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不要叫我老夫人 >

第31部分

不要叫我老夫人-第31部分

小说: 不要叫我老夫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前些日子,我那弟媳妇儿去给我侄孙子买了些小衣裳,我看着眼熟得很,还道是咱们宝贝一生的衣服卖到京城来了呢,见到您我总算是明白了。”
  唐晓乐笑起来,“可不是,我想着京城开销那么大,得多挣点银子底气才能足啊。也亏得有谢三在,不然我一个妇道人家哪办得成事儿啊。”
  “明城那边您就放得下?”林婉想起来都有些担忧。
  “有什么放得下放不下的,那几个又不是嗷嗷待哺的孩子,离了我怎么就不行了?要有所成长就不能老想着依靠我这个当娘的啊。”
  “也是,是我多心了。”不知道是不是林婉的错觉,她总觉得才几年未见的老夫人似乎有所改变。
  唐晓乐想了想,才开口问起了她的事情,“你与林朝一家相处得可还行?”
  “嗯,我弟媳史氏是个好的,在一起生活,有点小嫌隙也正常,只是我那侄媳妇儿却是个要强的,和史氏不太合得来。”林婉说着叹了口气。
  “婆媳之间的事儿不好说,你也别参与太多才是。”
  “我晓得……我听说老三也来了?”
  “是啊,这混球放在家里反倒不安生。”
  两人又聊了会儿,唐晓乐欲留她用膳,林婉称侄媳妇儿刚生了个小的正在做月子呢,怕史氏一个人忙不过来,得回去帮着点,不便久留。
  ……
  太傅府。
  谢三刚从老父亲老母亲手底下逃出来,心想唯有酒解忧,马蹄子一转马屁股一拍就到了太傅府。
  进了薛一然的院子,谢三就开始扯着嗓子叫唤:“薛世叔,薛世叔,给小侄赏口饭吃啊……”可怜可怜他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居然连一口热饭也吃不上,就被老母亲张扬舞爪地逼亲,最后还得从老父亲谢将军的棍棒底下逃命。
  一老仆闻声走了出来朝他翻着白眼道:“小点声,老爷正闭目养神着。”
  谢三立刻作揖讨好道:“我错了,明叔,烦请您替我备点饭菜吧。”心里却是不以为然,才刚午时世叔闭什么目养什么神啊。
  没多久,谢三就对着桌上的清粥小菜出神了,心酸地想:明叔可真是……十几年如一日啊,就不能对他好点吗,好歹也是看着他长大的呀。
  有一下没一下地吃着,没想到眼前的菜却是多了一道又一道,谢三眨着星星眼望向明叔,还以为他听见自己的心声了呢。但是下一秒薛世叔的出现戳破了他的幻想。
  得,他就是后娘养的。
  薛一然用膳,举手投足间都是修养,细看下,细嚼慢咽的神情和小面瘫脸薛靖文如出一辙。
  桌上摆的几道好菜终于让谢三想起来了,他来太傅府是有正事儿的,遂开口问道:“世叔,您那两坛子果酒喝完了没啊?”
  薛一然放下筷子,瞥向他,问:“什么果酒?”
  “就是四个月前我给您拿来的钱老夫人送的谢礼啊。”
  “谁是钱老夫人?为何送谢礼?”
  谢三也是没脾气了,薛世叔这破记性咋就不见好啊。
  他只好再解释一遍:“您忘了宋丞相的女婿蒋洵对付明城姓钱人家那件事儿啦?就是钱家的当家人,钱老夫人为了答谢您帮了他们家大忙,托我送来的谢礼啊,我记得是您亲手提走的,怎的还会忘记?”
  薛一然略微思索了下,好像是有这么个事情,遂唤来明叔去把那两坛子果酒找出来。
  谢三想太傅府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就没有逃出过明叔那一双厉眼的,要什么东西找他准没错,谁让有个记性不好的主子呢,做奴才只能多费心了。
  谢三心满意足为两人各倒了一杯桃花醉,放在鼻尖下细细闻了一闻。
  令人微醺的酒香,入口甘甜,回味怡畅。
  “这果酒倒是特别。”薛一然品道。
  谢三建议道:“您下次就可以试试另一坛葡萄酒。”也是回味无穷,酒不醉人人自醉,“世叔,您居然会将这两坛果酒放了四个月不闻不问,我来时还怕您早就喝光了呢。”
  薛一然扬眉,“我可不是你这等贪图口腹之欲之人。”
  谢三在心中亮出了鄙夷的小眼神,谁还不知道您太傅府的大厨房里换厨子是换得最勤快的。不过他不敢反驳,只能称是。
  “这位钱老夫人可谓心灵手巧。”薛一然又道。
  (唐晓乐:咱们同一个辈份的,凭什么说我老!)
