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我是大反派[快穿] >

第187部分

我是大反派[快穿]-第187部分

小说: 我是大反派[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到时候可能会喝汽水什么的,晏珍算了算自己的存款,还有些捉襟见肘。
    可是她都和同学们说好了,要是到时候爽约了那多没面子啊,思来想去,她就来找了爸爸,有生以来第一次说了谎。
    “家里买了房,钱有些不凑手,不过读书是最要紧的,拿去买教材吧,在学校里要多听老师的话,但是被人欺负了不用忍气吞声,回来告诉爸爸知道吗?”
    晏褚掏了掏自己的口袋,多数都是一些零碎的散钞,一分的,两分的,最大面值的也只是一毛钱。
    凑足一块钱的时候,已经是蛮厚一沓纸币了。
    晏珍看着那一张张皱巴巴的纸钞,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想和爸爸承认自己说谎了,可是同学描述的溜冰的魅力更加的吸引人。
    她低着头咬了咬下唇,终究还是没有承认自己说了谎,拿着钱闷闷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晏褚将剩下的几张散钞放到衣服口袋里,看着闺女回房间的背影,又摸了摸另一边的口袋。
    好在还有零钱,不然另一边口袋厚厚一沓十元大钞,要破开也不容易啊。
    果然孩子们都大了,对爸爸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呢。
    ******
    作为省城第一家溜冰场,这里的生意别提多好了,许多来凑热闹的年轻人,打扮时髦,就好像电视里演的一样。
    晏珍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个头高,发育好,看上去就和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没区别,加上姣好的面容,受到了不少青年的注目,还有一些自诩风流地朝她吹口哨,让这个还年幼的小姑娘又羞又臊。
    只是心中隐秘的有些得意,连拿着那一块钱出门时的负罪感都减轻了不少。
    “你啊早就该这样了,不是我说,你爸当倒爷挣的钱也不少吧,怎么日子还过的苦哈哈的,大夏天连吃个雪糕都要瞻前顾后的。”
    晏珍的同桌,也是这学期刚刚从京市转过来的小姑娘对着她说道,眼里满是鼓励和告诫。
    “也不是这样的,我们家孩子多开销大,加上最近买了房子,再说了,我爸还供我们姐妹都念书了呢。”
    晏珍看着这个比她想象中还热闹的溜冰场,顺耳听着同桌的话,然后小声解释道。
    “你们是你爸的闺女,他供你们读书是应该的,怎么着,就因为做了份内的事,还想要你们的感激了?”
    那个女生并不赞同晏珍的话:“再说了,你们家买房和你有关系吗?那就是给你弟买的,现在全家人抠抠索索的,你信不信都是给你弟将来备着呢?”
    她的话有些痛恨:“别说你爸和你奶对你们姐妹还有弟弟都是一样的,真要是不稀罕儿子,会让你妈一个劲儿往下生,直到为了生儿子丧命?你啊,收收你那天真,多想想怎么花你爸的钱,这就是他该你的。”
    一想到被爸爸宠上天的后妈的儿子,而自己只能被送回省城姥姥家来,女生的心里就有气,不就是多一个把吗,就显得特别金贵了?
