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七零俏娇妻 >

第44部分

七零俏娇妻-第44部分

小说: 七零俏娇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我都忘了,这两天是发刊的日子了,我也得去买两本!”周良懊恼的拍着自个脑袋,他跟同事们呆久了,都忘了车上还坐着个娇滴滴的姑娘。
    怕自个方才的行为吓住人家姑娘,他讪讪解释,“里面有个文章,写的很好,那作者也是个坏心思的,停在了最神秘的地方,害得我抓心挠肺,等了一个月!”
    唐蜜一问,这人看的还是自个写的那篇,顿时对周良亲切了几分,询问着他对这个文章的看法。
    俩人碰到共同话题,絮叨了好一阵。
    赵荣光从后视镜看到俩人嘀嘀咕咕,有说有笑的,心里一个咯噔,他以前也没见这小子跟别的姑娘这么能说,他不是喜欢人家吧。
    这咋的行,这姑娘可是自个兄弟先看上的!
    他惯会脑补,想着两边都是兄弟,他左右为难,唐蜜一抬头见到的就是纠结的不成模样的男人。
    她眼波流转,顿时知道了人家啥意思。
    八成是这俩人还有啥任务,自个没分寸的上车,耽误了人家工作,这人又碍于自个是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撵自个下去……
    她歉意的咳嗽一下,“那个,时候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我哥还在那边等着呢!”
    赵荣光如梦初醒,“没事,我们出完任务回来了”你跟我去一趟秦家才好呢。
    唐蜜以为人家是客套,笑眯眯跟周良告别,“你现在去书店,估计晚了,我买的时候是最后一本,老板说这书发行本来不多,咱们这不大好买!”
    自从知道对方是自个的读者,唐蜜态度就变了几分,总想着把人划分到自己人的手里,她笑眯眯的把手里的杂志递给他,“诺,我这正好买了一本,你先回去看,看完了改天还我!”
    其实这本本来要给李爸的,他知道闺女的文字发表在这上面,非让她买回去一本收藏。
    不过,自个手里还有编辑社寄来的样刊,先让他收集那个也行,实在不行,下次写信让叶主编给她寄一本。
    唐蜜一直觉得这边发行量不多,以为书不是特别火,却不知道秋主编那里也是洛阳纸贵,根本匀不出。
    “那就谢谢了!”周良欣喜的把书捧在怀里,“下次你去公安局找我,我还书啊!”
    赵荣光皱起了眉头,这小子聪明啊,打着借书还书的幌子,增加见面机会,从而达到勾搭人家小姑娘的目的,真是长进了!以前办案子也没见他这么机灵。
    不等他客套完,一踩油门,车子飞速离去。
    赵荣光心想,他得好好探探好友口风,别介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让别的臭小子叼走,那就不好了!
    唐蜜回去后,碰到了周建国,他想跟自个说点啥,被二哥拦住了,这小子看妹妹的眼神就不对劲,又是个油嘴滑舌的,妹妹可不能被他骗了。
    他其实想多了,别说唐蜜以前跟他没啥好感,就算是有好感,也被他白花花的屁股吓没了。
    “唐蜜,我有话跟你说,你让你二哥……”周建国耐着脾气道。
    唐蜜躲在二哥身后,“可惜我没啥跟你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再见!”这人在自个眼里就跟个苍蝇屎似得,见到就恶心。
    说完后,拉着二哥嫌弃的跑远了。
    周建国看着她的背影,喃喃自语,“唐蜜,这可是你逼我的,别怪我不讲情分!”

