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回运河前朝路 >

第56部分

梦回运河前朝路-第56部分

小说: 梦回运河前朝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公慢走,改日仁杰定当前往拜谢!”狄仁杰道。

    “能跟紫烟在一起就好,谁还在意其他的事情呢!”王连说的是真心话,能够跟袁紫烟重逢,令他百感交集,心情难以平复。

    “走吧!”袁紫烟道。

    “好!”王连搀扶着袁紫烟,离开了武则天的寝宫,在一群侍女的陪伴下,穿过复杂的宫殿群,来到了云霄宫。

    这处宫殿的规模,不比武则天的寝宫差,五层楼,高达三十米,门前的广场处,矗立着一尊巨大的紫金凤凰,展翅欲飞,宫门口矗立着一块醒目的石碑,上有四个红色的行书大字,擅入者死!

    袁紫烟已经一百一十岁的高龄,不适合爬楼,她平时休息的地方,就在一楼靠南的房间里。

    王连搀扶着进去,袁紫烟还是疲惫地躺在柔软的大床上,王连坐在床边,依然握着那只手,不想分开。

    已经是戌时,晚上九点多,平日里,袁紫烟早就睡了,她说,今晚突然想起了很多往事,心神不宁,本想起来推算一卦,到底是懒惰,没有进行。

    “夫君,我这个年岁,朝不保夕了!”袁紫烟感慨道。

    “紫烟,你的肤色看起来很不错,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王连道。

    “在垂暮时光,上天又把你送来,不知是安慰我,还是让我死心。”袁紫烟道,以王连外表呈现的年龄,完全可以再娶一名妙龄少女。

    “上天让我来陪伴你,紫烟,这次我不会再离开的,哪怕死去。”王连真心地说道。

    “父亲说过,你不属于这里,却跟我有三世之缘,现在可以跟我讲讲,你怎么又来了?”袁紫烟问道。

    春秋开邗沟、秦南造灵渠,会稽建镜湖,三国通白沟,王连将自己的过往简单说了一遍,又拿出运河之眼给袁紫烟看,等于将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了她。

    袁紫烟一声长叹,心情却好了起来,她把运河之眼还给了王连,幽幽地感慨道:“夫君,跟你做的这些大事相比,紫烟心中的这份爱,已然无足轻重了。”

    “有时候,我也埋怨上天的刻薄,让我一次次错过,一次次心痛。”王连道。

    “黎民百姓的福祉更重要吧!男女私情不过一时之欢,百年宴席也终将散去,而运河闪耀的光芒,却是千秋万代。”袁紫烟说了句,太疲惫了,就这样拉着王连的手,嘴角挂着微笑,沉沉地睡去了。

第110章 太平公主() 
王连靠在她的身边,看着这张因为等待而苍老的脸庞,却是久久无法入眠,往事一幕幕不断飘忽在眼前,继而化作斩不断的情丝,任凭狂风也无法吹散。

    第二天上午,袁紫烟醒来,两人一起吃了精致的早餐,接着携手出门,坐在开满鲜花的一处小院里。

    袁紫烟说,这些花都是她亲手种植的,也是闲来无事。在不断的交谈中,王连也获知了很多信息,这里就是他从未踏入的东都,如今已经被武则天改为了神都。

    宇文恺建造的豪华宫殿,被李渊付之一炬,而武则天建造的宫殿,也丝毫不比毁掉的宫殿逊色,帝王都喜欢大兴土木,用来证明至高无上的皇权。

    袁紫烟跟随父亲走后,见到了兄长和母亲,一家人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江南漂泊,隋炀帝派人寻找过,但每次都被袁天纲的神机妙算而巧妙地躲过。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于贞观初年授任利州都督,袁天纲在蜀中见到了他,相谈甚欢,也是第一次见到了年幼的武则天。

    袁天纲只说武则天贵不可言,并未点破她会成为女皇。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听说了袁天纲和袁紫烟父女在蜀中,立刻派人带重礼前来相邀,并且封她的兄长为郡守。儿子封官的事情,袁天纲不答应,只是收了重礼,将资金聚拢起来,交给儿子在凌云山修建凌云观。

