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清贵名媛 >

第23部分

清贵名媛-第23部分

小说: 清贵名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用晚膳了?”徐熹问林氏。原本是林氏该问徐熹的话,今天却变了样。
  林氏望了望外面的天色才意识到自己都忘了该用晚膳了。林氏大吃一惊,再回头看了看满室狼藉,不觉头疼。徐熹显然是明白了林氏还没有吃晚膳,自己的娇妻已经被自己的嫁妆给弄昏了头了。
  “丹桂,嬷嬷快服侍你们主子用膳。丽姐儿你也一起。”这时徐熹才发现坐在角落还在用点心充饥的女儿,一阵心疼。林氏也发现了,自责不已。徐熹笑了笑,他早就在外院和祖父用过了晚膳,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娇妻居然这般狼狈。
  晚饭是烧豆腐,炒青菜,红烧鸡,炸酥鱼和冬笋火腿汤。虽然简单,味道却很好,可见这厨子的水准。
  “今天的晚膳是谁做的?”林氏问。本来看到如此简单的晚膳,林氏是有点生气的,可是味道实在是好。林氏自然知道越是简单的饭菜越考究厨子的功夫,就随口一问。
  “夫人可是不满意?嬷嬷这就去厨房敲打敲打。”赵嬷嬷看到饭菜时也是心情糟糕,自然要去给自己的主子出气。
  “嬷嬷别急,这饭菜味道极好,我还是第一次尝到这种味道呢。”林氏实话实说。
  “再说现在天都晚了,明天再问也不急。嬷嬷和丹桂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和姑爷还要继续整理那些东西呢。”林氏自然知道今天把丹桂和嬷嬷累到了。人家丹桂还在绣嫁妆呢,愣是耽搁了一天。
  赵嬷嬷和丹桂也自觉得确实帮不上什么,就收拾了杯碗盘碟轻手轻脚的退下了。等林氏和丽姐儿再回到卧室的时候,那一片狼藉的情况已经明显改善了许多。徐熹差不多把所有的珍品典籍,孤本字画大概梳理了出来,只差装箱了。
  最后,夫妻二人齐心合力,终于在睡前将书画典籍全部整理完毕,装箱密封,记录信息。只是夫妻二人回过头来,看到的却是丽姐儿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第四十四章 裁衣