     第九十一章 豆腐

最近钱家姐弟因为苏苗的事闹了别扭,唐蜜聪慧,知道在嫂子面前提俩人那是添堵,想着法子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要她说嫂子纯粹是闲的,没事找烦恼,以前秋收抢挣工分时,也没见她胡思乱想焦头烂额到这份上,还是要给她找点事干。
    “嫂子,满仓哥是不是会做豆腐呀?眼瞅着再有个把月就过年了,你让满仓哥做点豆腐呗!”
    田家自留地上,种了不少黄豆,今年收成好,吃几次豆腐是吃不垮她家的。
    “成,我跟婆婆商量下,看看周围邻居们都谁做,趁着忙,一起做了!”钱美芹漫不经心。
    唐蜜听了却两眼放光,好呀好呀,钱嫂子命好,嫁到的人家也不错,听李爸以前说过,嫂子她公婆早年就开着豆腐坊,磨豆子点豆腐,当年公社吃大锅饭时,农忙给社员补营养时,就让他们做的豆腐,那滋味儿美的,只要提起夫妻俩名号十里八乡都伸大拇指夸赞。
    唐蜜沉浸在豆腐美味中,耳边就传来了钱嫂子纠结声音,“唐蜜你说,我弟不会真那么没心眼,受不住那姑娘诱惑,跟她睡了吧?”
    钱嫂子有些魔怔了,要不以前仗着她的精明,咋会跟唐蜜这个黄花闺女说这种话?
    唐蜜无奈安慰,“那叫苏苗的是个聪明的,她不会搬起石头砸自个的脚,你想,国栋哥人是老实了点,可他不是没脑子啊,你是他亲姐又没存害他的心,他嘴上不说,心里总是有些怀疑的,他正怀疑呢,苏苗又上杆子的往他床上钻,不正是说明她心虚?”
    钱美芹越听越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拍了下大腿,“唐蜜你可真个透亮人!”
    嫂子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唐蜜也松了口气,这两天自个耳朵里都快生了茧子了,似乎怕她再提起什么,唐蜜赶紧转移话题,“嫂子,你公婆做的豆腐这么好吃,你咋没想着去镇子上卖呢?”
    镇子上每逢四九都会有集会,以前都是各村的公社派社员去交易,置换些公社缺少的东西。
    但是最近两年情势变好,不少人私下都琢磨做点小生意,她上次去镇子上时,还见集市上有卖豆芽粉条的。
    钱嫂子被唐蜜安慰后,心情好了几分,见她说起这个,叹了口气,“做啥啊,这豆腐又不是啥稀罕东西!”
    唐蜜受惊了,“嫂子,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豆腐咋不是好东西了?”
    这个时代信息闭塞,大多数的手工做法都是靠着父传子这种方式流传下来,轻易不会给外人知道,所以这导致这种手艺人,凤毛麟角。
    加上老一辈被那些年吓怕了,总觉得出去买卖东西,就是投机倒把,所以偌大的镇子,除了供销社外,她没见有人卖过豆腐!
    豆腐好吃做法还多,你平时夏天蔬菜多,变换口味来吃,也不在意吃不吃豆腐,可现在到冬天了啊,冬天家家户户吃的都是啥?白菜萝卜土豆块,吃上三个月也不见有点啥变化。
    要是有豆腐跟豆芽了,好歹也能改善个口味,况且豆腐也不是很贵,大都数人都能消费得起。
    被唐蜜这么一提醒,钱美芹深有所感,没任何犹豫的,她起身回去,“这是我先跟你大娘商议一下,她要是能帮衬我,咱们就做这生意!”
    目的达到,唐蜜笑的甜蜜。
    送走了嫂子,唐蜜关上房门看着自个没看完的外文书籍,重生后这个脑袋瓜聪明的令人发指,她以前觉得自个理解能力就不错了,现在再看一遍,发觉印象更深,不能说过目不忘,但里面内容,百分之八九十都能复述下来,现在她刻意锻炼自己能力,每看完一章节,有感触时,会在下面用原文写观后感。
    反正买书时候这书就是旧的,旁人问起来,就说笔记是先前的主人留下的,完美摘出自己,多好。
    学习了一个多小时,看时间不早了,吹灭蜡烛睡觉,村子两年前通电了,但乡下人节省惯了,除非来了客人能点灯,平时都用煤油灯跟蜡烛。
    李爸不止一次说,她学习时候得点灯,别坏了眼,可她怕自己不合群,被那些八婆们说她败家,加上这蜡烛也蛮有气氛的,索性坚持了下来。
    没了手机电视电脑,每天觉得时间好充裕。
    躺在新房里,烧着暖呼呼的炕,身上盖着新棉花做成的被褥,唐蜜幸福的想飞上天。
    这一晚上睡得香甜,等唐蜜清醒时,身边是麻绳呼哧穿梭的声儿。
    她迷糊的睁开眼,钱美芹在她炕头盘腿儿坐着呢,不过脸上表情不大好,像是跟谁有仇似得,用顶针狠推着针头,穿针引线的纳鞋底。
    “你弟又来了?”如果不是她只比自个大几岁,单凭这几天的作为,就能判定她到更年期了。
    “没来!”钱美芹脸更黑了。
    唐蜜可不怕她黑脸,噗嗤笑了出来,“来了,你着急,不来,你更急!”
    “唉!”钱美芹满肚子的话也只能跟她说了,“那小子我才不管他呢,自个做去吧,我生气的是你满仓姐夫,你说我去做豆腐咋的了,还不是想让老的小的能吃好穿好?他倒好,非说平时没饿着我,不让我去!”
    家里俩老的是能挣工分,可眼瞅着五十了,还能挣几年?
    老了不还是得他们养着?男人只顾眼前自在,不为长远打算,她也想盖跟唐蜜家住的一样红砖房,也想让孩子往后能上学,跟他老子一样,在土里刨食有啥乐趣。
    “姐夫那是心疼你,不过,伟人说过,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咱们应该响应号召,实现咱们的价值,你说对不?回去跟大娘他们商量一下,不成也就算了。”唐蜜细声细气,有条有理,钱美芹心情好了几分。
    客人来了,她也不好意思赖床,在被窝里露出胳膊,摸索着棉袄到哪,先前碍于美丽她还只穿毛衣,可到底是农村冰冷占了上风,她乖乖的掏出娘先前穿过的老棉袄。
    怕冷露出的那截纤细手臂白的跟外面白雪似得,摸上去又滑又嫩,都是女人,她也没躲着自个,露出穿着奇怪小衣的上身,那薄薄的两块布是咋的做的,咋衬得女人胸脯又挺又大?

