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文采风流 >

第57部分

重生之文采风流-第57部分

小说: 重生之文采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隋丽只是一个副省级城市市局的副局长,放在前世瞧的一些小说里讲,只能用周星驰的一句经典台词来形容,那就是“猥琐,非常之猥琐!”可人家再差也得是副处级的干部,外放到地方怎么也得是县长一级的人物,在地方也算是土霸王了。对于张铎这种,前世若能考上公务员,都算祖坟冒青烟的屌丝中的屌中屌而言,那绝对是逆天的存在啊!

便是今生也不便得罪啊!他立志当文豪,办文化公司,人家文化和新闻出版局是主管单位。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就算他可以求到金玉堂出面帮自己摆平一些事,可金玉堂帮的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除非自己肯分一些股份出去,可利弊得失张铎却还没想好!

张铎当下笑着说:“原来这么不巧啊!那我就看看再联系一下其他的报社,就不麻烦阿姨了!”

隋丽见张铎如此通情达理,当下笑着说道:“哎,不麻烦,不麻烦,阿姨一定要帮你挑个好报社,你不知道我们家海洋有多崇拜你,能给你帮忙,他高兴都来不及呢!”

霍海洋也是连连点头,一副十分狗腿的样子说:“是啊,是啊,星仔你放心,我肯定给你找个好报社,而且价钱绝对便宜,他要是敢说个不字,我立刻带兄弟抄了他的报社!”

“咳咳!”隋丽咳嗽道。霍海洋这才反应过来,他刚刚说话实在是太江湖气了,讪讪笑道说:“我是说带着文化局的人去检查他们报纸的内容是不是有‘三俗’的地方,一经发现,绝对是严肃处理,我们的口号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吧!妈?”

隋丽笑着点头说:“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张铎心说:“我靠,你们这是文化局还是整人局啊?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我又拍不死你,捶不烂你!索性不得罪你,反正对我而言,买那个报社不重要,我脑子里有好的小说才重要!”

张铎笑着说:“那怎么好意思呢!”

霍海洋瞪着眼睛说:“星仔,你这么说就是不给我面子啊!我跟你讲不给我面子的人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但看在你是我偶像的份上,我就原谅你了!”

张铎无奈道:“那就麻烦洋哥了!”

霍海洋高兴道:“不客气,不客气!”

隋丽见张铎答应,十分欢喜道:“我听说张铎同学之前答应过给《松江晨报》一部小说稿子,应该不会不算数吧!”

“我答应过的,自然算数!”

隋丽顿时心中大定,又笑着对唐天豪说:“老唐,局里准备任命你为《松江晨报》的新一任社长,不知你什么意见!”

唐天豪冷哼道:“我已经答应给张少做事了,既然张少不能买《松江晨报》,社长之职,我也只能说抱歉了!”

隋丽却是一愣,局里哪个人不知道唐天豪对《松江晨报》的感情,可听他的意思却是为了跟张铎,连社长都可以不当。隋丽顿时语气冰冷地说道:“老唐,你可要想清楚,一旦你离开了《松江晨报》,你的编制可就没了!”

唐天豪冷笑道:“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与小人之下。我当初就是把这个编制看的太重,可从今以后,它再也束缚不了我了!去他妈的编制吧!”

隋丽、严坤、霍海洋听了都是豁然变色,想不到唐天豪会如此决绝,张铎知道唐天豪的心思,倒没什么意外!

这时一个人推门进来说:“嗯,编制怎么了?谁对咱们局里编制不满吗?”却正是去市里汇报的局长周慕言。

唐天豪见周局长进来,心中一动,便说道:“周局长,我不是对编制不满,而是孟南星听说局里要卖《松江晨报》,有意要买,并请我出任社长,我是感慨自己在《松江晨报》干了这么多年,想不到要当上社长时,编制却没了!”

