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宠后重生纪事 >

第125部分

宠后重生纪事-第125部分

小说: 宠后重生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文渊不是定国公府的什么偏门亲戚,而是定国公苏久林正儿八经的亲外孙,苏久林除了苏豫这个儿子外,还有一个女儿,因为出身的缘故,女儿嫁得很是憋屈,早早地便去了,而定国公也和着唯一的小外孙断绝了往来。如今见着面,又看见这孩子生活的如此落魄,心中悔恨尤甚。

    只是郑文渊却没有丝毫地叙旧心思,简简单单地将虎子母子在丘山的所见所闻复述了一遍,又道:“想必外祖父也猜出来了,那宁王萧承和是要谋反的,我人微言轻,远不能上达天听,还盼着外祖父能将状纸递到御前,若是于社稷有功,亦有可能改变如今苏家的现状。”

    定国公府走到如今地步,可以说是苏久林一手造成的,他如何不想改变,可他无官无职,想要去御前说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斟酌了一下,才看下舞阳郡主,希望她能给出个态度来。

    自从苏豫死后,舞阳郡主除了自己的女儿,对外事几乎已经到达了漠不关心的地步,并没有开口说话。

    这时候,在一旁仅仅听了半晌的苏绣梦忽然开口道:“我可以带你去见皇上。”

第169章 燎

    “梦儿!”舞阳郡主低低的叱喝了一声,显然并不愿意女儿参与到这些事情中来。

    权力,地位,名声,这些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东西,实际上就如同那淬着□□的珠宝一样,轻而易举地就能够取人性命,朝堂之上,后宫之中,皇权龙位之争,即便此刻还未有刀光剑影上场,可但凡身陷其中之人,哪一个不是行得战战兢兢,稍有不慎,便会连命都保不住,她的夫君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没有了苏豫,苏绣梦便是她活着的唯一的期盼。舞阳郡主那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恳求的表情,低低的道:“梦儿,答应娘,不要去皇宫,不要参与这件事,就当没听到过,没看到过,什么也不知道!你不是想去庄子上玩吗?娘这就吩咐丫鬟们收拾行装,带你过去住上几天好不好?”

    当娘的言辞恳切,可身为女儿的苏绣梦却已经不是昔时得了玩具兵欣喜若狂的孩童,如果说失去了丈夫,让舞阳郡主一夜之间心如死灰,那么失去了父亲,便让定国公府原本天真烂漫的嫡孙小姐一夜长大。

    少女的目光清澈而又倔强,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您教过我,做人要懂礼义仁智信,下要有悲天悯人的心地,上要有忠君爱国的胸怀,如今有人要行窃国之事,女儿既然知道了,又怎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呢?”

    若是放在从前,看到女儿能说出这一番道理来,舞阳郡主定是会感到欣慰的,可如今这样的情形,她的心中却只有惶惶不安,然而一时之间却又想不出应对之语,只能板着脸不言不语,来表达自己的不赞同。

    “爹留了一封信给我。”苏绣梦苦涩地笑了笑,环视屋内众人一圈,目光最终落到了虎子母子俩身上,她吩咐下人先带这娘俩去吃点儿东西,方才将关于苏豫那封信的内容说了一通。

    定国公面色晦暗,舞阳郡主心中已然翻起惊涛骇浪,一双玉手死命地捏着衣摆,反观郑文渊依然闲适自在,全然没有听到了惊天秘闻的震惊。

    “若是爷爷和娘不信,爹的信就在这儿,您可以看一看,信中所说的证据我已经交给了皇上和皇后娘娘,是非公道,自有人定夺。”

    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但是舞阳郡主怎么也没想到,这样大的事情,女儿竟然一声不吭,连商量也没跟人商量就自己做了决定,她皱着眉,依旧不赞同地说:“无论如何,这件事与咱们家没什么关系,这些证据给就给了罢,查案定罪有廷尉司,不需要你这个小丫头。”

    苏绣梦显然不这样觉得,她自有一番道理,“这件事怎能说与我们没有关系,咱们受朝廷的封荫,便该行尽忠之事,更何况,爹已经为了这件事而死……”苏秀萌顿了顿,将那喷薄而出地情绪压抑了下去,又说道,“如果爹错了,做女儿的应当替他赎罪,如果爹没错,那我更应该替他洗刷冤屈。难道您觉得我这么做错了吗?”