     第九十二章 干活

说羡慕她年轻?也不是,自个也过过十七八,那会可没这姑娘打眼,想来想去只能归结于人家天生丽质。
    这鲜嫩多汁的身子,到时候也不知道便宜了哪个男人。
    不过唐蜜这一番鼓舞,倒是让她干劲十足,见唐蜜穿好衣裳,收回了视线,“唐蜜你说的对!他那是落后愚昧思想,我有义务帮他改正,夫妻共同进步!”
    鞋底也不纳了,把筐子随手往桌子上一扔,转眼人就消失在眼前。
    钱嫂子的威力确实不小,她决定干啥,田满仓还真是挡不住,当天下午嫂子就美滋滋的来给她报信说家里人同意了。
    “唐蜜,咱俩一起干吧?”这些东西倒是没啥大的成本投资,可她没干过做买卖的事,总觉得心里没底。
    唐蜜想说好,但深思熟虑过后,还是摇头,做豆腐都是有秘方,她不能掺和,但人家一家子受累做出了豆腐,她这个外人,咋的好意思去分一杯羹?
    况且,过段时日她估计得忙着高考跟上学的事,更是分身乏术了。
    一听唐蜜不参与,钱美芹有点紧张,“咋的了,是不是这不靠谱?”
    唐蜜来李家之前,李家啥情况,众人有目共睹,可就在她来这家没多少日子,人家都起了房子,公婆就是看在这丫头有脑筋的份上,才答应的。
    是不是她觉得不挣钱,所以才……
    唐蜜见她脸色一变,瞬间明白她所想的,摇头无奈的把自个难处讲了。
    钱美芹有点不好意思,她刚刚一着急想岔了。
    “你不来,我心里总是突突”唐蜜丫头比自个小了十岁,可人小心成熟,她在,自个就觉得有了个主心骨。
    唐蜜笑嘻嘻,挽着她胳膊,“好,我先陪着你去做两天生意,不过往后豆腐你得先供着我吃啊。”
    这言外之意就是说,自个会帮忙,但是不分钱,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豆腐就能抵债了。
    俩人都爽快,一拍即合后,钱嫂子就跑回去准备豆子了。
    做豆腐的话磨豆子,泡豆子,自家的豆子肯定不够,去周围亲戚邻居那借点,到时候再还,比较乡下不比城里,很多时候还是以物换物,比如说卖豆腐不掏钱时用豆子换,也可以用玉米面、小米、大米来换,只要是粮食就成。
    后来证明,唐蜜自个想的有点多,她一直忌讳人家做豆腐是秘方,但是田家好像不大介意,唐蜜觉得,其实不是人家不介意,只是觉得,自个,八成,看了也不会做吧?
    卤水点豆腐,这话老人常说,不过到底是咋的点,配料是多少,这都有讲究。
    而且这卤水是盐井中打上来的盐卤,与石膏一样,点在豆浆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点进去就会凝起豆花,将豆花用布包起,挤出水,压实,就成了豆腐。
    可是他们这边根本没盐井,要自然肯定是点不成的,所以就得用石膏,可这石膏也有讲究,你寻来的石膏都是生的,做豆腐必须得是熟石膏。
    而且石膏得配合着黄豆的的斤数,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后来她才知道,这个度是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才行,当然这个时候的她还是一头雾水的。
    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烧的太熟了,豆浆有种臭鸡蛋味儿。
    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让人折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