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宠后重生纪事 >

第71部分

宠后重生纪事-第71部分

小说: 宠后重生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李全为人证,有此账册为物证,既然两证俱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必担忧其他,朕给你一道手谕。”萧景泽道,“对了,谢光正父子俩,在牢中可有交代?”

    “安阳侯一口咬定自己毫不知情,是谢永安瞒着自己私下行动,说是因为自己请封改立世子之事,还扯出一些后宅阴私事儿来……”周廷之沉吟,到底没有说是什么事,一来是不想污了皇上的耳朵,二来谢永安毕竟是皇后亲父,堂堂的国丈爷。

    “将谢光正的话告诉谢永安,他会给你证据的。”萧景泽毕竟是当了几年皇帝的人,深谙把控人心之道。他紧皱着的眉一直没有松开,道:“两案并审,此事牵扯进来的官员又多,要辛苦周卿一段时日了。”

    “为皇上分忧,不敢说辛苦。”周廷之点了点头,想要说什么,却见萧景泽拿起桌上的奏折已经开始看了,只得闭了嘴。

    被筛选出来需要紧急批复的奏折以军情为主,翻出一本不同的,是大司农程久平的亲笔折子,说是军需物资已经募齐,不日将会送到前线,而这其中,有皇后娘娘捐赠的白银五万两,棉衣一万件,还有粮食若干。

    萧景泽皱着的眉总算平复了一些,嘴角也微微露出笑意来,结果一抬头,就看到还站在一旁的周廷之。

    “周廷尉还有事?”

    周廷之踌躇了一下,还是道:“皇上,孙大人、李大人和其他官员在外面跪了已经三个时辰了,是不是……”

    “又不是朕让他们跪着的,他们爱跪便跪,若是再在朕面前胡言乱语,下一回,想跪也甭跪了。”萧景泽脸上的笑意转瞬即逝,话语中满含冷意。

    周廷之唉了一声,道:“孙大人、李大人他们也是为了皇上的名声着想,毕竟……毕竟皇后出身安阳侯府,此次安阳侯谋反,她……”

    “哼!一群不办实事,只知道搬弄是非的小人!”萧景泽骂道,“皇后是姓谢不假,可她是朕的发妻,前面更是冠着朕的姓氏,为了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让朕废后,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皇上……”周廷之还想再说什么,萧景泽却已经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他面前。

    “你且看看,在前线军情如此紧急的时候,皇后在做什么,他们却又在做什么!”

    那奏折是敞开的,周廷之轻而易举地就看到了上面的字,一时间红了脸,不知该说什么,嗫嚅道:“皇后娘娘行事低调,大臣们不知,才会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并非是威逼皇上,臣一定会将谢家之事查的清清楚楚,还皇后娘娘一个公道。”

    萧景泽已然动了怒,却不愿意再与他多说,只摆摆手道:“你下去吧。”

    御书房重归一片寂静,可他却怎么也静不下心再来看眼前的奏折了。

    生在皇家,习帝王术,萧景泽从来没有爱过人,在发觉自己喜欢上谢瑶光以前,他总以为他的妻子,会是哪个权臣的女儿,他的后宫,会是他制衡前朝的利器。

    没有人会希望一个皇帝后宫无妃,所以从他决定娶谢瑶光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千难万险,也要硬着头皮过,可是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纳妃的折子他驳斥了一回有一回,这一次,却是请求废后的奏章。

    谢氏谋逆,皇后为罪臣之女,纵无得失亦有污迹,难为国母,奏请废后,望陛下择良家子再立。

    这满纸的荒唐之言,他看着觉得眼睛刺痛,心里难受,就连靖国公,阿瑶的外祖父也对他道:“小七宠冠后宫,绝非幸事,还望陛下三思。”

    以前他不愿意娶谢瑶光,是怕天家无情,更怕这身份桎梏良多,可是他更不愿看着他的阿瑶嫁给他人为妇,所以到最后,他还是一纸诏书,将他心尖上的人儿迎进宫来。

    有人说她住在未央宫不合适,他斥骂,有人劝他纳妃广充后宫,他驳回,但到头来,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他怕她看到朝臣们折子上的诛心之语,他怕她听到宫城内外的声声议论,更怕她知道这件事之后,为了保全他身为帝王的威严与名声,而自请废后,就像那一回,她一口答应了靖国公,从未央宫搬回了椒房殿一样。

    他舍不得,舍不得她受这样的委屈。

    “皇上,该用膳了。”黄忠是个尽职尽责的内侍,即便是皇帝这些天根本吃不下饭,但他每每到了时间,总是会提醒。

    萧景泽愣了一下,抬起头问道:“今日阿瑶那边如何?”

