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七十年代富一代 >

第29部分

七十年代富一代-第29部分

小说: 七十年代富一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孝正直接就拿着一把大菜刀,将肉切成小丁,放到水里汆了两分钟再捞了起来,葱姜蒜什么的也切好了备在一旁。看着锅里的油还没热,张孝正趁这个时候切辣椒。

    “能吃辣吗?”张孝正说着手里的刀还在快速的动着,切的东西大小一致,切口平整,一看就是个厨艺好的。

    还别说,会做饭的男人,魅力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更何况张孝正长得本来就不错,这样一来就是一副盛世美颜啊。

    “嗯?”张孝正看到柳安半天不回答,忍不住转过身来看了看。

    “咳咳,能。”

    柳安一回神看到张孝正菜板上切得整整齐齐的红辣椒,默默地咽了咽口水,等会的菜一定很够味。柳安会做一些小菜,但是稍微复杂一点的就不行了,也得多亏柳安用料足,不然还真不会多好吃。

    等两人做完了饭从厨房出来的时候,两人都都是满头大汗,这种天气做饭就是一种遭罪。不过张孝正做的菜味道倒是真的不错,吃起来也不比大厨差多少。

    等到了傍晚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张孝正就回屋拿了一大个西瓜递给柳安。

    柳安也没客气,道了声谢,就赶紧回城去了,家里面还有从上海带回来的多的手表,得趁着放假把这些东西处理掉。

    手表这种东西不算是稀缺物品,只不过上海买的手表在这里要卖九十块钱的。柳安当时换了多的侨汇券,有没有什么多的想买的东西,所以剩下的就全部换成了手表,也没打算靠这个赚多少钱。

    手表这东西,柳安只要降那么一两块钱,抢着买的人多的是。就算是在市价上降了两块钱柳安还是赚了许多,毕竟手表这东西家里稍微有点钱的都愿意去买。

    柳安去上海请了十多天的事假,但是工资却没给她少发,好像这儿就没有扣工资的说法,不过这个月的各种福利却是没有柳安的分。柳安也不介意,毕竟光倒卖那些手表的零头就够买许多的东西了。

    不过柳安去上海的事却是不敢张扬的,之前柳安还不知道请假了不扣工资,还说怎么假那么难请。

    赵婶子同意柳安的事假,不仅是因为和柳安的关系好,还有个原因就是柳安自己去外地,又不是公办,各种费用也不用妇联报销,也就是工资的事,妇联养了一大批闲人,倒也不差什么。这时候的探亲假还有外出公办的许多费用,都是要单位报销的,柳安请的事假倒是没什么大碍。

 第37章

    “你换个姿势; 对对对就这样。”

    其实柳安拍照也不是专业的; 不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架势摆的还是挺足的。

    “咔”

    “怎么样好看吗?”沈爱华一见柳安拍完就立马跑过来; 想看看效果怎么样。

    “这相片还没洗呢?看不到什么的。等我们照完就拿去照相馆; 洗完了再去拿。”

    柳安看到沈爱华毛手毛脚的,赶紧说道:“你也给我照几张。待会我准备好了之后; 你就按这个。”

    因为柳安在上海买了一个相机; 想着就顺便多照点照片,多留一点记忆。而且这种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常的有年代感; 等以后拿出来看的时候也挺有感觉的。沈爱华知道柳安买了相机之后,就非拉着柳安给她照几张。现在的照相馆贵还不说,照的还不好看; 毕竟只能再照相馆里面照,背景就那么几个。柳安被磨的无法就跟她约好了去公园里拍几张。

    因为早就说好了今天要照相; 所以两人穿的都还不错。只不过现在的照相姿势都比较含蓄; 柳安也想要有点年代感的东西,也就跟着沈爱华的姿势拍了一遍。

    “咱们换个地方继续来。”

    柳安她们拍照的地方是一个公园,还有一个人工湖; 风景十分的不错; 夏天待在里面也比较舒服。许多人不上班的时候,就喜欢逛逛这个公园。

    不过有个地方大部分人都是不会去的,那就是这个公园里的情人角。那是整个公园最隐蔽,也是最漂亮的地方,大部分处对象的小情侣都喜欢跑那里去; 时间久了那位置就出名了,一般不是处对象的都不会跑那里去。

