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淑惠皇贵妃 >

第4部分

淑惠皇贵妃-第4部分

小说: 淑惠皇贵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皇后娘娘,老奴一定竭尽全力”,李嬷嬷连忙跪下叩头谢恩,虽是进宫多年的老人,可这样的事,还真是头一回遇见。也怪不得皇后娘娘大怒。
    皇室注重声誉和脸面,而这样的事若传了出去,皇室注定颜面无存,还会落下个不仁的名声,百姓家好好的闺女选了进宫,皇家愣是耽误了一辈子,到死连皇上的面都没见到。
    “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第一次纳选,母后把这事交给本宫负责,断不能有任何差错,这一次的事是本宫疏忽了,待母后回来,本宫自有交待,你也要给本宫好好管着储秀宫,若是有乱嚼舌根的,直接打死不用回我”,皇后又语气凿凿地说道,将国母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说罢,示意李嬷嬷赶紧起来。
    毕竟她才登上后位,膝下无子,后宫妃嫔又一个一个往上蹿,她在宫里除了依仗太后姑母,还要对这些老嬷嬷客气几分,毕竟这些嬷嬷手底下调教出来不少宫女,若是得罪惹恼了,免不了暗地里给自己使绊子,将来总有自己的苦头吃。
    “是,皇后娘娘放心,老奴定会管好储秀宫的人”,李嬷嬷起身,欠着身谨慎地说道。
    “有劳嬷嬷了,这些人才入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估计也吓坏了,回头让太医院开些安神的药送过去,这几日就免了训课吧,另外再派些人手对北苑严加看管”,皇后坐在位子上,缓缓喝了一口茶,心情也缓了过来,又恢复了往日的端庄,对李嬷嬷仔细吩咐道。
    “对了,那个秀女是哪家的?”,皇后问。
    “不是京里的人家,是西北通州的小户人家选上来的姑娘”,李嬷嬷垫量了一下,说道。
    “既然不是京里的人家,也不好将人发送回去,就在此好生发送了,另外再给那户人家送些赏赐,尽快妥帖了才好”,皇后又紧接着嘱咐道。
    “是,娘娘,老奴定不负娘娘所望”,李嬷嬷神色坚定而恭敬地道。
    皇后看了十分满意。
    “辛苦李嬷嬷了,素月……”,皇后说罢,大手一挥。
    唤大宫女素月进来,往李嬷嬷手里塞了一个荷包,之后又让素月客客气气地送李嬷嬷出门。
    这厢,由于昨晚的事,有许多秀女受了惊吓,还有些有轻微的伤,太医院很快送了许多跌打化瘀膏和安神药。
    昨晚同屋住的柳凝萱吓晕被抬回来之后,就一直昏睡,睡梦中还不断挣扎和哭泣,董如怡一直守着,直闹到快天亮,才消停了。
    董如怡见她好些了,于是顶着乌黑的眼圈便去补觉了。
    累了这么久,又一夜没睡,酣畅淋漓,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时已经是黄昏。
    柳凝萱早就醒了,吃了些安神药,这会儿,已经缓过来了,这时正坐在床边一脸担忧地看着董如怡,冯紫媛也在一旁的凳子上坐着。
    见董如怡悠悠转醒,二人眼前一亮,纷纷凑上前去。
    “怡儿,你终于醒了,可唬了我一跳,还以为你怎么了?”,冯紫媛担忧道。
    “董妹妹……!”
    见二人都一脸紧张地围着自己,床上的人儿这会儿倒有些不好意思。
    “怎么?我睡了很久吗?”,董如怡一脸迷茫地问道。
    “现在已经酉时了,你可是睡了整整一天的”,冯紫媛说道,见董如怡没事,内心也松快了不少。
    说罢,唤宫女进来,伺候着董如怡迅速洗漱收拾了一番,桌上的茶又重新换了新的,可冯紫媛却起身要走。
    “往后咱们有的是日子,现如今宫里才出了这样的事,太热闹了也不好”,冯紫媛谨慎地说道。
    “嗯,也好,那姐姐慢走”,董如怡心里瞬间了然。
    用过了晚饭,董如怡坐在床上,可由于睡了一整天,这会儿精神得很,偏又没什么事可做,盘膝坐在床上,直道无聊。
    “董妹妹若不嫌弃,就拿去看着解闷儿吧”,说罢,笑着转身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本画册,递给董如怡。
    一页页翻过去,每一页都是一副风景画,上边还提了诗,字迹娟秀工整,画风壮阔瑰丽,看得董如怡内心震撼,两眼直放光,她记得上辈子,哦不,以前的时候,她有段时间也想过去学美术,还报了班,可终究是三分钟热度。这会儿看了这样的画册,有些不敢相信。
    “柳姐姐,这……是你画的?”,董如怡瞪大眼睛问。
    “一点拙技,董妹妹可别笑我”
    “柳姐姐,你这也叫拙技!”,董如怡证实了之后,更加觉得不可思议,这要是拙技,那自己那岂不是得叫狗爬……
    以前看红楼梦的时候,贾惜春能把大观园画下来,那时候还想着,毕竟是小说,左不过是夸张了的,可这一次,这画册真真儿的摆到了眼前,她才算是彻底信了。
    于是又点燃了她画画的念头,直嚷嚷着叫柳凝萱教她画。
    柳凝萱自然是应了的。
    时间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秀女们的训课也已经开始了二十来天,礼仪规矩也基本上都学得差不多了,前头发生的事倒也渐渐淡去了。
    虽说秀女们难免发生些摩擦矛盾,可终究没什么大事,这一个月也算安安稳稳地过去了。

