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18部分

鉴宝人生-第618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除了柴平乐的四条屏确实不错之外。许多人投他第二名,也有他是主办人的因素在内。

其实。名次对柴平乐来说,还真得不太重要,他只想他的四条屏是真迹就可以了,但现实却并没让他如意,他也只能暗叹一声“晦气”。

由于这次参加斗宝的藏品质量都相当的出色,接下来的三至六名的竞争非常激烈,最后都只是以非常微弱的票数才得胜,而第六名和第七名之间,更只是相差了一票而已,这让第七名心中的懊恼就别提了。

评选出了斗宝环节的名次后,这次的交流会也就此结束了。

之后,柴平乐就张罗着各位专家和与会人员,一起去餐厅就餐。

其实,到了这时,大家就可以自由安排行程,如果时间紧的话,现在就走也没关系,时间宽裕,那就留下来游玩一番,或者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一下学问。

当然,就算有人急着要走,也不会现在就走,毕竟现在都是午后了,就算要走,也得吃过饭再走才行,特别是几位老前辈都没走,那其他人更不好意思马上就离开。

在柴平乐的邀请下,众人一起来到酒店的餐厅,至于那些藏品,则有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走起来,安全方面大家也不用担心,基本上是不会出问题的。

大家在柴平乐的事先准备好的包间,纷纷入座之后,工作人员就摆上了美味佳肴。本来早上就起的早,现在又已经是午后了,大家的肚子都已经空空如野,于是大家又客套了一会,就纷纷动起了碗筷。

不过,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当然不能放过这样交流感情的机会,于是许多人垫了一下肚子之后,就端起酒杯,开始向大家敬酒。

其中周围最为热闹的,除了几位老前辈之外,还有就要数柴平乐和楚琛了。

柴平乐不用多说,作为主办人的他,大家敬他酒也是很正常的。不过,给楚琛敬酒的人,除了想要和楚琛认识一下,联络一下感情之外,就是想打楚琛那五册徐渭手稿的主意了。

不过,这些人可打错了主意,楚琛又不是差钱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转让这样的东西。于是,这样的要求他都一一婉拒了。

这些人看到一时打动不了楚琛,也只能把名片递给楚琛,让他多考虑一下,随后多敬了几杯酒。这一幕,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见了,也纷纷上前劝酒,不过喝酒楚琛怎么会怕他们,到最后这些人差点全军覆没了。

宴会到了尾声,于老和王老因为还有别的事情,就站起身来,向大家告了辞。其实,许老本来也有事情,但因为想要研究徐渭的手稿,就把之前定下来的事情给退了,准备在这呆上几天才走。

等于老和王老等人离开后,这场宴席也就告一段落。

楚琛先去拿了手稿准备送到许老那边,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就见柴平乐和那位青年一起走进来。

双方寒暄了一会,柴平乐就笑道:“楚老师,冒昧的说一句,如果您将来有出售李墨和徐渭手稿的打算,请您务必联系一下我,价格方面,您完全可以放心。”

楚琛礼貌的回复道:“柴总,如果我有这个打算的话,我会联系您的。”

“那好,我就不打扰您了……”

看着楚琛离开后,那青年就撇了撇嘴道:“叔,这楚琛不过一个毛头小子而已,而且不过是刘老的徒弟,您干嘛对这么客气?”

柴平乐没好气的斥道:“你懂个屁,难道不对他客气,还对你客气!”

青年对柴平乐的训斥也没当回事情,说道:“可是,这楚琛也未免太不给您面子了吧,您都两次说要买他的东西了,他都还是那个鸟。样,换我的话,早就对他不客气了!”

“混帐!”

柴平乐听了这话勃然大怒,指着青年的鼻子就骂道:“你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啦!人家楚琛再怎么样,也是刘老的徒弟,真想要对付你,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我告诉你,如果这段时间你敢打楚琛的主意,我让你吃不完兜着走!”

