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田园大亨 >

第65部分

重生之田园大亨-第65部分

小说: 重生之田园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起了一网?”罗老头招呼上几人,“走着,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意。”
  几个人过去,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遍地的肥鱼,时不时的蹦跶起来,大大小小的虾蟹满地爬来爬去的,罗老头一边走着,一边时不时的将个头小的鱼扔回江里,还略显得意的向几个人道,“咱们乌牙江里的鱼,个头就是大,看见那网没?捕捞海鱼渔网的网孔,都没有这个大!”
  几个人正说着这话,旁边忽然传来一阵惊呼声,“——这么大的老鳖!”
  夏翎好奇,扭头望去,就见得村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只老鳖,惊奇不已。
  陆锦年给夏翎使了个眼色,快步走了过去,讶然问道,“这是这一网新捞上来的?”
  “对啊!”旁边小青年瞟了一眼陆锦年,点头道,“长这么大,每年都起鱼,我还真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大的鳖呢!”
  “人家都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这老鳖长到这么大,怕是得有上百年了吧?啧啧,快成精了?”旁人附和。
  罗老头也赶紧凑过来,瞧着在鱼堆上的这只老鳖,墨绿色的花纹甲壳,大小竟然比家里的磨盘还大了两圈,探头探脑的,嘴巴上还紧叼着一只鱼不放,绿豆似的眼睛懒洋洋的看着旁边围观的人群,毫不怕生……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迷信,觉得大鱼、老鳖有灵,真要是冒犯了,影响整个村子的风水。
  以罗老头为首,几位老人家有心把老鳖放生,生怕冒犯了灵物,而年轻人们不乐意啊!每年捕鱼期就那么几天,村子离县城又远,路还不好走,只能在村子里小规模的卖鱼,家家生活不易,几年前村里又集资办了张捕捞许可证,几乎把各家各户的家底都给掏空了,穷得连续三年村里都没娶进来媳妇……现在好不容易捞上来个稀罕东西,居然不让卖,还要放生……
  还让不让人活了?!
  罗老头放生的提议,几乎招来全村大部分人的强烈反对,闹得群情激愤的,好不热闹。
  夏翎在旁边看得热闹,夏姥姥则带着陆锦年,从鱼堆里扒拉挑着各类比较珍贵的鱼类……
  瞧着他们闹得差不多了,陆锦年也跟着夏姥姥挑了好些个鱼,这才冲着夏翎使了个眼色,示意让她解决。
  两人早就默契的打上了这只老鳖的主意。
  “咳咳……”夏翎故意凑到近前,重重咳两声,“罗老,你们争来争去,也挺没意思的,这样吧,不如我花钱买了,在家里养着,如何?”
  罗老头皱眉。
  对面的青年可不管这个,亮着双眼,看向夏翎,忍不住追问,“你打算花多少钱买?”
  “这个……看你们准备卖多少钱呗?”夏翎耸肩,“我也就是看着老鳖长到这么大,上了年月,实在太不容易,回家养着……要是太贵的话,那就算了。”
  罗老爷子看了看村里的这群毛头小伙子们,又看向夏翎,沉默了片刻,终于问道,“夏丫头啊,你跟我说句实话,你真是要养着,而不是转手卖了?吃了?”
  “嗤……我可不敢吃这么大个的,会遭报应。”夏翎摇头,“老物有灵,哪怕我不信这个,但心里至少还有点敬畏……真想吃这个我弄几个年份小的吃,好不好?”
  罗老头看向不远处的夏姥姥,咬了咬牙道,“行!看在你姥姥的份上,老头子我信你一回……五千块钱,你拿走!但可不能害了这老鳖的性命!”
  一听五千块,村里的青年们顿时哑了火,咂舌的看向罗老头,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老爷子这一口价可真狠啊!他们原本打算只要三千块钱的……