  ☆、8。第8章 恭迎太后 2

进了八月,天气渐渐转凉,太后去宝华山祈福,去了快两个月,如今也要赶在中秋节前回宫,皇后少不得要安排接驾。
    因是皇上第一年正式登基,中秋宴也显得格外看重,再加上要迎太后回宫,且秀女们进宫一个月有余,按规矩皇后要安排内务府开始赶制绿头牌准备侍寝了,皇后又是第一年支应这些事,一时间忙得脚不沾地。
    每日里内务府大大小小的管事流水线似的,不间断地进出凤仪宫,或请示,或复命等等……
    皇后每日忙得竟是除了吃饭睡觉,一时连午歇的时间都没了。
    这一日,太后的凤驾就要回宫,德妃带着大皇子和贤妃一早就来凤仪宫请安,之后由皇后领着一起去九华门迎接太后。
    九华门是后宫到龙乾宫的最后一道门,后宫嫔妃无召不得逾越。
    如今偌大的后宫,正正经经的妃子只有贤妃和
    德妃,贤妃是前朝三品大员赵元庆的嫡长女,身份尊贵,两年前一入东宫便封了侧妃,如今皇上又亲封了正一品贤妃,尊贵自不必说。
    而德妃,也是皇长子的生母,出身并不高,原只是皇上的侍妾,可皇后和贤妃入宫许久都无所出,皇上膝下只得了皇长子,自然是看重的,因此,母凭子贵,封了德妃。
    太后的仪驾浩浩荡荡到了九华门,年轻俊美的帝王此刻正恭恭敬敬地侍奉着母后。
    只见一身穿明黄色龙袍的颀长身影,腰间扎条同色金丝蛛纹带,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冠固定着,修长的身体挺的笔直,整个人丰神俊朗中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
    剑眉之下,一双墨黑清澈的眼眸,深邃如潭,高挺的鼻梁,刚毅有型,坚毅的薄唇紧抿成一线,倨傲的下巴微微扬起,俊美坚毅的脸庞,让人见之不忘。
    整个人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无法言喻的帝王的尊贵与霸气,让人不敢抬头仰望,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
    皇帝亲自扶着母后下软轿,皇后带着贤妃德妃二人,上前恭恭敬敬地行大礼叩拜。
    只见太后也同样一身黄色凤袍,颜色比皇帝的还要深几分,身上盘身绣着展翅欲飞的金凤,高高盘起的鬓发乌黑油亮,上边戴着一副十二尾金宝石凤冠,脖子里带着红珊瑚穿成的佛珠,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但看得出来太后保养得极好,但丝毫看不出任何任何岁月的痕迹。
    “快起来”,太后走上前,将皇后扶起来,一脸笑意盈盈。
    帝后二人一左一右,扶着太后在前头走,贤德二妃在后头跟着。
    大皇子由乳母领着,跟在最后头,再加上各宫主子们的宫女随侍,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太后的寿祥宫走去。
    正走着,忽听皇帝身边的苏公公说几位大臣有急事求见皇上,已经在御书房里头等着了。
    太后听罢,不等皇帝开口,便笑着道:“国家大事要紧,你且去吧,这里有皇后送哀家回宫。”
    皇帝浓眉一展,向母后告了罪,便带着苏公公等人大步离开。
    太后和皇后在前面缓缓走着,二人既是婆媳,又是姑侄,同是出自当朝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魏家,魏氏一门出了两个皇后,在朝中已是滔天的富贵,在这宫里,也同样是最尊贵的两个女人。
    “这后宫里也太冷清,不知今年的秀女可教导好了”,太后问道。
    皇后回答说已经让内务府准备绿头牌了,太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婆媳二人又聊了些其他的。
    不知不觉到了寿祥宫,贤德二妃稍稍坐了一会儿便告退离去,只剩下皇后一人服侍着太后。
    皇后将众嬷嬷宫女遣散,单独留下来,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简单地说了,因说道是北苑宫人看守不力,这才失了一名秀女。
    太后听罢,有些气恼,便道:“这些宫人如今越发没规距了,自打先帝驾崩,到新帝继位,宫里忙忙碌碌地一直不得闲,现如今新秀女才刚进宫,便出了这样的事,传出去岂不是落人话柄。”
    “正是了,儿臣已让人将那些宫人都发落了,其他人也都敲打了一番”,皇后赶忙笑着说道。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全部责任推到了那群宫女太监的身上,皇后心里重重地松了口气。
    之后的几天,相安无事,皇后照旧忙碌。
    中秋夜宴也随之而来,储秀宫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宫里的妃嫔仍旧只有贤德二妃,所幸皇室宗亲里几位王爷带着王妃还有长公主驸马都来了,另外再加上前朝的诰命夫人们,宴会倒也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的。
    中秋节一过,秀女们的牌子也正式挂在敬事房,只是这几日有朝臣禀报说江南一带连降暴雨,洪灾泛滥,数万百姓流离失所。
    一封封来自江南的八百里加急件,流水似的不断送进勤政殿,圣上整日在御书房与大臣们商讨对策,夜晚又批折子直至深夜,已数日不进后宫。
    就算偶尔去给太后请安路过后宫,也只是顺道去咸福宫德妃那里看看大皇子,不得不说,皇帝对大皇子还是非常疼爱的。
    由于经历了那样一件事,储秀宫里的一众秀女就有些坐不住,谁都不愿意一辈子留在储秀宫里当老秀女,可眼瞧着,八月就要过去了,皇上还是一次牌子都没翻,众人便有些急了。
    但着急归着急,却总没有一点儿办法。
    女人多的地方,无事就生非,不知哪一天起,流言悄悄地在底下流传,说是储秀宫里闹鬼,而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董如怡听罢,嘴角微微抿起一抹讽刺的笑,便丢开了,并且叮嘱身边的初柳和碧兰二人,不准跟着乱嚼舌根。
    二人自从进宫便和其他的丫头们一起由专门的嬷嬷训导规矩,对这宫里的事自然是谨慎有加,因此也多多少少知道这件事的轻重,即便其他人再怎么传,二人也无动于衷。

