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鉴定师 >

第548部分

大鉴定师-第548部分

小说: 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嘉宾席上,一位老爷子面上带着激动说道,在回过神的那一瞬间,他甚至想要直接将柴窑拿过来,这般美丽的瓷器,没有一个人不愿意拥有,没有一个人能抵抗住它的魅力。

  在经过这老爷子的惊叹声提醒之后,会场内的人,这才慢慢的回过神来,在这一瞬间,一声声惊叹,形成了一阵阵的声浪,不断在发布会场内回荡着。

  与惊叹声一块出现的,还有那一片片的快门声音,而在后面的摄像机师傅们,也一个个回过神来,将镜头拉近,他们必须要把这柴窑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展示在电视上。

  回过神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继续紧盯着柴窑瓷器,内心想要拥有的**变得非常强烈,这一种瓷器,摆放在家中,简直就是最大的风景线。

  没有一件瓷器,能够比得过柴窑,这就是柴窑哪怕消失了千余年,依然响彻华夏的原因。

  柴窑瓷器,现在重现于世,凭借着这种美不胜收的釉色,将会真正的改写华夏瓷器历史,将本来属于它自己的地位,再度抢回来,哪怕是珍贵的汝窑,钧窑,都远远不及它的地位,在今天出世之后,它的地位会更加的稳固,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瓷器之冠,而不是传闻中的。

  坐在最前排的那些老爷子们,距离柴窑非常的近,几乎站起来,向前用力伸伸力便能够到,同样,他们也是感受最深的,柴窑的釉色,就摆在他们的面前,几乎可以映出他们的模样。

  哪怕他们看过无数珍贵的古玩,但是像柴窑这般美丽的瓷器,他们却是从未见过,哪怕是汝窑,也是无法比上,这当真就是华夏青釉发色的最高境界。

  第七百六十三章瓷器发布会(四)

  坐在前方的这些人心中有着一个冲动,此时此刻,如果换了一个地方,不是发布会现场,而是在其他地方,那么他们一定会冲上去说服文老几人,让自己得到一件柴窑。

  这种天青般的釉色,似乎让人看到了天地间,最纯净的风景,感受着这风景带来的心旷神怡,感受自己着那久久没有颤粟的心灵,他们之前的所有感受,完全化做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得到一件柴窑瓷器。

  看到整个现场从刚才柴窑出现时的寂静,变成了现在的嘈杂,陈逸笑了笑,轻轻敲击着发布台,“各位,请静一静。”

  在陈逸话语响起的瞬间,本来嘈杂的发布会现场,很快变得寂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不再看向柴窑瓷器,反而是看在了陈逸身上。

  因为他们知道,陈逸接下来要公布的或许就是柴窑出售的相关事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拼尽全力去得到柴窑。

  而现场的这些记者,也是同样的想法,在没有见过柴窑之前,他们有着诸多猜测,现在见了柴窑,他们甚至忘了自己是来采访报道的,心中最大的念头,就是想要得到一件,如果有可能,他们甚至会豁出去,以所有的家产,购买一件。

  因为单凭这个釉色,柴窑的价值一定会越来越高,而不会越来越低。

  “相信各位都已经看到这柴窑的模样了,雨过天睛云破处,这是我所理解与柴窑釉色最为相符的一句话。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词语来完美形容它的色彩。不知道各位的感受,与我是否一样。”陈逸站在两件柴窑瓷器旁边,轻轻拿起一件小碗,指着上面的釉色说道。

  现场许多人皆出声附和陈逸的话语,“陈先生,我们跟你一样,雨过天睛云破处。”

  “既然各位都和我一样,应该都知道天空的色彩是随着我们的目光视线的不同。而会发生变化,这同样也是属于柴窑的一种特点,传闻说,柴窑上的釉色,会随光线的变化,由浅至深,由灰白淡兰至浓郁的翠色,现在请投射灯将灯光投射到发布台上。”陈逸朝着酒店工作人员说道。