    当然是没错的。

    舞阳郡主淡淡地笑了笑,那笑容浅薄到转瞬即逝,女儿不再耍赖撒娇,而是有理有据地说服她,让舞阳郡主难免有些怅然,无论是那样坚定的语气让她无法反驳,又或者是提到关于夫君的两种可能打动了她,总之舞阳郡主没有再说什么反对的话,而是微微别过头去,明显是不愿意再搭腔。

    苏绣梦知道这是母亲同意了,朝郑文渊微微的点了点头,轻声道:“烦请表哥,和你那两位朋友收拾一番,我再带你们入宫。”

    无论如何都是要面圣,苏文渊和虎子母子俩那一副难民的打扮确实不太适合。

    出生乡野,没多少见识的虎子娘,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穿上绫罗绸缎的一天,虽然他们身份不高,但毕竟是郑文渊带来的人,让他们穿那些丫鬟婆子的衣裳不合适,舞阳郡主便寻了件自己不穿的衣裳给了虎子娘,至于虎子,穿得正巧是郑文渊小时候的衣裳。

    看着巍峨高耸的宫墙,虎子娘紧张得语无伦次,小心翼翼的问郑文渊,“郑小弟,这就是皇帝住的地方吧,可真气派呀!”

    可不是气派!

    那红砖绿瓦,镶金的大门,大理石铺成的地面,还有面无表情身材挺拔的宫门侍卫,都是虎子娘前半辈子从未见过的。

    她有点儿兴奋又有点儿害怕,一手牵着虎子,一手摩挲着身上的衣衫,忍不住的偷偷抬头,打量着站在宫门旁的人。

    虎子大抵是被娘亲的情绪感染,全然不见平时的活泼可爱,一路上也蔫头蔫脑的,不过小孩子到底是对这样未知的事物感兴趣,躲在他娘身后探头探脑。

    苏绣梦前些天才来过,这守门的侍卫倒是认得她,听到她的要求也不奇怪,直言道:“苏姑娘,那烦请您在这儿先等候片刻,我让人先去禀报。”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还不见人回来,虎子娘半是好奇,半是急躁地低声道:“这得等多长时间呀?我看那戏台上的皇帝,老百姓敲个鼓他就出来了,都这么久了,皇帝该不会不愿意见我们吧。”

    苏绣梦大抵是心里有事儿,似乎并没有听到她的话,怔怔地望着宫门发呆。

    郑文渊虽然在乡下生活了小半辈子,但好歹有个定国公府出身的娘,对这一切并非全然不知,他低声解释道,“这儿只是皇宫的一道偏门,像我等没有身份之人,是不能走正门或者侧门的,偏门是离皇上所居的未央宫最远的,再等等吧。”

    一听他这么说,虎子娘也只好耐心等待,好在并没有再等多久,那通传之人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宫女打扮的人,他抬眼打量了诸人一眼,介绍道:“这位是皇后娘娘宫里的喜儿姑姑,你们跟着她进去吧。”

    在宫闱之外已经瞪大了眼睛的虎子娘,如今进了皇宫之内,更是一步一惊叹,从危机重重的丘山到饥民遍地的城郊,从深藏闹市的定国公府到如今庄严巍峨精美绝伦的宫殿,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刷新虎子娘的认知。

    直到见到那像是从画上走下来的俏丽妇人,虎子娘瞪得浑圆的眼睛却不敢再打量,而是惴惴不安地低下头,潜意识告诉她,眼前这人不是能随意看得的。

    果不然,那领着他们进来的女官一本正经道:“还不快见过皇后娘娘。”

    苏绣梦已然先行了礼,郑文渊也未落其后,喜儿这句话正是对虎子母子俩说的。

    小孩子不懂皇后娘娘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虎子娘却是知道的,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颤着声喊道:“草民宋氏见过皇后娘娘。”

    虎子娘宋氏怎么也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如此年轻貌美,一时间心中腹诽着老皇帝艳福不浅,一会儿又嘀咕着皇后娘娘风华正茂却嫁给一个糟老头子,恐怕心中委屈得很吧。

    谢瑶光自然不知自己已经被虎子娘划到了被迫进宫侍奉老皇帝的可怜人中,微微笑着让他们起身,道:“小梦儿,侍卫说你领了几个灾民来,有什么重要的事要禀告,那这一位是?”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郑文渊换了身好衣裳,重新梳洗之后,就像是换了个人一般,若是手上再握一把折扇,可当真是与长安城中那些翩翩佳公子差不离了。

    “这位是臣女的表哥。”苏绣梦介绍道,“是姑母的儿子。”