    “皇后娘娘刚刚吃过饭,说是食欲很好呢,今儿知道您没打招呼去了城外,竟然跟没事人似的,也没发脾气,您说……皇后娘娘该不会是知道了什么?”黄忠猜测道。

    萧景泽摇了摇头,他的阿瑶,只怕是真生气了。她只有真正生气的时候,才会表现得像没事人一样,把所有的委屈都埋在心里。

    “黄忠,你说朕瞒着阿瑶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不对?”这世上终究难有两全之法,他不想她知道那些可以杀人的话语,却也在她的心上扎了一根刺。

    “皇上是为了皇后娘娘好,可……可……恕奴才大胆,可您这么不声不响的,皇后娘娘也不知道您的好啊,难免是会伤心的。”

    萧景泽勉强露出一个笑,“你倒是懂得多,去椒房殿给喜儿打声招呼,让她等到皇后睡着了过来说一声。”

    黄忠内心对皇帝陛下这种晚上偷偷摸摸去看皇后娘娘的行为鄙视不已,然而他并不敢说什么,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膳食传了进来,萧景泽没有动筷,对黄忠说道,“你去看看,孙大人和李大人还在外头吗?”

    黄忠打开门,向外瞅了一眼,不远处的台阶下边,还跪着两个人,脊背挺得直直的,一点儿要走的意思都没有。

    他面露苦色,回头看了皇帝一眼,萧景泽瞬间明白了,哼了一声,撂了筷子,道:“让卫尉把他们给朕送回去,省得让朕心烦。”

    黄忠哎了一声,冲守在御书房门外的卫尉挥了挥手,那些甲胄就大踏步地走到了孙李二位谏议大夫的旁边,将他们直接扛了起来。

    那二位官员倒也不惊慌,毕竟这样的情形在这些天已经上演了数次,他们请求废后的决心却并没有因此而动摇。

    萧景泽没了吃饭的心情,又拿起奏折开始看,虽然军需物资之事已经解决,但是边境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是常事,他让大臣们拿出解决此事的法子,可只有除了少数几人之外,竟没有一个能说出见解的。

    “傅相的病还没好?”萧景泽看着看着,又想起这事儿来,自打朝中有了废后的风声,傅远立刻又称病不朝,闭门不出,真不愧于他老狐狸的称号,躲事情倒躲得快。

    “黄忠,你明日带着御医去一趟丞相府,让御医亲自给傅相诊病,若是他真好不了,朕可就要另选贤能了。”傅相虽然门生遍布天下,却没有大儒的气度,反而行事圆滑老练,谁都不得罪,萧景泽景仰他的学问见识,却不喜欢这套行事方法,为臣者,理当为帝王分忧,而不是一出事便想着明哲保身。

    他心里知晓这是傅远在睿宗皇帝在位时养成的习惯,毕竟按照睿宗喜怒无常的性子,明哲保身才是最好的方式,萧景泽此举的用意是在告诉傅远,他和他的父皇不一样。

    等到批阅完所有的奏折,夜已深沉,他站起身,远望椒房殿,心底的疲累似乎减轻了许多。

 第102章 落幕

    第102章落幕

    也许是因为皇后为西北捐献军饷的事情传了出去,也许是因为皇帝的执拗让一众官员束手无策,闹得轰轰烈烈的废后之事,转瞬变得悄无声息。

    而从正月里闹到二月底的怀王谋反事件,也终于有了一个了结。

    谢瑶光的重生到底还是改变了一些事情,譬如怀王谋反之事并没有像上辈子那样直到起兵前才被揭发,这一次他的计划胎死腹中,而那些参与的人员,有的还未深陷进去。

    和睿宗皇帝狠辣手腕不同,萧景泽可以称的上是一位仁君,除了直接参与谋反的二十一名主犯被判了斩刑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祸及性命,虽然萧明略的妻子崔氏自缢而亡,但余下的那些侍妾美姬,也只是没入宫中为奴罢了。