说完,他就脸带怒气的向屋里走去。

青年表面上唯唯诺诺的连连点头表示不会,内心却并不以为然,他觉得,就算楚琛背后的实力确实比较强大,但那也得在京城才行,现在山高皇帝远,他到不相信,楚琛还能把手伸到星城来。

不过,对自己这位堂叔,青年还是很害怕的,知道如果自己真的不听他的警告,到时自己肯定讨不了好。想想以前做错了事情,自己这位堂叔的惩罚手段,他都有一股子不寒而栗的感觉。

柴平乐的警告虽然对青年来说是个紧箍咒,同时他也是个纨绔子弟,但再怎么纨绔,面对即将让他失去纨绔资格的家族危机,他怎么可能不上心?

现在家族的局面,让青年非常担心,别看他表面上好像没心没肺的,实际心里一直在想着能够解决危机的办法。

但老话说的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他以前就不学无术,现在一时之间除了一些歪门邪道,他怎么可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而那些自以为不错的歪门邪道,也都被柴平乐给一一拒绝了,为此,这段时间他还被禁了足,一天到晚,除了跟在柴平乐的身边,根本不能离开半步,也算是绝了他闯祸的机会。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不然家里早晚都得玩完!”

想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即将离自己远去,青年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焦急的神色,不过他左思右想,绞尽了脑汁却连办法的影子都没想到。

这时,柴平乐拿着东西走了出来,他闷哼了一声:“还站在这干嘛,没事就给你那些朋友打打电话,问问他们哪里有什么好的书画作品,正好许老和楚琛这几天都在这里,还可以请他们帮忙鉴定一下!”

“好的!好的……”

青年连连点头,不过正在这个时候,他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他自认为的好办法:“哈哈,真是天不亡我,既然楚琛不能动,那在别人身上想想办法,这总可以的吧……”

第九百二十四章疑心病太重

第二天一早,吴叔等人就坐飞机回京了,而楚琛和吴可他们则在星城又痛痛快快的游玩了四天,相当的尽兴。

正当楚琛准备星期五就回京时,星期四晚上,那位叫做小马的贩子就打了个电话过来,楚琛这才想起来,上个星期六他还答应过,要去小马那看他的藏品。反正最近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他就很痛快的应了下来,准备明天还在清水塘古玩市场碰面。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早饭,楚琛和吴可以及左山三人,一起坐车来到清水塘古玩市场。

也是巧,今天是清水塘古玩市场同样也有集市,楚琛他们刚到市场的时候,市场上的顾客也相当的多,不过毕竟是周五,人比上次还是要少一些的。

反正时间也宽裕,楚琛就带头一路边逛边走向小马的摊位,但也不知道是今天运气不好,还是好东西已经被卖光了,一路走下来,楚琛不过收获了两样小玩意而已。

当然,世界上的好东西就只有那么多,楚琛也不指望把所有好东西都收入囊中。

小马的摊位差不多在古玩市场靠最后的地方,而且位置还有些偏僻,楚琛他们说说笑笑的走到那的时候,买家并不多,只有两位而已,而且照着楚琛近五年小贩生涯的经验,其中一位还没有购买的想法。

果然如楚琛想的那样,等他刚和小马打了一声招呼,这人站起身来拍了拍手就径直离开了。

另一位买家,楚琛则觉得他应该是位新手。这一点从他生疏的鉴赏手法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般来说,这种人贩子们都很喜欢。因为特别容易忽悠。特别是看了几本文物书就自认“高手”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贩子们那就更喜欢了。

虽然这人看起来是位新人,不过楚琛也不得不说他运气好,他刚跟小马打了声招呼,这位买家就把小马摊位上最好的一件东西,拿到了手上,仔细观察起来。

不过,让楚琛觉得奇怪的是,一开始。买家脸上还有些欣喜的味道,但片刻后,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表情开始显得犹豫和纠结起来。

买家手中的,是一只直筒形笔筒,外壁浅刻桐阴竹石,花冠雄鸡,并镌刻诗文一首。

此物可谓图文并茂,雅致脱俗。刀工简洁,效果传神,文字亦秀丽端庄,包浆沉稳。文静可爱。

楚琛就算没有细看,也知道这是一件开门到代的名家作品,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纠结和犹豫的,难道是买家没带足钱。还是觉得这笔筒看起来保存的太好,太光鲜了?