  随后,一道明亮的灯光,在发布台上亮起。而众人此时一看,果然。刚才天青般的釉色,此时已然变成了灰白淡兰,让所有人内心更加充满了激动。

  或许其他釉色的瓷器,也会在光线发生变化时,产生细微的变化,但绝对不会有现在他们看到的,仿佛变了一个釉色一样。

  随着光线的不断变化,他们所看到的釉色,也是由浅至深,本来的灰白淡兰色,也是慢慢的加深,到最后,变成了山峦之上,那郁郁葱葱的翠色。

  这种翠色,比起天青色更加的青幽,看起来真的就是幽静晶润,这种变化,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的内心已然不是想要得到了,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一件柴窑。

  随后,陈逸让工作人员将灯光关闭,这两件柴窑瓷器,再度恢复了之前的天青之色,“各位想必都听说过柴窑瓷器的四大特点,青如天,我们已经看过了,明如镜,相信坐在前面的各位也已经在瓷器上照过自己的模样,而薄如纸……”说着,陈逸将其中一件小碗拿了起来,指着碗沿,拿起一张宣纸,这碗沿,就真的如同宣纸一般的薄。

  “至于最后的声如磬,各位可以保持安静。”等到现场安静下来后,陈逸用手轻轻在碗壁上敲了几下,并且用将麦克风对准瓷器。

  此时,众人可以听到一声声如同磬乐的声音,在音箱中响了起来,声音非常的动听。

  四大特点,完全是真的,这就是华夏最顶级的瓷器,柴窑。

  “好了,柴窑已经为各位介绍完毕,相信各位已经真正知道了这是否就是真正的柴窑,只是各位要记住的是,这不是有着一千年历史的柴窑,这是现代生产制作出来的柴窑,但是,哪怕它们是现代制作出来的,也是根据后周皇帝柴窑所御书的秘法严格制作而成。”

  “所以,它们依然被称做柴窑,而不能称之为柴窑仿品,同样,它们的珍贵程度,比起一千多年前的柴窑,也差不到那里去,因为它们都是柴窑,只不过缺少的是历史时间的沉淀。”陈逸面带笑容,指着这两件瓷器说道。

  众人皆点了点头,哪怕这不是从后周流传下来的柴窑,但是却是柴窑时隔一千余年的重现于世,就像是现代钧瓷一样,在中原省也是时常开窑,所烧制出来的钧瓷,每一件也是高达几十几百万。

  而柴窑,单凭这釉色,单凭这质量,也一定比起古代许多精品瓷器,更加的珍贵,无它,就是因为它是柴窑。

  所有人都继续望着陈逸,期待着他接下来说一说柴窑的销售事情,就算现在不说,他们觉得等到一会提问环节,也一定会提到这件事情。

  “我意外之中得到了柴窑制作秘法,并在文老和我的师傅等人的努力下,烧制成功,柴窑的重现于世,意义重大,既然它借着我的手出现,那就必须要将其发扬光大,让许许多多的人能够一睹它的荣颜,能够将它视若珍宝,所以,接下来我要和各位说一说接下来的一些计划。”

  看着众人望着自己的目光,陈逸从中看到了这些人的**,那想要得到柴窑的**,这就是华夏瓷器之冠的魅力。

  众位记者,包括坐在前排的一众老爷子,都是严阵以待,接下来陈逸所要宣布的计划,就关系到他们能不能得到柴窑,通过哪些方式得到。

  “柴窑的制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够达到四个特征完美展现,非常困难,不仅仅是原料的珍贵,还有工艺的复杂,所以,我们也无法真正确定每个月,会有多少件柴窑制作出来,因为每一件柴窑都是美丽的艺术品,每一个都各有不同,这也是柴烧窑的魅力所在。”

  陈逸指了指台子上的两件柴窑瓷器,继续说道:“古代工艺,赐予了瓷器独特的特点,同样用柴烧窑烧制,成功率也是无法保证,文老爷子多年的经验,也只能将成功率,控制到一定程度,而无法达到更高,这足可见柴窑的难度之大。”

  “所以,每一件柴窑,都是非常珍贵,而且独一无二的,接下来,我们将会成立以柴窑瓷器为主,配以其他瓷器的瓷器制作销售公司,而这个公司的名字,叫做品瓷斋,具体柴窑今后具体的销售模式和公司的组成架构,过一段时间,我们将会向社会公布。”