  夏翎回头看了一眼陆锦年。
  陆锦年冲她点头,表示可以。
  “成交!”夏翎转回了头,笑嘻嘻的点头,“罗老爷子,您不再附送点虾、蟹什么的?”
  一只老鳖,五千块,再加上夏姥姥和陆锦年挑的几桶鱼,又跟预定了十条一米长的普通大鱼,准备春节期间送人用的,说好了过两天给送去,总共八千块,夏翎痛快付钱。
  临走时,罗老头还特意送了两桶的虾蟹。
  来时空手,归时货车后面都满了,大大小小的桶和缸固定在车厢里,陆锦年开得也越发小心。
  回到夏家老房子,小姨正手忙脚乱的将饺子摆上笼屉,瞧着夏翎进门,顿时眼神哀怨,“我就知道,不等我包完,你们是不带回来的!”
  夏翎揶揄而笑,招呼着陆锦年,将一小桶的鱼拎下来,给夏姥姥留着过年吃的。
  留在姥姥家吃了顿饺子,帮忙收拾好厨房,夏翎和陆锦年又开车往家返,路过娘家门口时,夏翎又给夏妈留了一桶的鱼,这才将大半车的鱼搬回了家里。
  其他的鱼买回来,自然是要留着吃的,虾洗干净做成了虾酱,蟹一部分晒干留作调味,唯一让夏翎有些挠头的,就是那只跟大爷似的老鳖。
  不能吃,难道还要养着玩?
  人家都是养猫狗宠物的,自家养了这几个豆还不算,难不成还要养鳖吗?
  玛蛋,这个爱好也忒奇特了。
  陆锦年倒不觉得如何,反正家里这么多宠物了,也不差这一个……尤其还是这种罕见的数百年老鳖,鳖血是极品药引,说不准哪天就用上了,在家里养着呗。
  老东西有懒嘴嘴刁,只吃鲜肉和鱼虾,谷物瓜果之类的也吃,被陆锦年扔在了中庭的水池里,水池里的锦鲤和小观赏鱼,老鳖一口都不碰,估计是嫌口感不好,每天三顿等待投喂,日子过得比以前还逍遥。
  对于这位挑食的祖宗,夏翎彻底服了。
  这是成精了吧?
  就在两人的忙碌中,春节终于到了,夏云生打光棍,上没父母的,温室这边也离不开他,就留在了夏家过年,夏妈带着赵爸,外加夏翎两口,再加上夏云生这个亲戚,一家子倒是过了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大年初一早晨,夏翎河和陆锦年又开始忙碌了起来,这是他们婚后第一个新年,作为晚辈,按照习俗和礼节,是要到各家长辈那去拜年认门的,当然了,不能空手进门,至少每家都要送上四样礼物算作心意。
  陆锦年早早的就开着车,带夏翎先去了趟县城,来回搬了两趟,才算是将东西买全了。
  夏妈这边的亲戚,三个姨两个舅,而赵家这边,虽然之前撕破脸皮,可这次是新婚上门,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小叔小姑没结婚,倒是不用送,大伯跟赵老太生活在一起,合送一份就行,大姑那又算是一份。
  一条二三十斤重的鱼、两箱酒水、两条烟外加一箱水果,四样礼算是一份,一共七份送出去,夏翎和陆锦年先去的赵家庄,给赵老太那边送了过去,只当众把东西搬到门口,连大门都没进,就又直奔着赵大姑家去,同样是送到门口,赵大姑本来还想着冷嘲热讽一番,可夏翎那能给她这机会?
  拽住陆锦年,借口说还要给亲戚送礼,连大门都没进,立刻坐车走人了,气得赵大姑在门口指天大骂。
  作为新婚的晚辈,礼品送到门口,该有的礼节也尽到了,任是谁都说不出夏翎的不好来,反而背后还得夸她几句,“这夏丫头办事实在漂亮”,就算是赵家人想背后说点什么坏话,都没人信他们。
  送完了赵家人,两人回家,又搬了满满一大车,往黑龙坪那边而去。
  除了给黑龙坪的大舅和小姨,夏家本家长辈们也得稍微送点,当然了,不用四样礼,随便拎点水果或是酒水进门,意思一下就成。
  初二这天,忙到了傍晚时分,两人才回到了家里,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又将余下的四样礼品搬上了车,直奔着县城的二舅家和三姨家而去……
  乡下人家,亲戚长辈们多,这人情往来的,也更加繁重了。
  至少夏翎就有点吃不消了。
  ------题外话------
  冬天码字,手指头都快冻僵了~