  第二天一大早,丽姐儿和父母一起用过早饭,就留在上房看着林氏和赵嬷嬷裁衣料。
  丽姐儿猜想这应该是林氏在做避难的准备,当然也有消耗嫁妆的意味。毕竟林氏陪嫁的这许多绸缎匹料并不像金石玉器那样能保存许久。
  林氏这回挑了许多价钱昂贵的料子,妆花缎,织锦,月影纱,缭绫,羽缎,软棉布等等,应有尽有,种类繁多。哪怕是这样,也仅仅只是消耗了林氏陪嫁匹料中的五分之一。
  “夫人,您这是要做多少件衣服啊?”赵嬷嬷看了有点心惊。
  “一年四季的,不只给我自己做,还有姑爷和老太爷,还有丽姐儿,喜哥儿和乐哥儿的。”林氏一边回答,一边手持剪刀飞速的忙着。
  “夫人,家里针线房是干什么用的啊,您这又是何必呢?再说,这离春夏还早着呢。”赵嬷嬷有些不明白,夫人这是心血来潮了?再说,还有好多嫁妆还没收拾完呢,就这么晾着?
  “这么多布料放着也是放着,不如都拿出来用了。再说我想亲自动手给相公和孩子们做。”林氏手下不停,口中回答。
  “那总得把这些都收拾好了再做吧?”赵嬷嬷指着遍地狼藉。
  赵嬷嬷指得是林氏还没有收拾好的嫁妆。满地散落着开着盖子的红木箱子,匣子;零碎的衣料,绸缎。
  林氏看了看又变得凌乱的内室,轻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和赵嬷嬷一起收拾准备装箱保存的绸缎纱料,毛料皮料。同样的,依旧是按照价值高低来分别装箱保存。价值极高的缂丝,软烟罗,缭绫,羽缎和各种没有一丝杂毛的裘皮,毛料分别装箱;剩下的品质也还不错的绸缎等也分别装满了箱子。这样一来,就过了中午,林氏和赵嬷嬷看着整理过后,封箱密闭的二十几口大箱子,都不约而同的疏了口气。就连在一旁观看,一个手指头都没有动的丽姐儿都觉得就这么看着也很累。
  林氏没了吃饭的胃口,丽姐儿也只喝了半碗鸡汤就和林氏一起午睡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徐熹已经回来,正在榻上假寐。想来这今天父亲和曾祖父应该是去整理库房的东西了。
  林氏和丽姐儿简单地吃了点点心,就开始整理剩下的金石玉器。这一回,内室中只有徐熹夫妻和丽姐儿三人,赵嬷嬷都退下了。
  “你手里还有多少银票?”徐熹没有避讳女儿,直接问林氏。
  “大概有十五万两。怎么,要换现银?”林氏问。
  “换,全部换成黄金,明天就让徐福去办。”徐熹回答。
  “那家里的银票也要跟着一起换吗?”林氏接着问。
  “也一并换了吧。”徐熹回答。
  “换这么多黄金,会不会惹人怀疑啊?再说冬至的时候,庄子铺子上的管事,还有掌柜会来交账,肯定都是现银,也要一并换了吗?”林氏很有疑虑。
  “还有,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总得看看地方,才能置办东西啊。”林氏顾虑还是很多的,毕竟自己有三个孩子,不是身子娇弱,就是太小,她不能不多考虑。
  徐熹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将妻子的嫁妆整理好,剩下的明天再说。
  果然,在接下来的整理过程中,丽姐儿又看到了不少好东西。满满一匣子的宝石,晃花了丽姐儿的眼;唐代的白玉盘,战国的琉璃盏;小巧的犀角杯,鲜艳的鸡血石…最后,在夫妻二人都整理完毕之后,丽姐儿高兴的捧着一套极为名贵的玉质文房用品回了后院。
  丽姐儿望着自己近来所得到的这些财富,不禁沾沾自喜,心花怒放。
  日月轮转,斗转星移,时间就在丽姐儿看着价值连城的宝物中度过。林氏的嫁妆已经全部搬到了地道,这其中也包括了十五万两银票兑换的一万五千两的黄金。当时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徐熹亲自出马带着徐福走了五家钱庄才全部兑换完的。
  库房整理所需要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多,十天才整理个大概,十五天才将有价值的装箱密封,二十五天才全部被徐淳祖孙二人搬进地道。那些比较常见,在哪里都能买到的物件,书籍,摆设等等依旧还留在库房中。
  在转移财产期间,丹桂嫁了徐福;丽姐儿又拿到了不少价值昂贵的摆件饰品;徐家也迎来了冬至和蜀州的第一场大雪。这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蜀州城中涌进了大批的难民,这似乎是乱世的预兆。
  冬至大如年,那一天徐府杀猪宰羊,包饺子,吃馄钝。徐家也收到了庄子上,铺子中的银钱。徐老太爷亲自见了各位管事掌柜,嘱咐了许多,具体是什么,丽姐儿并不知情。第二天,丽姐儿才从虎妞口中知道了从今天开始,徐家要在城中设粥棚,一直到正月十五。丽姐儿很支持这件事情,认为多做善事没错。再加上这些日子丽姐儿看到徐家的财富,觉得更应该做些接济难民的善事,免得民乱生事时,自家还要担一个为富不仁的罪名。
  后来,丽姐儿在徐熹夫妻俩的对话中,知道了曾祖父在冬至那天与那些庄子上管事们说的话。原来徐老太爷早就有了对策,让庄子上的人都藏起来,难民要是进了庄子,不要拦着,随他们去。那些难民无非就是有吃有住就不会生事,庄子上留几个机灵点的伙计就好,不要和那些难民死扛,千万不要让自己人吃亏。未来的一年徐家所拥有的庄子都不用上缴银钱米粮,自给自足就好。铺子直接关门大吉,徐府赏了所有在铺子中做事儿的人,休养一年之后再说。
  原本徐家拥有一百个庄子,五十个铺子。前两年,徐老太爷就将一些收成一般,或者生意不好的铺子盘了出去;剩下的都是收成不错,生意红火并且是多年的心腹所掌管的庄子铺子。这样一来,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就被徐老太爷把有变成了无。
  丽姐儿想着在地道中的二百万两银子,心情一度五味杂陈,也不知是高兴的还是沮丧的。徐家果然家底丰厚,库房中堆着那么多银两难道不怕贼匪破门而入吗?后来想想,估计都是徐老太爷早有准备,想到那几天自己的曾祖父和父亲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就可想而知搬钱也是力气活了。
  这段时间,林氏又打发出一批下人,管家也不那么忙了,徐府处于一片宁静中。
  这一天,林氏继续在内室中缝制新衣,丽姐儿无聊就陪在一边看着。自从那天林氏准备给家人做一年四季的新衣时,赵嬷嬷怕林氏累着就在一旁打下手。后来,林氏又在自己的嫁妆中看到了好几口箱子的成衣,才想起来这些成衣都是在京都锦绣楼定做的,一辈子穿都尽够了,不需要再做新的。于是就将手里的衣料重新整理,全部给家人做。
  这不,林氏手里的就是给丽姐儿做的新棉坎肩,大红的绸缎,油黑的狐狸毛滚边,很是高贵典雅,只是在绣什么花样上犯了难。
  丽姐儿看了看,道:“在底部绣黑蝴蝶就好。蝴蝶不要太大,小小的一只,密密匝匝的绣,越往上渐次减少就好看了。”
  林氏一听,想了一下,展颜一笑,道:“这个主意好,一点都不俗气。”林氏很高兴,继续到她的裁衣事业中。
  午饭时,林氏看了看面前的鸡汤面,想到了前些日子那顿虽然菜色简单,可是味道极好的晚饭,问道:“那一次特别简单的饭食嬷嬷还记得吧?问过是谁掌勺的吗?”
  “问过了,是我那儿媳妇。”赵嬷嬷多少有点骄傲,没想到自家的儿媳妇在做饭上还有一手。
  “那可得赏,这也是她做的?”林氏笑着指着前面的鸡汤面。
  “是。”赵嬷嬷喜笑颜开,儿媳妇差事办好了可不就是给自己长脸面嘛。
  林氏尝了一口,眉眼舒展,味道真是好,道:“赏她一两银子。”
  听了林氏的吩咐,赵嬷嬷高高兴兴地走了。
  林氏是有意要带着赵嬷嬷一家去避难的。赵老虎和他媳妇,林氏都派人好好的观察过,老实本分。哪怕是开始没派活的时候,也并不怨怼,反而帮着干一些杂活,看来是不错。这回,林氏是要当面看看这赵家的,到底能不能用。
  不过一会儿,赵家的就进来谢恩了。赵家的行礼有模有样,规规矩矩,多一步不走,多一句不说,只是一双眼睛还是流露出慌张。林氏反而满意了,要是太好了,这人也不敢用了。
  “怎么样,还习惯吗?”林氏问。
  “回主子话,一切都好。”赵家的很老实,实话实说。在这样的地方,虽然看见主子们得行礼,可确实不用挨饿受冻,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自家相公也说日子过的舒心,孩子们也都不错,婆婆还在一旁帮衬,真没什么奢望了。
  林氏满意的点点头,就让赵家的退下了。
  夜里,徐熹回了内院,林氏就把想带着赵嬷嬷一家一起去避难的事情说了。徐熹想了想,觉得还是再看看赵老虎为人如何,就暂时将事情压下。林氏非但没有不满意,反而很赞同自家相公的做法,毕竟自己一个内宅妇人,看人没有自家相公眼光准。
  日子一天天过去,徐老太爷安静下来,躲在书房中不是看书就是看书;徐熹也是一样,顶多去外面的粥棚看看情况;林氏投入到裁衣的事业中,对什么都是淡淡的;丽姐儿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刚到老宅的日子里,又无聊起来。可突如其来的一场雪,打破了平静的日子。