    她算是想明白了,男人就是贱的,反正她现在还没成年,他爸就有义务给她生活费,要是不愿意给,她就去他和那个女人的单位闹,看他们是在乎钱还是在乎自己的声誉地位。
    晏珍心里觉得同桌这话不对,她知道爸爸和奶奶对她们姐妹和弟弟没区别,妈妈生弟弟难产,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
    可是对着新同桌,晏珍又没法解释,等玩上了滑冰,晏珍就彻底将这件事给忘了,沉迷在了滑冰的乐趣里。
    谎言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晏珍还算是克制的,每个月也就去滑冰场一两次,可是每个月都以课本费的名义朝爸爸或是奶奶要钱,次数一多,全家人都察觉到她的不对了。
    只有晏珍觉得自己瞒的好,心里也越发放松了。
    “反正也快放假了,这次去深城,我想带着大金和二珍一块去。”
    饭桌上,晏褚忽然开口说道。
    “我也想去。”
    听着爸爸居然要带大姐和二姐一起去深城,小的那几个孩子也吵闹了起来。
    “带上孩子多麻烦啊。”
    老太太想着儿子进货那么累,再看顾两个小的,岂不是累上加累了。
    “大金和二珍不小了,正好这一趟,也让她们姐妹俩开开眼界。”
    晏褚说着摸了摸几个年幼的孩子:“放心,等你们大一些,爸也带你们一块去。”
    不知道为什么,晏元宝等一众小萝卜头背后都有些发凉,直觉不是好事。
    
    第181章 吝啬鬼生涯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 例如二闺女晏珍现在存在的问题。
    晏褚并没有因为这个孩子借口书本费和他骗钱就将她定义为坏孩子,实际上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和父母撒过谎; 只是情节轻重的差别。
    晏褚觉得,这就是很多孩子人生的一个经历; 这一种变化,对孩子们是考验; 对父母而言同样如此。
    虽然想要锻炼两个孩子; 可是考虑到从省城到深城最快的火车也需要六天的行程; 而两个孩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晏褚就买了硬卧的票; 两个孩子个头都不算小,因此也需要买成人票。
    这么一来; 三张火车票就足足花了六十五块一毛; 现在工人的人均工资在八九十左右; 这个票价不算便宜。
    “以前爸爸去深城买的可都是站票; 还蹭了你们俩的光; 试试火车硬卧是什么滋味。”
    晏褚提着三人的行李; 两个闺女同样背着背包; 里面装的是寒假作业,以及在火车上准备看的书。
    在别的方面晏褚经济管制比较厉害; 可是在学习方面; 却是一点都不省钱的。
    这些时代看上去相似; 但是在历史的演变以及一些文化著作却还是有细微差距的,因此晏褚养成了每到一个新世界就学习当前世界文化的习惯。
    现在晏家的房子里有一间很宽敞的书房,一整面墙都是书架子,上面满满当当的都是书。
    一部分是从书店里买来的,一部分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其中还有好几本晏褚从回收站收回来的古籍,这些书家里人想要看了,随时都能翻阅。
    目前看来家里的学习氛围还是很好的,年幼的孩子选择性的看配图多的连环画,年长的孩子看故事集或是一些名著,不一定全能看懂,只是潜移默化的靠书籍的力量改变她们。
    要不是察觉到爸爸在书籍方面的大方,晏珍还想不到靠这个谎言来骗钱的手段。
    “站票多少钱?”
    晏珍忍不住问了一句。
    “比硬卧便宜,一张站票只需要十三块八,来回就省了十五块八毛,够家里小半个月的开销了。”晏褚领着两个闺女往检票口走,一边对着她回答道。
    “站票的话,很不舒服吧?”
    晏珍想着,这一趟行程足足有七天呢,就算是地方够宽敞能够直接坐在地上,可腿脚伸展不开,蜷缩这么长时间,肯定也是难受的。
    她想了想这学期自己前前后后找借口跟爸爸要了六块钱,就是爸爸从这些地方省下来的。
    “也就七天的功夫,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所以大金二珍,你们要努力读书,不是为了爸爸和奶奶,就是为了自己,只有念好书,找一份好工作,将来出远门你才有资格睡硬卧,甚至更好的软卧。”
    说话的时候,父女三人也检好了票,通过检票口朝站台走去。
    晏褚坐了无数趟火车,对火车的外在还是内在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两姐妹却不成,她们看啥都新奇稀罕,恨不得直接上手在那绿皮火车上摸一摸。
    火车的外部威武,内部却有些局促,姐妹俩的欣喜在进到火车里头后稍微减轻了些,不为什么,实在是太挤了。
    省城这一站并不是火车的首发站,现在火车上的人有些已经在火车里住了两三天了,天气冷,没开窗通风的说法,几乎刚进到火车里面,姐妹俩就被那脚丫子味混杂着人味儿恶心的一阵干呕,都想扭头跑出去了。
    这个时间点刚好就是在外工作的人回家探亲的时候,但凡能找到关系买到票的都来了,通常情况下,这个时间段的火车都是属于超量运行的。
    就是原本搭载一百人的火车因为各种关系户实际搭载一百二十人,多余的二十人要么就挤在站票车厢,要么就蹭卧票车厢单侧走道的座位,加上大包小包的行李,真的印证了什么叫做举步维艰。
    这样的场景和姐妹俩想象的不太一样,习惯了那股难闻的味道,抱着对深城的期待,她们又带上了笑脸,跟着爸爸往她们的床铺走。
    在他们前头似乎正好三人下了火车,床铺都是凌乱的,列车员估计也没时间来整理,父女三人找到位置的时候,属于他们的床铺已经被人占据了,还是看他们拿出了票,那几个人才不好意思的让开。
    看着这床不知道多少人睡过的被子,晏金和晏珍都不知道该不该往上躺,接下去可还有七天的时间呢。
    得了,也顾不上矫情了,抖了抖被子和床单,闭着眼睛就往上坐吧。
    这时候姐妹俩已经有些预感到旅程的艰辛了,只是这预感还不深,等火车开始鸣笛启动的时候,窗边不断倒退的景色,虏获了她们所有的注意力。
    “让一让,让一让。”
    火车上到处都是喧哗笑闹声,嗡嗡嗡在耳边没个消停,比这些笑闹声更响的是餐车员的叫喊声,中气十足,高亢嘹亮。
    “同志,今天的盒饭都是什么菜啊?”