    袁天纲父女入宫之后,袁天纲被封为帝师,常伴唐太宗左右,袁紫烟依旧被封为紫烟公主,还是李世民的姐姐。

    后来,武则天入宫,袁天纲却选择隐退,一直在凌云观内生活,临行时安排袁紫烟,务必照顾好武则天,当然,那时的武则天很青涩,写得一手好书法,被唐太宗称之为武媚。

    袁紫烟再没嫁人,虽然提亲者不少,都被她坚定地拒绝了。父亲也曾无意说过,也许有一天,她还会见到王连,这也是支撑她的信仰之一。

    “袁大师还在吗?”王连问。

    “家人都不在了,也没通知我,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白日飞升,我希望是后者吧!”袁紫烟道。

    “袁大师让你照顾现在的皇上,深谋远虑,棋高一招。”王连道。

    “我一直扶持陛下,直到她再无危险,坐稳江山。陛下嫁给李治后,便随高宗尊称我为姨娘,呵呵,这朝廷里,却也无人敢招惹我。”袁紫烟笑道。

    “也是受到你庇护,我才没被皇上处死。”王连道。

    “这世间的荣华,我已经享受尽了,却还是不死,就是等你再来吧!”袁紫烟道。

    “嗯,我们的情缘斩不断。”

    “不要如此讲话,拿出你那宝贝看看,这次的任务又是修复哪条运河?”

    “我也不明白,根据我掌握的知识,应该不会这个年代过来。”

    王连说着,从怀中掏出运河之眼,仔细一看,还真发现了不一样,通济渠黄河入口处,有一段变成了蓝色,应该是淤塞了。

    这是个小工程,人力充足的情况下,最多半个月就能完成。唐朝对运河最大的贡献,就是进行了大量的疏浚工作,维持运河水道的畅通,王连相信,即使他不来,这段工程也会有人负责。

    王连认定是上天让他来见袁紫烟,不由笑道:“紫烟,你看,就这么一小截不通,理论上不需要我,上天觉得你等得太久,让我过来陪你。”

    “天若有情,紫烟深感欣慰。”袁紫烟开心地笑个不停,这一个上午,她的笑声比几十年加起来都多。

    就在中午时分,武则天前来探望,还带着两个人,一名是三十多岁的女子,长得很漂亮,但是,一双眼睛始终有水波闪动,一看就不老实。

    另一个是少年,十一二岁的样子,长得白净俊朗,却透着一种少年老成。

    “令月拜见紫烟姨奶奶!”女子屈膝下拜,少年也跟着跪下,喊道:“隆基拜见太姨奶,祝您福寿安康!”

    “乖,都起来!”袁紫烟笑道,命人拿来两块玉雕,分别赏赐给二人。

    “朕的小女和孙孙!一个是掌上明珠,一个是心头软肉。”

    见王连盯着二人看,武则天笑着介绍了一句,从神情中不难看出,她是真喜欢这一对姑侄。

    令月,就是李令月,武则天跟李治最小的女儿,取个了道家称号,太平公主。

    这位少年自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后世对他的熟识,则是他跟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白居易为此写了一首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太平公主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女子,看着王连笑问道:“这位师父好生英俊,姨奶奶也不甘寂寞啊!”

    啪!

    一声脆响,太平公主的脸上就多了个巴掌印,正是武则天扇了她一记耳光,顿时打得太平公主泪眼婆娑,退到了一边。

    “记住,再敢对着紫烟圣母乱讲话,朕割了你的舌头。”武则天怒道。

    “令月再也不敢了。”太平公主屈膝跪下,是真怕这个亲妈,她可是什么都能做出来。

    “陛下,别跟孩子生气,有口无心。”袁紫烟劝道。

    “哼,若非圣母替你求情,有你好受的,滚回去吧!”武则天呵道。

    太平公主叩了几个头,急忙转身跑了,她就不明白了,开了句玩笑,怎么就差点被割了舌头,这道士打扮的年轻人,到底是多大的来头。

    李隆基面带惧色,这个奶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是不好惹,武则天则摸摸他的头,大有深意地说道:“私恩误国,不可重亲而远贤!”