第075章报社到手

周慕言上午刚到办公室没多久,就被副市长李国泰一个电话叫去了。原来在今早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李国泰汇报了2001滨城图书订货会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议案。

他的理由是,滨城地处祖国边陲,自古文风不兴,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成就乏善可陈。但近年来,随着著名作家王诚、孟南星先后在《东北晚报》上发表小说,滨城的报业,图书出版业发展突飞猛进,在过去的2000年中,国内十大畅销书排行中,松江人民出版社占了四本,而孟南星一个人就占了三本,这个成绩是十分可喜,甚至说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东北晚报》也取得了日均发行量过两百万份的骄人成绩,一跃成为国内发行量第三的报纸。2001滨城读书订货会的成功,在华夏北方的省会城市图书订货会中还属首次。万邦影视公司投资三千万的《天龙八部》,更是拉开了国内电视剧大制作的帷幕。

滨城的文化产业在过去的一年里,有着长足的发展,但还远远不够。市政府应该加大扶植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滨城继冰雪之都后,再打造一个文化之都的城市名片。

李国泰抛出这个议案,自然有他的心思,他是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若是能在任期内把滨城打造成一个文化之都,却是大大的政绩啊!

与会的几位领导对李国泰的议案很心动,因为滨城虽然是副省级城市,却不是区域中心城市,甚至连二线城市都有些勉强。除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不行外,文教卫生方面薄弱也是一个原因。

如今滨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腾飞的架势,市里并不介意稍微扶植一下。发展文化产业,除了经济方面的好处,更主要的是名声好听!不需要文化之都,只要能混个东北地区文化中心,就不枉市里的一番苦心!

当然,也有些领导认为,《东北晚报》能有今天的成绩,孟南星的小说占了很大的因素,但孟南星的写的是武侠小说,却有些上不得台面。滨城市如果去扶植武侠小说产业,就不怕被兄弟城市笑话吗?

而市长江朝奉则认为,俗话说,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在文化界“反三俗”,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的大背景下,市里即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的政策,又要对通俗文学产业进行引导性扶植,以期可以良性发展,让滨城市的文化产业,在上一个台阶。

周慕言因为是文化局长而有幸列席会议,并发表了一段讲话,但整个常务会并没有讨论出明确的结果,到了中午大家就散会吃饭去了。周慕言却心情大好地回到了局里,虽然还没有什么结果,但文化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受到市里重视是肯定的了,若是出了成绩,说不定还会升一升官啊!

周慕言回到局里,越想越高兴,居然产生了找严坤喝两杯,谈谈今后的工作的想法。他也没打个电话通知一声,就直接走到严坤的办公室,推门进来便瞧见一屋子人,而且刚好听到唐天豪的那句感慨。

在听到是孟南星想买《松江晨报》的时候,周慕言下意识的想法就是,李市长说过要对孟南星进行些照顾,市里也有扶植文化产业的想法,这正是个机会啊!

周慕言望着张铎笑道:“这位小同学就孟南星吧?果然是少年英才,局里的《松江晨报》早就有卖掉的想法,能交到风头最劲的天才作家手里,想必定不会负了《松江晨报》创刊元勋的一番心血!”

张铎听了,尴尬地看着隋丽母子,意思是说,我也没想到会这样!隋丽则气呼呼地望着唐天豪,又向周慕言说道:“局长,我都答应帮张铎再联系一家报社了!”

周慕言自然知道张铎的本名,唐天豪也是怕说本名周慕言一时反应不过来,才说笔名的。周慕言笑道:“哎,滨城要出售的报社中,哪个能有《松江晨报》好?那些报社大多是个空壳子,一没名气,二没人才,好多都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买那种报社,还不如重新注册申请一个,三个月怎么也跑下来了!”

张铎心说,靠,你们帮着申请都要三个月,要是我自己没个一年半载肯定想都不用想了,怪不得剩个牌子就敢往外卖,果然是好买卖啊!

周慕言如此耐心地解释,隋丽就不好说什么了!她总不能说,《松江晨报》不能卖,我还打算让儿子到那当总编啊!只能怨恨地瞧着唐天豪,心说若不是这老儿多事,海洋的总编就当上了。

话说到这份上,张铎只得向周慕言道谢说:“谢谢周局长的大力支持,我一定会好好经营《松江晨报》,不让创刊的前辈们蒙羞。只是我还是一个高中生,能力有限,在报社今后的发展中,还望局里的领导能够给予支持和引导。如果几位领导不忙的话,我想在君胜酒店请几位领导吃个便饭,顺便还有些问题,想向领导们请教一下!”