  ☆、9。第9章 流言蜚语

董如怡每日里好吃好喝的,闲着时跟着柳凝萱画画玩儿,在外界流言四起的时候,她们却关起门来,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请到这样好的美术老师,不知道要多少钱,如今免费的在眼前,不学是傻子。
    不知是有人装神弄鬼,还是怎样,储秀宫闹鬼的传言很快在宫里传开了,每到夜里,都闹得人心惶惶,第二日便有人咋咋呼呼说听到女人的哭声,还看到了一身白衣头发散乱的女子在储秀宫里飘来荡去的。
    事情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不必理会”,当初柳再一次将传言说给董如怡听的时候,董如怡停下正在画画的手,抬眸淡淡地说道,嘴角微微勾起,笑容里透露着讽刺。
    只见她穿着一袭淡粉色宫裙,因还没有侍寝赐封号,所以,乌黑的发髻上只簪了几只精巧别致的绢花,整个人虽然清瘦,但却显得高挑,脊背挺得直直的,手里稳稳地拿着画笔,不紧不慢地一笔一画勾勒着桌案上的画卷。
    乌黑晶亮的双眸专注地盯着画面,午后的阳光洒在脸颊,纤长浓密的睫羽,在脸上留下小扇子般的剪影。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董如怡的身上也笼罩着淡淡的光晕,自家小姐的容貌在秀女中不算是拔尖的,但此刻看来,小姐身上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气韵,形容不出的美,摄人心魄般叫人移不开眼。
    初柳都看痴了,心叹自家小姐定会前途无量的,内心便小小地得意了一番。
    储秀宫的传言,在宫里越传越广,皇后也是头一次面对这样的事,以前在东宫只有两三个侧妃和几个侍妾,如今却是牵扯到整届的秀女。
    皇后无奈,只得惊动了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