    “孙儿定当铭记!”李隆基施礼道。

    武则天摆摆手,仆人连忙过来,陪着李隆基离开,就在云霄宫内玩耍,看来倒是这里的常客。

    “参见陛下!”王连这才施礼。

    “不必了,若是从姨娘这里论,朕倒是该称呼你姨父。”武则天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起来。

    “陛下莫要如此。”王连当然不能顺杆上,谁知道这位女皇会不会立刻翻脸。

第111章 杖打酷吏() 
“朕跟姨娘的感情,亲过母子,王连,这份朕的手谕交给你,若有人想要害你,必须经过朕的允许。”武则天说着,向后一招手,立刻有女仆上前,端上托盘,上面放着一卷只有巴掌长度的圣旨。

    “谢过陛下!”王连施礼后收下,这份手谕很重要,危机关头可以保平安。

    “姨娘今日气色颇佳,朕心中欢喜。”武则天笑道。

    “不瞒你说,我已这般年岁,夫君却如此年轻,总觉有几分怪异。”袁紫烟笑道。

    “年华可以老去,心却不能老,朕也想如姨娘一样高寿。”

    “呵呵,你习练吐纳之术,也不见衰老。”

    两人如同一对母女般聊着天,片刻后,袁紫烟道:“陛下,夫君所擅长者,兴修水利,莫不如让他去疏浚通济渠吧!”

    “何必劳累,朕自会安排人去做。”武则天道。

    “让他去吧,我也想跟着欣赏风光景致,好久都没离开这里了。”袁紫烟道。

    “王连,朕已经知晓,通济渠淤塞约百里,你需要多少劳役?”武则天这么问,算是答应了。

    “两万人即可。”

    “好,你且在此休息,陪伴姨娘,朕这几日便安排妥当。”武则天答应道。

    留了一床天蚕丝的双人棉被,武则天国事繁忙,带着小孙子告辞离开,袁紫烟看着被子笑了,“曌儿倒是有趣,竟然想到这些,说来,能与夫君再携手,紫烟心意足矣!”

    “紫烟,既然知道我的使命,怎么又催着陛下让我去疏浚?”王连埋怨道。

    “我老矣,还能伴你几日。”袁紫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笑着拉过王连的手,轻轻地摩挲着。

    边境战事又起,武则天说几日,却过了一个多月也没消息,王连跟袁紫烟每天生活在一起,赏花看景,却也生活得非常开心自在。

    宰相狄仁杰带着贵重礼物前来拜见,感谢王连当年对父亲的搭救和资助,顺道向王连这位专家请教关于运河的管理事宜。

    “隋末耗尽国力,虽经太宗皇帝励精图治,但运渠依然运输量不大。”狄仁杰道。

    “每年能运送多少粮食?”王连问。

    “初期二十万石,尚不及汉朝,如今国力有所恢复,已达五十万石。”

    运河已经淤塞,武则天却对疏浚工作表现得并不积极,因为运河没有发挥其水上运输作用,成了可有可无的选项。

    建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王连作为一名运河讲解员,对此非常了解,张口就来,给了狄仁杰很多中肯的意见,当然,还是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讲那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

    说起运河漕运的管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渐渐完善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战争,都是区域性的运河,并没有专职的官员进行管理。

    到了汉代,对运河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由大司农进行管理,还设有专职的太仓令,但管理制度依然混乱,主要是自然河流和运河的管理重叠,能发号施令的人太多。

    王连刚刚离开的隋朝,工部下方有个职务,叫做都水监,管理天下河流运输,工作人员上百。然而,王连却被隋炀帝封为钦封监御使,因为都水监的权力还是太小,不足以调动地方官吏进行配合。

    必须为运河设置专管官员,才能保证运河有效运行,在运输过程中要采用递运法,在各河段设置漕仓,转相递运,提高存储能力和运输效率。

    狄仁杰听得格外认真,自觉获益匪浅,回去后写了一封奏折,交给了武则天,此后,都水监内出现了一个职务,叫做水陆转运使,专负责运河的管理。

    随着不断完善,天然河流和运河河道的管理制度渐渐分离,这对运河未来的发展和利用,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已经进入五月,还是没有武则天的消息,王连和袁紫烟也不着急,听说,武则天去了黄河北岸的武陟县,参观那里新建的几座寺庙。

    武则天尊崇佛教,甚至为佛经题词,对修建庙宇从不吝啬,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这天上午,云霄宫外,突然聚集了大量士兵,将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