  “好了,我的讲解完了,下面是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向我们提十个问题。”陈逸只是简单说了说柴窑接下来的计划,便向着众位记者挥手示意道。

  品瓷斋瓷器制作销售公司,这是要往大的方面发展啊,可以想象,以柴窑的著名,会使得这个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大。

  而陈逸话语落下之后,在发布会现场近百家媒体,都是高高举起了右手,期待着陈逸等人能够选中他们进行提问。

  “文老,您是东道主,您先来选一位记者提问吧。”陈逸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向着文老说道。

  文老点了点头,在众位记者举的话筒牌子上看了看,选了其中一家媒体,“既然我是东道主,那自然要向着自己的家乡了。”

  “多谢文老爷子给我这次机会,郑老,陈先生,你们好,我是江西卫视的记者,请问你们能否透露一下这个公司的一点信息,文老和陈先生是不是已经就瓷器公司达成合作了。”这位记者受宠若惊的站了起来,无视其他人羡慕的目光,向着三人问了一个许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

  文老笑了笑,“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正如你所说,我确实和陈逸会进行合作,但是具体合作的方案,还是会等到我们完全定下之后,再次召开发布会,向你们介绍,谢谢。”

  “好的,文老,谢谢。”这位记者也没有再纠缠下去,说了声谢谢,然后坐了下来。

  “师傅,该您了。”陈逸笑着向郑老说道。

  而此时,秦西省电视台的记者手举得最高,郑老可是为家乡做了许多事情,他相信,郑老也一定会选择他。

  “既然文老都选了家乡的电视台,我也不能例外,秦西电视台的记者,你来提问吧。”正如同那位记者心中所想,郑老并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浩阳所在的秦西省。

  “郑老,文老,陈先生,三位好,我想问的是,柴窑如此重要,其秘方一定是不能泄漏的,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意向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呢。”在郑老话语落下后,这位记者连忙站起来问道。

  郑老点了点头,“相信各位也一定清楚,这个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保密手段,各位也一定不想看到,市面上柴窑参差不齐,无法保证真正的质量,这样,会对柴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打击,就像是昔日的灯影牛肉一样,名盛一时,可是由于配方泄露,使得周边兴起了一家家灯影牛肉工厂,其所用材料都是有好有坏,使得真正传承的灯影牛肉渐渐没落。”

  “所以,就像古代官窑一样,想要使瓷器保持质量的发展下去,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保护配方,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当然,申请的方式,需要进行一些商议。”

  第七百六十四章柴窑现世的轰动

  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轮到陈逸自己挑选记者,他沉吟了一下,然后露出了微笑,“我师傅已经把家乡选了,前两天我刚刚从香港回来,就选一家香港媒体吧。”说着,他看了看会场,选出了一家香港媒体。

  在香港的时候,这些媒体,可是帮了他许多的忙,此时只是提一个问题,就当作小小的回报吧。

  “文老,郑老,陈先生,你们好,我是香港xx日报的记者,我想问的问题是,柴窑销售在即,那么就像台子上所摆的这两件柴窑,它们的价格会定在多少呢。”这位记者站起来,问了一个问题。

  只是这个问题,让一些懂行的记者,包括前面的一众老爷子,都是摇头笑了笑,这位记者恐怕是不懂古玩圈子。

  陈逸也是觉得有些啼笑皆非,笑着回答道:“你好,关于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因为古玩和文物行业无论任何一件东西,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价格,它会随着市场而进行波动,同样,每一件瓷器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一件柴窑的价格是多少,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看各位觉得柴窑值多少,谢谢。”

  “好的,谢谢陈先生。”这位记者有些尴尬的说道,其实他是知道古玩行的一些事情,只不过,他一时太想得到这两件瓷器了,所以,便下意识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接下来的一位记者,问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三位好。我想问的问题是。这柴窑瓷器如此美不胜收。每个月能够制作出的数量会很少,那么相信想要得到的人会很多,其中包括你们的朋友,不知道我们这些普通人,是否有获得柴窑瓷器的机会。”

  每一个看到柴窑的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