    不过柳安和沈爱华就是去那里拍照,谁叫那里风景最好呢。所以两只单身狗对视一眼,相视奸笑之后,就提着相机往那边去了。

    所以柳安和沈爱华在里面乱逛,倒是惊到了几位小情侣。其实也没看到什么,就看到那些小情侣牵个小手,就挨了好几个白眼。

    “就这儿了,这里最漂亮。”沈爱华找到地方之后,就赶紧催着柳安给她拍几张。

    因为这种相机的胶卷不够,两人还没拍尽兴,就不得不走了。

    “下次我们继续来啊。”

    “对,下次去湖那边拍,今天那边都还没拍的,那边的荷花开的那么漂亮。”

    “待会你把胶卷给我吧,我家离照相馆近,待会顺路就回去了。”沈爱华也不想占便宜,用了柳安的相机,那洗相片的活就是自己的了。

    “行。”柳安也知道沈爱华的意思,也没有推脱。

    “待会我们……”

    柳安话还没说完,沈爱华就把柳安拉到后面藏了起来。

    “那不是钱丽吗?”

    柳安默默地探出头来看,“好像真的是钱丽,她旁边的那人是谁啊?”

    “不认识。我们从另一边走吧,待会撞见了不大好。”沈爱华拉着柳安从另一边的路走了。

    之前两人打扰了几对小情侣都觉得有什么,但是去打扰熟人就有点尴尬了。

    “钱丽那对象长得不错哈,我还以为她惦记着那位知青呢。咳,你的那位知青朋友长得也不错哈哈,是叫张孝正吧,昂?”本来沈爱华之前还说的好好地,莫名其妙的就带上了张孝正,还对着柳安嬉皮笑脸的。

    “张孝正长得本来就不错。”柳安一脸正气的说道。本来张孝正就不错,说这话也不亏心。而且这时候要是露出什么不好意思的神情,沈爱华绝对会乱想,顺带嘲笑柳安一番。

    果然,沈爱华听到柳安的回答,没意思的撇了撇嘴,“你都不带害羞的啊。”

    “我就只有看到数学题会害羞。你还有好多题都没弄明白呢,可得赶紧了。”

    一提到数学,沈爱华哀嚎一声,也没心思开玩笑了。看得柳安在一旁暗笑。

    其实沈爱华对于学习也没抱多大的热情,不过是柳安带动的,也没真的下狠劲去钻研。也就是柳安哄着她说,高考是一定会开的,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沈爱华也就是因为相信柳安的话,才跟着一起学习。

    第二天两人上班的时候,柳安就在帮沈爱华讲解数学题,帮她挨个分析公式。

    正讲的起劲的时候,钱丽忽然就凑过来问道:“你们在干嘛呀?我看你们这样嘀嘀咕咕好久了。”说着就凑过来看,结果就看到一大页纸的各种式子,钱丽就是小学文凭,看到这些东西就眼花,也没看出个究竟来。

    “我弟有题不会回家问我,我也不会就拿来问柳安了,结果我弟就盯上了柳安了。”沈爱华也不遮掩,大大方方的将那些东西给钱丽看。

    这时候把高中各种课本凑齐就不容易了,那些东西自然就有损毁,有的外壳早就不在了,就用报纸包起来的,就看表面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现在虽然有高中,但是都不怎么样,有些去上高中的人也就会些自己的名字,但是大部分的都是家里成分好的,学识怎样都是不管的。现在的高中上课也不会讲什么东西,基本上的都是政治,还就上半天的课,剩下的半天不是去学农就是去学军,课本什么都也和多年前的不一样了,全部都是政治色彩浓厚。

    “你弟可真爱学习,哪像我弟天天人嫌狗厌的到处跑。”钱丽也就是好奇,看到没什么也就不再追问了。

    沈爱华本来题就做的脑子疼,看到钱丽过来,自然就放松下来,跟她聊了起来。不过沈爱华每次都想问问钱丽对象的事,不过都给忍住了,憋得沈爱华直抽抽,让柳安在一边看热闹看的开心。