    安阳侯谢光正曾有护国之功,而且这一辈子与怀王还未完全达成同盟,是以并没有像上辈子那样满门抄斩,而是被夺了爵,和谢永安一起被流放塞外。

    李元洲盗用长公主名义,贪赃枉法,和宗正司狼狈为奸,谋取暴利,因为数额巨大,直接被判处斩立决,长公主受人蒙蔽,差一点犯下大错,被罚俸三年,禁足长公主府自省。

    至于谢青蓉,因为有首告之功,免于死罪,归入贱籍,而谢明嫣意图谋害皇后,这样的事情不容声张,所以一杯毒酒给了她一个体面的死法,对外宣称暴毙而亡。

    有罚自然有赏,谢明清官升三级,从羽林军的小郎官摇身一变成为羽林左监,手底下管着近千号人。靖国公府亦有恩赏,因为凌傲柏已经无官无爵可封,便只是赐了些财帛。

    看完廷尉府的结案奏报,萧景泽长叹了一口气,问道:“周卿,你可是觉得朕如此处置,实在是太过心慈手软?”

    “陛下恩慈,是他们之幸,微臣不敢妄言。”廷尉多出身律学世家,周家三世廷尉,到了周廷之这一辈,当然知道在皇帝面前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萧景泽轻笑一声,“也罢,就这么着吧,权当是他们为朝廷效力这么多年的一点恩赏。”

    周廷之得了这话,拱手道,“微臣知道了,这就命人去办。”

    而此刻的椒房殿中,喜儿和珠玉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连大气都不敢出。

    谢瑶光的脸上一片平静,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在生气,她慢条斯理地吃完饭,搁下筷子,擦了手,这才抬眼看向一片的两人。

    “喜儿,你可还记得,你初到我身边的第一日说过的话?”

    “奴婢……奴婢记得,奴婢请主子赐名,往后要忠心为主绝无二心。”喜儿话说到最后,咬了咬唇,实在是不敢再去看谢瑶光。

    “好一个忠心为主绝无二心,你从前将我的事一字不落的传信给皇上,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没想到有朝一日你也会欺瞒于我,既然如此,我这里就不留你了,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吧。”谢瑶光叹了口气,看向珠玉,“你不是我身边人,不知道我的规矩,且饶了你这一回,现在外头做一个月的苦役,以观后效。”

    珠玉忙不迭地谢恩,反观喜儿,面色苍白的愣在原地,竟然连话都说不出来。

    直到谢瑶光摆手示意她们出去,喜儿这才如梦初醒地磕起头来,“娘娘,娘娘,喜儿知道错了,喜儿不该瞒着您前朝的事儿,可实在是……实在是皇上有吩咐,喜儿不敢不从。娘娘的脾气,皇上是最清楚不过的,您要是知道了那些大臣们的话,肯定是要生气的,皇上也是怕您气坏了身体……”

    “好了,别说了。”谢瑶光揉了揉头,“本宫不想再说这些事,你们都出去,我想静一静。”

    宫女们退出了寝殿,珠玉到底没有经过这样的阵仗,惴惴不安地问喜儿:“娘娘生了这么大的气,是不是……是不是要跟皇上说一声?”

    喜儿踌躇了一会儿,又看了一眼门内的谢瑶光,似是下定了决心,对珠玉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在这儿看着,我去找皇上,只要皇上来了,娘娘的气肯定就消了。”

    不止是喜儿这样想,珠玉也认同她的说法,帝王荣宠,那可是任何一个女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然而,出乎意料地是,萧景泽是来了,但是他连椒房殿的大门都没能进去。

    看着那紧闭的大门,守在外头噤若寒蝉的宫女和卫尉,萧景泽露出苦笑,什么叫做自作孽,现在他总算感受到了。

    那些时日,他避而不见,阿瑶心里的难受和苦痛一定比他此刻更甚吧,毕竟……毕竟那个时候,自己连一句解释都没有就冷落了她。

    “皇上,皇后娘娘只是一时间想不开,等她明白过来,知道皇上都是为了她好,就不会生气了。”黄忠在一旁劝说着,心里也忍不住有些埋怨皇后不识情趣,皇上在前朝为了她驳斥了多少大臣的面子,她倒好,在这儿给皇上使小性儿。

    当然,这样的腹诽黄忠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萧景泽摇了摇头,不知是在否定黄忠的话,还是下意识的动作,他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强逼卫尉打开宫门,而是转身离去了。

    黄忠一愣,随即小跑着追了上去。

    椒房殿内熏着香,有宫人低着声音在谢瑶光耳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