    “什锦炒饭三毛五一份,肉糜烧茄子三毛五,醋溜鱼段五毛。”
    车上卖的都是盖饭,价格可比外面吃或是家里自己烧贵多了。
    因此问的人不少,买的人却不多。
    那个漂亮的女列车员一路喊着让一让,中途停顿了几次,消失在了这个车厢里。
    都上火车半天的功夫了,两姐妹也看腻了火车两边的风景,看着爸爸没说话,捂着肚子也没问。
    姐妹俩记得这趟出来带了不少烧饼和馒头,以往爸爸出远门的时候也是带干粮的,就因为火车上的东西贵,还是吃自家带的干粮划算。
    八十年代算是火车餐的黄金时代了,这个时候火车餐还没有外包出去,不论效益如何,旱涝保收,因此炒菜的大师傅不吝惜食材和调料,油盐酱醋都加的足足的,肉片也是实打实的肉片,这吃起来味道肯定差不了。
    等到了九十年代,火车餐开始了承包制,为了足够的利润,食材质量越来越差,厨师的水平也开始参差不齐,这才有了越来越多抱怨餐车难吃的声音。
    现在火车上的烧菜师傅还是铁饭碗,因此餐车上烧菜的有不少都是当年大饭馆的主厨,那手艺绝对没得说,盒饭的价格虽贵,可也物超所值。
    当然要说最好的,还是得自己去火车上的餐厅,在那儿你可以自己点你想吃点菜,只要有食材,只要当天在的大师傅会做,只要你有足够的钱。
    就在晏金和晏珍以为晚饭就是馒头烧饼配开水的时候,就被晏褚领着,来到了餐厅的车厢里。
    通常会来火车餐厅吃饭的都非富即贵,因此餐厅的打扮也格外小资情调,每一张餐桌上都铺着小碎花的桌布,靠窗的位置放了一个花瓶,里面插着一朵娇怯怯开放的鲜花。
    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份菜单,晏褚打开菜单,让两个孩子自己点。
    “今天是你们姐妹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火车上的第一餐,咱们就吃点好的,爸爸又借了你们姐妹的光,这个餐厅,我也还是头一回来。”
    晏褚十指交叉,手肘撑着桌子放在胸前,将点菜的任务交给了两个闺女。
    “爸爸,这里的东西太贵了。”
    晏金也是个很要面子的小姑娘,她不敢说太大声,只是凑到晏褚耳边小声提醒。
    刚刚餐车喊的盒饭的价格她觉得就够高了,结果来了餐厅,才知道一山更有一山高。
    煨汁鹿肉、焖炖甲鱼、银耳燕窝这些东西姐妹俩光听过从来就没见到过,更别提后面一看就闪瞎人眼的价格了。
    稍微亲民一些的油焖大虾,酱爆鸡丝,冬笋咸肉片,也都是三四块钱的巨款。
    姐妹俩有些咂舌,家里自己做成本也就一块钱不到的菜,怎么在这里就能卖那么高的价格呢?
    “吃吧,咱们也就今天吃一餐,之后就只能吃家里带来的馒头烧饼了。”
    晏褚往前推了推菜单,两个小姑娘互相商量了几句,然后就点了菜单上最便宜的一块三一份的韭菜鸡蛋,以及三碗米饭。
    “再来一份油焖大虾,一碗虾米冬瓜汤。”
    晏褚又给加了两份菜,晏金和晏珍觉得爸爸今天可能碰上脏东西了,不然这么豪爽的花钱态度,绝对不会在她们爸身上出现。
    这一餐饭花了足足十二块钱,因为最后晏褚又要了一个黄桃罐头,当作三人的饭后甜点。
    一顿饭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