  ☆、第96章 一群二货

  去年春节那会,家里四处走动、拜年,还只是家里父母,如今自己结婚了,成家立业,亲戚走动、探望长辈这种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夏翎的肩膀上。
  且不说那么多长辈亲戚们,因为是初成家立业,提着礼物上门做客,一两家还成,这么多家一路下来,远亲近亲、本家外姓,再加上何敏陈宾那边,来回的路上折腾,迎来送往的应酬,过个年,消耗的体力和心力,简直快把夏翎掏空了。
  好不容易拜完了一圈的亲朋,终于闲下来的夏翎,又是发烧,又是感冒的,在家里足足躺了一个多星期,这才算是重新活过来。
  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这份罪。
  元宵节过完,夏翎算是彻底活蹦乱跳起来,又要开始准备着来年春耕的事。
  去年种了一百五十多亩的碧粳米,收获颇丰,所以,春节拜年那会,何敏就已经跟夏翎打好了招呼,今年秋收时要五万斤左右的量,对方连合同都准备好了,当然了,价格按照三百五一斤的算。
  至于崔云那边,除了春节时夏翎打电话拜年,她借口回家,并不在东林省这边,推脱了夏翎登门拜访的打算,两边就再无联系了。
  夏翎既不恼怒,也不纠缠,好像没事人一般,将今年的碧粳米种植面积,翻了一倍,扩大到三百亩左右,果园那边也先聘上去年的人手,趁着土地还冻着,先行剪枝施肥,而她自己,则带上夏云生,通过农业局那边,订了一整套的农业设备。
  去年那一百五十亩,尚且能靠着人手忙乎出来,如今这三百亩,再加上果园那边也要零星的开花挂果了,累死他们都弄不完,只能靠现代机械。
  夏家没地方放这些农机,暂时先安排到了西河村对面的厂房里。
  农机买回来的第三天,一直给夏家干活的几个工人有些坐不住了,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当天下午,就一起登上了夏家的门。
  夏翎正好给汪秘书打了一通电话,想从他这托关系请农科所的技术员过来,帮忙指导夏云生几个人学用这些农业设备,一听陆锦年说工人们过来,赶紧客套了几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到了前院,几个人正坐在沙发上,神色拘谨不安,小心翼翼的挨着沙发边上坐,似乎生怕把夏翎家里的沙发坐脏了。
  夏翎好笑,想了想,示意让陆锦年去泡了点热乎乎的茶水,自己则径自坐到了几个人对面,熟络的笑道,“许叔,你们怎么过来了?”
  打头的老许,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工友们,得来他们鼓励的眼神,这才道,“是这样的,夏丫头啊,我听说……你这几天买了好几台农机回来?”
  “对呀。”夏翎点头,神色自若而坦然的笑道,“今年的碧粳米种植面积,我打算扩大一倍,大约三百亩左右,如果完全靠人力来做的话,怕是弄不完,特意买了几台农机回来……也是给你们减轻工作量,省得春耕忙不完。”
  老许蹭了蹭手心的汗珠子,深吸了口气,“那些机器虽然烧油,用起来确实省事,速度又快……那你是不是今年不打算用我们了?”
  夏翎怔了一下,看着几个人有些慌张不安的脸色,顿时明白他们是过来干嘛的,好笑的道,“许叔啊,你们想多了,并不是我买了农机,就不打算用你们这些人了……你可要知道,我那还有几万亩的土地空着呢,只不过碍于没钱没人,才没折腾起来,你们放心好了,只要你们守我的规矩,按照要求做事,我不可能平白辞退你们。”
  得了肯定,无论是老许,抑或是旁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这倒是给你提了个醒,”陆锦年端着托盘过来,将茶杯分别送到几个人跟前,“反正你打算长期用人,是应该给他们准备一份劳务合同了,把责任和义务说清楚,以后就算是有了什么事,也能按照合同走……另外,田地保险的事也应该提上日程了,万一再出点什么像上次稻苗被拔的事,也有保险公司替你撑着。”
  夏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有了陆锦年的提醒,夏翎心里便惦记起了保险和劳务合同的事,甚至想着,是不是现在先去成立个公司之类的?
  安抚好了这些工人们,夏翎再度忙碌了起来,农科所的技术人员过来,直接被夏翎扔给了夏云生和李全柱,先教会他们两个,然后再由他们俩教别人,夏翎自己则去了一趟市里,先去了趟律师事务所,请对方草拟了一份健全的劳务合同,附录上面详细标注了工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
  跑保险公司这一趟,夏翎倒是碰了壁,农田保险这个项目向来是由官方牵头的,每亩地赔偿金额也就是三五百块钱顶天了,像夏翎这种动辄百万千万的,风险太大,人家自然不愿意。
  一来,碧粳米种植是新型技术,目前还无法保证具体操作中的风险规避;
  二来,数额巨大不说,农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