    沈爱华把那些书都囫囵看了一遍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那一天正好就是周末,柳安大早上的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外面的广播忽然就传来了高考的消息,“高考将于……”

    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柳安,腾的一下就从床上翻了起来,仔细听了起来。等真的确定高考重开的消息,柳安也兴奋的在床上滚了两圈。柳安虽然知道就是今年会有高考,但是其中的变数又有谁知道,万一要是不成,不就白费功夫了吗。

    就在柳安在床上滚来滚去的时候,外面忽然就想起了欢呼声,随后整座城都活了起来,倒处都是大家欢庆的声音。

    各个单位的广播就是用来宣布各种重要通知的,现在所有的广播都在播放同一个内容,消息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一些老学者一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忍不住的往下流,虽然流着泪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掩都掩不住。

    “这一天终于来了。”

    许多人一听到这个消息都跑到外面来看情况,就连柳安也不例外,全部都跑到外面来热闹了。广播还在循环播放着高考的事情,但是大家都还是认真得听了一遍又一遍。

    在南山大队的张孝正也听到了大队广播里的消息,为了再确定一遍,他把柳安送给他的收音机也拿了出来。等到大队里的广播和收音机里的消息重合时,张孝正才真正确定高考重开了。

    就连张孝正这种冷静自持的的人,听到这种消息的时候,眼里都充满了泪光。作为乡下的知青生活远比城里的人过得苦,听到这种消息的反应也是最大的。

    “张哥,你听见了吗?那是真的吗?”门外冲进来两个小伙子,还没进门就开始问道。

    “将重开高考……”

    这两人一进屋就听见张孝正摆在桌子上的收音机的声音,再听着外面大队的广播,两人立马就开始嚎啕大哭。

    随后赶来的一个女知青,也跟这两人一样,哭的不能自己。

    反而是当地的农民对这个没有多大的反应,该干嘛就干嘛。

    高考的时间定的是十二月十号,距离现在已经只有四十天了。在乡下的知青大部分早就放下了书本,和当地的农民都已经差不多了,每天都参加劳作,用来看书的时间并不多。

    得知距离高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之后,大部分的人激动过后全部都行动了起来。

    十月正是乡下秋收的季节,但是大部分知青全部都不管不顾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因为有许多人太久没有摸书本,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而且现在的书本都找不全,只能大家交换着看,学习的效果都不怎么样。大队上的人虽然都有意见,但是却没有多说,也是体量他们的心情,想着什么事都等高考过了再说。

    妇联里的年轻人除了就只能认个字的,其余的人都还想去博一把,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赵婶子也体谅大家,把大部分的任务都分给了其他人,给年轻人减轻了许多负担,让大家学习得更加投入。

    本来柳安和沈爱华之前就是在偷偷地学习,等高考的消息出来之后,两人才正大光明的用了起来。

    “柳安你可真是太机智了,早就猜到有这么一天。要不然就我那水平,拿什么和人家比啊。”沈爱华一听到高考的消息,就专门买了柳安爱吃的酱肘子来感谢柳安。

    这些也是沈爱华有感而发,自从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后,大部分的人学习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沈爱华想起自己之前的学习状态就感到惭愧,要不是柳安一只劝着她,她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水平呢。

 第38章

    重开高考的通知过了两天不到; 全国各地的文件也下来了; 让组织各地的人进行报名,而且报名的时间只有四天。

    几乎是同一时间市里就冒出了各个报名点; 每个报名点都贴着有招生简章。招生简章上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年龄二十岁左右; 不超过二十五周岁。对时间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三十岁; 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

    虽然这个通知还没下来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在复习; 不过看到上面的报名要求之后大家都更加定心了。

    毕竟有许多的下放的知青家庭成分都不好; 就怕又出什么问题; 看到这些规定自然就放下心来。而且上面还专门强调过; 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 破除唯“成分论”。不管这句话是不是说真的,但是有那个态度在那里就是好的。

    不过也有一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