周慕言愣了下说:“君胜可是四星级的酒店,凭我们的工资可是吃不起的啊!”

张铎腼腆地笑了下说:“这几天刚好又有一些稿费进账,这点便饭还是请的起的!”

周慕言感慨道:“我都忘了这位天才作家还是个小土豪啊!好,那咱们今天中午就‘打土豪’,都去君胜酒店吃去。”

霍海洋在旁边眨巴眨巴眼睛,心里盘算张铎到底有多少钱,算出来的结果却让他有种泪流满面的冲动,自己一年吃拿卡要,也没弄上十万块,这张铎连十八岁都不到,差不多就有几百万的身家,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霍海洋搂着张铎的脖子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张铎忙把霍海洋的手拿下去说:“我这点钱,跟那些商界大佬差远了,还真算不上什么土豪!”

严坤笑着说:“张铎有这个志向,总有成为真正土豪的一天的!”大家对严坤的这句话倒是十分赞同。

一行六人,分三辆车前往君胜酒店,隋丽的那辆车里,并没有司机,而是她自己开车载着儿子。隋丽愤愤不平道:“唐天豪那老儿真是可恶至极,要不是他搅局,《松江晨报》就不会被卖掉了!”

霍海洋则漫不经心地说:“算了吧,妈,你还真瞧的起你儿子,真想让我当总编啊?”

隋丽发火道:“废话,不想让你当总编,我整这么多事干嘛?”

霍海洋很夸张地表情说:“妈?我跟小姑娘谈谈人生啊!理想啊!文学啊!艺术啊什么的还行!要是唐天豪不当社长给我撑腰,我哪有本事当总编啊?”

说到这里,隋丽就更生气了,“唐天豪那老儿,能给江芷兰打下手,却不愿给海洋你当上司,真是可恶至极。我总得找机会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霍海洋也在旁说:“那老小子好像是有点瞧不上我啊!这《松江晨报》要不是张铎买的话,我非一天抄他八遍不可!”

虽然严坤、唐天豪兄弟和隋丽母子不是很对付,可六个人到了酒店之后,吃饭的气氛倒还很融洽。一则是有周慕言压得住场面,二是多少也要给张铎这个做东的面子。再者大家都是深谙厚黑学的人,就连最粗俗的霍海洋都是习惯背地里使坏,所以气氛倒是很融洽。

酒喝的差不多时,张铎跟周慕言谈报社转让的事,周慕言拍着胸脯说:“叫你爸来签合同,三天之内,保证搞定一切手续!”

张铎心说,以目前这个年代的行政效率,三天真的是神速了。照这么算下去,买下报社来之后,还要重新招募员工,等到停刊整顿期限结束,估计到五一差不多就可以重新上市了!虽说报纸这行当不比朝阳产业那么前途光明,却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第一份产业。从今以后,他就不在是一个普通的作家,而是一个进军文化产业的商人了!

第二天,张振兴从兴山赶到滨城,到市文化局签署报社转让合同,因为张铎还不到十八岁,所以这份产业暂时只能放在张振兴名下。

张振兴年后的时候,到兴山市一中附近,开了个网吧,张铎虽然知道这是最后走向微利,濒临消亡的产业,但此时却正是暴利时代,经营几年倒也没问题。况且张振兴是一个十分有主意的人,就算张铎劝他也没用。

签了合同,交了钱之后,《松江晨报》就算是张铎的产业了,后续的手续会有文化局的人员帮张铎办理,倒不用他操心。

办公地点依旧在原来的楼里,房租一年一交,可以先欠着,算是给张铎的优惠。报社里的设备统统折旧算给张铎,剩下的几名合同工,张铎留用也好,遣散也罢,都随他自己的意愿,文化局并不干涉!

可费用却一分没少,居然还是唐天豪预测的十万块。让张铎感觉怪怪的。无形资产这一说法在90年的时候国内才有定义,但还没发展起来。如果不算无形资产的话,那就是文化局用一块牌子卖了将近十万块,简直是奸商中的奸商。可如果把《松江晨报》的品牌价值算进来的话,张铎的便宜却是赚大了!让他一会感觉自己亏了,一会又觉得自己赚了,实在是好不纠结!

第076章对策

报社到手后的张铎好不开心,因为一个人有钱跟有产业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