,放眼望去,全是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而且都是由文老等人制作出来的。

  青花,五彩,粉彩,还有浅绛瓷器等等,每一个都是精美绝伦,让人欣赏到了瓷器的灿烂文化。

  陈逸也是没有客气,一一的鉴定过去,然后用了灵气吸收术,虽然这些是现代生产的,但是如果是精品瓷器的话,里面还是会存在灵气的。

  当然,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鉴定这些瓷器,得到它们的资料,至于那些许鉴定点,只是顺手为之罢了。

  随着文老和郑老的脚步,陈逸来到了最收藏室最里面的一个柜子旁边。

  不用二位老爷子介绍,陈逸已然看到了,这一个柜子上,所放置的那青如蓝天的柴窑瓷器。

  他没有犹豫,直接来来到柜子前方,观看着离他最近的这一件柴窑大瓶。

  这件柴窑瓷器,看起来非常的美丽,在灯光的照射下,上面的青色显得光彩照人,如梦似幻。

  在他的内心之中,升起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比在香港观赏用灵气形成的柴窑,更加的强烈,雨过天睛云破处,陈逸再次想到了这一个词语。

  这是后周御窑工匠,询问柴荣要制作什么瓷器时,柴窑所说出的一句话,雨过天睛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就是对于柴窑真正的形容。

  青如蓝天,薄如纸张,声如磬乐,明如镜子,这四个特征,让柴窑登上了华夏瓷器之冠,却是在后周之后,消失了一千多年。

  在这柜子的旁边,有着青花瓷器,有着五彩瓷器,都是窑厂历年所烧制的窑魁和一些精品之作,但是这些瓷器,都没有眼前的柴窑,那般的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丽。

  那一种集历代青釉之大成的翠色,简直让人对瓷器,有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这就是柴窑,华夏青釉发色的最高境界。

  看着眼前的柴窑,陈逸非常想要拥有一件,每天不断的观赏,足可以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在乌云过后,蓝天突破云层,许多人都会为这一瞬间的美丽,而感到震撼,而在柴窑之上,这一瞬间的美丽,却成为了永恒,让人时刻感受到,那一种美妙的心旷神怡。

  在香港,陈逸也是时不时的将柴窑实体化出来,那上面的釉色,无论看多少遍,都不会觉得厌烦,因为它的颜色,可是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进行变幻,由浅至深,从灰白淡兰再到浓郁的翠色,这是柴窑最为独特的特点,也是其他瓷器所无法复制的,这是真正属于柴窑的秘法。

  或许你可以复制柴窑的颜色,但是这釉色之中的独特变幻技巧,想要复制,也是没那么容易。

  陈逸看了看这一个柜子之中,差不多有着十多件柴窑,其器型也是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