  谢三赞同,“钱老夫人虽是上了年纪的妇人,一些想法却是颇为有趣,懂得也不少,与小侄志同道合呀,要是再年轻个二十来岁也是个有大才了不得的女子啊。”
  而另一边浑然不知正被谢三夸着的钱老夫人唐晓乐在吃过了午膳就如愿上街了,和玉竹、小周两人逛过不少铺子,终于买全了送给孙子孙女们的一些小物,满载而归。


第四十六章 求养肥不弃
  京城的冬天飘起了小雪,夜里给院子盖了一层白色薄被; 屋子里的炕床和暖炉刚好抵御了寒冷; 一早起来打开房门; 雪已经停了; 但新奇的景象让从没有见过雪的钱老三等人都喜上眉梢。
  这个时候唐晓乐已经裹上了温暖的羽绒服; 提醒出门的苏云舟、钱老三、钱书应三人穿好雪地靴; 带上帽子、围巾和手套。
  说起这些装备,早在进入冬天的时候; 常年在南方身子偏寒的钱老夫人的身体就已经有些受不住了; 唐晓乐穿着厚厚的夹棉绸衣想起在现代时的各种冬装标配:帽子、围脖、围巾、手套、雪地靴; 就让玉竹和王婆子试着看能不能做出来; 没想到做出来的东西看着普通; 御寒效果却是不错。
  是以唐晓乐就将这一套普通样板带去给谢三过眼了,不得不说谢三就是一个商业奇才; 只是简单一说他就能会意。
  谢三拍手叫好; 找来童装作坊的设计师,结合唐晓乐的说法画出来设计稿; 经两人点头就马上投入作坊里生产了。
  不过后来的御寒外套却是谢三主动找到沉余巷宅子这边来和唐晓乐商量的,他觉得钱老夫人既然有这么多创意的点子; 也不差这个了; 于是作坊很快又搞起了羽绒服生产; 有纯鸭绒的、纯鹅绒的,这个价格就贵了,毕竟羽绒原料产量低; 再有的就是羽绒和棉花各参半的款式了。
  生产出来的御寒五宝和羽绒外套安排在童装铺子显眼的展位。天气越来越冷,加上销售员的巧嘴儿,最重要的还是货真价实,第一批出来的童装款的货很快就销售一空。
  谢三见此着手买下了隔壁的铺子,稍作整修便铺上了第二批货,这次不单有童装款式,还上了成人款式,有了童装款的口碑在先,大人的款式一经推出也是大受欢迎。
  大京城不缺有钱的主儿,后面再铺上的货,销量仍是供不应求。
  等第三批货卖完,唐晓乐又想出了秋衣秋裤和保暖内衣的款式,要不是因为她不懂毛线的织法,估计毛衣毛裤也不远了。但是皮草她是不愿意做的,因为在现代她就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员。
  铺子上的货销量那么好,自家人就更不会缺短,钱家宅子里人人都有。就是谢三也送了不少给关系近的亲朋好友。
  家里诸事安排得当,两个婆子都是能干的,三儿子听话按部就班在铺里工作,大孙子每天乐得上书院读书,就是现在天气冷了,唐晓乐不许他下学再去薛府打扰。同样,生意上也不需要她去操心就能收入不少银子,安全感倍增。
  似乎来了京城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呢,唐晓乐把手揣在外套的口袋里心想。
  这时小周走了进来,见老夫人站在堂屋门口不知道正想些什么,拿着刚收到的信件道:“老夫人,明城那边来信了。”
  唐晓乐眼睛一亮,接了过来,着手打开了信件,里头说的无外乎是家里一切安好,望她多保重身体之类的话。
  唐晓乐默默算着时间,这会儿才十一月,上回寄回去的东西他们估计还未收到。
  “老夫人,信上可说了些什么?”玉竹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出声道。
  唐晓乐抬首见玉竹和小周二人齐齐地望着她呢,想来他们也是很想念生活了多年的故乡,便笑道:“信里头说添香在九月时生了个闺女,取名叫和绣。”
  玉竹一听可替小姐妹高兴了,“闺女好呀,是个贴心小棉袄。”
  话落,小周异样地瞅了她一眼,不过没人在意。
  明城有什么大事儿钱管家自然会同她说,既然都没说,证明家里那几个还算争气。唐晓乐想着等明年开春就让苏云舟回去一趟瞧瞧。
  现下心情不错,唐晓乐便道:“玉竹,你收拾下,随我去铺子走走好了。”
  “好嘞,老夫人,您稍等等。”
  ……
  这个天气的街上很是萧条,行人匆匆,但不妨碍他们童装铺子的买家多啊。唐晓乐闲来无事总会过来看看,也会去面膜和花茶铺子走走。毕竟大冬天的已经不再适合运动了,马婆子的厨艺又太好,这段时间可囤了不少肉呢,只好趁着白天出来溜达溜达,好动动老胳臂老腿。
  另一条街道,从太子府邸出来的薛一然,背着双手走着,发现街上的行人手里戴着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看着好像很暖和的样子,他伸出缩在衣袖里的手搓了搓,耐不住好奇上前询问去了。
  这时护卫驾着马车停在了他的身边,别问护卫为何这么不称职,他也很无奈啊,一晃眼自家太傅就走没了,不用想,肯定又忘了太子府外有他和马车在等着呢。
  护卫好不容易追上来找到了人,薛一然也不稀奇,很是自得地上了马车,吩咐道:“去怡然童趣居。”咦,这铺子怎么他好像在哪里听过?