看到买家犹犹豫豫的过了十多分钟都没决定好买还是不买。小马就有些受不了了,笑着说道:“大哥,我这只笔筒是从一位老大娘家里收来的,她家祖上可出过大官,您就放心好了!”

买家闻言顿时皱了皱眉头,又发现旁边的楚琛盯着自己手上的东西在那欣赏,好像挺中意的样子,就直接把笔筒放回了原位,说道:“算了!我东西不要了!”

说完,他就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不过还没走出几步,他又回过身来,对着楚琛说道:“年轻人,看你一表人才的,什么不好做,要做‘托’啊!劝你一句,趁早改行吧,还来的及!”

说完,也不等楚琛开口,他就快步离开了,这让楚琛他们一脸的莫名其妙。

过了片刻,吴可哈哈笑道:“没想到我们的楚大专家居然被人当成是托了,真是笑死我了!”

楚琛一脸的苦笑,对此他还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欣赏也会被当成是托,这么多年他真头一次遇到。

小马笑着说道:“可能是我的话被他误会了,不过这只笔筒真是我从一位老大娘手里得来的,就算不是好东西,至少年代不差,我看他是下套的事情听多了,有些反应过度了吧!”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感兴趣,市场也开始越来越火爆。与此同时,随着一些新人的进入,古玩行业的乱象也愈演愈烈,各种骗术也层出不穷。

一般而言,古玩行业里的老江湖们,都喜欢那种自认“高手”,但鉴定水平明显是个半吊子,却自信满满想来“捡漏”的藏家,这样的藏家在老江湖们的眼中,就是实实在在的棒槌。

古玩市场宰客方式很简单,无非就两招:一招是“借刀宰人”,另一招是“故弄玄虚”。

“借刀宰人”就是用“托”来套买家。最初的“托”来自于周围的那些摊贩或者小伙计,但是后来行不通了,因为一回生二回熟,总是露熟脸也不行,容易穿帮。

有了这样的顾虑之后,一个行业便应运而生了,那就是职业的“托”。这些人也多来自农村,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在市场转悠。当某个摊主需要他们来“钓鱼”的时候,他们就凑上来,用诸如“逛遍了市场,总算看见好东西了”之类的话语来引诱买家,交易完成过后再来摊主这分成。

另一招“故弄玄虚”就得看表演功力了。比如像“我这货是从某某那好不容易才弄来的,要不是看你是行家,我都不拿出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同时做出左顾右盼,怕别人听见的动作。

一般这两招出来,棒槌们十有八。九就买了,就算价钱大,这些人心里也肯定觉得很满意。

不过,这两种招数用多了,总有人总结出来,有些好意的,就会提醒刚入行的朋友千万要注意。不过,新人嘛,不上过几次当,他们也不会记得教训,因此提醒归提醒,这种骗局该踩的还是会踩。

当然,也有人把这种提醒记在心里,为自己避免了许多损失,但万一疑心病太重,那无疑也会错过不少机会,就像楚琛他们遇到的这位买家这样。

笑过之后,小马就说道:“楚老师,要不咱们这就到我那里去吧?”

“等会!”楚琛摆了摆手,随后拿起那个笔筒,说道:“让我先看看这笔筒。”

小马微微一愣,他还真没想到,楚琛也看上了这只笔筒,连忙笑着说道:“行,您尽管看……”

楚琛把笔筒里外打量了一遍,发现诗文下方留有“筠谷”的款识。

筠谷为清代著名篆刻家杨谦的字,杨谦家学渊源,继承父业,精岐黄,工篆刻,得李阳冰法,尤工牙竹,又善琢研,为一时名家。

杨谦的篆刻当时极负盛名,“扬州八怪”之中,金农白文“金吉金”印、朱文“金氏寿门书画”印都是杨谦刻的,罗聘所用的“罗聘私印”也出自杨谦之手。杨谦与罗聘过从甚密,和金农亦互有诗词唱和。杨谦的篆刻对后世影响颇深,著名的“西泠八家”中的赵之琛都有仿他的印作。

经过鉴宝,楚琛最后可以肯定,这是杨谦的真迹,距今为止,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非常不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刚才的买家产生了怀疑,再加上他疑心病太重,最后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