    谢瑶光自少长于长安城的勋贵圈子之中,与苏绣梦都是嫁入宫中之后才相识,更无从得知定国公府曾有个出嫁的姑奶奶,还生了一个儿子这样的事儿。

    郑文渊听到二人交谈,这才再度行礼,“草民郑文渊,见过皇后娘娘。”

    不骄不躁,不疾不徐,为人难得,也难怪谢瑶光没有将他与虎子母子二人一道认作灾民。

    只见她微微笑了笑,摆摆手示意郑文渊起身,道:“本宫倒是头一回听说小梦儿还有个表哥,既是亲戚便该多种走动走动才好。”

    谢瑶光说这话并无旁的意思,只是随口一句家常罢了。

    苏绣梦却仿佛没有听到这些话一样,有些急不可耐的说道,“娘娘,表哥带来的这两位朋友,说他们在丘山行宫,看到萧承和练兵、杀人。”

    不料皇后娘娘莞尔一笑,道:“先不急,我已经命人去找皇上了,正巧他与周廷尉在御书房商量这个案子的事,叫他们一并过来,这断案之事,合该给要拿主意的人来定夺才是。”

    谢瑶光神色坦然,她心中隐隐约约觉得,人证物证齐全,此事也到了该收尾的时候,古语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萧承和也该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

    约摸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宫门外忽然传来了宫女和内侍们问安的声音。

    虎子娘半坐在椅子上,低着头用余光看向门口,脑海中一笔一画勾勒着老皇帝的模样,没曾想落入眼中的却是一个俊秀青年的模样,风神玉秀,仪表堂堂,自有威严。

    当然,以虎子娘的见识,是断然想不出这样的词句,她只觉得,眼前这人,实在是一副好模样!

    这就是皇帝?这样年轻?这样俊朗?

    心中犹是狐疑着,却已经听见苏绣梦和郑文渊请安行礼,她再度慢了一拍,一手扯着儿子跪了下来,给皇帝陛下磕头。

    皇帝既不像虎子娘想象的那样,是个长着胡子满脸皱纹的老头,也不会动不动就说出要把谁拉出去砍头的话,即便是对待像他们这样的身份低下之人,依旧满面和煦如春风拂柳。

    大抵是因为皇后娘娘和皇帝陛下都如此温和的缘故,虎子娘起初的手忙脚乱和惶惶不安,逐渐地消失了,在郑文渊的帮助下磕磕绊绊地将自己的丘山的所见所闻又再度复述了一通,还补充道,“他们杀了人就把事情尸体丢在山崖下面,现在去找应该还找的到,不过天气炎热,想必已经……”

    过了这么些天想必已经腐烂发臭了。

    不过在皇帝陛下面前虎子娘还是没敢将这话说出来。

    但这并不妨碍在场的人理解她的意思,萧景泽略略沉吟了一番,看向一旁的周廷之,问道,“既然人证物证俱全,廷尉府可否前往丘山行宫,暂扣所有人,而后去山中搜寻被害之人的尸骨?”

    萧景泽这皇帝,当真做得和旁人都不一样,他事事心中都有自己的主意,却又事事都知道问询朝臣们的意见,尊重而有度,实乃帝王之道。

    周廷之好歹也是皇帝的心腹,知道萧景泽这话并无什么指派的意思,而是在征求他的意见,当即道:“若是这位妇人愿意做报案人,自然是可以的。不过有两点……”

    “这其一嘛,若是有人报案声称,在丘山皇陵亲眼看到,宁王的侍卫杀人,微臣于情于理都需探查一番,但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此事是宁王指使啊,即便是查下来,也有人顶罪,微臣最多也只能治他一个监管不力之罪”。周廷之思索了一番,回答道。

    虎子娘摇头,情急之下开了口却又不知如何言语,踌躇了半晌才将想说的话连成语句:“不是的,我听那些丢弃尸体的人亲口说,那两个人是宁王所杀,是专门做给不服管的灾民们看的,我们好多人都被那个王爷抓起来了,只要问一问肯定好多人都看见了。皇上慈悲心肠,可要救救他们啊!”

    “这是自然,都是朕的子民,活着的人要救,死了的人,朕也不会让他们白白丢掉性命。”萧景泽安抚道。

    谢瑶光听到虎子娘的话,笑了笑,说了句:“杀鸡儆猴,焉能不留把柄。”

    她看向萧瑾泽,“他如此不加掩饰,当真是无所顾及了吗?还是想破釜沉舟?如果这船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