  显而易见,谢三肯定是和他提过的,可惜,薛太傅的健忘症果断把它抛却了。就是“御寒宝”也不能错怪了谢三没给他送,实在是薛一然接手后就不当回事儿了,更是不知道把东西搁哪儿去了,又怎么会记得是何模样儿有何功效呢?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怡然童趣居外,薛一然下了车在护卫的陪同下走了进去。
  刚好巡完店的唐晓乐正打算拐去面膜铺子里拿些面膜粉好回家里用,走出去时没注意与进来的人擦肩而过了。
  她心头一跳,转过头去,那人已经是扎堆在展示位里的一个背影了。
  唐晓乐收回视线,低下头,无声的笑了,而后又摇了摇头,才离开了铺子。
  薛一然在展示位没一会儿就被掌柜认出来了,掌柜直接把人请去了贵宾室端茶送水,快速把高端货都端了过来任他挑选。
  童装铺子的掌柜原是谢三手底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刚从外地调回来不久就被安排在了新店,是以知道薛太傅与自家主子的关系。
  表现得怡然自得,举手投足都是气质范儿的薛一然内心实际上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却能面色如常,挑了几个戴在身上,微微扬起的唇角显示了他的满意。
  期间掌柜的还介绍了铺子里的羽绒服,薛一然只瞧了一眼便摇头。
  随他一同进来的护卫斜眼瞄着掌柜,内心道:掌柜的,你这是看走眼了吧,那么臃肿的衣服哪能配得上他家高大上的太傅大人啊。
  薛一然往护卫身上看了一眼,护卫立即会意递上了银子。
  掌柜的摆摆手哪里敢收,就道这铺子是谢三公子的产业,薛一然这才想起是何缘故熟悉了,当然不客气地收回了银子走人。
  十二月,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到处都是一片白色。
  而此时,京城里发生了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儿:谢家的大郎二郎边关大战告捷,一行人班师回朝了!大宗皇帝为其兄弟二人及底下的将领们摆下庆功宴,加官封爵,赏金赐田。朝廷上下分外热闹,谢家炙手可热了起来。
  不得已,谢家只好关门谢客。对他们而言,两个儿郎能够平平安安回家就已经是天赐的福气了,谢老夫人拉着两个儿子与两个儿媳妇儿喜极而泣不能自已,盼了多少年了,虽然年节后两兄弟还是会被调派并且分开镇守两地,但总算是回来一家团聚了。
  而谢三瞧着老母亲辛酸的泪水,心里颇为不得劲儿,虽然他因此可以逃过一阵子催婚大法。
  ……
  沉余巷的宅子里,同一天休沐的钱老三和钱书应叔侄二人在小院子里可撒欢了,此时他们在唐晓乐的怂恿下堆起了雪人。
  钱老三负责滚大雪球当身体,钱书应滚着小雪球当脑袋,一人拿了一个木盆倒扣当帽子,一人从厨房里搜刮出一根胡萝卜插上变成冻得通红的长鼻子,还有两颗小石子做眼睛。末了,钱书应专注地用小手指勾出了雪人笑吟吟的嘴巴,钱老三则把小铲子插在雪人的身上做手臂。
  见他们第一次堆雪人就像模像样的,唐晓乐升起了童趣,和玉竹两人也堆了一个。她还在雪人的身上按上了两块石头当纽扣,最后瞧了两眼,把身上的大围巾挂在了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