  第四十五章 大雪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还不停。铺天盖地鹅毛般的雪花,洋洋洒洒的散落。这寒冷天气无端的令丽姐儿懒散起来,窝在暖洋洋的屋子里,透着薄薄的明纸望着窗外的景色。
  丽姐儿的屋外有几颗稀疏松散的红梅树,丽姐儿隔着窗户纸隐隐约约地看到梅花开了,心情极好。
  “虎妞,你去外面看看,那红梅是不是开了?”丽姐儿急急地问。
  “确实开了,今儿早上奴婢去大厨房拿早饭就看见了。”虎妞笑着回答。
  “走,陪我去娘亲那里。”丽姐儿突然想在雪中赏梅了,也想顺便拉着林氏一起去。这段时间林氏总是在屋子里做衣服哪里也不去,这样憋闷着,定会和自己一样想出去走走看看的。毕竟,上一次大雪,林氏还在整理库房中的财物,错过美景;这次大雪定要好好珍惜,不辜负旺盛灿烂的梅花。
  林氏自从生了喜哥儿和乐哥儿之后,兴许是月子坐得好的缘故,身子一直很康健,再没有像生完丽姐儿时那样,身子孱弱。想来在大雪中漫步赏梅应该没什么问题。
  丽姐儿快速的穿戴整齐,带着虎妞就往林氏住处去。一路上,丽姐儿走得很是艰难,到了林氏的住处时,自己的鹿皮靴子倒是没什么,可是月白绫的棉裙子却有些湿了。
  林氏见了,赶忙给丽姐儿脱了衣裳,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